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和整体世界(一)一、整体世界的形成过程(3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走向整体15-16世纪、工业革命后-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地球变“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地球村”形成20世纪末(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整体世界形成的原因或动力:科技革命的推动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必要条件: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地球村”形成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二、20世纪初,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表现:世界一体化P581、经济上,19世纪末,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2、交通上,铁轨与港口城市普遍出现;3、人口上,洲际移民大规模流动,欧洲移民半数来到美国;4、文化上,工业文明的科技、思想与生活方式全球传播;5、体育上,奥运会开始成为世界性的体育盛会三、20世纪初,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影响:P60工业文明的传播与野蛮的殖民掠夺相交织1、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快殖民侵略步伐,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头号殖民帝国:英国殖民地是本土面积100倍2、对亚非拉:传播工业文明的同时,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更加落后。如英属印度p61,(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P181、时间:15-16世纪2、在海上探险走在最前面:葡萄牙和西班牙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或资本主义的萌芽4、探险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从西班牙出发,向西横渡大西洋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5、新航路的开辟意义:P21A、正面影响:世界开始走向整体。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成新的民族产生,如美利坚民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促进物种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文明的来临提供广阔的市场B、负面影响:欧洲国家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导致亚非拉长期落后。,九、亚非拉国家如何顺应工业文明的大潮?P621、法属海地:武装斗争(黑人奴隶起义)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2、日本:主动顺应工业文明的大潮,主动学习欧美1868年明治维新-成功的资本主义性质改革内容:废藩置县,颁布宪法-加强中央集权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兴办工业企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派留学生到欧美学习,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教育“改历”“易服”“剪发”-社会生活学习西方作用:改变落后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强国改变日本社会性质:由落后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启示:主动学习西方,改革创新,科教兴国,解放思想等,(二)、三次科技革命与整体世界形成一、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革命或工业革命的兴起P501、时间:18世纪中期19世纪上半期(1840年)2、开始的标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18世纪60年代)3、完成的标志:工厂取代手工工场4、标志性成就:瓦特改良蒸汽机进入蒸汽时代(80年代)5、重大发明:珍妮纺纱机、蒸汽机(最重要)、火车、轮船(或汽船)6、能源:煤炭7、代表人物:瓦特(英)、史蒂芬孙(英)8、新兴产业: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冶金工业、采矿工业、铁路工业9、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10、领先即把握机遇的国家:1840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英国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化强国”世界工厂”对中国发动中英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二、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或工业革命的新阶段P531、时间:19世纪末(1870)-20世纪初2、兴起标志(最突出特点):电力的应用进入电气时代3、三个领域: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车(环保公交)电力内燃机的设计、汽车、飞机、新交通工具电话、无线电报新通讯手段4、新能源:石油、电能动力:内燃机和电力5、代表人物:爱迪生(发明大王)、贝尔、西门子、格拉姆6、新兴产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通讯工业7、领先即把握机遇的国家:20世纪初,美国、德国率先实现电气化,超过英国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后,成为亚洲唯一民族独立的工业化强国8、对世界面貌的影响: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完成后,世界变”小”了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人类文明与野蛮相交织9、特点: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科学、技术和生产真正结合以电力的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从重工业开始,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P九1、时间:20世纪中叶以来从美国开始2、兴起标志: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3、核心:信息技术4、必要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5、重大发明: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6、新能源:原子能人类能源史的里程碑7、代表人物:比尔盖茨知识经济的代表人物8、新兴产业:电子计算机、核工业、电子工业、航天工业、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9、把握机遇的国家:中国和平崛起、日本复兴10、对世界面貌的影响:20世纪末,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球村”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也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11、世界政治格局: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成立联合国经济全球化-成立“经济联合国”即世界贸易组织WTO12、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产生知识经济(20世纪90年代),四、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都创造巨大生产力五、工业革命的影响(前2次):是双刃剑积极影响:促进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工厂制成为主要工业生产形式;P55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人们的生活;P75整体世界最终形成;20世纪初消极影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导致许多“城市病”P76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造成前所未有的贫富两极分化;P79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和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科技革命的启示?我们应如何应对?科学技术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可改变世界的面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代世界,谁能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知识和科技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要求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选择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来顺应时代发展变化。,七、三次科技革命与整体世界的形成的感悟(认识):1、科技革命是整体世界形成与发展的动力。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3、科技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八、“科学的世纪”:19世纪1、时代背景:工业革命的兴起(第一次科技革命)2、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到来的背景:在“科学的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3、19世纪,西欧重视科技的表现:P5253内容及图片4、19世纪,科研成果:达尔文物种起源完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基础。,专题二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抗争探索”的历史,中国屈辱的历史:四次战争及不平等条约一、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1、根本原因:为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2、借口:虎门销烟林则徐3、结果:中英南京条约1842丧权辱国第一耻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4、南京条约内容:P65割地、赔款、开口、关税等5、影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中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结果:第一次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等1860,3、北京条约的内容:P65割地、赔款、开口等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了三、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1、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后,强大起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日本市场狭小,资源贫乏,入侵中国2、结果:马关条约18953、马关条约内容:P66割地、赔款、开口、开厂等4、影响:大大加重中国的民族灾难,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标志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1、原因: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2、结果:第二次占领北京辛丑条约19013、辛丑条约的内容:赔款、驻军等P67阅读卡4、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问:近代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战争为什么屡战屡败?1、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2、西方列强工业革命后国力强大,军事上占优势3、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国力贫弱4、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中国悲壮的抗争:P6768一、关天培:中英鸦片战争中牺牲二、邓世昌:中日甲午战争中牺牲三、徐骧:领导义军保卫台湾四、洪秀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时间:18511864即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原因: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意义:A沉重打击清政府统治和外国入侵者如美国华尔“洋枪队”B打破西方列强迅速殖民化中国的企图C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五、抗日战争:1931-1945局部抗战开始P113-1191937-1945全民族抗战开始1、九一八事变:1931、9、18是日本侵华的开端;也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原因:为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借口:柳条湖事件沈阳结果:日军占领东北全境2、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1937、7、7是日本发动全面侵略战争的开端;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借口:结果:北平、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南昌等沦陷,3、日本侵华的史实举例:p114组建731部队-细菌战秘密部队东北南京大屠杀1937、12、13轰炸中国后方城市如重庆“六五隧道大惨案”“扫荡”、“三光”政策如河北“潘家峪惨案”4、日本右翼势力对侵华战争的态度:拒不承认,极力标榜自己的行径,还得到日本政府的支持5、20世纪30年代:共同主题:抗日救亡广泛传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6、西安事变:1936、12、12人物:张学良、杨虎城目的:逼蒋抗日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主张和平解决中共的出发点: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从抗日大局出发和平解决的意义:A标志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标志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C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7、国共正式实现第二次合作: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的游击战争,8、台湾问题:1895年,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割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退守台湾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属中国内政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9、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P119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显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助中国人民也付出重大牺牲,为二战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现代化的探索:第一阶段向西方学习阶段一、地主阶级的探索:P691、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的探索:林则徐:虎门硝烟、翻译外文书报等,开创了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从英军的“坚船利炮”中,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2、实权地主阶级的探索:学习西方的科技(经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经济工业化、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口号:自强、求富,、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目的:挽救清朝统治危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6、洋务运动的内容:兴办军事工业,筹建三支海军:南洋、北洋和福建水师兴办新式民用工业;代表:上海轮船招商局1872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培养洋务人才;如: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最早或第一所的新式学堂7、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影响):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许多变化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洋务运动的失败使有识之士认识到:只学习西方的科技,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能挽救中国的命运。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强国之道8、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9、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二、资产阶级的探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1、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1898年P7071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如日本、英国等领袖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拉开改革序幕:公车上书目的: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性质:资本主义改革(自上而下)类似于日本明治维新措施:P71表格京师大学堂北大和北师大结果:失败失败的启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中国行不通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影响:政治民主化的第一步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起到资本主要思想启蒙作用;为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基础,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2、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1911年P72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如美国领导人物: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下而上)如英、法、美揭开序幕:武昌起义首义广场贡献: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结果:失败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备注: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本质区别:是否以暴力推翻清政府,三、进步知识分子的探索:1、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1915年开始开始标志: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主要阵地前期:口号(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即资本主义的制度和思想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前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后期:马克思主义者前期主张:A学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B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C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D白话文代替文言文E“打到孔家店”,抨击儒家学说后期主张:宣传马克思主义,走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意义: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显示中华民族的觉醒,2、五四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走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时间:1919、5、4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等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运动中心:北京上海运动主力:学生工人成果:P101-3内容和图片意义:A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它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的作用;D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E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特点: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从学习西方的科技到改变封建制度,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国现代化探索:第二阶段走自己的路阶段四、中国共产党的探索: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南陈北李P1032、中共一大:1921、7上海内容:P104-1意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中共二大:1922、7上海内容:P104-2特点: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4、中共三大:1923广州内容:确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并未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5、开辟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27秋收起义中,毛泽东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即井冈山道路6、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P105-106实现的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产物:创办黄埔军校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即北伐战争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赢得“铁军”称号破裂的标志:宁汉合流,7、南昌起义:1927、8、1P106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8月1日被定为建军节,是为纪念南昌起义8、红军长征:19341936P106-107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1935意义:挽救了党和红军,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胜利标志: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或甘肃会宁会师)9、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5实现的标志: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产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军队合编,中共领导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0、解放战争:19461949三大战役:1948、9-1949、1P123A辽沈战役:东北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淮海战役: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平津战役:华北解放军和东北解放军华北全境基本解放B作用: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渡江战役:南京解放标志国民党政权垮台(22年)11、建立新中国:1949、10、1P125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9、9北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临时宪法性质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的诞生1949、10、1新中国成立的最大意义: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也为中国现代化的崛起提供政治前提,专题三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挫折和震荡,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P88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2、一战前的最主要矛盾:英德矛盾3、两大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集团: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协约国集团:英国、法国和俄国4、最惨烈的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德国和法国5、性质:帝国主义之间的非正义掠夺战争原因:重新瓜分殖民地6、战场上首次出现的武器:坦克和飞机7、人类对科技的思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用科技来造福人类,推动社会发展,二、1929-1933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P91-92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直接因素(导火线):股票投机使美国股市崩溃3、重要原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扩大4、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5、实质:“生产过剩”的危机6、影响:造成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工业生产水平倒退,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经济危机引发各国政治危机,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P89-90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直接因素:19291933年经济危机3、发动者:德意日法西斯集团4、对立的两大集团:德意日法西斯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非正义正义5、性质: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战争是法西斯侵略和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6、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由防御到进攻)7、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8、德国法西斯在二战中犯下的暴行: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安妮日记,比较一战和二战的异同:20世纪上半期相同点:都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的浩劫,都使人类文明的发展遭到重大挫折,都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不同点:,专题四发展道路的新突破-全球震荡中的转机,一、俄国十月革命:1917、11、67、1、原因:P93942、领导: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3、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或无产阶级革命4、措施:退出一战最早成立苏维埃政府颁布土地法令把银行和大企业收归国有,工人监督生产5、影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苏维埃俄国(苏俄)改变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开创人类新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道路,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模式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二、土耳其的革命和改革:P951、20世纪初,土耳其被称为“西亚病夫”的原因:P9512、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步凯末尔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双重性质:既是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环保试填空题库及答案解析
- 模拟法庭实训教学方案设计
- 墙砖施工方案道客巴巴
- 示范区幕墙施工方案
- 口才节目编排方案讲解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工业设备自动化控制方案设计
- 剪板工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如何做好护理教学组长工作
- 引水隧洞工程建设详细方案
- IT项目经理招聘笔试题及解答2025年
- DB65-T 4784-2024 冰川范围调查技术规范
- 地下室车库顶板行车、堆载、回顶方案
- 2024年河南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产业园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BCG 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白皮书2024
-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 省赛一等奖
- 大脑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 人教版小学英语所有语法及人教版小学英语语法大全
- 儿童膳食管理课件
- 《高血压疾病知识》课件
- 村卫生室医保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