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011年11月27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011-11-27 18:52:30| 分类: 教师专用| 标签:|字号大中小 订阅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设计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并能够运用所学过的方法正确文中词语的意思。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3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资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 1阅读“单元导读”。 2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二、揭示课题,猜想内容 1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爷爷( 出示图画) 特意为我们四年级的小朋友写的。( 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什么意思?(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 “世纪”是什么意思?(100年为一个世纪,19001999年为20世纪,21世纪指的是哪一百年呢?) 2看到课题, 你猜一猜路甬祥爷爷会写什么。指名回答 3过渡:同学们的猜想与路甬祥爷爷写的能不能吻合呢? 我们赶紧打开课文自己读一读。读不顺的地方动笔做上记号, 再回读一遍, 把课文读通顺为止。 三、整体感知,证实猜想: 1学生自由朗读 2出示句子,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教学相关知识点: (1)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 发现”和“ 发明”的意思区别。你是怎么区别的?比如说下面的句子中 ( 课件出示) 发现 发明 电脑、太空育种是前所未有的新_, 而李四光_了陨石。 (2)改观和改变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板书:改变、改观、改进、改良、)教师讲解:这几个词都有一个“ 改”字, 但意思不一样。“ 改变”注重的是变化, “改观” “改进”注重的是进展,“ 改良”意在原有基础上使其更好。怎么在运用中区分“改变”与“改观”呢? 改变 改观 由于天气原因, 学校_了开运动会的计划。 在大家的努力下,这里的面貌_了许多。 (3)课文最后一段话尤其拗口,我们同桌之间相互听听朗读的情况。 四、学文第四自然段 1读课文,找一找哪个句子最能感受到20世纪非常强大,非常先进,能呼风唤雨? 2学习第四段第一句话。 1)学生读。长句读熟练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2)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来说明我们这个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举例子) 3)你还知道哪些现代科技新成就?(生活、医疗、军事、航空、交通等方面)磁悬浮列车、激光刀、数字电视、地铁、公交车预报到站的时间、x射线、 空调、 维生素、彩色胶片、青毒素、圆珠笔、激光、杂交水稻、移动电话(课件演示) 4)补充。在20世纪,课文中的这个“等”字如果去掉,把课文内容补充补充, 你们会吗?相信,向路甬祥爷爷学习, 语言表达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尝试尝试。( 出示: 20世纪, _) 5)注意路爷爷的语言表达。( 出示: 20世纪, 人类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上月球, 用“ 登上月球”, 下深海, 用“ 潜入深海”, 看天体, 用“ 洞察天体”, 表达尤其恰当。 6) ( 引读) 这些发现和发明“ 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 地球村”, 这个“ 地球村”经把全世界都联系在一起了。 ( 接读) 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 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7)20世纪的科学发明和发现真是奇迹, 让人出乎意料。科学怎么为人类造福呢? 老师有一个小小的提示: 四人一个小组合作讨论, 相互帮助, 使自己小组的成员语言表达清晰、正确, 可以依照这样的形式 ( 课件出示) 看电视, 只需轻轻地按动遥控器, 清晰的画面立刻展现在眼前; ( ); ( )。 8)小结: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 科学的确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我们现在发明发现这么的新成就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吗?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改变、改观、改进、改良 20世纪是_的世纪 六、作业超市: 从以下练习中选择至少2题来做 1、辨字组词。 懒() 联() 架() 幻() 核() 赖() 连() 驾() 幼() 该() 2、词语填空。 ( )风( )雨 出乎()() ( )( )深海 ( )云( )雾 探索()() ( )( )到底 3、问句有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判断下列问句属于哪一种。 (1)、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2)、难道不是人类在呼风唤雨吗?() (3)、你知道是谁在呼风唤雨吗?() (4)、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5)、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6)、人类不是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吗?() 4、科技发展带来些什么变化,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写一定写 。 第二课时 一、 回顾导入 1复习认读字词 依赖 耕地 潜入 船舶 哲学 千里眼 顺风耳 腾云驾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过渡:上节课我们领略了20世纪以来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那之前又是怎样的呢?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而在这之前,课件出示句子: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读句子,出示课后的句子体会。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理解“千里眼”“顺风耳”、 “腾云驾雾”,原指什么?现在指什么? 2拓展一下:古代还有哪些幻想已经变成现实了的?(土行僧地铁,一日千里飞机,想入海潜水艇) 3从这段中的哪儿还能感受到呼风唤雨? 出示句子体会: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读句子,说一说原意,再联系课文的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现代科技发展之快、之多) 体会地读一读。 4在这近百年中我们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新成就,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吗? 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三、学习最后一段总结 1导入: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 科学的确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这样的表达在最后一个自然段里就能体会到, 我们学习学习。 2自由读这段 3出示名言:英国的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很会总结归根到底, 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4提炼:我们也像科学家一样对“ 呼风唤雨”的意思进行总结,这也是我们开始提的问题。( 出示: 20世纪是_的世纪) 要总结得切当, 还要细细地把课文再琢磨琢磨, 方法是向作者路爷爷要书本的语言。 20世纪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世纪。 20世纪是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人类生活大大改观的世纪。 20世纪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的世纪。 20世纪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美好的生活的世纪。 5、小结:你们刚才所说的内容都可以说是“ 呼风唤雨”的意思“。呼风唤雨”其实是利用科学来支配自然。但是, 人类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能够随心所欲地支配自然, 只能依据客观条件,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顺应自然, 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 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快、多 五、作业超市 (一)读拼音,写词语 gi gun chng d y li nng gng ( ) ( ) ( ) ( ) hu gu qin r kng zh zh xu( ) () () () (二)我要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认真体会加粗词句的意思,再把这些词句抄一抄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3、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三)写句子 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四)我要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教学反思】 30*、电脑住宅 设计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4. 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栋你心目中的电脑住宅。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电脑的神奇以及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从择山洞而居,到结茅而住;从土瓦房到今日的高楼大厦,人类的住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后人类的住宅会如何呢?今天让我们结识一座电脑住宅。 2、引入新课,板题。 3、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师对生提的问题在黑板上板出来)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检查生字的读音。 cng ch png rn do zng pn 仓库 储存 烹调 烹饪 防盗 综合 判断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再读课文,思考: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 (2)那里的电脑有什么功能?是怎样工作的?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完成表格,梳理内容。 具体设施 如何工作 有何功能 门外风向标连接室内电脑 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 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门口装有微型摄像机 将客人面貌特征输入电脑 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会客室 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方便 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储存了各类烹饪的资料 还能教会你如何做美味的菜式 卧室有“休息”的开关 略 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浴室里“预约”洗澡 如果想一回家能洗上热水澡 做好洗浴的准备 3集体交流: (1)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2)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3)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4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 5是啊,正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有了这一栋栋神奇的电脑住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人都能住进这具有奇妙功能的电脑住宅。同学们,科学技术能带给人类美好的未来,但是最美好的是能够创造美的人!你们愿意做这样的人吗?那我们该怎样做呢? 四、课外拓展 我来当设计师: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电脑住宅、电脑学校、电脑商场、电脑医院想一想,看谁的设计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最舒适、最方便的享受。 五、板书设计 电脑住宅 科学技术 创造美 【教学反思】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设计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重点词和句子。 2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4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弄懂课文内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资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和听说过恐龙这种动物,喜欢它们吗?课前你们已查阅了许多方面的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1.课件出示各种恐龙和鸟儿的动态画面,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 2.我们都知道了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有谁会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3.板书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 4.读题、解题:题目是指恐龙中体轻的一支逐步由陆地生存转向空中,最终演化成鸟儿。 二、整体感知,回馈预习 1.自读全文: 自由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量的化石显示,鸟儿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科学家们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学家们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过程。 2.查生字掌握情况: 读词语比赛,出示生字词语,分小组读、男、女生读。 猜词语比赛,出示字意: 颜色多,灿烂多彩五彩斑斓 在空中回旋地飞翱翔 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空中凌空 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点睛之笔。 根据动作选配词语: 放映有关恐龙与鸟类动态画面,认识部分词语,如:(恐龙的)笨重、迟钝;(鸟儿的)轻灵、敏捷、翱翔 3.指导学生结合板书的段意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法: 先自己读。 再讨论。 汇报: 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 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 它们学会了滑翔飞向蓝天的鸟类。 2.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 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如: 地上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年。 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3.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指名带读生字词,听写部分生字。 2.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并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中的“似乎”是什么意思?(好像、仿佛的意思) 2.这一段怎样引出观点的?(把恐龙与鸟类作比较) 3.科学家们在这一部分中提出了什么样的假说? (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4.科学家为什么欣喜若狂? (因为可以证明鸟类是由古代的恐龙演变而来的。) 5.学生讨论: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呢? 6.指导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科学家在钻研过程中的心情,在读中感悟欣喜若狂的含义。 三、学习三、四自然段 1.轻声自读这一部分,并画出自己认为写的好语句多读几遍,说说这部分介绍的是什么?(介绍的是亿万年前恐龙的庞大家族。) 2.指名读三、四自然段段,小组讨论:陆地上的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飞向蓝天的? 3.思考:在作者描写的内容中,哪一支描写的最具体?这样具体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理解: “一支”是指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 “漫长的演化”是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 4.在这个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5.再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6.全班交流:有条理地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7.练习背诵猎食性恐龙演变成鸟类的过程。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句话是这一段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2.理解: 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里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要证明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只能依赖于对化石的采集。如果能把恐龙向鸟儿进化的过程全部以化石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就毫无疑问地说,鸟儿是恐龙进化而来。 3.齐读最后一段。 五、概括全文 课文假想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作者说明简洁、意思表达完整、准确,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希望同学们在此启迪下,将思绪放飞蓝天,去探索大自然以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六、积累语言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文有许多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很准确,请你找一找、读一读,如: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凌空翱翔的鸟儿。 将这样的语句抄写在摘录本上。 【教学反思】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设计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起热爱科学的情感。 3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2了解太空蔬菜变化的原因 【资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2003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还记得吗?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在“神州五号”飞船上,除了我们伟大的飞行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们到底是谁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例如 筛选 辐射 淘汰 美味佳肴 盐碱 2让学生按照黑板上的问题再读课文: (1)“特殊乘客”指的是谁? (2)“特殊乘客”飞回来后有何变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 (4)这些“乘客”的美妙变化和神奇作用是什么力量给的呢? 3交流汇报 (1)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谁?植物的种子 (2)“特殊乘客”飞回来后有何变化? 茄子有的果实比篮球大,有的比鸡蛋小。它们回来后种在地里,普遍具有以下优点: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强。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 淘汰不良的,培育优良的,并经过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终形成太空蔬菜。 (4)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从外形上看它比原来的更大、更长,还会产生一些颜色的变化。 从味道上,它比原来更鲜美。 从营养价值上它更丰富,抗病力强。 从其他价值上看,还具有药用、美化、绿化的特点。 (5)这些“乘客”的美妙变化和神奇作用是什么力量给的呢? 科学家。 4师总结:是的,这些变化其实是我们聪明勤劳的科学家,是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呀! 5.请生快速浏览全文,并完成练习。(课件展练习题) 全文共6个自然段 一、写神五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种子。 在第( 1 )自然段。 二、写太空种子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在第( 2 )到第( 3 )自然段。 三、写经过选育后的太空种子的用途。 在第( 4 )到第( 5 )自然段。 四、写科学工作者创造出奇迹。 在第( 6 )自然段。 6.根据段落大意,你知道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太空种子哪两个方面。 介绍了太空种子的变化和用途两个方面的内容。 7.课文中也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请你画出来。这就是本文的中心句。(小小的植物种子用途) 8.通过刚才的训练,我们知道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每段大意概括每段大意,还有一种是理解清楚文章思路,抓住文章中心句,关键词来概括主要内容,以后我们还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种子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把你最感兴趣的语句勾画下来。 2集体交流: (1)科学家从参与太空“旅游”的植物种子中筛选培育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种植出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的农作物。 (2)为什么从太空回来的植物种子会发生变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淘汰不良的,培育优良的,并经过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终形成太空蔬菜。) (4)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A外形:更大、更长、颜色的变化 B味道:更鲜美 C营养:更丰富,抗病力强 D其他价值:药用、美化、绿化 3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就获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谁是那位伟大的魔法师呢? 4总结: 科学的领域无边无际,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在这片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开发、创新,才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四、学习说明方法: 1师:你们知道吗?这是一篇说明文,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说明方法吗?有哪些?提名学生回答。(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2出示句子:例如,搭乘过神舟一号无人飞船的茄子种子,栽培后结出的果实有的比篮球还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你知道这个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 3但它还用了另一种方法,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举例子”。板书:举例子。4在我们课文中多次出现了这种方法,找一找。提名学生回答。 5一般来说,这种方法的句子中都有一个鲜明的词语作提示,它们是什么? (例如、如、比如、譬如等) 五、总结课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特殊乘客是谁吗?植物种子。 2假如你就是这批特殊乘客之一,你想做一颗什么植物种子,为什么? 3大家的想法个个精彩,发挥你的想象,运用你学过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已吗?出示小练笔: 种子的自述 我原是一颗普通的( )种子。由于( )我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太空( )”。 说起那次旅行:( )。真是让人难忘啊! 经过人类的种植,我的用途比以前更多了,( )。我真高兴成为人类的好伙伴。 六、作业布置 1继续完成这篇想象作文种子的自述 2生活中,课文中类似的奇妙事例有很多,课后178页人造发光植物就非常有趣,回家仔细阅读。 七、板书设计: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特殊乘客”指植物的种子 优点: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 外形:更大、更长,颜色的变化 味道:更鲜美 营养价值:更丰富,抗病力 其它价值:药用、美化、绿化 科学创造奇迹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 设计者: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注意听听同学发明创造,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篇想象作文,写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3我的发现:能主动发现同音字,并正确使用,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 日积月累:读科学名言,从中体会名言的含义。 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感受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练习。 【资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主题:我们的奇思妙想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变,在本组课文中,我们从呼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等文章中,了解到科学的威力和奇迹。今天,我们就畅想一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呢? 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吧!可以说说未来的生活、学习,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说。 二、小组交流: 前后两组同学组成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发明创造的快乐。交流时可以互相问学,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三、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介绍得好的,大家感兴趣的到班上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四、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畅想真神奇、真美妙!我们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明,有所收获。 如果要想使你们的幻想成为现实,必须现在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让幻想成为现实。 第二课时 习作训练 主题:我们的奇思妙想 一、明确要求 写一篇想象作文。可以写自己得奇思妙想,也可以写受别人启发想到的内容,还可以写科幻故事。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题目自己定。写好以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二、写作指导 回想在口语交际中自己和同学交流的奇思妙想。 三、例文欣赏,开拓思路 根据自己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角度或题目,再和同学进行交流,相互启发。 四、独立写作,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五、修改习作、把写好的内容和同学交流,共同评议,修改习作。 例文1、未来的月球之旅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2045年,人类已经数百次登上了月球,为了实现小时侯的梦想,经过严格的筛选,我终于可以前往月球旅行了。 不太长的工夫,航天飞船便到了目的地,我穿着厚厚的宇航服下了飞船进行游玩。月球并不像神话中那样美好,它是一个荒凉死寂的世界。突然,一个小白点在我的眼前一亮,我疾步向前,走近一看,竟是一架骸骨?在这月球上会有谁的骨头呢?我仔细辨认,怎么好像和恐龙的骨头有些相似?我继续寻找,不久又有几架骸骨被发现了,这到底怎么回事? 我急切地想知道答案,便用空气刀刮了一点骸骨上的粉,爬上了飞船,把粉装进了物质分析器里进行研究。不一会儿,屏幕上先是出现了一行字,证实了我的想法,这些骸骨果然是恐龙的,不久,电脑又自动地出现了幻想画面:森林茂密,水流丰富,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是大概几百亿年前月球的景象。 突然,出现了一群恐龙,它们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地来到月球,开始啃森林渐渐地屏幕变黑了,显示几万年后,月球已是一片狼藉。看到这,我又陷入了更大的谜团,这一切会是真的吗?地球上的恐龙竟然会是灭亡月球的生命的杀手?看来我是不可能解开这个谜团了。 就在这时,总部向我询问,我连忙将这里的情况进行了汇报。总部命令我带些标本回地球进行研究。我赶紧将一幅恐龙的骸骨搬上了飞船,然后飞回地球。没想到第一次进行月球旅行就会有这么大的发现,我心里特别高兴,但月球上的景象又让我陷入深思 例文2、未来的房子 未来的房子是丰富多彩的,不仅美观,而且功能“奇”全。 房子门上有一把锁,不仅能紧锁大门,而且还能辨别好人、坏人,从而把坏人拒之门外。房间里可随心所欲的调节温度,如果你感到优点儿冷,就可以向上按一下调节按钮,房间内的温度就会徐徐升高;如果你感觉到比较热,就可以向下按一下调节按钮,室内温度就会慢慢下降,一直到你感觉温度正好为止。 房间内的床很特别,床头有四个按钮,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当你按红色按钮时,床就会与你进行英语对话;按蓝色按钮时,床就会在第二天早六点叫醒你,让你起床;按绿色按钮时,床的被子和枕头都会整整齐齐叠在那里。 未来的房间很好吧!但这只是我的梦想,不过,我认为这个梦想离现实并不遥远,因为古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