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古代商业的发展,1、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2、“市”的变迁3、城市的发展;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善于经商,“商人”和“商业”由此而来,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初步发展,但比较艰难,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国家统一,政局稳定。,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商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严格限制。,农村集市贸易(草市)发展,为商业服务的柜坊、飞钱和邸店出现。,南北朝,出现;唐朝,发展;宋朝,普遍。,范蠡、吕不韦等,李猛的困惑唐朝后期,益州(今成都)富商李猛,他想带5000贯钱(1贯=1000个铜钱=6.4斤)去长安买些西域药材(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么多钱应该怎么带?他顺利买到药材,药材运到扬州,他应将货物存在哪里?回益州他带回了扬州丝,很好卖,于是他想扩大经营,可是手头钱不够,怎么办?,问题:唐朝柜坊和飞钱的出现说明了什么?,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和发展。,飞钱,邸店,柜坊,唐朝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三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官差一人权检校市事。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诸行以滥物交易者,没官”这主要反映的是()A.政府禁止商业活动B.政府重视管理商业活动C.政府鼓励商业活动D.政府竭力限制商业活动,B,边学边练,唐朝时,茶叶已成为生活必需品,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广大农村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按交易的主要物品分为柴市、米市、马市等。以上表明唐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包括()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市场经济发达贸易严格限制在“市”里农村市场得到发展A.B.C.D.,D,边学边练,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善于经商,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初步发展,但比较艰难,进一步发展,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经济的发展,表现:,1、商品种类迅速增加2、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清明上河图局部.汴河码头,八方辐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万区之异味悉在庖厨”-东京梦华录,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A,边学边练,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A手工工场兴起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B,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善于经商,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初步发展,但比较艰难,进一步发展,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1、商业市镇迅速发展;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3、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市场;4、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5、出现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经典例题: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D新航路开辟,据明经世文编记载:“延绥镇兵马云集,全赖商人接济军需,每年有定额。(政府)往往召集山西商人,领认淮、浙二盐,输粮于各堡仓给引,然后前去江南盐运使司,领盐发卖,大获其利。”材料反映出明朝的晋商()A.获得了全国的食盐专卖权B.以诚信为经营原则,以义取利C.掌控了国家军政大权D.得到官府庇护,获取高额利润,D,边学边练,(2012福建文综历史14)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边学边练,2、“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宋朝以前:在特定的位置设_,与_严格分开;官府设_或_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按时_、_。,市,居民,市令,市长,开市,闭市,唐都长安,宋都东京,宋代“市”突破空间上的限制,材料一:有人曾这样描述宋代东京的商业繁荣“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市”突破时间限制,早市、夜市交替。,材料三:(宋太祖赵匡胤说)“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2、“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宋朝以前:宋朝:,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草市更普遍;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四大商业名镇);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相连;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边学边练,2、城市的发展,(1)原因:(2)表现:,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南方出现了繁荣的大都会,如扬州、成都(“扬一益二”)。,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性认识,1)从城市的功能看,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看,3)从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看,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逐渐放松,如宋朝,不仅规模巨大的繁华城市数量增加,而且还兴起大量工商业市镇。,随着经济重心南移也逐渐南移。,北宋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分水岭,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开通海陆两条丝绸之路,1、概况,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开通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广州成为主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1、概况,海外贸易收入成为国库重要财源。,设市舶司,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特点,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形式:目的:趋势:,以朝贡贸易为主,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交易。,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由对外开放外贸兴盛到清朝时期渐趋萎缩。,4、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阶段:2、联系:3、组成:4、管理:5、趋势:,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不平衡;,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商人社会政治地位地下,商业发展艰难而曲折。,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其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个时期发展不平衡。2、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3、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商业发展艰难曲折。4、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5、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互相促进。6、国内贸易、民族政权间的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7、古代金融业与商业互相促进。,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1、商业市镇兴起;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3、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市场;4、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5、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代以前的市:(1)在城中特定位置、市和坊严格分开(2)受官府严格控制(3)有时间控制2、宋代的市:(1)打破市和坊的限制(2)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3)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早市),古代城市发展的基本特点:1、商品经济日趋活跃,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2、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规模扩大。3、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4、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经济城市的兴起:1、汉唐时期,丝绸之路沿途城镇的兴起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从长安向西,敦煌、楼兰、龟兹、于阗、莎车、疏勒等,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兴盛起来。2、唐宋时期的港口城市唐宋时期,海上“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除早已发展起来的广州之外,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扬州、登州(今蓬莱)等都繁盛一时。各港口城市来自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欧洲各国的“蕃客”云集,船舶数不胜数,货物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预算编制及控制实操手册
- 买卖集资建房合同(标准版)
- 工业自动化系统设计与故障诊断指南
- 校园网安全防护技术实施方案
- 信息安全运维保障方案设计说明
- 辽宁省沈阳市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 购车专项贷款协议
- 工业机器人PLC控制改造设计方案
- 家电维修技术培训教程与实训计划
- 幼儿园夏季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课件】新高三启动主题班会:启航高三逐梦未来
- (正式版)JBT 7248-2024 阀门用低温钢铸件技术规范
-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第3版楼才义部分习题答案
- 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课件
- 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课件
- 日周月安全检查记录表
- 风力发电项目报价清单 (风机基础等)
- 重庆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重庆物价局
- GA∕T 1046-2013 居民身份证指纹采集基本规程
- (高清正版)SL 310-2019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完整版)
- 挂靠社保的免责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