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地层与地层单位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岩层总称。某一地质年代形成的一套岩层,称为那个时代的地层,与岩层不同,它具有时间概念和新老空间关系。,第一节地层、地质年代及地质年代表,地层层序律:在正常情况下,岩层的顺序总是上新下老。地层“记录”了其形成时期的地壳发展演变特征。,第一节地层、地质年代及地质年代表,地层在整个地质时期,由老到新逐次形成,按它们形成的先后次序进行分段,划分若干不同级别的分层单位,即地层单位。这种工作称为地层划分。,地层与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以岩性为主要依据划分的地层单位,称为岩石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年代地层单位以地层形成的时间作为主要依据所划分的地层单位,叫年代地层单位。有大到小依次是宇、界、系、统、阶、时间带,大对小是包容关系。,地层对比将不同地区的年代地层单位进行时间比较,以确定哪些是属于同一年代的工作。,二、地质年代及其单位全球性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结果。相对地质年代及其单位:地质年代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相对应。大到小依次:宙、代、纪、世、期、时。,第一节地层、地质年代及地质年代表,年代地层与地质年代的关系,三、地质年代表(一),4600地球形成,生命出现,地质年代表(二),地质年代表(三),三、地质年代表1地质年代表是地质历史的系统编年:五代十三纪新生代Kz:E,N,Q(古-始-渐,中-上,更-全)中生代Mz:T、J、K古生代Pz:,O、S;D、C、P元古代Pt-Z:Proterozoic-Sinian太古代Ar:(Pre,PreZ)2地质年代单位(国际通用):宙-代-纪-世(时间概念)宇-界-系-统(地层概念)3岩石地层单位(地方性地层单位):群-组-段-层(地层概念)记牢五代十三纪;记牢地质年代与岩石地层单位区别!记牢新生代7个世的名称!,群,最大的岩石地层单位其通常相当于一个统,有可能大于统,甚至大于系。厚度大、成分不同,但总体外貌一致的一套岩层。对这个复杂的的地层序列可给予专名,如青白口群、阜平群普遍的用法。有时,一段地层岩性和成因比较复杂、厚度巨大,内部包括一些不连续面,但又无明显的界线可以划分组时,也把它称为群。因此,群的含义系指连续的、在成因上相互相联系的几个组的组合,或指厚度巨大、岩性复杂、又不能分组的一套岩系。,组,划分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其重要含义:具有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一致性。组或者由一种岩石构成,或者以一种主要岩石为主,夹着重复出现的夹层;或者由两三种岩石交替出现所构成,还可能以很复杂的岩石组分为一个组的特征,而与其它比较单纯的组相区别。所以组的界线在岩性上应当是容易识别的。组的厚度一般从几米到几百米。组应当展布于一定范围,便于追索对比,在此范围内其岩性、岩相应基本稳定。如龙潭组、山西组等。指厚度大、岩性复杂、又不能分段的一套岩系。,段,是比组小一级岩石地层单位。它在组内具有与相邻岩层不同的岩石特征。通常一个组可以根据岩层岩性特征等标志的不同而划分为若干段。如栖霞组内的臭灰岩段、下硅质层组;龙潭组内的下含煤段、中含煤段、上含煤段等。,层是最小的岩石地层单位。指组内或段内的一个明显的特殊岩性的岩层单位。,一、地层学方法依据地层层序律研究。,第二节研究地史的基本方法,二、古生物学法利用地层中所含的古生物化石研究。,三、岩石学方法运用组成地层的岩石特征研究地史。,地层对比及综合柱状,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并经石化作用后形成的。化石包括实体化石和遗迹化石。化石层序律每一地层中各有其特定的化石。不同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相比较可确定化石的先后次序。,第二节研究地史的基本方法,实体化石硅化木山西保德扒楼沟山西组,遗迹化石动藻迹山西保德扒楼沟太原组,遗迹化石是指由生物活动而产生于沉积物表面或内部并具一定形态的各种痕迹。,四、构造学方法整合接触:两套地层平行,连续沉积。平行不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斜交不整合接触。,第二节研究地史的基本方法,五、同位素地质年龄法通过测定地层的同位素地质年龄。,地层整合接触地层假整合地层不整合,U238Pb206;U235Pb207;K40Ar40。,地层接触关系,同位素年龄,半衰期,一、煤矿常见的古动物筳类、珊瑚类、腕足类、瓣鳃类、头足类、三叶虫类,第三节古生物简介,二、常见的古植物菌类、藻类、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生物进化的特点,1)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向前发展。,2)生物演化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不可逆性。在较早时代已灭绝的生物类型在以后的时期内不会在出现。,第三节古生物简介,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代-元古代、寒武纪、奥陶纪约25亿-4.38亿年前藻类是元古代海洋中的主要生物,大量藻类如蓝藻、绿藻、红藻在浅海底一代复一代的生活,逐渐形成巨大的海藻礁,又称叠层石。,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代-元古代、寒武纪、奥陶纪寒武纪时各门类无脊椎动物大量涌现,但以三叶虫为最多,约占当时动物界的百分之六十。奥陶纪时各门类无脊椎动物已发展齐全,海洋呈现一派生机逢勃的景象。主要包括腕足、珊瑚、鹦鹉螺以及古杯类、腹足类、苔藓虫等。,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代-元古代、寒武纪、奥陶纪,蕨类植物和两栖动物时代-石炭纪、二叠纪(在距今3.552.5亿)石炭纪时裸蕨植物已绝灭了,代之而起的是石松类、楔叶类、真蕨类和种子蕨类等孢子植物,它们生长茂盛,形成壮观的森林。与森林有密切关系的昆虫亦发展迅速,种属激增。脊椎动物在石炭纪时向陆上发展,但因为不能完全脱离水域生活,只能成为两栖类动物,到二叠纪末期,两栖类逐渐进化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原始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时代-中生代(距今2.50.65亿前)中生代是地球发展历史上一个较活跃的时期,主要表现为联合古大陆的解体、板块漂移,古地理、古气候的明显变化,生物界面貌焕然一新。许多海洋无脊椎动物绝灭,如三叶虫、四射珊瑚、蜓等。代之是菊石和双壳类动物的繁盛。,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时代-中生代(距今2.50.65亿前)中生代是地球发展历史上一个较活跃的时期,主要表现为联合古大陆的解体、板块漂移,古地理、古气候的明显变化,生物界面貌焕然一新。许多海洋无脊椎动物灭绝,如三叶虫、四射珊瑚、蜓等。代之是菊石和双壳类动物的繁盛。,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时代-中生代,新生代地球演化历史上最新的一个阶段,从0.65亿年今。全新统Qh第四系(Q)更新统Qp新生界(Kz)上第三系N未固结成岩第三系(R)下第三系E固结成岩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发生在新生代中、晚期,喜马拉雅山是最著名的代表,因此,又叫喜马拉雅运动。生物演化方面: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成为地质历史上第三个重要的成煤期。人类的出现。,中生代末期,生物界又一次发生了剧烈的变革,极度繁荣的恐龙突然绝灭;海域里很多无脊椎动物如海蕾、海林檎、菊石、箭石等,亦未能够逃脱这次巨变而遭淘汰。腹足类、双壳类、六射珊瑚等进一步发展后。进入新生代,一些类群如鸟类和哺乳类等产生了更高级的科、属,获得兴盛发展;被子植物因种子在子房内发育,并进行双受精作用,完全摆脱了水域环境的束缚,取代了裸子植物,成为植物界的霸主。,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六千五百万年前到今天,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节地壳发展史概述,太阳系的形成约在4600Ma(46亿年)以前。作为太阳系的一员的地球月球体系也大体在同时形成。据研究,地球是由星云物质凝聚而成,经过数亿年的演化,逐渐显示圈层结构,并于4000Ma前形成原始地壳。但由于后来强烈的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的破坏,目前在地壳中发现最古老岩石的年龄约3800Ma。该年代可视为地球地质历史时期的真正开始,它标志着地球从天文演化阶段进入地质演化阶段。在距今4600-3800Ma,这段时间中,实际缺乏实际的地质记录。,一、前寒武纪地史寒武纪大约开始于距今3800Ma前。距今3800Ma到距今1900Ma的寒武纪这段漫长的地质史,称作为前寒武纪(为非正式地质年代单位)。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地层记录相应地称为前寒武系,其中富含金属和稀有金属等多种矿产。由于前寒武纪地层形成的时间久远,经历了多次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的影响,关于前寒武纪内部的时代划分、命名和分界时限,长期存在着争论。现基本公认:距今2500Ma,分为太古代和元古代。,二、晚前寒武纪地史晚前寒武纪大约开始于距今1900Ma前。距今1900Ma到距今570Ma的寒武纪这段漫长的地质史,称作为晚前寒武纪。,三、古生代距今5.7亿年延至2.3亿年。古生代是显生宙第一个代,是地球上第一个生物大量繁盛的时代,其地层中生物化石异常丰富。古生代: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早古生代由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组成;少量的石煤:形成于浅海环境;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拔高题目大全及答案
- ITE期末 题目及答案
- C基础题目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报告
- 2025-2030中国温室加热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招聘监考员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咖啡连锁品牌在中亚市场扩张战略与市场布局研究报告
- 四川省公考真题2025
- 乳制品行业2025年奶源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案例深度分析报告
- 2024年广州市天河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真题
-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
- 心得报告模板
- 抖音本地团购抖音来客开通报白合同
- 工程结构损伤机理及桅
- 私密艾灸培训课件
- 内科胸腔镜检查护理查房课件
- 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学习与案例分析
- 2024年中国中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残疾人职业教育
- 招标书和投标书范本
- 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