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ppt课件_第1页
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ppt课件_第2页
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ppt课件_第3页
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ppt课件_第4页
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2,准确全面的检查对诊断牙周病,确定病损的严重程度及制成治疗计划至关重要,牙周病检查,收集病史口腔卫生状况牙龈炎症状况牙周探诊牙齿松动度咬合关系X线检查其它辅助检查方法,.,3,第一节收集病史,牙周病史PeriodontalHistory口腔病史DentalHistory系统病史MedicalHistory家族史FamilyHistory,.,4,牙周检查,首先检查主诉部位定位:病损形态明确,患者清晰指引重复患者主诉症状,.,5,牙周检查,临床牙周组织检查内容口腔卫生状况牙龈状况牙周探诊牙齿松动度咬合关系,.,6,口腔卫生状况,1、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1)Silness和Loe(1963)提出的。目测菌斑厚度和量(2)Quigley和Hein(1962)提出菌斑显示剂,部位和范围,.,7,2、简化的口腔卫生指数(simplifiedoralhygieneindex,OHI-S),包括软垢指数(debrisindex,DI)和牙石指数(calculusindex,CI),口腔卫生状况,.,8,牙石指数:颊舌面0=无牙石1=小于1/3牙面2=1/3-2/3牙面斑点状龈下石3=大于2/3牙面连续片状龈下石,口腔卫生状况,.,9,牙周检查,临床牙周组织检查内容口腔卫生状况牙龈状况牙周探诊牙齿松动度咬合关系,.,10,牙龈的检查,牙龈的色,形,质,龈缘位置,牙龈炎症情况,附着龈宽度,.,11,龈缘位置正常:釉牙骨质界冠方23mm牙龈炎:结合上位置不变,形成龈袋牙周炎:附着丧失,形成真性牙周袋,牙龈的检查,.,12,反映牙龈炎症状况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bleedingindex,SBI)探诊出血(bleedingonprobing,BOP),牙龈的检查,.,13,1、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0=健康1=轻度炎症2=中度炎症3=重度炎症,牙龈的检查,.,14,2、出血指数(bleedingindex,BI)0=健康,无炎症及出血1=轻度炎症,探诊不出血2=轻度炎症,点状出血3=中度炎症,血在龈沟内4=中度炎症,血溢出龈沟5=自发出血,牙龈的检查,.,15,3、探诊出血(bleedingonprobing,BOP),牙龈的检查,.,16,牙周检查,临床牙周组织检查内容口腔卫生状况牙龈状况牙周探诊牙齿松动度咬合关系,.,17,牙周探诊是最重要的牙周检查方法探诊内容探诊深度,牙周袋的位置,范围,形态附着水平:反映牙周组织破坏程度探诊后出血:反映牙周组织炎症程度龈下牙石根分叉病变,牙周探诊,.,18,根面情况的探查牙根面龈下牙石分布及其量的多少根面有无龋坏根面形态根面粗糙度,牙周探诊,.,19,工具:牙周探针其顶端为钝头,顶端直径约0.5mm,探针上有刻度。正常龈沟平均深度:1.8mm临床探诊深度3mm,牙周探诊,.,20,1.握持探针的方法:改良握笔式2.支点:口内支点,也可口外3.探诊力量:2025g4.探入方向:平行牙体长轴,紧贴牙面,避开牙石5.探针的移动:提插式移动6.邻面的探查:紧贴接触区,探针稍倾斜探入接触点下方龈谷处7.探诊顺序,牙周探诊方法(牙周探针),.,21,牙周探诊:部位方法支点力度顺序,牙周探诊,.,22,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袋(沟)底至龈缘的距离健康状态:探针进入结合上皮1/2-2/3深牙龈炎:探针止于结合上皮最根方的0.1mm处牙周炎:探针穿过结合上皮进入结缔组织,止于健康结缔组织冠方临床探诊深度超过组织学上袋底的位置,牙周探诊,.,23,探诊深度与炎症的关系,牙周探诊,.,24,影响探诊准确性的因素探诊力量探入角度探针的粗细及形状探针的精确度牙石的阻挡牙龈炎症程度,牙周探诊,.,25,附着水平(attachmentlevel,AL)袋(沟)底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附着丧失(attachmentloss,AL),牙周探诊,.,26,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附着水平(attachmentlevel,AL)附着丧失(attachmentloss,AL)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是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的一个重要标志,牙周探诊,.,27,牙周探诊,Nabers探针,根分叉病变的检查,.,28,Glickman分度(1958年)度分叉区骨质吸收轻微,从袋内可探及根分叉外形但不能水平探入;属于骨上袋。X-ray:通常无改变度多根牙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根分叉区内已有骨吸收;探针可水平方向部分进入根分叉区但尚不能与对侧穿通。X-ray:分叉区的牙周膜增宽,或骨质密度小范围降低度根分叉区的牙槽骨全部吸收;探针能水平进入根分叉区与侧穿通,但仍被软组织覆盖。X-ray:根分叉区完全的透射影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X-ray:根分叉区完全的透射影,牙周探诊,.,29,Hamp&Nyman分度(1989年)度探针能水平探入根分叉区,探入深度小于牙齿宽度的1/3;度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超过牙齿宽度的1/3,但尚未与对侧穿通;度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探针能顺畅通过。,牙周探诊,.,30,牙周探诊,度,度,、度,.,31,牙周探诊,邻面的根分叉病变相对较难探及,因为牙邻面的接触区影响到根分叉的进路上颌磨牙腭侧近中的根分叉区靠近腭侧;远中根分叉区位于颊腭侧中央,因此既可以从颊侧也可以从腭侧探到,.,32,牙周探诊,.,33,牙周探诊,治疗依据(Ramfjord等纵向观察5年)PD3mm龈下刮治或手术都会导致附着丧失PD46mm龈下刮治效果优于深袋(PD7mm)PD7mm手术效果优于龈下刮治,.,34,牙周探诊,治疗后PD减小的原因牙龈消肿牙周炎症减轻长结合上皮形成,.,35,牙周检查,临床牙周组织检查内容口腔卫生状况牙龈状况牙周探诊牙齿松动度咬合关系,.,36,方法:前牙,后牙记录:度小于1mm或颊(唇)舌向松动度1-2mm或颊(唇)舌和近远中向松动度大于2mm或颊(唇)舌、近远中和垂直向均松动,牙齿松动度,.,37,第三节咬合关系的检查,正中合时的咬合关系:深覆合,深覆盖,对刃合,反合,锁合,拥挤,过长等错合畸形,牙齿过度的不均匀磨耗,早接触下颌运动时的合关系:合干扰检查方法:视诊,扪诊,咬合纸法,蜡片法,一牙合的检查,.,38,二早接触的检查三牙合干扰的检查,.,39,牙合创伤的临床指征,松动度检查牙合创伤大多出现松动(多根牙可能不明显),严重时可出现个别牙或一组牙倾斜或者移位。X线检查近牙颈部,牙周膜间隙增宽,硬骨板消失,牙槽骨可出现垂直型吸收。牙龈变化出现缘突、牙龈退缩、龈裂或咬合时牙龈变苍白现象。,.,40,食物嵌塞检查,在咀嚼食物过程中,由于咬合压力,使食物碎块和纤维嵌入相邻两牙的牙间隙内,称为食物嵌塞。水平型龈乳头退缩,龈外展隙中有团块状食物残渣或有龈缘充血,垂直型定位明确。牙线检查,.,41,第四节临床X线片检查,根尖片,.,42,临床X线片检查,咬合翼片,.,43,临床X线片检查,曲面体层片,.,44,临床X线片检查,X光片能反映剩余骨量牙槽嵴顶情况根分叉病变牙周膜宽度局部刺激因素牙根的长度、形态及冠根比某些正常解剖结构某些病理改变,.,45,临床X线片检查,局限性2维图像反映3维结构常常低估病变不反映软组织情况以釉牙骨质界作为参照X线片不能取代临床检查,必须结合临床检查作出诊断及制定治疗计划,.,46,临床X线片检查,.,47,牙槽骨高度正常:牙槽骨顶位于釉牙骨质界根方12mm牙槽骨水平吸收:骨嵴顶距釉牙骨质界距离2mm记录方法牙槽骨吸收的程度以牙根长度为标准,记录牙槽骨吸收占根长的1/3、1/2、2/3记录牙槽骨嵴顶位于根的冠1/3、中1/3、根尖1/3处。,临床X线片检查,.,48,骨硬板情况正常:清晰而有连续性的阻射致密影牙周炎、合创伤等:骨白线中断、模糊、消失静止期或适应性强者:骨白线增厚,临床X线片检查,.,49,牙周膜间隙正常:0.180.25mm牙周炎、合创伤等情况下牙周膜间隙增宽,临床X线片检查,.,50,牙槽骨吸收方式水平吸收垂直吸收骨吸收的分布有助于诊断牙槽骨密度牙槽骨密度降低,说明有牙槽骨吸收,临床X线片检查,.,51,牙周病的诊断,病史临床检查X线检查辅助检查对疾病做出合理的判断指导治疗计划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52,牙周病的诊断,牙周病的类型:牙龈炎,牙周炎牙周病的范围:局限型,广泛型牙周病的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53,牙合与咬合功能的检查,下颌行使各项运动时,上、下颌牙的接触称为牙合和咬合,这种接触关系称为牙合关系和咬合关系。检查应观察:1)正中牙合又称牙尖交错牙合,检查当上、下牙弓相对时,是否达到广泛密切接触的牙合关系,上、下前牙的中线是否一致,属于何种类型,覆牙合、覆盖关系,有无牙拥挤、牙错位、牙扭转等错牙合。2)牙齿有无不均匀磨损等。3)检查有无牙松动或移位、牙缺失或倾斜。,.,54,颌位检查主要涉及牙尖错位,即正中牙合位又称牙位。检查其是否正常,首先看牙位与肌位是否一致休息位肌位在下颌肌位上,若上下颌牙广泛密切接触,示牙位与肌位一致如有少数个别牙接触,则下颌顺着接触牙的斜面运动而进入牙尖交错牙合,示牙位与肌位不一致,.,55,早接触与牙合干扰检查,正常应在下颌水平运动时,有多个牙广泛接触,使牙合力分布均匀。前牙切缘相对时,后牙应无接触;工作侧接触时,非工作侧应无接触。早接触:如在某一颌位时,只有少数个别牙接触,而不是牙尖交触、广泛接触。牙合干扰:如果非工作侧有接触或前伸牙合时,后牙有接触。,.,56,牙合检查的方法及步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