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品微生物检查,本课件是结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与2015年版通则微生物内容第三次公示稿(2014-09-28发布)进行讲解。,网址:,2015年版微生物学检验中的重大修订及意义,1、实验环境的重大修订无菌检查环境洁净度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查环境洁净度规定2、培养系统的重大修订无菌检查中培养基的修订微生物计数法中培养基的修订控制菌检查法中控制菌的修订抑菌效力测定法中培养基的修订3、对一、二、三部微生物学附录的整合、修订,2015年版微生物学检验中的重大修订及意义,与USP35版、EP7.0版、JP16版比较,2015年版中国药典微生物学检验体系规划收载的项目和内容已基本趋向一致,将使我国药典的微生物学检验成为一个比较完备的标准体系,其意义在于:1、全面与国际药典标准接轨;2、从对终产品的检验向过程控制转变。,药品微生物检查,1、无菌检查法2、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非无菌药品的微生物限度,一、无菌检查法,总则:环境、设备、人员培养基:品种、制备、灭菌、贮存、适用性检查稀释液、冲洗液:品种、制备、灭菌方法适用性试验:直接接种法、薄膜过滤法供试品的无菌检查:供试品的处理、对照试验、直接接种法、薄膜过滤法、培养及观察结果判断,1.总则,1)对象: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一、无菌检查法,1.总则,2)环境: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试验环境必须达到无菌检查的要求,(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环境洁净度B级背景下的局部A级洁净度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10版: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A级和B级区域的空气供给应通过终端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一、无菌检查法,1.总则,2)环境: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2、16293、16294-2010)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确认。隔离系统应定期按相关的要求(【15版9206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日常检验还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一、无菌检查法,1.总则,3)人员:【10版: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15版删除。,一、无菌检查法,2.培养基,一、无菌检查法,2.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厌氧菌的培养,也可用于需气菌培养。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适用于真菌和需气菌的培养。1)培养基的制备及培养条件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避光的环境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一般在3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一年内使用。,一、无菌检查法,2.培养基,2)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及灵敏度检查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一、无菌检查法,2.培养基,2)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瓶),置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灵敏度检查菌种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菌液:浓度100cfu/ml接种:2管+菌液,1管空白结果判断:+菌液-生长良好空白-无菌生长,一、无菌检查法,培养基灵敏度检查,菌液制备:取菌种新鲜培养物接种至相应培养基,培养。,上述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的菌悬液。,一、无菌检查法,培养基接种:取每管装量为12ml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7支,每管装量为9ml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7支,分别接种相应菌液。逐日观察结果。,一、无菌检查法,结果判定:空白对照管应无菌生长,若加菌的培养基管均生长良好,判该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符合规定。,培养基灵敏度检查,4.方法适用性试验(方法验证试验),当进行产品无菌检查法时,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无菌检查。若检验程序或产品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应重新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验证时,按“供试品的无菌检查”的规定及下列要求进行操作。对每一试验菌应逐一进行验证。方法适用性试验也可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一、无菌检查法,5.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无菌检查法包括薄膜过滤法直接接种法只要供试品性质允许,应采用薄膜过滤法。供试品无菌检查所采用的检查方法和检验条件应与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相同。无菌试验过程中,若需使用表面活性剂、灭活剂、中和剂等试剂,应证明其有效性,且对微生物无毒性。,一、无菌检查法,阳性对照应根据供试品特性选择阳性对照菌:无抑菌作用及抗革兰阳性菌为主的供试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对照菌;抗革兰阴性菌为主的供试品以大肠埃希菌为对照菌;抗厌氧菌的供试品,以生孢梭菌为对照菌;抗真菌的供试品,以白色念珠菌为对照菌。阳性对照试验的菌液制备同方法适用性试验,加菌量小于100CFU,供试品用量同供试品无菌检查时每份培养基接种的样品量。阳性对照管培养4872小时应生长良好。阴性对照供试品无菌检查时,应取相应溶剂和稀释液、冲洗液同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阴性对照不得有菌生长。,一、无菌检查法,5.供试品的无菌检查,1.薄膜过滤法薄膜过滤法应采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10版删除:可用一般薄膜过滤器】。无菌检查用的滤膜孔径应不大于0.45m。直径约为50mm。根据供试品及其溶剂的特性选择滤膜材质。【10版删除:抗生素供试品应选择低吸附的滤器及滤膜。滤器及滤膜使用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灭菌。】使用时,应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一、无菌检查法,5.供试品的无菌检查,1.薄膜过滤法水溶性供试液过滤前应先将少量的冲洗液过滤以润湿滤膜。油类供试品,其滤膜和过滤器在使用前应充分干燥。为发挥滤膜的最大过滤效率,应注意保持供试品溶液及冲洗液覆盖整个滤膜表面。供试液经薄膜过滤后,若需要用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一般为100ml,且总冲洗量不得超过1000ml,以避免滤膜上的微生物受损伤。略:不同供试品的过滤方法。增加:具有导管的医疗器具(输血、输液袋等)供试品一项,一、无菌检查法,5.供试品的无菌检查,2.直接接种法直接接种法适用于无法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无菌检查的供试品,即取规定量供试品分别等量接种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除生物制品外,一般样品无菌检查时两种培养基接种的支/瓶数相等;生物制品无菌检查时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接种的支/瓶数为2:1。除另有规定外,每个容器中培养基的用量应符合接种的供试品体积不得大于培养基体积的10%,同时,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每管装量不少于15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每管装量不少于10ml。供试品检查时,培养基的用量和高度同方法适用性试验。,一、无菌检查法,5.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培养及观察将上述接种供试品后的培养基容器分别按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培养14天;接种生物制品供试品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的容器应分成两等份,一份置3035培养,一份置2025培养。培养期间应逐日观察并记录是否有菌生长。如在加入供试品后或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出现浑浊,培养14天后,不能从外观上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可取该培养液适量转种至同种新鲜培养基中,培养3天,观察接种的同种新鲜培养基是否再出现浑浊;或取培养液涂片,染色,镜检,判断是否有菌。,一、无菌检查法,5.供试品的无菌检查,结果判断阳性对照管应生长良好,阴性对照管不得有菌生长。否则,试验无效。若供试品管均澄清,或虽显浑浊但经确证无菌生长,判供试品符合规定;若供试品管中任何一管显浑浊并确证有菌生长,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除非能充分证明试验结果无效,即生长的微生物非供试品所含。,一、无菌检查法,5.供试品的无菌检查,结果判断当符合下列至少一个条件时方可判试验结果无效:(1)无菌检查试验所用的设备及环境的微生物监控结果不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要求。(2)回顾无菌试验过程,发现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的因素。(3)供试品管中生长的微生物经鉴定后,确证是因无菌试验中所使用的物品和(或)无菌操作技术不当引起的。试验若经确认无效,应重试。重试时,重新取同量供试品,依法检查,若无菌生长,判供试品符合规定;若有菌生长,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一、无菌检查法,5.供试品的无菌检查,一、无菌检查法,一、无菌检查法,一、无菌检查法,一、无菌检查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修订后将分为三个附录:1、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2、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3、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1总则:环境、要求1.2计数方法:平皿法、薄膜过滤法、最可能数法(MPN法)1.3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菌种及菌液制备、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1.4供试品检查:检验量、供试品检查1.5结果判断1.6稀释液、冲洗液及培养基,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当本法用于检查非无菌制剂及其原、辅料等是否符合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时,应按规定进行检验,包括样品的取样量和结果的判断等。除另有规定外,本法不适用于活菌制剂的检查。本检查法可采用替代的微生物检查法,包括自动检测方法,但必须证明替代方法等效于药典规定的检查方法。,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1总则:,1.1总则:,环境:微生物计数试验环境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在不低于GMP现行版要求的D级洁净环境、局部洁净度不低于B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10版: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进行监测。,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1总则:,如供试品有抗菌活性,应尽可能去除或中和。供试品检查时,若使用了中和剂或灭活剂,应确认其有效性及对微生物无毒性。供试液制备时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应确认其对微生物无毒性以及与所使用中和剂或灭活剂的相容性。,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平皿法薄膜过滤法最可能数法(Most-Probable-NumberMethod,简称MPN法)。MPN法用于微生物计数时精确度较差,但对于某些微生物污染量很小的供试品,MPN法可能是更适合的方法。供试品检查时,应根据供试品理化特性和微生物限度标准等因素选择计数方法,所选的方法必须具备检测充足样品量的能力,以保证所获得的试验结果能够判断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所选方法的适用性须经确认。,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2计数方法:,供试品微生物计数中所使用的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10版:方法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若检验程序或产品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计数方法应重新进行适用性试验。,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3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1.3.1菌液制备及使用1.3.2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1.3.3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3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1.3.1菌液制备及使用菌种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3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稳定的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1.3.1菌液制备及使用,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3.2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10版】,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2管或2个平皿;接种量50100cfu;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结果判定:若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70%,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1.3.2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15版】,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2管或2个平皿;接种量不大于100cfu;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结果判定: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被检液体培养基管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试验菌应生长良好。,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3.3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供试液制备接种和稀释抗菌活性的去除与灭活供试品中微生物的回收平皿法薄膜过滤法最可能数法(MPN法)结果判断,1.4.1检验量检验量即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量(g、ml或cm)。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供试品的检验量为10g或10ml;膜剂为100cm;贵重药品、微量包装药品的检验量可以酌减。检验时,应从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中抽取供试品,大蜜丸还不得少于4丸,膜剂还不得少于4片。一般应随机抽取供试品,取规定容器数,混合,取规定量供试品进行检验。,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4供试品检查,按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计数方法进行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用于测定需氧菌总数;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阴性对照试验以稀释剂代替供试液进行阴性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如果阴性对照有菌生长,应进行偏差调查。,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4.2供试品检查,供试液制备根据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宜的方法制备供试液。供试液制备若需加温时,应均匀加热,且温度不应超过45。供试液从制备至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小时。常用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如下。如果下列供试液制备方法经确认均不适用,应建立其他适宜的方法。,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4.2供试品检查,供试液制备水溶性供试品取供试品,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pH7.2磷酸盐缓冲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溶解或稀释制成1:10供试液。若需要,调节供试液pH值至68。必要时,用同一稀释液将供试液进一步10倍系列稀释。水溶性液体制剂也可用混合的供试品原液作为供试液。,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4.2供试品检查,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4.2供试品检查,供试液制备水不溶性非油脂类供试品取供试品,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pH7.2磷酸盐缓冲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制备成1:10供试液。分散力较差的供试品,可在稀释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如0.1%的聚山梨酯80,使供试品分散均匀。若需要,调节供试液pH值至68。必要时,用同一稀释液将供试液进一步10倍系列稀释。,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4.2供试品检查,供试液制备油脂类供试品取供试品,加入无菌十四烷酸异丙酯使溶解,或与最少量并能使供试品乳化的无菌聚山梨酯80或其他无抑菌性的无菌表面活性剂充分混匀。表面活性剂的温度一般不超过40(特殊情况下,最多不超过45),小心混合,若需要可在水浴中进行,然后加入预热的稀释液使成110供试液,保温,混合,并在最短时间内形成乳状液。必要时,用稀释液或含上述表面活性剂的稀释液进一步10倍系列稀释。,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4.2供试品检查,供试液制备需用特殊方法制备供试液的供试品膜剂供试品肠溶及结肠溶制剂供试品气雾剂、喷雾剂供试品贴膏剂供试品,平皿法平皿法包括倾注法和涂布法。除另有规定外,取规定量供试品,按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进行供试液制备和菌数测定,每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皿。培养和计数除另有规定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在3035培养3天,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在2025培养5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点计平板上生长的所有菌落数,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至7天进行菌落计数并报告。菌落蔓延生长成片的平皿不宜计数。点计菌落数后,计算各稀释级供试液的平均菌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若同稀释级两个平皿的菌落数平均值不小于15,则两个平皿的菌落数不能相差1倍或以上。,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4.2供试品检查,菌数报告规则需氧菌总数测定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300cfu的稀释级、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测定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100cfu的稀释级,作为菌数报告(取两位有效数字)的依据。取最高的平均菌落数,计算1g、1ml或10cm供试品中所含的微生物数。如各稀释级的平皿均无菌落生长,或仅最低稀释级的平板有菌落生长,但平均菌落数小于1时,以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的值报告菌数。,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薄膜过滤法除另有规定外,按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进行供试液制备。取相当于1g、1ml或10cm供试品的供试液,若供试品所含的菌数较多时,可取适宜稀释级的供试液,照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加至适量稀释液中,立即过滤,冲洗,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培养和计数培养条件和计数方法同平皿计数法,每张滤膜上的菌落数应不超过100cfu。,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菌数报告规则以相当于1g、1ml或10cm2供试品的菌落数报告菌数;若滤膜上无菌落生长,以1报告菌数(每张滤膜过滤1g、1ml或10cm2供试品),或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的值报告菌数。,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MPN法取规定量供试品,按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进行供试液制备和供试品接种,所有试验管在3035培养35天,如果需要确认是否有微生物生长,按方法适应性试验确定的方法进行。记录每一稀释级微生物生长的管数,从表3查对每1g或1ml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的最可能数。,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5结果判断,需氧菌总数是指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总菌落数(包括真菌菌落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是指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总菌落数(包括细菌菌落数)。若因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使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结果不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可使用含抗生素(如氯霉素、庆大霉素)的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其他选择性培养基(如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测定。使用选择性培养基时,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若采用MPN法,测定结果为需氧菌总数。,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解释如下:101cfu: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102cfu: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103cfu: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0:依此类推。若供试品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检查结果均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判供试品符合规定;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1.5结果判断,2.1总则:环境、要求2.2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控制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菌种及菌液制备、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控制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2.3供试品检查:阴性对照试验、阳性对照试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梭菌、白色念珠菌2.4稀释液,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2.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2.1总则,控制菌检查法系用于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检查供试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微生物。当本法用于检查非无菌制剂及其原、辅料是否符合相应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包括样品取样量和结果判断等。本检查法可采用替代的微生物检查法,包括自动检测方法,但必须证明替代方法等效于药典规定的检查方法。供试液制备及实验环境要求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如果供试品具有抗菌活性,应尽可能去除或中和。供试品检查时,若使用了中和剂或灭活剂,应确认有效性及对微生物无毒性。供试液制备时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应确认其对微生物无毒性以及与所使用中和剂或灭活剂的相容性。,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2.2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控制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2.2.1菌液制备2.2.2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2.2.2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2.2.3控制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生孢梭菌孢子悬液可替代新鲜的菌悬液,稳定的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2.2.1菌液制备,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2.2.2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检查项目包括促生长能力抑制能力指示能力各培养基的检测项目及所用菌株见表1。,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2.2.2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表1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促生长能力、抑制能力及指示特性,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液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查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中,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及不长于规定的最短培养时间下培养,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被检培养基管试验菌应生长良好。固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查用涂布法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10版:50100cfu】的试验菌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平板上,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及不长于规定的最短培养时间下培养,被检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大小、形态特征应一致。,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培养基抑制能力检查接种不少于100cfu的试验菌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中,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及不短于规定的最长培养时间下培养,试验菌应不得生长。培养基指示特性检查用涂布法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平板上,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及不长于规定的最短培养时间下培养,被检培养基上试验菌生长的菌落大小、形态特征、指示剂反应情况等应与对照培养基一致。,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2.2.3控制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试验菌根据各品种项下微生物限度标准中规定检查的控制菌选择相应试验菌株,确认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方法时,采用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试验菌。结果判断上述试验若检出试验菌,按此供试液制备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供试品检查;若未检出试验菌,应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并重新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如果经过试验确证供试品对试验菌的抗菌作用无法消除,可认为受抑制的微生物不可能存在于该供试品中,选择抑菌成份消除相对彻底的方法进行供试品的检查。,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2.3供试品检查,供试品的控制菌检查应按经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进行。供试品检出控制菌或其他致病菌时,按一次检出结果为准,不再复试。阳性对照试验阳性对照试验方法同供试品的控制菌检查,对照菌的加量应不大于100cfu。阳性对照试验应检出相应的控制菌。阴性对照试验以稀释剂代替供试液照相应控制菌检查法检查,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如果阴性对照有菌生长,应进行偏差调查。,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过程:使用无选择性增菌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培养,使受损的细菌得到修复,提高检出率。增菌培养-选择性增菌-选择性琼脂,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2.3供试品检查,2.3.1耐胆盐革兰阴性菌【10版:大肠菌群】2.3.2大肠埃希菌2.3.3沙门菌2.3.4铜绿假单胞菌2.3.5金黄色葡萄球菌2.3.6梭菌2.3.7白色念珠菌,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2.3供试品检查,2.3.1耐胆盐革兰阴性菌【15版新增】,供试液制备和预培养取供试品,用胰酪大豆胨液体作为稀释剂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制成1:10供试液,混匀,在2025培养,培养时间应使供试品中的细菌充分恢复但不增殖(约2小时)。定性试验除另有规定外,取相当于1g或1mL供试品的上述预培养物接种至肠道菌增菌液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2448小时后,划线接种于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035培养1824小时。如果平板上无菌落生长,判供试品未检出耐胆盐革兰阴性菌。,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2.3.1耐胆盐革兰阴性菌【15版新增】,定量试验选择和分离培养取相当于0.1g、0.01g和0.001g(或0.1mL、0.01mL和0.001mL)供试品的预培养物或其稀释液分别接种至肠道菌增菌液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2448小时。上述每一培养物分别划线接种于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035培养1824小时。结果判断若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有菌落生长,则对应培养管为阳性,否则为阴性。根据各培养管检查结果,从表2查对1g或1ml供试品中含有耐胆盐革兰阴性菌的最大可能数。,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取供试液10ml(相当于供试品lg、lml、10cm),直接或处理后接种至适量(不少于100ml)的胆盐乳糖培养基中,培养1824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取上述培养物0.2ml,接种至含5mlMUG培养基的试管内,培养,于5小时、24小时在366nm紫外光下观察,同时用未接种的MUG培养基作本底对照。若管内培养物呈现荧光,为MUG阳性;不呈现荧光,为MUG阴性。观察后,沿培养管的管壁加人数滴靛基质试液,液面呈玫瑰红色,为靛基质阳性;呈试剂本色,为靛基质阴性。本底对照应为MUG阴性和靛基质阴性。,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2.3.1大肠菌群【10版】,如MUG阳性、靛基质阳性,判供试品检出大肠埃希菌;如MUG阴性、靛基质阴性,判供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如MUG阳性、靛基质阴性,或MUG阴性、靛基质阳性,则应取胆盐乳糖培养基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或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1824小时。若平板上无菌落生长或生长的菌落与表3所列的菌落形态特征不符,判供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若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与表3所列的菌落形态特征相符或疑似,应进行分离、纯化、染色镜检和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认是否为大肠埃希菌。,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2.3.1大肠菌群【10版】,2.3.2大肠埃希菌,供试液制备和增菌培养取供试品,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制成1:10供试液。取相当于1g或1mL供试品的供试液,接种至适宜体积(经方法适用性试验确定的)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混匀,3035培养1824小时。选择和分离培养取上述预培养物1mL接种至100mL麦康凯液体培养基中,4244培养2448小时。取麦康凯液体培养物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035培养1872小时。结果判断若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有菌落生长,应进行分离、纯化及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大肠埃希菌;若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没有菌落生长,或虽有菌落生长但鉴定结果为阴性,判供试品未检出大肠埃希菌。,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2.3.3沙门菌,含药材原粉化学药和中药制剂及脏器提取物的口服制剂【10版:含动物组织及动物类原药材粉的口服制剂】每10g或10ml不得检出沙门菌供试液制备和增菌培养取10g或10mL供试品直接或处理后接种至适宜体积(经方法适用性试验确定的)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混匀,3035培养1824小时。选择和分离培养取上述预培养物0.1mL接种至10mLRV沙门增菌液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取少量RV沙门菌增菌液体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035培养1848小时。沙门菌在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生长良好,菌落为淡红色或无色、透明或半透明、中心有或无黑色。用接种针挑选疑似菌落于三糖铁琼脂培养基高层斜面上进行斜面和高层穿刺接种,培养1824小时,或采用其它适宜方法进一步鉴定。,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2.3.3沙门菌,结果判断若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有疑似菌落生长,且三糖铁琼脂培养基的斜面为红色、底层为黄色,或斜面黄色、底层黄色或黑色,应进一步进行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沙门菌。如果平板上没有菌落生长,或虽有菌落生长但鉴定结果为阴性,或三糖铁琼脂培养基的斜面未见红色、底层未见黄色;或斜面黄色、底层未见黄色黑色,判供试品未检出沙门菌。,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2.3.4铜绿假单胞菌,供试液制备和增菌培养取供试品,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制成1:10供试液。取相当于1g或1mL供试品的供试液,接种至适宜体积(经方法适用性试验确定的)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混匀。3035培养1824小时。选择和分离培养取上述预培养物划线接种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035培养1872小时。取上述平板上生长的菌落进行氧化酶试验,或采用其它适宜方法进一步鉴定。氧化酶试验将洁净滤纸片置于平皿内,用无菌玻棒取上述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涂于滤纸片上,滴加新配制的1二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在30秒内若培养物呈粉红色并逐渐变为紫红色为氧化酶试验阳性,否则为阴性。,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2.3.4铜绿假单胞菌,结果判断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有菌落生长,且氧化酶试验阳性,应进一步进行适宜的鉴定试验,确证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如果平板上没有菌落生长,或虽有菌落生长但鉴定结果为阴性,或氧化酶试验阴性,判供试品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2.3.5金黄色葡萄球菌,供试液制备和增菌培养取供试品,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25556:2025 EN Ageing societies -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ageing-inclusive digital economy
- 【正版授权】 IEC 60228:2004 EN-D Conductors of insulated cables
- 【正版授权】 IEC 60092-301:2025 EN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in ships - Part 301: Equipment - Generators and motors
- 校园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 校园防卫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消防知识培训课件主持词
- 芜湖工会考试试题及答案
- 出镜人员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 防暑安康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员工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中药调剂师试卷及答案
- 破局向新 持续向上-2025年人力资源发展趋势报告-智联招聘北大国发院
- 2025年公平竞争审查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库(正式版)含答案
- 自适应加密动态调整-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个人版)
- 手术室护理个案分析
- DB4451T 4-2023 潮州工夫茶艺技术规程
- 运管助理面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机电池块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KYT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