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物流信息技术要点.ppt_第1页
第5章-物流信息技术要点.ppt_第2页
第5章-物流信息技术要点.ppt_第3页
第5章-物流信息技术要点.ppt_第4页
第5章-物流信息技术要点.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物流信息技术,2.1条码标识与应用技术2.2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2.3电子数据交换(EDI)2.4增值网络(VAN)2.5全球定位技术(GPS)2.6因特网与电子商务复习思考题,2.1条码标识与应用技术2.1.1条码概述1.条码的概念(应用举例)条码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由不同宽度和高度及具有较强反差的浅色和深色的部分,通常是条形或块状所组成的集合。从系统看,条码技术涉及编码技术、光传感技术、条形印刷技术以及计算机识别应用技术等。条码按照所表示的符号方式、能够表示的信息以及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2.条码的特征高速数据输入高读取率低误读率非接触式读取操作方便低使用成本广泛的利用领域丰富的关联设备,3.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一维条码一维条码(1-dimensionalbarcode),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条”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分,“空”指对光线反射率较高的部分,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表达一定的信息,并能够用特定的设备识读,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如图2.1所示。图2.1一维条码例,二维条码网格矩阵码(简称GM码)二维条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码称为二维条码(2-dimensionalbarcode)。具有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保密和防伪性强、易于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二维条码正是满足上述条件的新的条码方式,如图2.2所示。,图2.2二维条码例,2.1.2物流条码1.物流条码的概念物流条码是用于标识物流领域中具体实物的一种特殊代码,是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包括生产厂家、分销业、运输业、消费者等环节的共享数据。它贯穿整个贸易过程,并通过物流条码数据的采集、反馈,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商品条码相比较,物流条码有如下特点。储运单元的唯一标识服务于物流全过程信息量大可变性强可维护性,2.物流单元的标识物流单元定义为运输或储存而设立的任意一种包装单元,该单元需要通过供应链进行管理,如托盘、桶、板条箱、集装箱等。物流单元的标识为实现对物流单元的有效跟踪和高效运输,每个物流单元都必须有一个唯一标识。通过此标识可用电子方式得到其全部的必要信息。,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物流单元是通过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来标识的。供应链各参与方都可用它来访问计算机内有关信息。SSCC与EDI和XML的结合使用,把信息流和物品流有机联接起来,可大大提高货物装船、运输和接收效率。物流标签国家标准为“物流单元标签”(GB/T18127-2000)。物流标签的设计分为3部分。供应商区段客户区段承运商区段,供应链物流标签的位置一个物流单元通常需要两个标签标识,两个标签最好固定在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如果实际情况不允许,每个物流单元最少要有一个标签。高度低于1m的物流单元:对于高度低于1m的纸板箱与其他形式的物流单元,标签中SSCC的底边应距离物流单元的底部32mm,标签与物流单元垂直边线的距离不小于19mm。关于物流条码的应用模型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是固定数据,还是变化数据。如果是固定数据,可以采用EAN/UPC商品单元的编码;如果是储运过程中使用的,可以采用SCC14一个储运单元的条码。,3.物流条码码制选择目前的条码码制有许多,物流条码是由EAN(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UCC(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制定的用于贸易单元标识的条码,包括商品条码(EAN/UPC)、储运单元条码(ITF-14)、贸易单元128条码(UCC/EAN-128)、位置码等。但国际上通用的和公认的物流条码码制主要有3种:EAN-13条码、ITF-14条码及UCC/EAN-128条码。要根据货物的不同和商品包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条码码制。单个大件商品,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商品的包装箱往往采用EAN-13条码。储运包装箱常常采用ITF-14条码或UCC/EAN-128应用标识条码。包装箱内可以是单一商品,也可以是不同的商品或多件商品小包装。,2.1.3条码在物流中的应用1.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在物流的过程中,需要在物流的各个作业环节,将货物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传统的方式是通过工作人员将票物核对,然后将票上数据再输入到计算机中去,输入数据的过程会造成错误数据的存在,影响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可靠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减少人为的干预,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设备,使这一工作以简单、快速,不易出错的方式来实现。条码的应用是实现这一工作的有效途径。,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的原理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bar-codehandterminal)或称掌上电脑,其具有一体性、机动性、体积小、重量轻、高性能,并适于手持等特点。它是将条码扫描装置与数据终端一体化,带有电池可离线操作的终端计算机设备。目前,无线式手持条码输入终端也投入使用,在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处理方面更加便捷。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可用于补充订货、接收订货、销售、入出库、盘点和库存管理以及物流管理等方面。,目前,国内常用的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有美国Symbol公司的PDT3100(如图2.3所示)。,图2.3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美国Symbol公司的PDT3100),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的程序功能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的一般功能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应具有数据采集、数据传送、数据删除和系统管理等功能。需考虑的一些细节单据号数据下载重复商品与计算机系统功能衔接,手持式条码输入终端的应用仓储及配送中心中的应用商品的入库验收商品的出库发货库存盘点商品卖场中的应用自动补充订货到货确认盘点管理,2.不同行业物流的条码应用使用条码建立物流设备、计算机、各种探测装置所构成的物流系统,能够低成本、快速、正确地改善繁杂、重体力负荷的物流活动。下面从3个领域介绍条码在物流过程中的应用。零售业配送中心条码的应用通过型配送中心的作业标准PD(物流)标签交通系统的条码应用住宅配送条码的应用,2.2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离不开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这些技术是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上面讲到的条码识别技术就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最典型和最普及的应用技术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研究和开发了许多新的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并逐步应用到包括物流在内的各个领域。,2.2.1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概述AIDC是automaticidentificationanddatacapture的英文缩写,即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它是用来描述对计算机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其他的微处理设备,进行非键盘输入的数据输入方法。这些技术包括条码技术、磁条磁卡技术、无线射频识别和数据传递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opticalcharacterrecognition)、生物统计识别方法(biometric)等。,2.2.2卡技术1.磁卡磁卡是带有磁条的卡片。磁条是一层薄薄的由定向排列的铁性氧化粒子组成的材料,用树脂粘合在一起并粘在如纸或塑料这样的非磁性基片上。磁条技术数据的存储就是靠改变磁条上氧化粒子的磁性来实现的。磁卡存储数据的安全性一般较低,如磁卡不小心接触磁性物质就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或混乱,要提高磁卡存储数据的安全性能,就必须采用另外的相关技术。,2.智能卡(smartcard)一般来说,我们使用的智能卡有两种,一种称为“DUMB”卡,也叫存储器卡,卡中的集成电路为EEPROM(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这种卡仅有数据存储能力,没有数据处理能力。另一种智能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卡”,也叫CPU卡,卡中的集成电路包括CPU(中央处理器)等,在这种卡上,除了记忆能力外,嵌入了微型处理器,这种卡就可以实现对所存储信息的简单处理能力。当要实现相当大的数据必须随着人或者事物移动时,首先选择的技术就是智能卡技术。,智能卡的微处理器按照工作方式不同又可以分成两种工作模式:接触模式和非接触模式。非接触式智能卡除了有上述智能卡的电路外,还带有射频收发电路及相关的电路,它实现卡片与阅读器的非接触传递信息,没有卡片的磨损,也不会象接触式智能卡那样,由于接触不当造成集成电路的破坏。智能卡的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AIDC技术中,智能卡技术也是公认最有发展前景的卡技术。,3.光卡(opticalcard)光卡使用的技术与音乐CD和CDROM所用的技术非常相似,一个“金色”的光敏材料制成的圆盘层压在卡片上,用来存储信息。现在,一张光卡可以存储46MB的信息,可以用来存储几何图形,如照片、指纹、X光照片等。,CASE探讨:信息化全球物流新趋势2004年10月份,美国物流协会年会召开,有一个场景特别引人注目。在整个年会的29个分会中,有一个分会场座无虚席。那就是美国国防部和沃尔玛共同主持的讨论物流中先进的射频标识技术RFID论坛。美国国防部的全球供应链战略以及与民间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合作模式,吸引了大批参会的代表。同时,军队物流采用的RFID技术,就是将最新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和物流活动相结合,其技术概念之新,就像当年开发出来的互联网技术,最后大面积民用成为信息经济的源头,RFID技术必将领导物流业供应链技术的新潮流。,信息化是世界物流业发展的大趋势。由此也可以看出工业、服务业的信息化对当今世界经济的深刻影响,信息化引领世界经济也由此可见一斑。射频标识技术(RFID)、在线拼合供求工具(LSL)等都是现代物流业走向信息化的体现。,2.2.3无线射频识别技术1.RFID系统的组成RFID系统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和应用环境,系统的组成会有所不同,但从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来看,系统一般都由信号发射机、信号接收机、发射接收天线几部分组成。,2.无线数据通信(RFDC)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空气介质以无线电波的形式进行的。一般地,可以用两个参数衡量数据在空气介质中的传播,即数据传输的速度和数据传输的距离。由于标签的体积、电能有限,从标签中发出的无线信号是非常弱的,信号传输的速度与传输的距离就很有限。为了实现数据高速、远距离地传输,必须把数据信号叠加在一个规则变化的信号比较强的电波上,这个过程叫调制,规则变化的电波叫载波。在RFID系统中,载波电波一般由阅读器或编程器发出。,3.RFID系统的分类EAS技术EAS(electronicarticlesurveillance)是一种设置在需要控制物品出入门口的RFID技术。这种技术的典型应用场合是商店、图书馆、数据中心等地方。当未被授权的人从这些地方非法取走物品时,EAS系统会发出警告。在应用EAS技术时,首先在物品上粘附EAS标签,当物品被正常购买或者合法移出时,在结算处通过一定的装置使EAS标签失效,物品就可以取走。物品经过装有EAS系统的门口时,EAS装置能自动检测标签的活动性,发现活动性标签,EAS系统会发出警告。,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是使用带有RFID阅读器的手持式数据采集器采集RFID标签上的数据。这种系统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适用于不宜安装固定式RFID系统的应用环境。手持式阅读器(数据输入终端)可以在读取数据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波数据传输方式(RFDC)实时地向主计算机系统传输数据,也可以暂时将数据存储在阅读器中,再一批一批地向主计算机系统传输数据。,物流控制系统在物流控制系统中,固定布置的RFID阅读器分散布置在给定的区域,并且阅读器直接与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相连,信号发射机是移动的,一般安装在移动的物体、人上面。当物体、人流经阅读器时,阅读器会自动扫描标签上的信息并把数据信息输入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存储、分析、处理,达到控制物流的目的。,定位系统定位系统用于自动化加工系统中的定位以及对车辆、轮船等进行运行定位支持。阅读器放置在移动的车辆、轮船上或者自动化流水线中移动的物料、半成品、成品上,信号发射机嵌入到操作环境的地表下面。信号发射机上存储有位置识别信息,阅读器一般通过无线的方式或者有线的方式连接到主信息管理系统。,2.2.4生物统计识别技术(应用举例)生物统计识别技术,是基于对有生命个体(livingperson)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来识别验证个体身份的自动识别技术。典型的生物统计识别系统一般包括3个部分:用于扫描或捕获个体的生理、行为特征的扫描、照相装置;用于对扫描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压缩,并且把扫描信息与系统中已经存储的信息(对比模板)比较分析的装置;与其他设备接口装置。这种技术不仅仅用于对个体的识别,也可以与其他的设备相结合,用于对系统进行安全控制。,2.2.5其他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1.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光学识别技术是最早被考虑作为键盘输入的代替手段,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2.机器视觉识别系统(MVS)在需要高速识别、检查物体的应用环境中,机器视觉识别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在这种应用环境中,人工操作会变得极易疲劳,准确性也没有保障。3.磁性墨迹识别磁性墨迹识别(magneticinkcharactionrecognition,MICR)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广泛用于银行业对各种票据的书写。,2.3EDI电子数据交换(EDI)2.3.1EDI概述1.EDI的概念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4年确认了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的定义:“根据商定的交易或电文数据的结构标准实施商业或行政交易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也可通俗的理解为“以统一的报文标准和最少的人工介入,将结构化的数据用电子的手段,从一个计算机用户传输到另一个计算机用户”。,使用EDI的是交易的两方,是企业之间的文件传递,而非同一组织内的不同部门;结构化的数据,它是用于交换的数据或信息,在内容、意义和格式上是可以认识的,并可以用计算机有效和准确地处理;交易双方传递的文件是特定的格式,采用的是报文标准,即报文表达方法的统一。现在一般采用的是联合国的UN/EDIFACT。双方各有自己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双方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能发送、接收并处理符合约定标准的交易电文的数据信息;,双方计算机之间有网络通信系统,信息传输则是通过该网络通信系统实现的。这里要说明的是,信息处理是由计算机自动进行的,无需人工干预及人为的介入。EDI的实质是交换,它的主要目标是以最少的人工介入,实现贸易循环,尤其是重复交换中文件的自动处理,从而消减公司内部缓慢、繁杂和昂贵的管理费用。可见EDI是一种技术,或者说是一种方法、手段,EDI的侧重点是自动化,它以节约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为主要目的。,宝供物流集团,选择原因:,第三方物流的未来前景是整合供应链作业和开发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而宝供正是中国领先的供应链服务商,它的信息化水平也是处在中国领先地位。它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视频一),宝供物流简介,宝供物流企业集团于1994年创建,是国内第一家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以物流名称注册的企业集团,是中国最早运用现代物流理念为客户提供物流一体化服务的专业公司,也是目前我国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最领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范围:,包括物流规划、货物运输、分销配送、储存、信息处理、流通加工、国际货代、增值服务等一系列专业物流服务。,主要合作伙伴,宝供受到全球500强中的50多家跨国公司,以及TCL、厦华、红牛等一批国内大型企业的青睐日用品消费:宝洁联合利华安利等软件电子通信:宏基明基东芝等石油汽车零配件:中石油丰田等医药:养生堂等连锁:沃尔马肯德基麦当劳等家电:飞利浦松下三星海尔等,一、完善的物流网络,7个分公司,40多个办事处,4个物流基地,形成了覆盖全国,并向美国、澳大利亚、泰国、香港等地延伸的物流运作网络,优势:,宝供的信息化之路,二、先进的信息化系统,2007年9月19日,宝供物流获得由会议承办单位中国计算机报社颁发的“信息化影响中国2007年度贡献奖”,这是宝供物流继2005年度后再次应邀参会并获得本项荣誉。,SMS:库存管理系统(StockManagementSystem)实现对货物进出仓和在仓库中各种状态的完全管理,包括库位、批次、拣货、库龄管理和盘点等功能,具有完备的仓库管理功能。,TOM:应用覆盖全国的宝供全面订单信息管理系统(TOM系统)运输模块跟踪管理客户全国运输业务;全程跟踪订单状态。,OMS:订单管理系统(OrderManagementSystem)开发客户下单系统,开放库存查询程序、电子数据收发查询程序、条码扫描检查程序等配套程序供仓库或客户使用。,宝供的信息技术服务,RFID:通过RFID技术实现对仓库进出库产品的管理和跟踪,并完成贴标和标签回收的工作。,WMS:全球领先的Exceed4000WMS系统适用现代化立体仓管理,根据客户需求对EXCEED做客户化,定义不同的批次管理策略,并支持交叉理货,条码扫描跟踪。,货物定位:通过TOM的GPS和手机定位实现在途订单实时跟踪功能为客户提供运输动态跟踪服务。,宝供的信息技术服务,三、整合供应链式发展,宝供集团十几年来致力于现代企业供应链一体化的高水准服务。,四、广泛采用具有国际水准的SOP运作管理系统和质量保证GMP体系。,一般储运行业中,企业制定的铁路运输残损率为千分之五,宝供初创时定下的铁路运输残损率要低于万分之三。当他们在国内物流业中第一个全面推行GMP质量保证体系和SOP标准操作程序之后,平均残损率为万分之零点三。,温家宝总理赞誉宝供是中国最好的物流公司;国际著名的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麦肯锡及国际著名投资机构摩根斯坦利评价宝供物流集团是中国目前“最有价值”的和“最领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就:,宝供的“七个第一”,业界对宝供物流用“七个第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概括:第一个在中国运用现代物流的理念为客户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第一个在中国建立覆盖全国的物流运作网;第一个在中国建立基于Internet(互联网)/Intranet(局域网)的物流信息系统;第一个在中国将GMP的质量保证思想运用到物流运作上;第一个在中国创立物流企业集团;第一个在中国将产、官、学、研相结合,每年独资举办物流技术与管理发展的国际性高级研讨会;第一个在中国创办物流奖励基金。,问:人人快递是啥?,人人快递,答:它是一个手机应用软件。,人人快递,曰:那有什么了不起?,人人快递,答:别小瞧!小终端里藏着大智慧。待我慢慢道来,人人快递,人人快递实现,人人快递,快件没有中转快件没有分拣所以最快!,人人快递,快件参与投保快件递送押钱所以最安全!,人人快递,自由快递人自由捎带快件自由选择行程获利自由安排所以最自由!,人人快递,人人快递,未完待续,结语,人人快递是应现代物流转型要求应运而生的创新性快递,从速度、安全等方面得到了重大突破。值得推崇!,人人快递,创造快递新模式,我是60后,退休啦,在家闲着无事可做,我要加入人人快递网,充实生活、锻炼身体;我是70后,生活三点一线,我要加入人人快递网,服务他人、方便自己;我是80后,买房压力大,用钱地方多,我要加入人人快递网,为实现梦想,兼职赚外快;我是90后,即将走入社会的我,需要工作经验,我要加入人人快递网,累积工作经验。,人人快递是一款互帮互助的应用平台;发件人、收件人、快递员多重身份任你选;交友、互助、爱心传递;让您的生活更多姿;个性生活主张,随心所欲;在线发单,快捷、方便、安全,一键搞定。,功能描述,1.手机号码快速注册,10秒后便可在线智能寄件;2.在线申请兼职快递员资格,审核通过便可同步接收身边的快件订单;3.根据自己的行程,自主选择周边快件订单,及时取件,随程携带;4.全程投保,在线订单实时跟踪;5.在线电子签收、电子结算,数据信息历史保存;6.费用及违禁寄品查询。,加入要求,1、提供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2、配备带有GPS功能的智能手机(Android/iPhone);3、能提供房产原件和复印件或提供担保,可操作代收业务(可选);4、自备交通工具(公交,自行车,电瓶车,轿车,步行)。,加入流程,1、注册成为人人快递网用户;2、登录后,在线提交成为快递员的申请;3、申请成功提交后,在五个工作日内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快递公司办理相关手续;4、通过快递公司审核后,成为人人快递网快递员;5、下载手机终端软件并登录开始接件。手机终端可到人人快递官网下载,也可到各大手机软件应用商店下载使用。,2.EDI中心EDI中心是一个电子处理系统,可通过公用电话网、专用网及X.25等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的EDI系统连接在一起。EDI中心具有数据库管理功能,可以把不同标准语法的EDI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不同标准语法之间的EDI数据交换。EDI中心的环境如图2.4所示。,图2.4EDI中心的环境,3.EDI系统的功能报文生成和处理模块格式转换模块通信模块联系模块EDI系统除以上基本模块外,还必须具有以下功能:安全保密功能;命名和寻址功能;数据管理功能。,2.3.2EDI标准1.EDI标准概述EDI除了计算机的应用和网络通信技术已达较高层次和规模之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EDI标准化。EDI的单证标准经历了从专业标准、行业标准演化至国际标准的过程。国际上把EDI电子单证标准分为以下3类:EDIFACT、ANSIX.12和联合国贸易数据交换UNTDI。,2.UN/EDIFACT标准体系以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UN/ECE/WP.4)为代表的UN/EDIFACT标准,目前已成为整个国际范围内EDI应用的主流标准,包括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都已把采用EDIFACT标准作为本国推广EDI的重要战略。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EDIFACT标准形成至今,由UN/ECE发布的EDIFACT标准、规范和报文标准已达近200个。这些标准大致可分为基础类、报文类、单证类(如发票、托运单等)、代码类(如港口代码、包装代码等)、管理类。它们之间既有明确的分类,又相互引用,结构十分清晰。,3.EDIFACT基础标准EDIFACT作为EDI的国际标准由如表2.2所示的几部分构成。,表2.2EDIFACT国际标准的构成,2.3.3物流EDI应用1.物流EDI概述物流EDI的概念与物流有关的运输委托信息和集货信息等业务所涉及的EDI称为物流EDI。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所伴随的商品交易业务所涉及的EDI称为商流EDI。商品流通过程中,商流EDI与物流EDI如图2.5所示。,图2.5商流EDI与物流EDI,因特网(Internet)EDIEDI是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的,EDI的网络通信是指通过网络把EDI数据传递到目的地,执行呼叫、自动重发等功能。EDI的通信可基于以下各种通信网,即分组交换通信网、电话交换网、数字数据网、综合业务数字网、甚小天线地面站、移动数据通信网、因特网,以及各种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技术的综合应用。EDI的通信方式可以有点对点通信方式、增值网通信方式和以MHS(messagehandlingsystem,即信息处理系统)通信环境进行通信的方式等。,物流EDI的优势对于委托企业,应用EDI的益处是:委托数据的自动传送(运送委托、出入库委托等);迅速地进行出库作业;迅速地掌握运送状态;迅速地掌握库存状况;迅速地变更配送目的地;迅速地提供商品;减少库存;减少物流成本;便于检索作业;与物流企业建立紧密的关系等。给物流企业方面所带来的益处是:委托数据的自动输入(运送委托、出入库委托等);自动输出作业指示书等;迅速地入、出库和配车;迅速地变更配送目的地;正确的库存管理;便于结果的输入;货到后验货、分拣等的自动化;迅速地向委托方提供报告;作业的标准化;获得新客户;与委托方建立紧密的关系等。,2.4增值网络(VAN)2.4.1VAN概述1.VAN的概念VAN(value-addednetwork,增值网络)是在通信的步骤和数据格式不同的企业之间,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连接,进行必要的信息交换的网络。VAN企业是从具有通信线路的通信企业借用通信网、建立独立的网络,并利用这个网络为加入VAN的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进行信息增值的中介商。,2.VAN的分类业界VAN地域VAN功能VAN还有按照所提供功能划分的功能VAN,如物流VAN、流通VAN和结算VAN等。物流VAN是为了在供应链中,提高供应、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一系列物流活动的效率,也就是为了达到物流服务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信息共享网络。如图2.7所示。,图2.7物流领域的VAN系统示意图,物流VAN的主要信息服务有以下几个方面。在发生物流业务的同时,对有关物流的直接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向各方提供信息服务。掌握在什么时候、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等物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管理和处理,开展信息服务。掌握与物有关的流动和静止信息,积累实际的物流数据,为各个管理系统提供分析信息。为了控制全领域和全功能的整体物流,能够建立物流的信息系统。,3.VAN的价值人才价值自主性价值灵活性价值时间价值缩短接收订货和订货作业的时间利用共同物流缩短商品的补充时间成本价值防止损失比较价值,2.4.2VAN的基本功能1.接受订货和订货的转换功能2.共同物流信息提供功能3.中小零售业支持功能4.数据服务功能5.共同结算和金融功能,2.5全球定位技术(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洲伽利略、中国北斗等)2.5.1GPS概述1.GPS及其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是美国继阿波罗登月计划、航天飞机之后的第三大航天工程。是一种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卫星无线电导航系统,可提供实时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高精度的时间信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系统的特点全球、全天候工作。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气的影响。定位精度高。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米,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功能多,应用广。随着人们对GPS认识的加深,GPS不仅在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2.GPS的原理与组成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在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纳了子午仪系统的成功经验。和子午仪系统一样,GPS系统包括3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GPS卫星星座GPS工作卫星及其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记作(21+3)GPS星座。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轨道倾角为55。,各个轨道平面之间相距60。,即轨道的升交点赤经各相差60。每个轨道平面内各颗卫星之间的升交角距相差90。,轨道平面上的卫星比西边相邻轨道平面上的相应卫星超前30。,地面监控系统对于导航定位来说,GPS卫星是一动态已知点。星的位置是依据卫星发射的星历,即描述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参数算得的。每颗GPS卫星所播发的星历,是由地面监控系统提供的。卫星上的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卫星是否一直沿着预订轨道运行,都要由地面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地面监控系统另一重要作用是保持各颗卫星处于同一时间标准,即GPS时间系统。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GPS信号接收机GPS信号接收机的任务是捕获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测量出GPS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2.5.2GPS车辆监控调度系统1.GPS车辆监控调度系统的作用GPS定位技术的出现给车辆、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导航定位提供了具体的实时的定位能力。通过车载GPS接收机使驾驶员能够随时知道自己的具体位置。通过车载电台将GPS定位信息发送给调度指挥中心,调度指挥中心便可及时掌握各车辆的具体位置,并在大屏幕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GPS/GSM/GIS移动目标监控调度系统是针对不同行业对车辆管理提出的最佳解决方案。,2.系统组成GPS车辆监控调度系统图2.10主要由3部分组成:车载终端、无线数据链路和监控中心。GPS车调系统的建设,首先要考虑监控覆盖范围、实时性、调度业务、车辆容量、刷新速率等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无线数据链路和电子地图,以及开发相应业务软件,来满足用户的要求。就目前的GPS车调系统而言,无线数据链路应用较多的为GSM通信方式,这主要由于其覆盖范围广,无需架设基站,可实现语音/短信等功能优点所决定的。当然,GSM也有缺点,随后将比较它和集群通信、常规电台的优缺点。,图2.10GPS车辆监控调度系统示意图,车载终端车载终端设备包括控制单元(CPU)、显示单元(可选)、GPS天线、GSM手机(或其他通信模块)、防盗报警器(可选)。主要功能如下:防盗报警功能导航功能通话功能无线数据链路无线数据传输设备作为基站与各移动目标进行信息交换的枢纽,是整个车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方案包括以下几种:公网设备集群通信常规电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设备组成包括数据库、监控终端/GIS终端、业务处理终端、前端接入设备。工作人员可通过监控系统监控所有入网移动目标的运动。其关键是相应业务内容的数据库建设、电子地图、以及和业务内容密切相关的应用软件-MIS,以实现主要功能:车辆调度功能监控报警功能信息查询功能,3.系统特点技术先进功能丰富可扩充性强应用范围广定位精度高安全性好,4.车调系统的应用公交车辆监控和调度系统出租车辆监控和调度系统运钞车辆监控系统,2.6因特网络与电子商务2.6.1因特网概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