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国际要素流动,授课老师:刘伟全E-mail:weiquanliu,引言,国际分工商品的国际间流动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的关系相互替代相互补充,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第二节国际劳动力流动第三节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4,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投资者的对外投资行为造成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国际投资,按照投资者对所投资项目的实际控制程度而被划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对所投入的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权的投资。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不直接操纵或影响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的投资。本章在不涉及投资主体和企业行为的情况下讨论资本的国际流动问题,也就是间接投资问题。,一、资本国际流动的动因,在不同国家间收益率的差异促使资本跨国流动,从收益率低的地方向收益率高的地方流动;由于汇率应运产生的资本国际流动以及国际收支造成的资本国际流动;由于各种风险因素造成的资本国际流动,如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由于其他因素造成的资本国际流动,如投机、规避贸易保护、国际分工等因素。,二、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形式,长期资本流动,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或未规定使用期限的资本流动。包括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国际贷款等。短期资本流动。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内的资本流动。包括与国际贸易有关的资本流动、保值性的资本流动、投机性的资本流动等。,三、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分析,资本流动与资本的边际产量,我们假定投资国和受资国都是完全竞争的经济,资本的报酬完全由资本的边际产量决定;同时国际间资本流动不受任何限制。O1为投资国的原点,O2为受资国的原点;横轴表示两国的资本存量,纵轴表示各自的资本边际产量。O1O2的距离表示两国的总资本存量。图中的MN曲线表示投资国的资本边际产量曲线,这条负斜率的曲线同时也代表这个国家的资本需求;mn是受资国的资本边际产量曲线,它与MN具有同样的性质。,在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之前,投资国利用O1Q量的资本生产O1MTQ单位产量;受资国则生产O2mUQ单位的产量。投资国的资本边际产量为QT,而受资国的资本边际产量为QU,前者低于后者。由此引发资本从投资国向受资国的移动,当两国的资本边际产量达到相等时,资本流动过程便停止。这时有SQ资本从投资国流向受资国,两国的资本边际产量同为SP=O1E=O2e。,资本流动之后,投资国的产量为O1MPS,受资国的产量为O2mPS。与资本流动前两国总产量相比,国际资本流动使两国总产量净增加了PUT。这说明,资本流动通过提高资本的边际产量从而增加了世界总产出水平。投资国的国内产量虽然减少,但其国民收入却增加了SPWQ,大于其产值损失SPTQ。同时受资国的收入也净增加了PWU。这说明通过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在世界总产量增加的同时,投资国和受资国也有机会分享这一净福利增量。,第二节国际劳动力流动,在商品、资本和劳动力三者的国际流动中,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是最困难的。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主要还是经济因素。劳动力的流动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一、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的原因,国民收入的差异经济周期的变化伴随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及其他国际经济活动产生的劳动力国际流动。如跨国公司的经济活动部要有本国的雇员随着资本、商品流动而流动,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形式,永久移民中短期国际劳务出口留学人员、技术性劳务合作在外资机构的工作人员,三、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劳动的边际产量,劳动力市场分析,劳动力移动的损失和利益,第三节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一、投资方式分类(一)按照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向分类横向型投资垂直型投资混合型投资,(二)按照投资者对外投资的参与方式分类独资经营国外分公司国外子公司国际避税地公司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三)按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分类新设投资新设投资,即所谓的“绿地(Greenfield)投资”,投资者在东道国设立新的企业,新设的企业主要是独资企业,也可以是合资企业。并购投资并购,是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ion)的简称。,并购,“兼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独立的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另一家或更多的公司。兼并的一般结果是被兼并的企业丧失法人资格,也可能是兼并企业和被兼并企业都解散,双方产权合在一起,重新成立一个企业,获得一个新的法人资格。“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收买另一家企业部分或全部资产和股份,取得另一家企业控制权的交易行为,一般要买下10%以上的股份。,二、跨国公司更加侧重并购方式,(一)五次并购浪潮第一次并购浪潮: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横向并购,1870s第二次并购浪潮:反垄断限制与纵向并购,1916起第三次并购浪潮:战后产业结构调整与混合并购,战后至1960s第四次并购浪潮:金融创新与杠杆式并购,1970s末第五次并购浪潮:新经济时代的并购,1990s后,(二)跨国并购投资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迅速获得有效的知识和技术迅速建立国外的产销据点廉价获得资产不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便于保存被并购企业中的就业岗位便于并购企业实行多样化经营,三、经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1.理论的提出海默(1960)“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直接投资研究”开创了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河2.市场不完全海默认为,美国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是因为其拥有垄断优势,而企业的垄断优势则来自国际市场结构的不完全性:产品市场的不完全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管理能力的不完全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垄断优势外商直接投资,3.垄断优势形式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等人归纳: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优势资本优势组织管理优势对某些原材料和核心中间品供应的垄断拥有销售渠道的控制权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垄断优势,有效地与当地企业竞争,4.简评该理论对于一些实力较强、某些方面具有垄断优势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及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所支配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该理论也可以很好地解释知识密集型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同时还可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但是,垄断优势理论没有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作出分析。,(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理论的提出弗农(1966).“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后弗农(1974)发展和完善。2.三阶段论与对外直接投资将产品周期划分为3个阶段:新产品创新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在产品周期运动过程中,因生产条件、竞争条件等区位因素发生变动所作出的理性选择,任何产品的生产地点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3.简评优点:该理论与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一样,是在研究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基础上得出的基本上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以及战后西欧各国之间的大规模投资的原因在解释技术领先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方面更具有说服力尤其能较好地解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国家间梯度转移的进程,3.简评不足:该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解释某些产品在创新初期就同时在国内外生产的现象也不能解释跨国公司在国外建立原材料产地和非出口替代的直接投资行为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无法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三)内部化理论,1.理论的提出Buckley&Casson(1976)首先提出,后经Rugman、Giddy、Teece、Hennart等发展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时,引入了科斯(Coase)的交易费用观点侧重分析市场交易机制与企业内部交易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而阐述战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提出市场的不完全和较高的外部市场交易成本(或市场失灵)促使企业进行内部化生产,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市场来取代外部市场,2.主要内容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不在于资本的转移,而是基于所有权之上的企业管理与控制权的扩张,其结果是企业管理机制替代市场来协调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和资源配置内部化虽然要支付代价,但只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化收益超过国际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化成本,则企业就可以拥有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或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四)边际产业扩张理论,1.提出背景小岛清(1978),也称为比较优势理论。日本经济学界开始对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垄断优势理论所涉及的跨国公司是美国式的,不具有普遍意义。从日本的情况来说,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其所拥有的是为发展中国家所接受的劳动力密集型技术优势日本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小岛清教授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2.核心观点该理论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也称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小岛清详细地比较了日本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异同点,得出如下结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是顺贸易导向型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是逆贸易导向型,3.简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也比较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但该理论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一是该理论仅对日本早期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情况具有解释力,对后来向欧美国家投资的情况则缺乏说服力二是难以解释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投资的现象,(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理论的提出Dunning(1977).“国际生产的区位和跨国公司:一种折衷理论的探索中”,借鉴了产业组织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内部化理论、区位理论,被冠以“通论”之美誉。,2.主要内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体现为三种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也称为“OIL范式”(Ownership-Internalization-Location)。,该理论认为,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否则,就只能选择出口贸易以及许可证协议和特许经营等技术转移方式参与国际经济活动。,3.简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克服了以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片面性,吸收了各派理论的精华,相对全面地解释了一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决定因素,与先前的理论相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但是,该理论没有说明三大优势的相互关系及其动态发展过程,且其理论的创新性也不断受到后来学者的质疑,本章小结,在定义较宽的三种基本要素中,土地不存在跨地域流动的可能性。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要素是资本。资本流动的基本运行机制可以从边际生产力的差异中获得解释。分散风险的考虑也是理解资本流动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建筑方案设计公司
- 医用气密门安装施工方案
- 整经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玉环市现代庭院施工方案
- 花鸟市场建筑方案设计
- 建筑外部楼梯处理方案设计
- 建筑服务账务处理方案设计
- 策划化妆品活动方案
- 打印机国产耗材营销方案
- 校园线上活动策划方案案例
- 2025贵州金沙县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15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选聘大学生村文书55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复习讲义
- 2025版权授权合同标准版样本
- d证科目一考试完整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金属非金属矿山(露天矿山)安全生产试题题及答案
- 2.1.2 不含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课件)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
- 县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方案实施细则
- 2025菊花批发合同
- 短视频制作服务协议合同
- 2025年中国电信面试题预测及备考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