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乳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docx_第1页
发酵乳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docx_第2页
发酵乳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docx_第3页
发酵乳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9 9 8 年1 0 月CH INA DA IR Y INDU S TR YOct . 1 9 9 8摘 要 详细介绍了发酵乳的 营 养 价 值 和 保 健 功能 ,对乳酸菌发酵乳营养 、生理功能及机理进行了阐 述 ,对开发发酵乳和乳酸菌饮料作为保健食品具有 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乳酸菌 发酵乳 营养价值生物学家梅奇尼科夫发现 ,保加利亚有个“长寿村”,百岁老人很多 ,重要原因之一是与他们长期饮用发 酵后的酸奶习惯有关 。探讨其奥秘发现 ,酸奶中乳 酸菌在人体肠道内能抑制腐败细菌 ,因而具有延缓 人体衰老的功能 ,提出经常饮用酸奶可以长寿的“酸 奶长寿说”,指出了发酵乳的医疗效果 。许多国家都 制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酸奶和其他类型的发酵乳 , 生产工艺实现了机械化 、自动化 、连续化 ,产品种类 多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70 年代 , 日本研制的乳酸 菌饮料投入市场 ,深受消费者欢迎 。我国制作酸奶的历史悠久 ,后魏贾思勰著齐民 要术记载了酸奶的做法 “: 牛羊乳皆得作 ,煎乳四五 沸便止 ,以绢袋滤入瓦罐中 ,其卧酪暖如人体 ,熟乳 一升用 香 酪 半 匙 , 痛 搅 令 散 泻 , 明 旦 酪 成 。”100 年 前 ,北京有俄国人开的酸奶铺 ,后来上海有手工制作 酸奶的奶店 ;1919 年 ,从国外引进菌种 ,用机器生产 酸奶 ;60 年代 , 天津 、哈尔滨等地用手工方式制作 酸奶 ;70 年代初 , 天津 、北京等地用半机械化生产 酸奶 。进入 80 年代后 ,北京 、天津 、上海 、广州 、西 安 、哈尔滨等地建起了现代化酸奶生产线 ; 80 年代 中期 ,我国的乳酸菌饮料实现了商品化 。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 ,对某些产酸菌的培养技 术 、在消化道的分布 、内在关系及对人畜健康等作用 的深入研究 ,发现这些微生物对生物体健康有潜在 的有益作用 ,所以逐渐直接由机体分离乳酸菌 (L ac2 to bacillus) 、双歧杆菌 (Bifido bacterium) 等 ,再配合传AbstractIn t his repo rt , t he nut ritive value andhealt h care f unctio n fo r fer mented milk are int ro ducedin details. It is of mo remented milk and lactic healt h p rotectio n foo d.impo rtance to exploit fer2acid bacteria beverage asKey wordslactic acid bacterianut ritive valuefer mented milk0引言发酵乳是利用乳酸菌通过发酸作用而得到的发酵乳制品 。鲜奶经消毒处理后为培养基 ,加入乳酸 菌 ,将乳中的乳糖变为乳酸 ,而奶中的蛋白质遇酸而 凝固 ,即为酸奶 。酸奶是一种含有大量乳酸菌的开 胃佳品饮料1 , 据分析 , 发酵乳中有乳糖 、半乳糖 、 蛋白质 、脂类 、乳酸 、葡萄糖 、芳香物质 , 呈味成分 、 SOD 、细胞壁外多糖 、维生素 、矿物质 、活性酶 、有机 酸 ,乳酸菌增殖因子及乳酸菌2 , 这些物质对维持 肠道菌群正常平衡 ,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人类制造酸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古老的方法 是自然发酵 。据记载 ,公元前 200 年 ,印度 、埃及和 古希腊人等已掌握了发酵乳的手工制作方法 ; 1008 年德国开始建厂生产酸奶 。在 20 世纪初 ,俄国著名收稿日期 1997 - 03 - 11发酵乳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Nutritive Val ue and Health Protection of Fermented Mil k刁治民于学军Diao ZhiminYu Xuejun(青海畜牧兽医学院西宁 810003) (黑龙江省鹤王集团)中国乳品工业12第 26 卷第 5 期统菌种进行发酵 ,被公众认为疗效食品 。日本除一般双歧杆菌饮料和食品外 ,还有专门治疗用和婴儿 用的双歧杆菌粉等 。此外 ,在美 、法 、德 、英等国酸奶 品种与日俱增 。在我国 , 80 年代以来 , 大中城市逐 渐开发利用双歧杆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对乳酸菌的特性与功能 的了解逐渐深入 ,乳酸菌的保健作用及医疗价值通 过大量试验得到证实 ,有些发酵乳中的乳酸菌是活 菌体 ,其有益生理作用更为明显 。在畜牧业方面 ,还 有增膘作用 。因此 ,乳酸菌作为微生态制剂中的成 员 ,越来越引起重视 。近年来 ,发酵乳的保健 、长寿 、 美容等功效 ,不断为现代医学所揭示 ,它作为嗜好性 食品 ,迅速发展3 11 。- 磷酸果糖途径发酵 ,在果糖 6 - 磷酸激酶作用下 ,发酵 1 mol 葡萄糖生成 1 . 5 mol 醋酸和 1 mol 乳酸 ,还 产生少量甲酸 、乙酸和琥珀酸 ,不产生丁酸 、丙酸和 CO2 ,触酶阴性 (除印度双歧杆菌 Bifido bacterium in2dicum 和 星 状 双 歧 杆 菌 Bifido bacterium asteroides 外) ,在肠道内不腐败蛋白质 ,不产生吲哚和有机胺 , 不能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液化明胶 ;精氨酸水 解为阴性 。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之一 , 是肠道微生物区系中典型的对机体有百利无一弊的 有益微生物10 。2 发酵乳的营养价值2 . 1 营养作用牛奶经过发酵后 ,内含的乳糖有 20 %30 %分 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 ,进而转化为乳酸和其他有机酸 。半乳糖难以被乳酸菌转化 ,被机体吸收后 ,可参 与幼儿脑苷和神经物质的合成 ,还可提高乳脂肪的 利用率 。发酵作用使乳蛋白变成微细的凝乳粒 ,易 于消化吸收 。在乳酸菌作用下 ,酪蛋白发生一定程 度的降解 。乳酸本身可作为人体的营养源 ,通过磷 酸烯醇式丙酮酸和 6 - 磷酸葡萄糖转化为糖朊 ,每 克乳酸可向机体提供 15 . 23 kJ 热量 。由于受乳酸菌 的作用 ,可能部分乳脂肪发生离解 。乳酸菌中许多种都能产生维生素 B 类 。经来 自人体肠道双歧杆菌研究表明 ,双歧杆菌能产生维生素 B1 、叶酸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等多种维生素 ,数量因种类不同而异 。双歧乳酸杆菌每克干物质1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乳酸菌 (L actis acid bacteria) 是指以糖为原料 ,发酵产生大量乳酸的一类细菌 ,革兰氏阳性 。主要有乳酸球菌属 (L acto bacteria) ;乳酸链球菌属 ( St rep2 tococcus) ; 明 串 珠 菌 属 ( L euco no stoc ) 和 片 球 菌 属 ( Pediococcus) ;乳杆菌属 (L acto bacillus) ;双歧杆菌属( Bifido bacterium ) ; 芽 孢 乳 杆 菌 属 ( Spo rolacto2 bacillus) ,这些微生物都与乳酸发酵关系密切 ,其中 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对人畜机体保健更为密切 。1 . 1 乳酸杆菌 (L acto bacillus)乳酸杆菌有 44 个种 ,连同亚种 51 个12 ,革兰 氏阳性 ,天芽孢 ,细长 ,有弯曲的杆菌 ,有时呈球状或 杆状 ,排列成栅或链状 ,不液化明胶 ,不还原硝酸盐 , 接触酶阴性 ,不产生色素 ,但菌落除白色外 ,偶有呈 黄红色者 ,生长最适温度为 3040 ,最适 p H 值为5 . 56 . 2 ,但在 p H 值为 3 . 5 时仍能生长 。同型乳 酸发酵由葡萄糖产生乳酸 ; 异型乳酸发酵由葡萄糖 产生 50 %乳酸 、CO2 、乙酸 、乙醇 。生产中常用的菌 种是德氏乳杆菌 (L acto bactillus delbruckii) 、保加利 亚乳杆菌 (L acto bacillus bulgaricus) 、乳酪杆菌 (L ac2中 ,维生素 B 为 7 . 5 mg 、维生素 B 为 25 mg ; 每升培12养液中细胞外维生素 B1 是 25250 mg 、烟酸 400g 、维 生 素 B2 为 1 0g 、维 生 素 B6 1 0 0g 、维 生 素 B120 . 06g 、叶酸 25g15 。双歧杆菌能抑制肠道细菌 , 如解硫胺素芽孢杆菌 (Bacillus t hiamimolficus) ,此菌 能分解维生素 B1 ,引起肠道内 VB1 缺乏 。在这种情 况下 ,口服维生素 B1 是无效的 , 只有改善肠道内微 生物组成 , 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 双歧杆菌有这种作 用) 。经研究 发 现 , 以 嗜 酸 乳 杆 菌 ( L acto bacillus aci2 dop hilus) 发酵制品 ,在制备过程中 B 族维生素含量 有所增加 。烟酸在普通牛奶中的含量为 76g/ 100g ;而 奶酪中烟酸含量增加到 169g/ 100g ;维生素 B6从 17gto bacillus casei ) 、嗜 酸 乳 杆 菌 ( L acto bacillusdop hilus) 和乳酸乳杆菌 (L acto bacillus lactis) 。1 . 2双歧杆菌aci2双歧杆菌有 28 个种12 ,无鞭毛和荚膜 ,多形性( Y 形 、V 形 、直线或弯曲的杆菌) ,长 28m ,染色 不均匀 ,无芽孢 ,不运动 ,营厌氧生长 ,适宜生长温度为 3 6 3 8 , 适 宜 p H 值 为 6 . 5 7 . 0 , 在 p H 值 为4 . 5 或 p H 值为 8 . 08 . 5 时不生长 ,葡萄糖通过 6发酵乳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1998 年 10 月13增加到 33g ;叶酸从 3. 8g 增加到 15. 2g/ 100g ;维生素 B12 从 0 . 48g/ 100g 增加到 0 . 522g/ 100g 。乳制 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增加 ,被认为是在发酵过程中 ,嗜 酸乳杆菌的合成代谢所致 。2 . 2 缓解乳糖不耐症作用有些人饮用牛乳后 ,出现腹胀 、腹痛 ,有时甚至 出现呕吐和腹泻 ,这是由于体内缺乏乳糖分解酶 ,不 能分解乳糖 ,称作乳糖不耐症 。大量试验研究表明 , 嗜酸乳杆菌可以帮助不耐受乳糖或有乳糖吸收障碍 的个体 ,改进乳糖消化 。正常情况下 ,乳糖酶存在于 肠细胞中 ,乳糖水解是在小肠中进行的 。乳糖酶缺 乏的个体不能水解乳糖产生供应机体吸收的葡萄糖 和半乳糖 。乳糖经过大肠发酵时产生相当多的气 体 ,其中包括氢气 ,氢气可以被血液吸收并通过呼吸 系统排出体外 ,乳糖酶缺乏的个体如果食入牛奶 ,常 常会出现胃肠紊乱 ,导致胀气或腹泻 ,这些反应常与 乳糖不耐受或乳糖吸收障碍有关 。此外 ,乳糖对于 乳糖吸收障碍的儿童是有毒的 ,它将破坏肠粘膜 ,出 现腹腔疾病相似的症状 。含有乳酸菌的乳制品可以 帮助这些患者消化乳糖 ,这是由于乳酸菌在发酵过 程中可以产生乳糖酶 。据 Gilliland 报道 ,与只饮用普通牛奶的个体相 比 ,饮用含 2 . 5 108 个/ ml 嗜酸乳杆菌牛奶的个体 , 明显增加乳糖吸收 ,乳糖吸收情况可以通过呼出氢 试验 (B H T) 来测定 。当乳糖在胃肠发酵而不被水 解时产生氢气 ,这些氢气被肠道吸收经呼吸系统排 出 ,B H T 以测定排出的氢气含量为基础 , 分析乳糖 吸收情况 。试验结果表明 ,饮用 2 . 5 108 个/ ml 嗜 酸乳杆菌的牛奶可以将呼出的氢含量从 47 . 6 mg/ kg 降低到 28 . 4 mg/ kg ,氢含量的降低意味着乳糖消化 吸收增加 。Alm 试验证明 ,服用乳酸菌发酵的乳制品 ,可使 人体血液标本中的葡萄糖含量明显增加 。如果按人 体表面积每平方米服用 50g 乳糖 ,那么一个正常个 体 100 ml 血浆中至少增加 20 25 mg 葡萄糖 , 而乳 糖吸收障碍个体血浆中的葡萄糖水平不增加 。Gilliland 研究发现 , 乳酸菌可将胆酸解离成动 物可以分解的游离形式 ,而胆酸解离与保持胆酸的 胃肠循环有关 。在胃肠循环期间 ,解离是在有规律 地发生 。胆酸的另一个解离场所即是肠道 ,这对肠道内微生物十分重要 ,解离的胆酸比结合的胆酸对细菌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因此 ,胆酸的解离 ,可以 促进肠道乳酸菌对肠道致病菌的拮抗作用 ,同时维 持肠道各种细菌间有益的平衡关系16 。发酵乳制 品与胆汁的共同作用 ,可使乳糖酶含量增加 ,活性加 强 ,使乳糖吸收不良者饮用发酵乳后不会发生腹泻 。2 . 3 促进乳蛋白的消化乳蛋白经乳酸发酵使消化率提高 ,这是因为乳 酸缓慢地生成膜 , 使凝乳粒子变小 , 在消化酶作用 下 ,其表面积增大 ,促进了蛋白质的分解 。一部分乳 蛋白先被乳酸菌中所含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和肽 , 从而提高了消化率 。2 . 4提高钙 、磷利用率 ,促进铁和维生素 D 的吸收 钙是牛奶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 ,也是机体中的 一种主要营养成分 ; 而维生素 D 、乳糖 、磷和精氨酸 等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 。发酵乳品可以满足除维生 素 D 外的所有条件 ,是补充钙的良好食品 。乳酸菌 具有改善矿物质代谢 ,增加血钙 、镁含量 ,减少血钾浓度等生理功能 。3 乳酸菌的生理功能3 . 1维持肠道菌群生态平衡乳酸菌是一种有益微生物 ,不仅存在于乳及乳 制品中 ,也存在于人畜肠道中 。日本学者小林六造 , 将肠道维生物分为耐酸的 G+ 菌和不耐酸的 G- 菌 两大类 ,这些微生物的种类 、数量和定居部位是相对 稳定的 ,它们互相协调 ,共同形成一个微生态系 。双 歧杆菌是一种优势生理菌群 ,它和乳酸菌均具有对 机体的有益无害的生理特征 。乳酸菌耐酸17 ,适应 肠道生态环境 ,便于在人体肠道内繁衍增殖 。双歧 杆菌和乳酸杆菌是肠道优势种群 ,如果由于抗生素 、 化疗 、年龄和饮食等原因引起体内菌群失调 ,通过口 服这些有益菌的活菌制剂 ,可取得较好效果 。3 . 2阻止致病菌对肠道的入侵和定殖双歧杆菌通过磷壁酸与肠粘膜上皮细胞和乳酸 菌一起占据肠粘膜表面 ,形成一个生理屏障 ,提高定 殖阻力 ,对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入侵有拮抗作用 。肠道乳酸菌与肠道某些细菌之间存在拮抗关 系 。如分析鸡粪中微生物区系嗜酸乳杆菌 ( L acto2 bacillus acidop hilus) 和大肠杆菌 ( Escherichia coli) 的中国乳品工业14第 26 卷第 5 期数量时发现 ,嗜酸乳杆菌增加到一定量时 ,大肠杆菌的数量减少 ,说明嗜酸乳杆菌抑制了大肠杆菌的生 长 。大量试验证明 ,嗜酸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 、 双歧杆菌能抑制枯草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大肠杆 菌 ( Escherichia coli ) 、普 通 变 形 杆 菌 ( Proteus vul2 garis) 、铜 绿 色 假 单 孢 菌 ( Pseudo mo nas aerugino sa) 、 荧光假单孢菌 ( P. fluo rescens) 、粘质赛氏杆菌 ( Ser2 ratia marcescens)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 Stap hylococcus aureus) 等 。当肠道中有双歧杆菌并大量繁殖时 ,产 生胺类和毒素的典型菌的生长受到抑制 ,菌落变小 ,酚和尿素氮也降低 。据此已将双歧杆菌用于肝菌的辅助治疗和抑制肾病恶化 。3 . 5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增高可引起心脏病 ,这是当前引起人类重视的问题之一 。牛乳中胆固醇含量经 乳酸 菌 、双 歧 杆 菌 发 酵 成 酸 奶 后 , 胆 固 醇 含 量 降低20降20。经常服用乳酸菌活菌剂 ,使血液中胆固醇下,这可能是由于乳酸菌能抑制羟甲基戊二酸辅酶 A 还原酶的活性 ,从而降低了胆固醇含量 。发酵中产生的乳清酸能起到降低胆固醇的效果 。3 . 6改善便秘试验发现饮用酸奶 ,可明显改善便秘 。其原因 饮用发酵乳后 ,乳酸菌在肠道内增殖 ,使粪便中水分 含量增加 ,以及乳酸菌代谢产物乳酸 、乙酸等有机酸 刺激肠道 ,使肠道蠕动加快21 ,改善便秘 。便秘病 人服用双歧杆菌酸奶 ,可增加大肠蠕动 ,同时双歧杆 菌的生长 ,可使大便湿度提高22 。3 . 7预防衰老据研究 ,人体衰老与肠内菌群有关 ,人到老年以 后 ,肠内荚膜杆菌产生毒胺 、吲哚 、氨 、粪臭素 、硫化氢 、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 ,有害物质增加 ,因此 ,老年 人粪便特别臭 。人体衰老 ,使肠内菌群出现恶化 ,菌 群恶化会进一步加快人体衰老速度 ,形成恶性循环 。 乳酸菌能改善肠道菌群 ,阻止恶性循环发生 ,以推迟 人体衰老 ,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发酵乳具有很高的营养和疗效价值 。目前 ,国 内已研制了蔬菜汁 ( 如胡萝卜汁 、番茄汁 、土豆 、大 豆 、蕈菌等) 发酵乳产品 ,使营养更加全面 。随着对 发酵乳产品生产的进一步研究 ,相信发酵乳产品将 会对人类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参 考 文 献甚至消失18。3 . 3 抑制致病菌和抗感染乳酸菌在体内发酵乳糖时 ,产生大量乳酸乙酸 , p H 值下降 ,肠内处于酸性环境 。对致病菌 ,如志贺 氏菌 ( Shigella) 、沙门氏菌 、变形杆菌 、大肠杆菌 ( E. coli) 、伤寒杆菌 、副伤寒杆菌 、弯曲杆菌 、产气荚膜杆 菌 ( Clo st ridium perf ringens) 、铜绿色假单孢菌 ( Pseu2 do mo nas aerugino sa ) 、葡 萄 球 菌 ( Stap hylococcus) 等 致病菌有拮抗作用 。低 p H 值有利于肠道蠕动 , 维 持正常生理功能 ,阻止致病菌的定殖 ,嗜酸乳杆菌 、 植物乳杆菌 ( L acto bacillus plantarum) 、保 加 利 亚 乳 杆菌产生 H2 O2 ,抑制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生长 ; 双歧 杆菌 (Bifido bacterium) 和某些乳杆菌产生孢外糖苷 酶 ,可降解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复杂多糖 。由于这些 糖是致病菌毒素的前在受体 ,所以通过酶的作用 ,阻 止致病菌毒素对上皮细胞的粘附 。不少乳酸菌产生 细菌素 ,如乳酸杆菌素 ( Acidop hillin) 、双歧菌素 (Bi2 fidin) 、对葡萄球菌 ( Stap hylococcus) 、梭状芽孢杆菌( Clo st ridium ) 、沙 门 氏 菌 ( Salmo nella ) 、志 贺 氏 菌( Shigella) 有拮抗作用 。此外 ,双歧杆菌还可将结合 的胆酸分解为游离胆酸 ,游离胆酸对致病菌有一定 作用 。因此 ,将乳酸菌用于保健食品 ,以增强机体对 致病菌的抵抗力 ,防治腹泻 、下痢 、便秘 ,以及由于肠 道紊乱引起的多种疾病 。也用于治疗禽畜腹泻 、阴 道炎及鱼类腹泻等 。3 . 4 控制内毒素双歧杆菌抑制肠道中腐败菌繁殖 ,从而减少肠 道中内毒素及尿素酶含量 ,使血中内毒素和氨的含 量下降18 。将 双 歧 杆 菌 引 入 肝 病 患 者 , 发 现 血 中 氨 、游离血清酸酚及游离氨基酸明显减少 ,尿中游离1潘均陶 ,张翠霞 ,王国军 . 简述酸奶防治肠道疾病的特殊功能. 微生物学杂志 ,1993 ,13 (1) :74内藤毅 . New Food Indust ry , 1992 , 34 (7) :潘太安 ,徐桂花 ,张惠玲. 发酵酸奶粉的研制 . 宁夏农学 院学报 ,1993 ,14 (2) :3641马钢 ,刘英华 ,等 . 双歧杆菌酸奶的研制. 食品与发酵工 业 ,1992 , (1) :1317胡凤官 ,李开雄 ,等 . 降压酸奶的临床观察 ,石河子农学 院学报 ,1994 ,12 (3 - 4) :8386(下转第 16 页)2345中国乳品 工业16第 26 卷第 5 期老化老化的目的是使脂肪固化 ,稳定剂充分与水结合 ,提高混合原料的粘度 ,有利于凝冻时膨胀 量的提高 。为了缩短老化时间 ,本研究采用两步老 化法 ,即先将混合原料在 1518 温度下进行老化23 h ,再将物料冷至 24 、老化 34 h 。凝冻 物料的凝冻温度在 - 2 - 4 为宜 。温 度过高 ,物料结构无一定的强度 ,产品粗糙 ,且混入 的空气因温度升高而逸出 ,造成膨胀量下降 ;温度过 低 ,凝冻时间过短 ,流性下降 ,不利于成型 。灌装 、硬化 凝冻好的冰淇淋可灌装进行销售 , 此谓软质冰淇淋 。如需加工硬质冰淇淋 ,须将软质 冰淇淋放入 - 30 - 40 的温度下迅速冻结 ,此时 水分结晶小 ,组织柔滑 。质检 、成品 、冷藏 按冰淇淋的指标进行质检 , 合格者即为成品 ,放入冷库中贮存 。注意贮存时防 止库温波动 ,否则会导致产品粗糙 ,产生砂状结构和 引起产品收缩 。4结束语(1) 生产中应尽量保持南瓜的自然风味 ,因此产品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添加剂 ,而制成的产品是一种绿色食品 。(2) 南瓜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及酶类等生理活 性物质 。因此本研究在加热处理时多是采用低温处 理 ,从而较大程度地保留了有效成分 。(3) 南瓜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 ,且土法和工业 化生产南瓜粉均可 ,因而原料来源丰富 。所以将南 瓜冰淇淋推入市场 ,无疑对促进少年儿童生长发育 、 防病抗病大有益处 。参 考 文 献1 金世琳编 . 乳品生物化学. 北京 :轻工业出版社 ,1981 .2 王立梅 ,等. 黑米冰淇淋的研制. 食品工业科技 ,1994 , (4)3 孔繁诚 . 夹心冰淇淋生产技术 . 食品科学 ,1989 , (10)(上接第 14 页)6赵政 ,吉旭. 研制枸杞搅拌型酸奶的探讨 .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1991 ,3 (2) :50531984 ,37 :157中西武 雄 . 乳 与 乳 制 品 微 生 物 学. 日 本 : 东 京 出 版 社 ,1983 . 248Hood S K , Zot tola E A. Food Microsf ruct ure. 1989 ,8 :91Mit suaka T. Taxo no my and Ecology of Bifidobacteria . Bi2fidbacteria Microflora ,1984 ,3 (1) :11H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