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图案入门.doc_第1页
基础图案入门.doc_第2页
基础图案入门.doc_第3页
基础图案入门.doc_第4页
基础图案入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花卉图案练习一 写生与技法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应到自然中去通过写生而得到大量的花卉造型素材,为往后的图案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写生时,首先应仔细观察、了解、熟悉花卉的基本生长特点,如花头、叶瓣、根茎的生长特征,每种花卉都有不同的特点,所以要注意区分。然后用铅笔或钢笔、毛笔等工具,选择最佳角度把花形勾画下来,描画时最好能把整枝花形(即有花头、叶瓣、根茎的折枝花)画下来后,再画些不同角度的单个花头、单片叶瓣的特写,以求更加了解其生长特征。如有可能,可着些淡彩。以求写生稿更为生动,加深记忆。写生的方法可用铅笔素描法、钢笔勾线法、钢笔素描法或钢笔淡彩法等来描绘,写生稿的画面一定要生动、准确、干净整洁,切不可过于随意、马虎。练习二 简单变形及技法对初学者来说,最好是先把写生稿中的花头、叶瓣单个做些简单变形,借此也可训练一下表现技法,如用点缀法、色块法、线描法或黑白转换法、线面法等技法来进行表现。练习三 单独纹样的格式与技法在完成了简单变形及技法训练后可开始单独纹样图案的设计,即把花头、叶瓣、根基等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折枝花图形。单独纹样即可单独成为一种图形的纹样设计,可不受任何外形的限制,显得较为自由、活泼,它大体分为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基本格式。1对称式:即以中心点或线为轴,分为不同的对称形式,有左右对称式、上下对称式和上下左右对称式等。对称式的特点为较平稳、有节奏感、装饰性特强。2均衡式:是一种自由组合的纹样格式,不求对称,只求构图、造型均衡平稳、韵律感强、自由生动。练习四 二方连续纹样的格式与技法在进行了单独纹样的设计之后,作连续图案的练习,将单独纹样图形连续向左右、上下等方向作连续排列,使之成为长条形连续组织图案,它的基本排列格式可分为散点式、直立式、倾斜式、波浪式、水平式、一整一剖式、折线式、旋转式等八种基本格式。练习五 适合纹样图案的格式与技法指适合于某种形体中的图案,如具有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角隅形等外形的图案,我们将它们统称为适合纹样。它们的格式分为均衡式、对称式、向心式、离心式、旋转式、多层式等格式。第二讲 动物图案练习一 写生技法与资料收集动物写生相对于花卉写生来说,难度稍大些,因为花卉是静止的,而动物则动作活泼,特别是野生动物,所以初学者需具备一定的速写功夫、素描基础及观察能力。开始时可先寻找某种比较有特点而又易于初学者掌握的动物进行写生,如大象、鱼、长颈鹿、兔子、斑马及某些鸟类等。着手画前也是要求仔细观察所画动物的形象特点,如头部、躯干、腿脚及尾部的生长特点。每种动物都有其明显的生长特征,如大象的鼻子、鱼的体形、猫头鹰的眼睛、长颈鹿的长颈都是我们在造型时极好的夸张部位。作画工具可用铅笔、钢笔来进行,写生技法可采用线描法、铅笔素描法、钢笔淡彩法等。写生资料稿需画得准确、生动、干净。如有的动物在公园里找不到,也可利用摄影资料来收集。这也是一种获取资料的好办法。动物的种类很多,我们大体可将它们分为兽类、鸟类、鱼类、昆虫类等。写生稿上最好能够将它们的名称记下。练习二 简单格式、变形及技法在有了丰富的写生资料后,初学者可选其中某些造型较为简单的动物来进行变形训练,将一种动物做多种的变形及点、线、面的技法训练,如鱼、猫头鹰、大象等,都属于较好夸张变形的动物,它们的特征都较明显。练习三 多种形体的综合训练在有了简单变形的基础后,可慢慢适当进行组合及复杂形体的夸张变化,如可进行对称、均衡二方连续及适合纹样等组织的变形练习。选择的动物也可更多种类,最好是从你认为最易表现的动物入手,然后再画那些较为难抓形的动物。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直至你认为能够随时都能画出任何形体为止。第三讲 人物图案练习一 写生与技法人物图案设计是所有图案中难度比较高的一种设计。当然,有了花卉、动物图案设计的基础,那么人物图案设计也就好掌握多了,因为毕竟它们有许多共同的原理。初学者开始写生时,可先从一些较为简单的头像速写着手画,然后再画些全身动作速写。在内容的选择上,有男女老少、中国人与外国人、汉族人与少数民族人的形象之分。所以应该找一些较为有特点的人种及动作来写生与设计。如少数民族人物,他们的形象及服饰较好掌握,外国人中的黑人人物形象也较好夸张。所以在人物的写生时,应尽量有所选择,为图案设计找到最有特点的人物素材。另外在动作上也应注意选择,人的体形及动作是变化很多的,特别是女性人体,是人物图案设计中应用最多的题材,如舞蹈动作、时装表演、人体造型等。练习二 格式与简单变形技法从写生资料中选择出部分最有特点的头像造型及动作造型来作简单的夸张变化,如少数民族人物头像,因为他们多戴有头饰物,所以较好夸张。一般的人物头像也可在脸形、发型、五官上进行夸张变化。技法上仍以点、线、面等表现方法来进行设计,力求简练、形象、生动的表现特点。人物图案的格式大体分对称、均衡、连续和适合等格式,与其它图案格式基本相似。练习三 人物图案技法实例在完成了写生和简单变形后可相应开始设计多种变化的人物图案。如各种全身人物图案、人物与风景、人物与动物及人体装饰等综合性较强的图案,以更加全面地掌握人物图案的设计要领。第四讲 风景图案练习一 写生风景图案也是基础图案中一种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近有祖国名山大川、江河湖海、亭台楼阁,远有世界各国的风情景物,都是图案设计取材的范围。但因地理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到处都去写生,这样我们只能采用近处写生,远处则通过收集绘画及照片资料来进行取材。当然,收集资料也应是一些较有特点的风景、建筑为好,这样有利于在初学设计时掌握。如桂林山水、苗家木楼、河边的小木船、国外的城堡、教堂等,都是风景装饰中很有特点的题材。练习二 格式与简单形设计在风景图案设计中,初学者往往对大量的风景素材不知从哪里入手。其实,大多数的风景图案是由树木和建筑物来体现的,外加一些山水、动物、人物来衬托。所以,初学者在开始设计风景图案时,只需从简单的各种树形及房屋建筑物入手,设计一些单个的不同风格的树形及建筑物的图案,即可为往后复杂形风景图案设计打好基础。在格式方面,风景图案大多采用自由均衡式,但也可采用对称式、适合图形等格式,设计可根据不同的风景特点来选择。在技法上仍着重在点、线、面等方法上的配合运用。练习三 风景图案综合设计在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格式与简单形的设计以后,可着手设计一些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强的风景图案,如植物建筑等相结合的图案,有时可增加鸟类、人物、动物等形体到风景图案里,使图案更加生动、有趣味性、有意境。但有时也应注意景物配合的协调与统一,千万不可硬性搭配入一些不相关的景物,以保证整个图形的完美和统一。第五讲 基础图案色彩的运用一、图案色彩练习前工具的准备在经过前期的黑白技法图案的设计后,初学者将要进行图案色彩的训练。图案色彩的绘制不同于一般的写实色彩的绘画方法,它需要配备一定的工具来进行。熟练地运用工具来进行图案的创作,对每一位初学图案的设计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分为:笔具、器具、纸张、颜料及调色盒、盘等。1笔具:小狼圭、紫圭、羽箭类毛质较挺直、有弹性的毛笔,适用于勾线、点缀及小面积着色。衣纹笔、叶筋笔等也较适合于勾线及小面积上色。白云类毛笔则毛质柔软含色量较多,可适用于涂面积较大的色块。另外还需准备一些底纹笔、水彩笔之类的笔锋较宽的笔,以用来刷涂底色及大面积色块。以上所列的笔具,最好能每种配备一至二支,供作图时选择。2器具:指一般的塑料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曲线板。另外还有圆规、直线笔等。这些器具也是设计图案时必不可少的工具。最好也准备一套。3纸张:一般需准备一些草图用纸,如白报纸、白信笺或较廉价的白纸即可。正式图案需买些较好的纸张,如白卡纸、白版纸及较厚些的绘图纸。以保证正稿的质量,也有利于保存。拷贝时需用透明度较好的纸张,如硫酸纸等。4颜料及调色盒:使用的颜料主要以水粉颜料为主(也称广告颜料),有瓶装及管装两种。一般以管装最佳,因管装颜料品质较细,适合于设计使用。水粉颜料的覆盖力较强,有利于修改画面,但有时画水色法时,也可使用一些水彩色。水粉颜料 种类很多,一般选用12色或18色即可。白颜色需多准备一至二支。调色盒和调色盘各需准备一至二个即可。调色盘大些更好,便于调色时使用。二、图案色彩的基本原理及技法训练图案色彩不同于一般的写实色彩,它要求有很强的装饰性。每一幅图案的色彩需控制在一定的套色之内,给人的第一感觉应是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套色简练而恰到好处。图案色彩不需摹拟自然景物的色彩,而只要求色彩具有很明快的装饰效果。配色时设计者可自由选择能达到设计意图的任何色彩。下面几种图案色彩的练习方法,是初学图案设计者入门时需掌握的最基本方法。练习一 色彩表现技法训练通过此项训练,让初学者熟悉并掌握图案设计中经常采用的一些基本技法。1平涂法:将调好的色彩,均匀地、平整地涂在已画好的图形里。调色时应注意颜料的浓度,太干涂不开,太湿又涂不匀,颜料要浓淡均匀,否则会影响到画面的效果。2. 勾线法:在图案中用不同特点的线进行勾勒,会得到不同的效果,增加画面的层次,协调画面的色彩关系。3推移法:利用色彩的推移法,可使图形色彩更加富有层次感,整体又有变化。方法是用深浅不同的色彩或色相的转换进行多层变化。4水色法:利用颜色能在较多的水分中自行混合的特点,将不同的色彩着于已有水分的图形中。经过调和的处理,可得出色彩自然混合的效果。5晕色法:方法是将所需晕色的两种色彩先画到画面上,两色中间可适当留出空间,然后再用一支干净的、略带水粉的笔将两色来回涂抹,直至得出所求效果。也可将两色在调色盘里调好再涂到画面中。这种晕色法的效果有柔和、过渡变化自然、色彩层次多等优点。6点绘法:方法是以点为主,用点的疏密点缀于画面中,使形体得出虚实、远近晕变的特殊变化效果,点的大小尽量均匀,否则整体效果会受到影响。练习二 几种色调的变化训练图案色彩的色调大体分为冷、暖、灰等三种基本色调,但我们在训练时,可进行更为细致的色调训练。如以下七种色调是最为必要的练习。1同类色色调:即将一个单色调入白色或黑色,使画面色彩出现深浅变化的色调,既谐调又统一,色彩虽单纯但很素雅。调此色调时要注意明度的深浅变化,面积比例安排得当。切不可出现深浅失衡的效果,否则色调会过亮或过暗。2类似色色调:即色轮表中同在6090的相接近的色彩,如红、橙、黄及蓝、绿、紫都分别属于类似色的范围。与同类色相比,色彩选择稍多变化(参看色轮表)。这种调子的变化因色距较近,虽有变化但很容易协调,因它们中都含有相同色素。很多图案的调子中,类似色的调子被普遍采用。3对比色色调:指色轮表当中与120180相对应的色彩,我们都称为对比色,其中我们熟悉的红绿色、黄紫色、青橙色都是属于对比色。其中红一绿色对比在图案中最为常用,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称,色彩对比强烈,衬托性较强,两色在并置时如作些面积、强弱、中间色间隔等手段,效果更佳。4高明度色调:整个画面的色彩均使用明度较高的色彩,每个色彩均加有不同程度的白色或浅色(如淡黄、浅绿等),力求色调明亮、淡雅的效果。5中明度色调:此类调子均保持深色和浅色的均匀配制,并使色相保持中等明度的效果。色彩的纯度上变化不大,可配入部分较浅或较暗的色彩,但主体色块仍以中明度色彩为主,如我们常用的土黄、朱红、赭石、湖蓝、草绿等色,基本属于中明度色相。6低明度色调:要求所采用的色彩为明度较低、较灰,色彩纯度偏弱,此类调子一般多选用较深色彩,如黑色、深蓝、深红、深褐及深绿等色来调取。在低明度色调里也应增加少量的中、高明度的色块,以加强低明度色调中的层次,以免出现暗色一块的沉闷效果。低明度色调的特点是色泽深沉、稳重、谐调。7高纯度色调:运用纯度较高的色彩进行设计,尽量保持每套色的鲜明度,使画面具有对比强烈、色彩明快的效果。8低纯度的色调:根据低纯度色彩的特点,多调用较趋灰性的色彩来着色,保持画面始终呈现一种色调典雅、协调的整体效果。练习三 套色的训练为了更加熟练地运用色彩,初学者应该有意识地去选择和控制用色,这也是因为由于在工艺美术产品的设计中,它关系到生产成本、印刷工艺的限制,所以应以最少的套色,赢得最好的效果。在套色限色的练习中,应运用以下两个用色的技法。第一个方法是色彩的循环应用。就是将所选择的二三个套色间进行穿插重复运用,尽量控制套色的增加,因套色少,还应注意套色间的明度、纯度的变化,如可用一个明度高的色彩和一个中明度或低明度的色彩相配合,使画面的色彩层次感不因套色的简单而受到削弱。第二个方法是采用白色来穿插使用,因为白色在设计及生产工艺中,一般以白纸为白色,可不计入套色,所以在设计中,要学会灵活运用白色的功用。这样无形中可多用一个套色和层次的效果。套色的训练可从二至六个套色来分别训练。练习四 色调变化训练此种练习是以同一构图,同一画面进行不同色调的训练,以达到让设计者灵活运用色彩的调配规律,熟练地画出不同的色调效果,为产品的设计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设计时可进行四至六种色调的训练。三、图案色彩设计的基本步骤步骤(1)设计草图:可用铅笔在一般的草稿纸上将构思画出,并逐渐确定下来。用透明拷贝纸将草图拷贝下来。步骤(2)先着底色再拷印:如图形有底色,先将底色平涂好,待干。如没有底色可直接上色,将拷贝纸上的图形用硬铅笔(如 3H型铅笔)把图形拷印到已打好的干底色上。用力大小视印痕清晰度来定。步骤(3)着色:将调好的色彩用所需技法描绘到拷贝好的底色上。(附步骤图)鹿的造型图案造型特征提示;鹿也是人类非常喜爱的动物之一,鹿的性格温和,以草食为生.鹿义分为梅花鹿、茸鹿等种类,其中梅花鹿及茸鹿较为人们熟悉.鹿的造型特点表现为身体轻巧,腿细,身上有梅花斑纹样,奔跑起来速度极快,年长的茸鹿能长出一双造型极佳的畸角,为进行图案设计提供了极好的形象素材,所以,要想把鹿画得很像,只要把它的角及花纹表现出来就行了,另外,鹿的动态也应多以观察,以备设计时选择,奔跑状态下的鹿形体较为生动,也常被人们所喜爱,特征更明显四方连续羊的造型图案例图六:羊 造型特征提示羊以其温顺的性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羊的种类很多,其中绵羊、山羊最能入画,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弯曲的羊角及绵羊浑身的绒毛.在设计时,只要能加以夸张和变形,就会得出非常感人的羊形图案,羊的图案较之于牛、马等动物来说则显得容易些,初学设计时,应先把羊的头部做些简单的练习,然后再配合以动态的造型来进行设计。单独纹样圆形适合纹样四方连续象的造型图案造型特征提示:大象应属兽中之王,家喻户晓,庞大的身躯、笨掘的动作,常铭刻厂人们的印象中,大象已成为图案设计中最为常用的题材内容,深受人们的喜爱,大象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庞大的身体,如柱的四肢,软长的鼻子,尖利的双牙及扇页式的入耳,设计时应着重刻画及夸张其头部特征,特别是长鼻及象牙,大耳,人们在欣赏大象时,常常是从这种特征开始的.身体及四肢的造型应尽量简单、概括。写生稿基本形体变形边角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 老虎的造型造型特征提示:老虎也是人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大型野生动物之一,属猫科动物,其头部结构及身躯造型与狮子及豹类是非常相似的,老虎的主要特征是从其身上的斑纹所体现的,所以,表现好老虎的头部神态,及动态、结构,再加以斑纹的装饰,是设计好虎形图案的基本要求,初学者画虎形图案,最好先从其半卧式动态造型人手,然后再进行站立及奔走时的动态造型,由简到繁地逐步进行.观察角度一般是正侧面最佳,但有时也可选择正面,应以个人的造型能力来进行.写生稿基本形体变形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 少数民族造型图案例图一: 少数民族 造型特征提示少数民族造型在人物图案中运用较多,效果也很好,因为少数民族本身的服装、首饰就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图案性,再经加工整理,就可成为一幅较为完美的人物图案.在图案设计时,应突出少数民族的服饰美,结合人物动态的变化及道具物品去整体造型.表现手法应概括、归纳,形式可分为头像、半身及全身.单独纹样图案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 关于花卉图案设计花卉图案设计是现代图形设计中最为重要、最为广泛运用的题材和内容之一.服装的面料设计、陶瓷的装饰纹样设计、装潢的标志设计以及环境艺术设计中墙纸及地毯纹样的设计等等,不体现花卉图案的设计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卉图案的设计与运用,我国已有了悠久的历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敦煌藻井图案中,卉图案就占有很大的比例,无论在造型还是色彩的运用方面,是令人称绝的,其中的莲花纹、卷草纹,型巧妙、穿插有序,色彩则显得典雅、稳重并富于层次变化.传统的纺织品及陶瓷艺术晶中,卉图案造型的运用更是多姿多彩,唐代的织锦,代的绢丝织品,卉图案均占了很大的比例.陶瓷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青花瓷,大量运用了花卉图案这一手法进行装饰.在现代的许多装饰性的图画、油画、壁画、雕塑等艺术品中,都会欣赏到出于不同艺术家手笔中那些美妙绝伦的花卉图形.此可见,卉图案艺术早已深深地根植于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们心中。 花卉图案的设计,动物图案、人物图案及风景图案等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基本上是一致的,要经过观察与写生,本造型训练,独纹样组织、二方连续纹样的组织、适合纹样的组织、四方连续纹样的组织等步骤,成一个完整的图案设计体系,个体系是以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来实现的.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面我们循序进行举例说明。1:写生与观察.卉的观察与写生,花卉图案设计的必要手段,写生的过程中,注意并仔细地观察好所要写生的花卉的生长规律及特性,如从花蕾到花开时的变化过程、花瓣的造型及瓣数、花蕊的特点、是单蕊还是多蕊、是长还是短等等.别应注意此花形的各个观察角度,看哪个角度最能体现其造型特征,的花形正面特征不明显,侧面特征却很生动,玫瑰花,面特征和月季及牡丹相差无几,侧面则更易表现(参看玫瑰花例图).到叶子的造型,应观察其外形特征,圆叶还是尖叶叶脉是对生还是互生.些信息会通过写生输入你的设计意念当中去的,使你在设计中做到心中有数、得心应手.以我们强调观察与写生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2:基本造型的设计.从写生的资料到图案的设计,需要经过一个基本造型的阶段,于初学者来说,何将写生的资料转化为图案造型,是一个关键的过程,这个过程掌握好了,会为往后的各种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要求将花卉的花苞与叶子部分分开来进行单独的归纳与概括、训练,繁到简,不规则到规则等造型变化,施以点线面等装饰手法,之成为今后设计中的各种图案组织的基本形式。(参看附图) 3:图案的设计.有了基本形之后,步骤就是将所变化出来的基本造型有序地组织成一个单独的图案.织的方法是将花与叶的造型以均衡式及对称式两种方式进行组合,成为一个既简单又完整的单独图案.以不同的色彩效果来表现其不凡的魅力。(参看附图) 4:连续图案设计.二方连续图案是图案设计的重要形式之,是将单独的图形以上、下或左、右的形式来进行排列的长条形图案,般适用于边缘装饰、服装、陶瓷,包装设计中最为常用.方连续的组织格式变化极为丰富,一般可分为八种不同的排列格式.计过程中应注意其排列的韵律变化,疏密、大小、色调等变化,期达到完整的视觉效果。(参看附图) 适合纹样主要为有定外形格式的产品来进行设计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特定外形,案的造型应适合于这外形.合图案的组织格式主要分为均衡式、对称式、多层式等组织形式,有很强的艺术性及观赏性。(参看附图) 此类图案主要应用于染织服装的面料设计,最大特点是图案的组织是以上下、左右都能连续组织的图案形式.的组织格式般分为二点式、三点式、四点式、五点式等,常不超过六点式,是以倍数来定点数的.每个点的图形应有大小、方向上的变化,插得当,留空档,适于每个角度的观看.四方连续图案的变化效果是极为丰富的,是人们服装上常见到的图案作品.花卉图案设计技法的运用图案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技法的实施又决定图案作品的视觉效果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成败.设计过程中,应努力拓展自身的想象力及创造力,用不同的表现技法来丰富图案设计的视觉效果. 点线法 拼色法干画法 线面法曲线法 平染法掘线法组线法格线法喷 染法几何法 密点法花卉图案设计套色,色调及步骤套色在图案设计中也是被强调的重要因素,同套色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图案设计,色彩的运用最好在三到六套色之间,色少了则太单调,色多则会繁琐凌乱,以套色的使用成厂图案设计的重要环节. 图案色调的运用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作品视觉效果的好坏.处理不好色调的关系会使画面产生不协调的效果,而色调处理得当的作品,则会得到整体性及观赏性极佳的视觉效应.色调大体可分为暖调、冷调及灰调等三大倾向。但如果调配得当,仍可有许多调子的变化效果,这就需要我们要不断地研究和练习.图案设计的步骤可分为以下步骤设计草图用铅笔进行构图设计。拷贝草图将设计草图拷贝下来。着底色指正稿上的图案底色。拷贝正移将拷贝好的草图再拷上底色(用较硬的以主次关系为序将各种造型的色彩着上熊猫的造型图案造型特征提示: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因为目前世界上仅存于中国的西部地区,熊猫形态憨厚可掬,性情温和,动作缓慢,以箭竹为主要食物.熊猫的基本形体表现为形体浑圆,身上的绒毛分有黑白两色,黑色分布于眼睛、四肢及背部,而白色则多在头部及腹背部等,甚为朴素,熊猫的动态多为行走,坐、立等姿势.设计时,应考虑多夸张其动态的特征,使之更加充满谐趣的格调.写生原形基本形体变形象山图案造型图例造型特征提示:山水甲天下,象鼻山是桂林山水的象征,表现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四特点,表现了白然美和人工美的巧妙组合.山顶的佛塔,中的渔舟,山的倩影,边的竹林共同构成一幅美伦美奂的天然图画.象山图案关键是表现象浑朴的外形,天然的石洞和伸出江中的象鼻,另外山顶的舍利塔也很重要,点睛的之笔.水之美是山多种因素组成的,山在春、秋冬有不同的面貌,朝、午、夕、夜有不同的景色,该成为图案设计时加以考虑的。民居图案造型图例例图四:民居 造型特征提示:民居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用写牛的办法把它描绘下来后,可以以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图案设计:用一个民居图形按不同季节采用不同色调来加上概括变化,而产生同一景物的不同效果亦可以用同一个民居图形,按不同的角度采用相同的手法进行图案化的处理,并加以环境及人物的衬托产牛出新的图形形式.以上说的图多法,多图法以及多图多法都可以产生无穷的图案式样。 四方连续牌坊图案造型图例造型特征提示:牌坊是中国建筑的一种特别的造型形式,在西方很难找到与之相仿的造型物,因而是极具东方色彩的.在我国的很多地方,牌坊起着各种作用,有作为庙寺、山门使用的,有作为村口、城关点景的,由于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造型特点,很适宜入画.画图案时应注意三点:一是牌坊的外部轮廓变化,二是牌坊的内部结构组织,三是牌坊与环境的联系。 四方连续花卉装饰画设计通过写生、然后变化.先变成黑白稿,再变成一幅单独纹样。 要求:尺寸15 X 15cm 颜色不限。 时间:四小时。一、速写稿 二、黑白稿花的变化比较生动,构图合理,在色彩处理很和谐装饰花卉装饰花卉又称花卉图案。图案本身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由自然形象变为装饰形象的过程为图案的变化。自然形象虽然很美,但它还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人们的生活需要用更加理想更加超然的艺术形象进行美化。图案变化就是生活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一个从没有学过设计的考生,第一步就必须从花卉变形开始。这也是考试的内容之一。你必须准备有关的资料,从现存的资料中找到花卉变形的规律,从中受到启发,通过图案变化的方法设计出你自己的图案,但绝对不能抄袭。否则,对考试没有帮助,只要考题中换一种花卉你就无从入手。只有真正掌握了图案变化的方法,如夸张法、概括法、添加法、几何法等,然后结合几种常见花的生长规律(如叶有对生、丛生、轮生,花有单瓣、复瓣,枝干有草本、木本),并对花朵、花苞、花瓣、花蕊等生长结构进行变形,方能达到理想的目的。装饰花卉变化的目的有三点:一是特点更强,更典型;二是形象更美更理想,装饰性更强;三是符合工艺制作的要求,利于投入生产。装饰花卉变化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分四种:修饰法:将自然写生素材中不规则的部分规则化,繁琐类同的部分进行简化,再进行适当的美化加工,如在形、线方面给予一定的装饰。概括法:这是最基本的变化法。概括不是粗制滥造,不是简单的少画,而是一种简化提炼,是艺术的再创造。夸张法:夸张是装饰变化的重要手段,它与概括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手段的两个方向。夸张的前提是概括,概括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夸张。添加法:装饰变化手段中常用的手法之一。添加一些具有特征、理想的装饰纹样,使得图案更理想完美,装饰效果更强。装饰动物 装饰动物是近几年在考题中出现较多的内容之一,但在高考设计中很少单独出现装饰动物,往往和花卉、风景组合成装饰画,加上美术字设计成贺卡或是邮票,所以考生只需掌握常见的动物和十二生肖的装饰变形以及一些起点缀作用的飞禽就可以了。自然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有了动物的存在便增添了无限生机和美的色彩。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写生观察、了解、认识动物的生活习性、运动的构成规律,这是观察认识生活的一个阶段,也是写生过程中掌握变化的第一步。但作为一个从没有学过设计的考生来说,要系统地学习从写生到变形,并在短短的几天中掌握是不可能的,所以考生必须借鉴现存动物资料(不必再去写生),寻找变形规律,使之有更美的装饰性,更能体现出不同动物的不同性格、不同表情,使之神态各异,如虎豹的凶猛、狐狸的狡猾、猴子的机灵和白兔的驯良等。装饰动物的变化变形是艺术形象的体现。因此,变形的目的在于表现动物的特征,而不是如实地描写。它是运用提炼、夸张、添加、几何、拟人、巧妙等多种手法,创作出特征明确、形象生动、装饰完美的图案形象。提炼:提炼是对形象的高度概括,去掉繁琐的细节,保留其最突出、最生动的部分。夸张:没有夸张就没有艺术,夸张可以使动物图案的整体效果更加鲜明有力。添加:添加是简化夸张的形象,按照设计的意图使其繁复的一种手法。几何:将动物进行几何结构处理,使具体形象抽象化,舍弃了更多的细节。拟人:拟人手洁是将动物作人格化的描绘。巧妙:巧妙是手洁灵巧高明的意思。在变化形象时,可以运用巧妙的构思、穿插,使动物形象更典型、更富于联想。装饰动物的色彩装饰色彩是装饰构成的重要因素,其源于自然,但与写实色彩相比较,它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动物色彩的配色可分为:同类色的配色;类似色的配色对比色的配色;综合色的配色。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写生,分析动物的特征与个性,运用夸张、简化等方法进行刻画,塑造出形神兼备的装饰动物形象。注意点、线、面的结合,突出动物的形象特征,选择适合的色调进行表现,是绘制装饰动物的关键。模拟试卷(八):题目:以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形象为主(当年的或来年的),结合植物或花卉,组成一幅装饰画。规格:15cm15cm。色彩:限用46套色。时间:3小时。评析:色彩对比强烈,对乌与叶的形态特征把握得较好。黑色轮廓线处理,使画面效果强烈,富有装饰感。但所选的动物形象不切合题意。评析:采用对称式布局,增加了画面的装饰效果,只是动物的表现手法过于写实,使画面略显呆板。适合纹样把图案纹样组织在一定的外形轮廓中的一种装饰效果纹样就是适合纹样。适合纹样的外形可以是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但一般都以方形为基础。在确立了外形之后,定出骨架线,再在骨架上具体表现花、叶、枝干的动势走向。模拟试卷(三):题目:以自己熟悉的4种不同花卉为题材,设计一张方形的适合纹样。规格:边长15cm15cm。要求:1切台题意,描绘细致。2造型合理,构图完整。3色彩谐调,层次分明。4色彩限用47套色。时间:3小时。评析:画面色彩单纯明快、对比强烈,构图饱满而富有变化。模拟试卷(四):题目:以自己熟悉的花卉为题材,设计一张圆形的适合纹样。规格:圆形直径15cm。要求:用色不限,色彩鲜明、和谐,主色调明确。时间:3小时。评析:画面以黄绿色调为主,色调统一和谐花形和枝叶形具有节奏和韵律感。以下是一些不同构图与色彩的装饰花卉图案,考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与借鉴,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练习。单独纹样 不与周围发生直接联系,可以独立存在和使用的纹样叫单独纹样。单独纹样有均齐式和均衡式两种。均齐式是以中轴线和中心点为依据,在固定的中轴线和中心点的上下左右或多方面配置相应的同形同量纹样的形式。均衡式是不受轴线制约、自由地进行组织安排的构图表现花卉的动态形式。模拟试卷(一):题目:用你熟悉的花卉组成一张单独纹样。规格:均齐式,尺寸5cm15cm。色彩:暖色调,限用46套色(白色不计)。时间:3小时。评析:画面用色单纯而富有变化,叶形和花形作了大小和浓淡处理,使画面产生节奏和韵律感。模拟试卷(二):题目:用你熟悉的花卉组成一张单独纹样。规格:均衡式,尺寸5cm5cm。 色彩:冷色调,限用5套色。时间:3小时。评析:构图饱满,叶形层次丰富、有变化,整幅画面生动而不失严谨,细致而不死板。色彩构成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 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目录 色彩与视觉的原理 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 色彩推移 色彩混合 形式美手法 色彩感情 色彩性格 相关词条 参考资料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色彩与视觉的原理编辑本段回目录1.光与色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1)光与可见光谱。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0.77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 (2)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2.物体色 色彩对比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 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觉。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 另外,光照的强度及角度对物体色也有影响。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编辑本段回目录色相对比的基本类型 近似调和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强,反之则对比越强。 1.零度对比 (1)无彩色对比 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相,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同很有价值。如黑与白 、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 (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 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 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 (3)同种色相对比 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姐妹色组合。如蓝与浅蓝(蓝 白)色对比,橙与咖啡(橙 灰)或绿与粉绿(绿 白)与墨绿(绿 黑)色等对比。对比效果感觉统一、文静、雅致、含蓄、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 (4)无彩色与同种色相比 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2)和(3)类型的优点。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 2.调和对比 (1)邻接色相对比 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 (2)类似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60度左右,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 (3)中差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 3.强烈对比 (1)对比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120度左右,为强对比类型,如黄绿与红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刺激、造成视觉疲劳。一般需要采用多种调和手段来改善对比效果。 (2)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180度,为极端对比类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眩目、响亮、极有力,但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幼稚 、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协调等不良感觉。 明度对比的基本类型 色彩构成两种以上色相组合后,由于明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明度 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决定色彩方案感觉明快、清晰、沉闷、柔和、强烈、朦胧与否的关键。 其对比强决于色彩在明度等差色级数,通常把13划为低明度区,810划为高明度区,47划为中明度区。(图)在选择色彩进行组合时,当基调色与对比色间隔距离在5级以上时,称为长(强)对比,35级时称为中对比,12级时称为短(弱)对比。据此可划分为九种明度对比基本类型(1)高长调 如10:8:1等,其中10为浅基调色,面积应大,8为浅配合色,面积也较大,1 为深对比色,面积应小。该调明暗反差大,感觉刺激、明快、积极、活泼、强烈。 (2)高中调 如10:8:5等,该调明暗反差适中,感觉明亮、愉快、清晰、鲜明、安定。 (3)高短调 如10:8:7等,该调明暗反差微弱,形象不分辩,感觉优雅、少淡、柔和、高贵、软弱、朦胧、女性化。 (4)中长调 如4:6:10或7:6:1等,该调以中明度色作基调、配合色,用浅色或深色进行对比,感觉强 硬 、稳重中显生动、男性化。 (5)中中调 如4:6:8或7:6:3等,该调为中对比,感觉较丰富。 (6)中短调 如4:5:6等,该调为中明度弱对比,感觉含蓄、平板、模糊。 (7)低长调 如1:3:10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强烈,感觉雄伟、深沉、警惕、有爆发力。 (8)低中调 如1:3:6等,该调深暗而对比适中,感觉保守、厚重、朴实、男性化。 (9)低短调 如1:3:4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微弱,感觉沉闷、忧郁、神秘、孤寂、恐怖。 另外,还有一种最强对比的1:10最长调,感觉强烈、单纯、生硬、锐利、眩目等。 纯度对比的基本类型 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纯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纯度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但因其较为隐蔽、内在,故易被。在色彩设计中,纯度对比是决定色调感觉华丽、高雅、古朴、粗俗、含蓄与否的关键。 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彩在纯度等差色标上的距离,距离越长对比越强,反之则对比越弱。 如将灰色至纯鲜色分成10个等差级数,通常把13划为低纯度区,810划为高纯度区,47划为中纯度区。在选择色彩组合时,当基调色与对比色间隔距离在5级以上时,称为强对比;35级时称为中对比;12级时称为弱对比。据此可划分出九种纯度对比基本类型。(1)鲜强调 如10:8:1等,感觉鲜艳、生动、活泼、华丽、强烈。 (2)鲜中调 如10:8:5等,感觉较刺激,较生动。 (3)鲜弱调 如10:8:7等,由于色彩纯度都高,组合对比后互相起着抵制、碰撞的作用,故感觉刺目、俗气、幼稚、原始、火爆。如果彼此相距离离大,这种效果将更为明显、强烈。 (4)中强调 如4:6:10或7:5:1等,感觉适当、大众化。 (5)中中调 如4:6:8或7:6:3等,感觉温和、静态、舒适。 (6)中弱调 如4:5:6等,感觉平板、含混、单调。 (7)灰强调 如1:3:10等,感觉大方、高雅而又活泼。 (8)灰中调 如1:3:6等,感觉相互、沉静、较大方。 (9)灰弱调 如1:3:4等,感觉雅致、细腻、耐看、含蓄、朦胧、较弱。 另外,还有一种最弱的无彩色对比,如白:黑、深灰:浅灰等,由于对比各色纯度均为零 ,故感觉非常大方,庄重,高雅,朴素。 色彩的面积与位置对比 明度对比形态作为视觉色彩的载体,总有其一定的面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面积也是色彩不可缺少的特 性。艺术设计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虽然色彩选择比较适合,但由于面积、位置控制不当而导致失误的情况 。 1.色彩对比与面积的关系 (1)色调组合,只有相同面积的色彩才能比较出实际的差别,互相之间产生抗衡,对比效果相对强烈。 (2)对比双方的属性不变,一方增大面积,取得面积优势,而另一方缩小面积,将会削弱色彩的对比。 (3)色彩属性不变,随着面积的增大,对视觉的刺激力量加强,反之则削弱。因此,色彩的大面积对比可造成眩目效果。如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一般建筑外墙、室内墙壁等都选用高明度、低纯度的色彩,以减低对比的强度,造成明快、舒适的效果。 (4)大面积色稳定性较高,在对比中,对它色的错视影响大;相反,受它色的错视影响小。 (5)相同性质与面积的色彩,与形的聚、散状态关系很大的是其稳定性,形状聚集程度高者受它色影响小,注目程度高,反之则相反。如户外广告及宣传画等,一般色彩都较集中,以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 2.色彩对比与位置的关系 (1)对比双方的色彩距离越近,对比效果越虽,反之则越弱。 (2)双方互相呈接触、切入状态时,对比效果更强。 (3)一色包围另一色时,对比的效果最强。 (4)在作品中,一般是将重点色彩设置在视觉中心部位,最易引人注目。如井字形构图的4个交叉点。 色彩的肌理对比 色彩联想色彩与物体的材料性质、形象表面纹理关系很为密切,影响色彩感觉的是其表层触觉质感及视觉 感受。 (1)对比双方的色彩,如采用不同肌理的材料,则对比效果更具情趣性。 (2)同类色或同种色相配,可选用异质的肌理材料变化来弥补单调感。如将同样的红玫瑰花印制在薄尼龙沙窗及粗厚的沙发织物上,它们所组成的装饰效果,既成系列配套,又具材质变化色彩魅力。 (3)绘画及色彩表现中,应用各种色料及绘具可产生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如水彩、水粉、油画、丙烯等各色颜料及蜡笔、麦当劳、钢笔、毛笔等各类画笔。 (4)同样的颜料采用不同的的手法创造出许多美妙的肌理效果,以强化色彩的趣味性、情调性美感。如拓、皴、化、防、拔、撒、涂、撒、涂、染、勾、喷、扎、淌、刷、括、点等上色手法。色彩的连续对比 (1)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视域之内色彩对比称为色彩的同时对比。这种情况 下,色彩的比较、衬托、排斥与影响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如在黄色纸张上涂一小块灰色,这种感觉越强,出现所谓的补色错视。再如在黑纸上涂一灰色小方块,白纸上涂一同样面积及深浅的灰色小方块,同时对比的视觉感受是黑纸上的灰色更显明亮,形成所谓的明度错视。 (2)色彩对比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视域、但又保持了快捷的时间连续性,自然数为色彩的连续对比。 人眼看了第一色再看第二色时,第二色会发生错视。第一色看的时候越长,影响越大。第二色的错视倾向于前得的补色。这种现象是视觉残像及视觉生理、心理自我平衡的本能所致。如医院中手术室环境及开刀医、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