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 知北游思想评述庄子知北游是庄子中的一篇,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它比较系统的阐述了庄子的生死观和庄子眼下的道德观念。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名。“知”是一寓托的人名,“北游”指向北方游历。在传统的哲学体系中,北方被叫做 “玄”,“玄”指昏暗、幽远,因此北方就是所谓不可知的地方。篇文认为“道”是不可知的,因此开篇便预示了主题。本篇内容主要是在讨论“道”,一方面指出了宇宙的本原和本性,另一方面也论述了人对于宇宙和外在事物应取的认识与态度。知北游在“外篇”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篇文所说的“道”,是指对于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本性的基本认识。篇文认为宇宙万物源于“气”,包括人的生死也是出于气的聚散。这是很明显的朴素唯物主义先兆。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不亦难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知谓黄帝曰:“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应我,非不我应,不知应我也;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黄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狂屈闻之,以黄帝为知言。作者借知与黄帝之间的对话阐发了庄子眼中的生死观等问题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这里,如果我们把气换成物质的话,这句话就成了,人之生,物质之聚也,聚而为生,散而为死,这不暗合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么,物质第一,精神只是第二,但如若认为气是精神的话,则很难认为精神和精神能够相互为徒的,那么只有认为原文这里的气应该是现代意义上的物质。后一句是其所美者,这里的其是什么呢?其是代词,那么应该是上文的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道和德不能兼顾,德和仁也不能兼顾,仁和义也不能兼顾,他们只能有一个存在,难道庄子心目中的“道德”是残缺的”道德”?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最后,庄子用礼是道的精华但是是祸乱的开始来阐明庄子心目中”道德,通天下一气也,那气是啥,前文我认为气是庄子眼下朦胧的物质,那么通天下一气也,可以理解成,天下都是有(物质)气构成的,看来庄子可以算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了么?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豪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沈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惽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顺应人生之势,天地大美是一种无是非、无差异的齐一醇和之美,天地万物的生息消长相嬗替,开始和终结宛若一环,不见其规律,却达一种真正的大和之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是因为庄子眼中的圣人,能够明了天地之间的大美,而通达事物之中的道理,在此基础上至人不作为,大圣人不行动,因为他们只观察天地之间的变化罢了“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荣枯,那都是由于“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的本根道自然的伟力所致,人在宇宙本根面前,只有虔敬才是本分。天地是硕大无朋的大熔炉,而造化则是技艺高超的大匠人,它们陶熔浇铸了宇宙万物,万物的生息繁衍、生死荣枯都是这熔炉和大匠的驱遣,生死存亡浑浑然一体归入大化的熔炉之中。不必强自己所不能,一切得失都是顺应,于是生之欢乐、死之悲哀都会在这大顺应、大过程之中消融如此,则真正摆脱了人生倒悬之苦矣。 齧缺问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言未卒,齧缺睡寐。被衣大说,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无心而不可与谋。彼何人哉!”齧缺回答被衣的话很有名,身形如同骷髅一样,而内心如同燃烧过的灰烬一样,没有任何对外界的需求,舜问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舜与丞的对话更值得玩味问丞,道可以得到而拥有吗?、丞反问说,你的身体也并非你所拥有,你怎么能说拥有道呢?舜回答道,如果我的身体不是我所有的,那么我拥有啥丞回答到,那是天地把你委型到这个世界上,生命并非你所有的。你的饮食行动坐卧都是天地之间的气的变化,因而你不能说真正拥 有你的身体。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老聃曰:“汝齐戒,疏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窅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邀于此者,四肢彊。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且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损者,圣人之所保也。渊渊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运量万物而不匮。则君子之道,彼其外与!万物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芜湖无为县联考九上化学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商务酒店协议合同5篇
- 质量经理年终工作总结
- 摄像头方案汇报
- 运营工作月汇报
- 亲子游泳安全技能培训课件
- 公司组织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亮眼睛和翘鼻子课件
- 重度残障儿童生活护理
- 公司级安全培训内容详细课件
- 科技公司职工管理制度
- 污水零直排工作专题汇报
- 2025-2030年中国财税服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数智供应链案例集-商务部
- 开发资质质量管理制度
- 骨科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 学校食堂家长开放日活动上校长讲话:一起为孩子们的“舌尖安全”把好关
- 肺结核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物流客服管理制度
- 综合布线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 小学六年级奥数竞赛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