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钢筋混凝土框架构件设计..ppt_第1页
第6章-钢筋混凝土框架构件设计..ppt_第2页
第6章-钢筋混凝土框架构件设计..ppt_第3页
第6章-钢筋混凝土框架构件设计..ppt_第4页
第6章-钢筋混凝土框架构件设计..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和构造,6.1延性耗能框架的概念设计6.2框架梁抗震设计6.3框架柱抗震设计6.4梁柱节点核芯区抗震设计6.5钢筋的连接和锚固,6.1延性耗能框架的概念设计,6.1.1延性结构,见图6-1,(1)延性,结构(截面)能维持承载能力而又具有较大的塑性变形的能力。,截面开始屈服My、y、fy、y,截面破坏Mu、u、fu、u,(2)截面和构件的塑性变形能力常常用延性比来衡量,延性比越大,延性越好。,构件位移延性比:f=fu/fy,截面曲率延性比:=u/y,顶点位移延性比:=u/y,6.1.2延性框架设计基本措施,(1)钢筋混凝土框架延性的“塑性铰控制”理论基本要点:,允许某些截面出现塑性铰,吸收、耗散地震能量;,控制塑性铰出现部位选择合理截面形式及配筋构造;,塑性铰本身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和吸收耗散能量的能力;,塑性铰能使结构具有较大的延性。,(2)钢筋混凝土延性框架的基本措施是:,见图6-2,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结点、弱杆件(强结点、强锚固),强底层柱(局部加强),6.2框架梁抗震设计,6.2.1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与延性,(1)在抗震框架中,应设计具有良好延性的框架梁。,弯曲破坏:少筋梁脆性破坏;超筋梁脆性破坏;,适筋梁延性破坏,具有塑性变形能力。,见图6-3,剪切破坏:斜拉或斜压破坏脆性;,剪压破坏延性很小。,(2)对于抗震的框架,不仅要求梁在塑性铰出现之前不被剪坏,而且还要要求在塑性铰出现之后也不要过早剪坏要求延性梁的抗剪承载能力大于抗弯承载能力,即强剪弱弯。,6.2.2影响梁延性的因素及改善延性的措施,(1)影响钢筋混凝土梁延性的因素:,值:,延性好。,见图6-4,(2)改善钢筋混凝土梁延性的措施:,减小x(),见图6-5,梁端塑性铰区箍筋加密,塑性铰外移,见图6-6,6.2.3框架梁的截面设计,1.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承载力:,(1)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不考虑地震作用的组合时:0SR0MMu),考虑地震作用的组合时:SERE/REMEMuE/RE,抗震设计中的正截面承载力直接采用静载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即:RE=R(MuE=Mu),MEMuE/RE=Mu/RE(或REMEMu),对单筋矩形截面,Mu=Asfy(h0-x/2),由平衡条件X=0:,双筋矩形截面:,由平衡条件X=0:,得到名义压区高度为:,由另一极限状态平衡条件M|As=0得,不考虑地震作用时:,考虑地震作用时:,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另满足:,一级抗震等级:As/As0.5,二、三级抗震等级:As/As0.3,框架梁两端(支座截面)必须是双筋截面。,(2)正截面构造要求,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塑性铰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一级抗震等级:x0.25h0,二、三级抗震等级:x0.35h0,注:一、二、三级框架梁塑性铰区以外的部位、四级框架梁、非抗震框架梁xbh0。,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抗震设计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pp191表6-1),非抗震设计框架的要求同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max(0.20,45ft/fy)。,在抗震设计中,为保证梁端的延性,要求框架梁梁端的纵向受压及受拉钢筋的比例As/As不小于0.5(一级)或0.3(二、三级)。梁端有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较密,能充分发挥受压钢筋的作用;所以,在验算梁端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与有效高度之比值时,可以按双筋梁考虑。在计入受压钢筋的作用后,梁端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x/h0值即可减小很多,即使梁的高度较小,例如取到跨度的1/18,一般也能满足要求。避免焊接损伤纵向钢筋:焊接,特别是十字交叉形的焊接容易使钢筋变脆,不利于抗震。因此,应避免将梁、柱纵筋与箍筋、拉筋、埋件等焊接,尤其是在抗震设计的场合,更应加以注意。,2.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1)抗震设计中采用与非抗震设计中不同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R=Vu=Vc+Vs;RE=VuE=0.6Vc+Vs,即:VbVuE/RE=(0.6Vc+Vs)/RE,或:REVb(0.6Vc+Vs),抗震设计的框架梁承载力计算,一般框架梁:,REVb0.42ftbh0+fyvAsvh0/s,集中荷载作用下(包括有多种荷载,其中集中荷载对节点边缘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况的框架梁:,REVb1.05ftbh0/(+1)+fyvAsvh0/s,0Vb0.7ftbh0+1.0fyvAsvh0/s,非抗震设计的一般框架梁:,(2)按照“强剪弱弯”的要求调整剪力设计值Vb,调整前的最大剪力:,见图6-7,按“强剪弱弯”要求,将由弯矩产生的剪力放大vb倍:,9度和一级抗震时尚应符合以下要求:,vb梁剪力增大系数。一、二、三级抗震时,vb分别为1.3、1.2、1.1。,Mlbua、Mrbua框架梁左、右端的极限抗弯承载力。,按梁的实际配筋计算。,计算时取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yk。,可按下列简化公式计算Mbu:Mbua=Asfyk(hb0a),Mlb、Mrb组合得到的梁左、右端计算弯矩。,VGb梁在本跨竖向重力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简支支座反力设计值。,(3)梁斜截面有关构造规定,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当跨高比l0/h2.5时,Vb(0.20cfcbh0)/RE;当跨高比l0/h2.5时,Vb(0.15cfcbh0)/RE。,在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的情况下,不宜采用加大梁高度的作法;常常采用截面高宽比较小的扁梁。,不利用弯起钢筋抗剪。,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sv:,一级抗震等级sv0.30ftfyv二级抗震等级sv0.28ftfyv三、四级抗震等级sv0.26ftfyv非抗震sv0.24ftfyv,梁两端箍筋应加密,要求下表(pp191表6-2)。当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在非加密区,箍筋间距按下表采用,并不少于加密区箍筋数量的50。,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支座边缘50mm处。钢箍必须做成封闭箍,加135弯钩,弯钩端头直段长度应为10d,且不小于75mm。箍筋肢距要求。,6.3框架柱抗震设计,6.3.1柱的破坏形态和延性,(1)弯曲破坏:延性破坏sfy;yfy;cfc,(2)剪切受压破坏:有一定延性水平裂缝发展成斜裂缝,受压区混凝土剪切错动。,(3)剪切受拉破坏:脆性破坏较小,箍筋少,主筋sfy后,箍筋突然屈服。,(4)剪切斜拉破坏:脆性破坏短柱中,斜裂缝成对角线,svfyv时,s2的柱:Vc(0.20cfcbchc0)RE2的柱:Vc(0.15cfcbchc0)RE,(2)角柱剪力调整一、二、三、四级框架角柱,经上述调整后的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2)柱的箍筋,箍筋形式:普通矩形箍、螺旋箍、复式箍等。,箍筋加密区范围:,底层柱的上端和其他各层柱的两端取柱净高的16、柱截面长边尺寸hc(或圆柱直径)或500mm三者中的较大值。,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因填充墙等形成的短柱;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角柱和框支柱;需提高变形能力的柱取柱全高。,在底层柱基础较深而又遇有刚性地坪时刚性地坪地坪上下各500mm范围。底层柱柱根以上13柱净高的范围;,加密区箍筋数量(pp203表6-6):,加密区体积配箍率:,且:一级:v0.8;二级:v0.6;三、四级:v0.4。,vfcfyv,v最小体积配箍特征值,见pp202表6-5),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为便于浇灌混凝土,纵筋间距也不宜小于50mm;每隔一根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约束。,6.4梁柱节点核芯区抗震设计,6.4.1强节点、强锚固,(1)节点区的破坏,节点区无箍筋或少箍筋,在剪压作用下混凝土出现斜裂缝,然后挤压破碎,纵向钢筋压屈成灯笼状。,钢筋锚固破坏。,(2)强节点,抗剪验算,在节点区配置足够的箍筋,并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及密实性。,(3)强锚固,处理好纵向钢筋在节点区的锚固构造。,(4)节点抗震设计,一、二、三级框架的节点核心区应进行抗震验算;四级框架节点可不进行抗震验算。,6.4.2节点区设计剪力,在地震作用下,通过节点区的梁纵向钢筋一侧受拉,另一侧受压,容易出现粘结破坏(见下图)。,节点设计剪力由强节点要求,能抵抗当节点两边梁端出现塑性铰时的节点区剪力。,(1)平衡条件图示中柱节点核芯区上半部为隔离体:Vj=(Cs+Cc)+fykAts-Vc=(fykAbs)+fykAtsVc,(2)强结点要求平衡剪力放大jb倍,一级框架结构和9度时的一级框架:,一级、二级、三级框架的其它情况:,Mb节点左右梁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Mbua节点左右梁端按实际钢筋面积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设计值之和;jb强节点系数。对框架结构,一级取1.5,二级取1.35,三级取1.2;对其它结构中的框架,一级取1.35,二级取1.2,三级取1.1;Hc柱的计算高度,可采用节点上、下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6.4.3节点区抗剪验算,(1)节点区的抗剪承载力公式由试验得到:,9度时一级:,(2)在一、二、三级框架节点,由上式计算节点区所需的箍筋面积及间距,同时满足构造要求。,(3)在四级框架中,节点区不需进行抗剪验算,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节点区配置的箍筋至少要与柱中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数量相等,6.4.4节点区构造要求,(1)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节点区平均剪应力限制:Vj(0.30jcfcbjhj)RE,在节点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当节点区混凝土与梁板混凝土一起浇注时,必须注意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不应超过5MPa。,(2)箍筋Smax、dmin要求:不小于柱加密区,(3)一、二、三级抗震要求时v分别不小于0.12、0.10、0.08。,(4)一、二、三级抗震时v分别不小于0.6%、0.5%、0.4%。,(5)2的梁柱节点,其v值不小于上下柱端的v。,(6)柱内箍筋应延伸至节点内,且Smax250mm。,6.5钢筋的连接和锚固,6.5.1梁、柱钢筋锚固及搭接,在抗震设计时,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要求比非抗震设计时加大。(1)纵筋锚固要求一、二级抗震等级laE=1.15la三级抗震等级laE=1.05la四级抗震等级laE=1.00la(2)纵筋搭接要求搭接方法有搭接接头、机械接头和焊接接头;宜优先选用焊接或机械接头;钢筋连接部位;当采用搭接接头时,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llE:llE=laE,且不小于300mm。,6.5.2节点核芯区钢筋锚固,非抗震设计时节点核芯区钢筋锚固,抗震设计时节点核芯区钢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