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发生炉安全生产的基本操作常识.doc_第1页
煤气发生炉安全生产的基本操作常识.doc_第2页
煤气发生炉安全生产的基本操作常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气发生炉安全生产的基本操作常识煤气站特有的危险有哪些?应如何防止?(1)煤气站特有的危险主要有着火、爆炸、中毒这三个方面。(2)煤气站生产现场不允许抽烟和生明火,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等物品,必须配备灭火器及消防栓。煤气发生炉及其附属设施必须在正压状态下运行,严禁在负压状态下运行,防止煤气倒流或空气进入煤气系统而引起爆炸。(3)各种中毒事故往往发生于麻痹大意、违章操作和煤气泄漏时。因此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做好检查工作是预防煤气中毒的根本。发生炉煤气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化学成份有哪些?(1)发生炉煤气是通过水蒸汽和空气混合形成的气化剂,流经炽热的固定燃烧床后生成煤气。(2)空气中所含的氧和蒸汽与燃料中的碳反应生成了含有CO(2530%)、O2(0.10.3%)、CO2(26%)、H2(1216%)、CH4(24%)、N2(50%)、CnHm(碳氢化合物)等成分的发生炉煤气。煤气站的工艺流程如下:(1)通过输送带或者吊笼将煤粒(粒度为:3070mm)送到主车间顶层贮煤仓中,然后按程序喂入发生炉内。(2)煤在发生炉的气化过程中经历了上层的干馏段和下层的气化段。(3)气化过程所用的空气由工艺鼓风机供给,工艺鼓风机的出口压力一般为1012kPa左右。(4)蒸汽由发生炉夹套自身产生,空气和蒸汽在混合器中混合形成气化剂,其正常压力为67kPa,气化剂通过底部气室被鼓入发生炉炉栅底,再穿过炉栅与燃料床及脱除挥发份的燃料接触并进行反应。(5)在干馏段,喂入发生炉的燃料,依次被干燥,预热和碳化,生成蒸汽、焦油雾和煤气,一起从顶部离开发生炉,这一部分煤气称为顶部煤气,其温度保持在120左右。(6)气化煤气在气化段的温度为400左右,它通过侧壁通道和中心管被抽出炉外,这股煤气称为底部煤气。(7)气化剩下灰渣则通过炉栅灰盆、灰犁断续排出炉外。发生炉形成两股独立的煤气,由于两股煤气性质不同,其净化工序亦不同。(8)顶部煤气经电捕焦油器后,95%以上的焦油从煤气中析出。(9)底部煤气首先流经旋风除尘器以除去煤气中部分粉尘,然后流经强制风冷器冷却到120左右,在此之后,顶部、底部两股煤气流经洗涤冷却器并混合冷却到3545。(10)洗涤冷却后的煤气流经电捕轻油器,除去煤气中剩余的粉尘和轻油,由电捕轻油器流出的冷净化煤气的压力在2kPa左右,经浮桶阀进入储气柜,再经煤气增压风机增压至1015kPa后送入车间。启动煤气发生炉的预备工作有哪些?(1)检查并保持软化水箱有足够合格的软化水,软化水箱的供水管路要畅通。(2)加满煤气发生炉上水夹套的软化水,下水套的水位保持在1/22/3的位置。(3)启动各润滑泵,检查整个润滑系统的工作情况。(4)给洗涤冷却器和洗涤水池注满工艺用水。(5)给循环水池注满工艺用水。(6)检查灰盆中有无异物及水封位置是否合乎离灰盆沿400mm的要求。(7)打开炉顶通往火炬的隔离阀,其余煤气隔离阀全部关闭。工艺风机阀门关闭,加压风机进出口阀关闭,空气流量阀关闭,混合器两侧的外来蒸汽和自产蒸汽阀关闭,喂煤系统和发生炉之间的滑板阀关闭。(8)汽化室水封、炉底水封、切断水封(电捕轻出口水封风冷器备用水封、电捕轻备用水封)保持溢流状态。(9)检查液压装置,油箱油位及所有管线的连接情况。(10)煤仓中焦炭(无烟煤)是否装足。(11)点火必备物:木柴、煤(焦炭或无烟煤3070mm)、灰渣填料(2080mm)、非爆发性燃油、引火物(碎布)。12)工艺风机、加压风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