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三版)第四章_第1页
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三版)第四章_第2页
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三版)第四章_第3页
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三版)第四章_第4页
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三版)第四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控制仪表及装置,第四章可编程调节器,第一节概述可编程调节器的特点基本构成,可编程调节器,第二节KMM可编程调节器组成功能编程方法和仪表投入应用举例,第一节概述,可编程调节器的特点,调节器还具有自诊断功能,随时监视各部件工况,出现故障,指示操作人员及时排除。,基本构成,硬件系统,多路开关,采样保持,输入缓冲,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入,A/D,输入接口,微处理器,输出接口,存储器,键盘显示接口,D/A,多路开关,输出保持,V/I,输出缓冲,键盘,显示器,通信接口,发送接收,模拟量输出,开关量输出,通信,主机电路,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人机联系部件,通信部件,系统程序,软件系统,系统初始化,键盘显示管理,中断管理,自诊断处理,运行状态控制,监控程序,键处理,定时处理,运算控制,通信处理,掉电处理,中断处理程序,是调节器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监控程序和中断处理程序组成:,用户程序,其作用是连接系统程序中各功能模块,以完成预定的控制任务。,PID控制算式,可编程调节器的PID算式是对模拟控制器的算式(参见第一章)进行离散化得到的。,积分项可表示为,e(t)dt=TSe(i),t,0,n,i=0,微分项可表示为,de(t)e(n)-e(n-1),dt,TS,式中TS为采样周期,n为采样序号。经替换得到完全微分型的位置型算式:,y(n)=Kpe(n)+,TS,e(i)+,+y,TI,n,i=0,TD,TS,e(n)-e(n-1),式中y(n)为第n次采样输出值,y为输出初值。,=,将第n次采样的算式减去第(n-1)次采样的算式,得到完全微分型的增量型算式:,y(n)=Kpe(n)-e(n-1)+Kie(n)+,Ki=Kp,Kde(n)-2e(n-1)+e(n-2),TS,TI,式中:,,调节器的积分系数,Kd=Kp,,调节器的微分系数,TD,TS,另有速度型算式:v(n)=y(n)/TS,常使用增量型算式,因有利于实现手/自动之间的无扰动切换。,PID算式的改进,不完全微分型,y(n)=Kpe(n)+,TS,e(i)+,TI,n,i=0,TD,T*,e(n)-e(n-1),+yD(n-1),T*=TS+,TD,KD,式中:,,=,TD/KD,TS+TD/KD,不完全微分型算式较复杂,但其控制品质优于完全微分型。,微分先行PID,积分分离PID,第二节KMM可编程调节器,组成,硬件部分,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包括可编程并行接口电路8255和可编程键盘显示控制器8279。8255的三组I/O端口分别作为D/A的输入口数字信号的输入、输出口,8279用于数据设定器的数据修改和LED数码管的显示。,软件部分,功能,输入处理功能,图中的开关若打在“0”,表示不进行该项处理。,TBL1,TCOMP,PCOMP,SQRT,DIGFILT,TBL2,TBL3,1,0,0,1,0,1,0,2,1,3,AIR,AI,补偿后的流量信号=,设计温度+常数,实际温度+常数,流量信号,压力补偿:用于气体或蒸气流量信号压力补偿:,补偿后的流量信号=,设计压力+常数,实际压力+常数,流量信号,编程时,将有关数值填入输入处理数据表中。,开平方:用于对节流装置的流量信号进行开平方处理。它具有小信号切除功能,编程时将切除值填入然后填入数据表中,切除范围可在输入量程的0.0100.0%任意选定。,数字滤波:用来消除输入信号中的随机干扰,为一阶滞后环节:,输出=,1,TS+1,输入,式中T为滤波时间常数,范围:0.0999.9。编程时将T值填入数据表中。,输出处理功能,有模拟输出信号(AO13),数字输出信号(DO13)。哪些信号送到输出端,在输出处理数据表中规定。,运算处理功能,名称,n,P1,P2,Un,H1,H2,四个输入端:H1、H2、P1、P2;一个输出端:U1;模块序号:n运算关系:,Un=f(H1、H2、P1、P2),PID运算模块,PID,P1,P2,U,H1,H2,当P2=ON时,U(n)=P1+U(n),此时微分不起作用,P1为P1端输入电压信号,U(n)为第n次采样偏差的PI运算增量值。,当P2=OFF时,U(n)=U(n-1)+U(n),U(n-1)为前一次采样输出值;U(n)为第n次采样偏差的常规PID运算增量值。,手动操作模块MAN,MAN,U,H1,H2,输出增/减,+,MV,M,A/C,方式切换,跟踪切换,A/C输入,跟踪输入,手动方式(A)时,U=先前值+MV。,自动方式(A)时,U=H1,U接AO1,跟踪方式(F)时,U=H2,运行方式切换模块MOD,MOD,H1,H2,H1,H2,P1,P2,ON,OFF,ON,OFF,ON,OFF,ON,OFF,M,A,C,A,F,A,M,P1,P2,当H1=ON时,调节器处于跟踪方式(F);当H1=OFF时,调节器恢复跟踪前的方式;当H2=ON时,调节器为手动方式(M);当P1=ON时,调节器为自动方式(A);当P2=ON时,调节器为串级方式(C);,控制变量更换模块PMD,MOD,H1,P1,三个输入端:H1、P1和EXT.NO输出无意义。,当P1=ON时,可改变PID变量;当P1=OFF时,不能改变PID变量。,EXT.NO,百分数型变量由H1直接确定;,时间型变量由TI、TD等于0.2048H1(min)。,更改什么变量由EXT.NO指定,见教材表4-3。,超前/滞后模块L/L,L/L,P1,P2,H1,U,U(S)=,1+P1S,1+P1S,H1(S),P1超前时间;P2滞后时间。,该模块对P1、P2有限制:当P2小于采样周期TS时,自动限制P2=TS;当P1大于16P2时,自动限制P1=16P2。,高、低值监视模块HMS和LMS,HMS的模块符号和算式如下:,HMS,H1,P2,H2,U,当H1H2时,U=ON;当H1xn-1,ynyn-1。当H1y1时,U=x1;当H1y10时,U=x10。,控制类型分为0、1、2和3型四种(见图4-2023)。编程时,将所选类型填入基本数据表中。,控制类型及无扰动切换,0型调节器只用一个PID运算模块,且按内给定值(LSP)进行控制,无外给定输入端(RSP)。,1型调节器只用一个PID运算模块,但具有内外给定切换开关,可按内或外给定值进行控制。,2型调节器使用两个PID运算模块,PID1用内给定LSP1,PID2用RSP2,PID1的输出作为RSP2值。,3型调节器也使用两个PID运算模块,与2型不同,PID2具有内外给定切换开关,开关置“A”时,PID2按内给定控制,置“C”时两PID组成串级控制。,运行方式分为正常运行方式和异常运行方式。,运行方式,正常运行方式:手动(MAN)方式;自动(AUTO)方式;串级(CAS)方式;跟踪(FOLLOW)方式;,异常运行方式:联锁手动(IM)方式。当调节器出现A组诊断异常时进入本运行方式,操作功能与手动方式相同。后备(S)方式。当调节器检出B组诊断异常时进入本运行方式,输出由后备手操器控制。,执行自诊断程序时,若检出异常则显示故障代码,并自动切换到“IM”或“S”运行方式。,自诊断功能,A组是指在输入异常、运算溢出或过载的故障。B组是指在ROM、RAM异常、采样时间、A/D转换异常或输出反馈异常的故障。,自诊断有两种类型:A组和B组,通信功能,具有与上位机通信的能力,有三种通信类型:,类型0:不通信;类型1:通过S-与局部操作站等进行通信;类型2:与上位机通信,完成SPC和DDC控制。,编程方式和仪表投入,设计控制系统先确定方案和控制流程,然后按功能要求绘制组态图,填写控制数据表。设计过程如下:,按控制方案画出控制流程图,确定对可编程调节器的要求,绘制组态图,填写控制数据表,用编程器制作用户EPROM,EPROM装入装入仪表,调试投运,编程实例,一天然气压力控制系统,要求对罐内压力进行单变量定值控制,并检测天然气流量(需温压补偿)。输出AO1控制阀门,AO2送上位机的PIU。,I/P,PIC,F,T,AIR1,AIR2,AIR3,AO1,AO2,PIU,P,天然气储罐,压力控制系统流程图,组态按流程图和控制要求绘出组态图:,AIR2,压力,AIR1,温度,AI1,AI2,输入处理,1,LSP1,PID1,2,3,4,PPAR10.0,HLM,MAN,LLM,PPAR2100.0%,OFF,AO1,输入处理,AIR3,流量,AI3,输入处理,5,DMS,PPAR315%,PPAR30.0,SP1,6,NOT,7,OR,9,MOD,8,AND,MSW,ASW,OFF,OFF,(接AO2),(差压),控制要求:当调节器的给定值SP和测量值PV之偏差超过给定的监视值(15%)时,调节器自动切换至手动(M)方式,当偏差恢复正常后,切入自动(A)方式。,切换说明:根据系统要求,超偏差时调节器应能自动切换至手动,即与面板手操方式构成“或”的关系;偏差恢复正常才切入自动,即不超差状态和面板自动方式应构成“与”的关系。故不能单独由M、A按钮决定调节器工作方式。现用“MOD”方式切换模块,或门的输出接MOD模块H2端,与门的输出接MOD模块P1端,P2端接OFF。,填写控制数据表,基本数据表:用于规定调节器的采样周期、编号和控制类型等。,输入处理数据表:规定折线处理、温度补偿、压力补偿、开方处理和数字滤波等项的有关数据。,PID数据表:规定PID操作类型以及比例度、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等控制变量。,折线数据表:规定折线表中折点的坐标值。,可变变量表:有百分型和时间型可变变量。,数据处理数据表:规定模拟输出信号和数字输出信号从何模块引来。,运算模块数据表:规定模块类型及模块间连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