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内容: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课时:1-16周,48学时,3学分考核:论文20%+考试80%,绪论第一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坛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第三章李白第四章杜甫第五章大历诗风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第八章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第十章晚唐诗歌第十一章李商隐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绪论隋唐五代文学概说,隋(581618)约37年:隋朝三十多年的文学,虽然因国家的统一和南北文风的融合而出现新的气象,但其主要倾向仍沿袭了南朝余风。唐(618907)约289年:唐朝三百年间,文学以及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把中国文学、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五代(907960)约53年:唐亡后五代、十国的五十多年,又有向南朝回归的发展趋势,题材和情调的女性化以及文辞的绮靡华丽,为其主要特征。,隋代文学(581618),(1)国家统一与南北文学的合流;(2)齐梁宫廷文学的延续与变革;(3)边塞诗启唐人之先鞭。(4)由魏晋南北朝文学到唐代文学的过渡阶段。,唐代文学(618907),(1)国力昌盛,文学全面繁荣;(2)唐诗为一代文学之标志,进入我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3)散文取代了骈文的统治地位,堪称继秦汉散文后的一次新高峰;(4)传奇小说的兴起标志着进入“始有意为小说”(鲁迅)和中国古代小说趋于成熟的时期;(5)俗讲、变文和词,开启了文学发展的新领域。,五代文学(618960),(1)词之兴盛,一枝独秀;(2)唐、宋文学之间的过渡阶段。,第一节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一)国力的强大与中外文化的交融1.国际地位的提升与经济的迅速发展。1)国际地位的提升。2)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唐朝建立不久,经济就从隋末的大破坏中恢复过来,并迅速得到发展,至开元、天宝中上升达于顶点。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富裕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杜甫忆昔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诗人无需为五斗米操劳,可以比较从容自在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琢磨诗艺,体验人生。,2.中外文化的交融。1)唐朝开国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政策。(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代建立者为鲜卑化的汉人:高祖之母独孤氏、太宗之母纥陵氏、皇后长孙氏,都是鲜卑族人。)2)中唐以后,对外文化的交融并未稍歇。(受安史之乱及韩愈道统思想的影响,严夷夏之防的思想有所抬头,但广泛接受外来文化的势头并未减弱。)3)对外文化交融深刻影响了唐代文化(如,唐人婚俗颇受鲜卑婚俗影响,民间婚礼主要仪式在女家举行。其中尤可注意者为妇女地位的提升和行为相对不受拘束。),(二)士人的人生信仰、文化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1.士人的多种入仕途径。(科举、入地方节镇幕府)2.唐代士人恢宏的胸怀、气度、抱负与强烈的进取精神。(陈子昂:“不然拂衣云,归从海上鸥。”李白:“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夋兔何足言。”高适:“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岑参:“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祖咏:“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3.文化繁荣对文学的影响,(1)唐初史学繁荣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反伪饰,求真情。(“八史”(梁、陈、北齐、周、隋、晋、南、北史)的撰述,刘知几史通的论说。)史家对文学问题的论述:倡导了旨深、调远、辞巧、声律风骨兼备的文学发展方向。(如隋书文学传论、北齐书文苑传赞、周书王褒庾信传论和各史中的作家传、传论中精彩的文学见解。)史书之作对唐传奇的影响,(2)艺术繁荣对唐代文学的影响绘画、书法、雕塑(一,初唐书法名家辈出,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陆柬之、孙过庭诸人,如群星汇聚,形成我国书法自晋代以来的又一高峰。最能传神地体现唐代士人昂扬精神风貌的,是张旭和怀素草书;他们自由纵恣的气象,与盛唐诗人、特别是李白歌诗的精神风貌,甚为相似。二,吴道子人物画的传神写照、李思训等山水画摹山范水、王维文人画的神韵悠长,都对唐代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文人画、题画诗音乐舞蹈的繁荣也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最典型的,是促成了“词”的产生。),第二节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一)唐代士人的漫游之风(1)漫游原因:(对自然的向往,如李白:“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道教信仰的影响,名山访道,如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2)漫游去向:山川;边塞(到过边塞的诗人,一是入节镇幕府;一是边塞漫游。前者如高适、岑参、李益;后者如王昌龄,以及李白、王之涣等人。);通都大邑。,(二)幕府生活与文学,科举而外,幕府是士人入仕的重要途径。王翰、高适、王维、李白、岑参、杜甫、萧颖士、李华、梁肃、元结都曾在幕府生活过。中唐以后,入幕成为士人的主要仕途经历。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幕府宴饮,乐伎唱诗,唱和送别,戎幕闲谈,对于诗的创作和词的产生,对于小说的发展,都有影响。入幕:指幕宾(或称幕友)被主官延聘入官衙或营辕,以其知识与经验佐助主官。,(三)唐人读书山林的风气唐代一些士人,在入仕之前,或隐居山林,或寄宿寺庙、道观以读书,如李白、陈子昂、岑参、孟郊、颜真卿、杜牧、温庭筠等。读书山中,山林的清幽环境,陶冶了士人情趣和审美趣味。唐诗清幽明秀的格调,或与此相关。(四)贬谪生活对于文学的影响唐代特别是中唐以后文人的贬谪生活,使唐文学从生活面到情调意境,都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面貌。文人贬谪而形诸歌吟,自屈原始,但唐前未见有唐人如此多且如此好的贬谪作品。(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第三节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1儒、释、道的融合以儒为主,兼取百家。三家政治地位时有起伏,但思想地位始终平等。唐王室以老子为祖先,庄子、列子、文子被封为真人,其论著被列为经,开元年间更设道举科,四子被列入考试科目。太宗支持玄奘译经,玄宗既亲注孝经,又亲注道德经和金刚经,颁行天下,这都是兼取三家的明证。唐代士人,在人生信仰、社会思潮、生活情趣与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时杂入释、道。,2、佛教对文学的影响,(1)士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空寂的诗境)孟浩然:“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李颀“如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白居易“有起皆有灭,无暌不暂同”。王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2)大量的诗僧。彭定求全唐诗僧诗人113人,诗2783;与佛教紧密相关2273。占全唐诗10.3。王梵志诗和寒山诗。,3)文学体裁的开拓。俗讲:唐代寺院讲经中的一种通俗讲唱,以佛教经义为根据,并增加故事化的成分,以吸引听众。变文:讲唱故事的底本。变相:配合变文所展示的佛教图画。,3道家和道教对唐文学的影响,道家:学术派别。老庄。道教:宗教。张道陵。“五斗米教”、“天师道”。(1)道家:返归自然,对自然的亲和力。(2)道教:神仙信仰。想象力,浪漫色彩。,唐初孔颖达奉命修五经正义,已含有统一儒学解释权之意。从立国之本说,儒学是基础。而在思想领域,则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儒、释、道并存。在唐代作家中,很少有单独受到或儒或道或佛一家影响的。他们大多儒释道的思想都有,只是成分多少,或隐或显的问题。儒家思想的影响,给唐文学带来了进取的精神,佛教的影响丰富了唐诗的心境表现,道教的影响则丰富了唐诗的想象。对于唐文学的发展来说,它们都有积极的作用。,第四节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1)国力昌盛,文学全面繁荣;(2)唐诗为一代文学之标志,进入我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3)散文取代了骈文的统治地位,堪称继秦汉散文后的一次新高峰;(4)传奇小说的兴起标志着进入“始有意为小说”(鲁迅)和中国古代小说趋于成熟的时期;(5)俗讲、变文和词,开启了文学发展的新领域。,1、唐代诗歌,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有一代文学之称誉。诗歌的创作不仅古体、近体等各种形式及艺术技巧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作家和作品众多。全唐诗所收诗歌近5万首,作者2200余人,而且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其它时代无法比拟的。,“终唐一代,几乎找不到一个文学沉寂的时期。”(闻一多语)有唐一代,乃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诗星璀璨,诗风万端,诗歌题材高度丰富闳阔。就表现领域来说,逐渐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与塞漠,作者也从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就情思格调来说,北朝文学的清刚劲健之气与南朝文学的清新明媚相融合,走向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境界,而且还出现了具有美学范畴意义的诗论,如“骨气”、“兴象”、“境界”说;就诗歌形式说,唐人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做了两个工作:一是把四声二元化,过渡到唐诗的平仄律;一是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形成律篇。创造了既有程式约束又有广阔创造性自由空间的新诗体律诗。,1、诗人多。清彭定求等人编全唐诗收诗近五万首,是唐以前诗歌总和还多(近二万首,据逯钦立编全上古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诗)。今人陈尚君辑全唐诗补编收诗5000首。2、诗歌多,艺术成就高;大家辈出、名作多。范文澜:“唐朝文人几乎无人不是诗人。”全唐诗录有2200余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诗薮外编卷三(胡应麟):“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3、风格多样。明高棅唐诗品汇:“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者也。”4、流派纷呈。初唐四杰、上官体、山水隐逸、边塞、新乐府诗人、韩孟诗派等。,5、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社会各方面的生活,包括炼铁工人(李白秋浦歌)、采玉工人(老夫采玉歌)的生活等,充分展示了唐人的生活美、精神美。“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6、诗体完备。古体、近体都具备,直到五四新诗出现。,旗亭画壁,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偎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人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诸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集异记,1.1初唐诗歌,是唐代诗歌走向兴盛的准备阶段。初唐大致是指从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时期(618-712)。,1.1.1初唐前期诗歌,初唐前期诗歌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较大。贞观时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虞世南、李百药、上官仪等,他们的创作日趋宫廷化、贵族化,多是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齐梁积习犹存。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成为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1.1.2初唐后期诗歌,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初唐四杰”的创作开创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文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陈子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总而言之,初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盛唐诗歌,盛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极度繁荣时期。盛唐大致从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唐代宗永泰元年(713-770)。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风格独具的诗人。出现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成就最卓著的两位诗人就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他们达到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顶峰。,中唐诗歌,中唐从代宗大历五年到文宗太和九年(770-835)。这一时期作家众多,流派林立。大历至贞元年间为前期。出现了韦应物、刘长卿以山水诗为主的诗歌创作;元结、顾况等新乐府先驱的诗歌创作;以钱起、卢纶等“大历十才子”和李益的边塞诗创作。贞元以后为后期。出现了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参加的新乐府运动;出现了以韩愈、孟郊为代表追求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还有风格奇谲怪诞的诗人李贺;此外,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也都独具独具一格。,晚唐诗歌,晚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衰落时期。晚唐大致从文宗开成元年到唐灭亡(836-907年)。晚唐诗歌影响较大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二人有“小李杜”之称。陆龟蒙、皮日休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多具闲适淡泊的情调。此外,温庭筠、杜荀鹤、韦庄等都有一定的成就。,2、唐代散文概况,唐代散文主要有骈文和“古文”两大类,并且在不同阶段中各自占据着优势,在相互斗争中消长,相互交融。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代表了唐代散文的主要成就。此外,古文创作走向低潮后的晚唐小品文也显示了它的奇光异彩。全唐文所录的作家有3035人,作品有2万余篇。,初唐文,初唐时期骈文仍然占据着文坛的统治地位。奏疏、章表、论说等等的写作仍使用骈文,而且一直延续到盛唐。初唐骈文创作的优秀作家是“初唐四杰”,如王勃的滕王阁序、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此时古文运动的先驱陈子昂提出复古的主张,其文章也在向单行散体方向发展。骈文创作总体上是向着散文化的方向发展。,盛唐文,盛唐时期骈文的创作仍很兴旺,但也显示了新的变化。玄宗开元时号称“燕许大手笔”的张说、苏頲主张“崇雅黜浮”,骈文出现运散入骈的趋势。天宝以后,前有萧颖士、李华、元结,后有独孤及、梁肃、柳冕等反对骈俪文风,主张宗经复古,写作古文,虽未完全摆脱骈文的积习,但渐渐地改变着文风,也成为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先驱。,中唐文,中唐时期散文的创作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前代文风革新努力的基础上,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并有李翱、皇甫湜、刘禹锡、白居易等一大批参与和响应者,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影响,使古文取得了压倒骈文的优势。韩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其理论的核心是“文以明道”,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得到了重视,也以多种文体和多样的风格实践了他们的理论。苏轼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文公庙碑)。,晚唐文,晚唐时期骈文复兴,小品文兴起。出现了以皮日休、陆龟蒙、罗隐为代表的小品文,被鲁迅誉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小品文的危机)晚唐骈文又成为文坛主流。令狐楚、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都擅长骈体文,其中李、温、段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体”。他们大力提倡以四字、六字相间为句的四六文,重辞藻、典故、声韵、偶对,向唯美主义方向发展,并将骈文广泛应用到书信、公文、表奏等各种文体中。大都雕镂精工,用典深僻,词采繁缛,偶对切当,风格更为华丽浓艳。其中李商隐为唐代骈文大家。,(三)唐代传奇、变文、词,1.传奇。即文言短篇小说。唐朝小说方面,继承和突破了六朝志怪小说,吸收了野史杂传的因素,创造出了唐代传奇的新形式,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谈新质生产力
-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与支撑
- 中学生新质生产力科普
- 安全教育手册讲解
- 2025年实验医学实验室医学常规检验操作规范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理疗学专业素养检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诊医学急救抢救演练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理学心理咨询知识与技巧应用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放射科医学影像观察与判断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神经科神经解剖与生理学知识检测答案及解析
- 鼾症的治疗与护理
- 超声科规培生入科教育大纲
- 脑疝的观察与护理
- 腹腔热灌注护理课件
- 消防装备维护保养课件
- 乡村调解员课件
- 2025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
- 体重管理宣教课件
- 美术培训学期课件
- 厂房居间协议书范本
- 市场摆渡车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