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S平台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实现_第1页
OMS平台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实现_第2页
OMS平台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实现_第3页
OMS平台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实现_第4页
OMS平台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实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献综述OMS平台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实现OMS platform test methods of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专 业 09 电子商务 姓 名 张苹 学 号 指导教师 王红兵 二一 O 年 十二 月十五 日OMS平台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实现OMS platform test methods of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张苹(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四川 成都 )摘要:本文通过大量文献介绍了OMS开放移动系统的概况。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移动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是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的新动力。随着手机性能的逐步提高,相应价格的走低,手机服务将面临有利的市场环境。随着3G技术的完善,3G资费趋于大众化,移动手机服务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移动业务在近两年迅猛发展,并受到互联网巨头及投资商的青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全面发展,中国移动互联网拥有了良好的环境,手机游戏业务前景广阔,尤其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已经从单纯的通信工具,向移动媒体、移动娱乐方向发展。 进入3G时代后,基于手机平台上的众多增值服务应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网络接入能力的提高和手机本身性能的提升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多的应用娱乐需求。然而传统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并无针对中国市场的特别优化。 这就为OMS移动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OMS操作系统是中国移动主导的开放式操作系统,成为中国移动“掌控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入口”。关键词:开放移动系统、OMS、OMS平台、OPhone平台OMS的简介:Open Mobile System是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和google合作联合开发的一款基于Linux内核Android平台构建的开放式手机操作系统简称OMS,它在原有Android平台基础上针对中国市场做了特殊优化,比如在硬件方面会去除Wi-Fi模块,不兼容WCDMA网络制式,加入了中移动运营的3G网络TD-SCDMA的支持。 在界面和开机画面上和Android有着细微的区别,在针对中国用户的中文录入、简体中文显示都进行了特殊的优化,未来还会加入中国移动自己的产品等功能,Open Mobile System是2008年4月份开始的一个系统定制计划,经过1年的修改调试后预计将在2009年4月份开始正式推向市场,同时首款使用oms系统的是联想oPhone手机。OMS平台:移动运营商与操作系统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随着3G正式登陆用户市场,运营商的主导地位必然要被强化,而强化的手段之一就是定制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平台,这样不仅能够令自身服务更好地融入到终端机型中,而且可以牢牢吸引用户,打败竞争对手。5 OMS(Open Mobile System)是开放式的手机系统,是中国移动自己研发的。OMS操作系统也统一称为OPhone平台。OMS平台是面向移动互联网、开源开放、安全易用、友好用户界面的智能终端软件平台,提供上层应用软件、中间件、Java虚拟机等的全面软件解决方案。OMS平台具有强大的兼容性、扩展性和安全性,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并且为移动终端应用开发商乃至终端用户提供一个统一、开放、安全的开发平台,方便第三方应用开发的平台。OMS系统中深度内置中国移动业务,并计划围绕该平台,联合产业链各方的力量,建设完整的产业开发环境。6OMS平台(OPhone平台)测试: OMS测试平台即现有OPhone测试平台,联想oPhone确为中移OMS平台首发产品现在OPhone测试平台基本分三大块:1、纯手工的测试。2、基于OPhone的测试框架的自动化测试。3、基于其他测试框架的自动化测试。7基于OPhone现在的发展趋势,如果我们花很长时间在软件开发和测试方面。OPhone自动化测试工具集,测试任务管理,压力和性能测试工具,先有测试工具的集成,分布式的测试工具,其实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动化测试的解决方案。移动OPhone平台上线,国内移动应用开发者的创作激情被再次点燃.8 2009年 中国移动推出了基于Andro记系统的智能移动软件ophone平台,ophone手机开发的热潮。9 OMS系统采用了中国移动深度定制,与与中国移动的服务“深度融合。OPhone平台开放的API中,很多都适合于开发测试程序。如利用ContentResolver可以操作应用的数据库,利用Graphic、Media、OpenGL等包中提供的接口可以实现对图片编解码、音视频媒体编解码、图形绘制能力等方面的测试。也可根据需要,同时在测试程序中加入Instrumentation以扩展功能。利用API的这种方式,最适合于开发小巧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在实际的工作中根据不同的测试类型和测试需求灵活使用,一定能提高OPhone平台及产品的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10OMS平台测试研究:OMS平台采用了Android的二次开发的形式。二是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它包括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移动电话工作所需的全部软件,而且不存在任何遗忘阻碍移动产业创新的专有权障碍 。11OMS平台将中移动深度定制的一些组件固化到了ROM中,并做了一些改动。OMS平台绝大部分网络应用都基于JAVA编程接口。OMS是一个开放的移动互联终端软件平台,OMS集成了许多增强的中间件,应用程序和中国移动增值业务。OMS还提供了Widget应用程序、移动等。OMS平台被设计成一个开放的平台,给移动终端用户提供了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卓越的用户体验。12 除了Android的Dalvik Java虚拟机,OMS还提供了J2ME(Sun JavaME虚拟机),甚至有望提供对MIDlet以外的第四种程序方式。OMS还是要以内容为主,内容制胜!定制后直接面对用户的是相应的内容,目前移动在内容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在内容的选择及经营模式上却需要选择,是采用App store模式,还是采用和现有SP合作模式,各有利弊,个人感觉App store更适合市场,控制渠道,然后推广OMS,当控制了OMS之后,也就更容易的控制3G甚至4G网络OMS平台测试实现:OMS系统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在于,其是由强力的运营商中国移动来推动的,而此前还没有运营商主导操作系统的情况。 13 中国移动开发成熟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意味着中国移动在深度定制方面迈出了实质步伐,这不仅仅是因为该手机操作系统将集成所有的移动业务。”这是一款联想和中国移动深度定制的产品,手机里嵌入了几乎所有的中国移动业务. 14 深度定制作为运营商推广其数据业务的核心手段,对运营商的意义重大. 15 首款OMS产品,O1的内部测试样机,整体菜单界面与之前所采用谷歌Android系统平台的产品无异,而界面中的音乐随身听、飞信、139邮箱以及号簿管家等功能完全是源自中国移动相关产品,此外,更具本土化特色的CMMB移动电视以及移动导航等功能则是国外产品所不具备的。移动既然要做OMS平台,首先就应该先了解中国的消费者: 一是高端人群,如商务人士等,关键诉求应该是:1、稳定,稳定压倒一切 ,这就是为何IBM配置并不一定高出娱乐电脑但是却最受商务人士欢迎的原因;2、易用,打电话,发短信,收发邮件,这才是商务人士最常干的事情,那么手机操作哪怕能为他节省一秒钟,那种易用的感觉也能逐渐的显现出来并形成口碑。手机操作系统OMS的竞争:智能手机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快速完善,手机操作系统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在OMS发展的同时,Symbian、Windows Mobile、Android也在发展,特别是诺基亚Symbian开源和免费化之后,其影响范围将更大,其内容的完善程度将远高于移动的OMS。16 中国联通自主开发操作系统平台UPhone终端,将于2010年11月推出,并将在年底前大规模上市;同时中国电信自有手机操作系统也在紧锣密鼓开发研制中。与中国移动早己推出的手机操作系统OMS类似,基于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现代UniPlus操作系统也相继面世。三大运营商同时进军自有手机操作系统领域令人亦喜亦忧,形成了手机操作系统的混战。 17 OMS系统在混战中的竞争对手很多也很强,对于还在初期的OMS平台来说,这是一场硬仗。OMS平台的发展前景:未来随着智能手机发展、应用日益丰富以及各方产业力量博弈等,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将呈现出被若干主要产品瓜分的新格局。主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现状简述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其对用户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可集中体现在手机操作系统允许用户自行安装可兼容的应用软件。 18 目前,我国的企业和运营商都已经开始重视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布局,希望抓住移动互联网大潮的机会,其着力点大都集中在终端软件平台上,其中,中国移动布局较早,也较为成功。 19 OMS(open mobile system)作为云计算的端平台,能够与云计算平台无缝整合,为用户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丰富的、高效的、廉价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同时,模型对于高带宽环境下新型移动通信软件研发具有较好的实践和推广价值。 20 现阶段OMS产业链的各方,无论是终端厂商、方案提供商还是应用软件商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建立OMS产业联盟还有产业链 进一步的完善与扩充。 21 OMS操作系统是2008年4月份开始的一个系统定制计划,借鉴OPhone平台的体系结构、应用程序开发流程和调试技巧、经过1年的修改调试后在2009年4月份开始正式推向市场,同时首款使用oms系统的是联想oPhone手机。22 OPhone未来的发展一定要延续最先进的产品,要延续整个移动互联网、整个智能操作系统,整个芯片、半导体技术最先进的发展方向。23 总结:综上所述,手机操作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终端的规模,既有的终端厂商与既有的操作系统开发商两者或通过收购、扩大规模等途径实现两者有机融合,才会使承载手机操作系统的终端更具创造性与竞争力。OMS的成功关键并不在于系统的原型,而是在于终端产品带给用户与网络相关的体验,只有真正做到了适应广泛的本土化,那才是真正的国人手机系统。好的东西还是需要让市场去检验的,OMS平台能否做的贴心,适合用户的口味,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才是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并且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OMS操作系统的定位是怎样的,基于OMS对手机数量会有多少,未来OMS以及移动定制机将是一种怎样的发展方向?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选择性。难道用户必须听移动的话,用相匹配的手机才能享受移动的服务? 本文通过大量文献的引用介绍了OMS开放式手机操作系统,文献介绍OMS手机操作系统的类型、服务内容、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等,让大家了解了OMS系统。同样,文献中还对OMS平台测试的研究和实现做了一定的概述,OMS平台现阶段不是很完善,可以说是在初期阶段。但是,在中国移动的自主研发下,其未来的前景很广阔。目前论移动业务的实力,电信和联通移动业务上还无法和移动相抗衡,推新操作平台不一定合适,估计会继续采用目前的方式,但不排除未来推出的可能性。也让移动在OMS前期占领一定的市场。文献:【1】余晓晖;许志远. 技术发展催生移动互联网J.世界电信,2008. (报纸)【2】余晓晖.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思考J.电信网技术,2008(12). (报纸)【3】赵慧玲 .移动互联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探索J.移动通信,2009(1).(期刊)【4】王振文.中国移动OMS带给电信的启示。(2010)(报纸)【5】杜杰;梁栋. 运营商定制操作系统时代来到中国移动OMS系统新装上路.数码世界(B版)2009年07期【6】移动通信 作者:闵栋 崔媛媛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2010-7-19(期刊)【7】OPhone应用开发权威指南 作者:詹建飞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8】邓国庆. OMS智能终端自动化测试系统解决方案. “OPhone和智能终端”论坛.(2009-12-09)(学术论文)【9】 付江. 掀起OPhone平台开发的红盖头 程序员(2009年11期)(期刊)【10】 陈希. Ophone平台引领智能手机新风向 办公自动化(2010年11期)(期刊)【11】Android开发入门与实践 作者:靳岩姚、尚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2】张利. OMS操作系统数据连接分析与应用实例.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09)(学术论文)【13】郭建龙. 中国移动将自行研发手机操作系统OMS和手机. 21世纪经济报(2008-09)(报纸)【14】曲瑜. 中移动推自有手机操作系统OMS. 羊城晚报(2008-11-27)(报纸)【15】李小龙 中国移动将推自有手机操作系统OMS-OpenMobileSystem 新闻焦点评论 (2008-11-25) (报纸)【16】张扬 中移动自有手机操作系统OMS的竞争力 福州张杨的歪评瞎论 (2008-11-25)( 博文)【17】徐小明 运营商“乱战”手机操作系统让人忧 通信世界网(2010-09-26)(报纸)【18】 李宗恒.李俭伟. 主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移动通信(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