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资料:_气焊与气割气体的安全使用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10 页气焊与气割气体的安全使用气焊常用的气体火焰是氧-乙炔焰,七个用预热气体主要有氧气、乙炔和液化石油气等。一、氧气(一)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氧气(O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比空气略重,微溶于水。常压下,氧气在182.96时变为淡蓝色的液体,在218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的固体。工业上用的大量氧气主要采用空气液化法制取。就是把空气引入制氧机内,经过高压和冷却,使之凝结成液体,然后让它在低温下挥发,根据各种气体元素的沸点不同,来提取纯氧。氧气不能燃烧,但能助燃,是强氧化剂,与可燃气体混合燃烧可以得到高温火焰。如前边讲过的与乙炔混合燃烧时的温度可达3200以上,所以氧气广泛应用于气焊气割行业。(二)氧气的安全特点有机物在氧气里的氧化反应具有放热的性质即在反应进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增高氧的压力和温度,会使氧化反应显著加快,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物质氧化得越来越多和氧化过程温度增高而增加放出的热量,使有机物在压缩或加热的氧气里的氧化过程加速进行。当压缩的气态氧与矿物油、油脂或细微分散的可燃物质(碳粉、有机物纤维等)接触时,能够发生自燃,时常成为失火或爆炸的原因。氧的突然压缩所放出的热量,摩擦热和金属固体微粒碰撞热、高速度气流中的静电火花放电等,也都可以成为火灾的最初因素。因此,当使用氧气时,尤其是在压缩状态下,必须经常注意不要使它与易燃物质相接触。氧几乎能与所有可燃气体和液体燃料的蒸气混合而形成爆炸性混合气,这种混合气具有很宽的爆炸极限范围,所以氧气减压表禁油。多孔性有机物质(炭、炭黑、泥炭、羊毛纤维等),浸透了液态氧(所谓液态炸药),当遇火源或在一定的冲击力下就会产生剧烈的爆炸。在焊接及其它气体火焰加工过程中使用氧气时,应当经常注意到氧的上述性质。氧气越纯,则可燃混合气燃烧的火焰温度越高。焊接用的氧气纯度一般分为二级,一级纯度的含氧量不低于992,二级纯度的不低于985。氧气用压缩机压进氧气瓶或各种管道,氧气瓶内工作压力为15MPa,输送管道内的压力为0515MPa。二、乙炔(一)乙炔的物理化学性质乙炔(C2H2),又名电石气,是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在常温和大气压力下,它是一种无色气体,工业用乙炔中,因为混有硫化氢(H2S)及磷化氢(PH3)等杂质,故具有特殊的臭味。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117kgm3,比空气稍轻,83时乙炔可变成液体,85时乙炔将变为固体,液体和固体乙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因摩擦和冲击而爆炸。乙炔是理想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温度为2350,而与氧气混合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温度为31003300,因此用它足以熔化金属进行焊接,乙炔完全燃烧反应式如下:2C2H2+5O24CO2+2H2O+Q(放热)从上式看出:1体积的乙炔完全燃烧需要25体积的氧。(二)乙炔的爆炸性及溶解性乙炔是一种危险的易燃易爆气体。它的自燃点低(305),点火能量小(0019毫焦)。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因分子的聚合,分解而发生着火、爆炸。1纯乙炔的分解爆炸性纯乙炔的分解爆炸性,首先决定于它的压力和温度,同时与接触介质、乙炔中的杂质、容器形状等有关。(1)当温度超过200300时,乙炔分子就开始聚合,而形成其它更复杂的化合物,如苯(C6H6)、苯乙烯(C8H8)、萘(C10H8)、甲苯(C7H8)等。聚合作用是放热的,气体温度越高,聚合作用速度越快,因而放出的热量就会促成更进一步的聚合。当温度高于500时,未聚合的乙炔就会发生爆炸分解。如果在聚合过程中将热量急速排除,则反应只限于一部分乙炔的聚合作用,而分解爆炸则可避免。乙炔是吸热化合物,即由元素组成乙炔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热,当乙炔分解时即放出它在生成时所吸收的全部热量:C2H22C+H2+226kJmol。分解时生成物是细粒固体碳及氢气。如果这种分解是在密闭容器(如乙炔发生器、乙炔瓶)内进行的,则由于温度的升高,压力急剧增大1013倍而引起爆炸。增加压力也能促使和加速乙炔的聚合和分解。温度和压力对乙炔的聚合作用与爆炸分解的关系可用图29的曲线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温度等于或低于540,压力小于03MPa时,乙炔主要是聚合过程。当压力为150kPa。而温度超过580时,就能形成乙炔分解爆炸。压力越高,聚合作用能促进乙炔分解爆炸所需要的温度就越低。根据这一特点,现用的乙炔发生器工作压力极限不超过150kPa。一般在乙炔发生器的电石分解区或集气室中,是不可能达到这一温度和发生爆炸的。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如电石的局部过热)而温度过高时,就应该及时地采取冷却降温措施,把能量导出,那么乙炔就只是聚合而不会引起爆炸分解。图29乙炔的聚合作用与爆炸分解的范围(2)乙炔的分解爆炸与触媒剂有关,当压力为04MPa时,与发热的小铁管表面接触而产生爆炸的最低温度为:有铁屑时为520;有黄铜时为500520;有活性炭时为400;有碳化钙时为500;有氧化铁时为280;有氧化铜时为240;有氧化铝时为490;有紫铜屑时为460;有铁锈(氧化铁)时为280300这些触媒剂能把乙炔分子吸附在自己表面上,结果使乙炔的局部浓度增高而加速了乙炔分子之间的聚合和爆作分解。(3)乙炔的分解爆炸与存放的容器形状和大小有关。容器的直径越小,则越不容易爆炸。在毛细管中,由于管壁冷却作用及阻力,爆炸的可能性会大为降低。根据这个原理,目前使用的乙炔胶管孔径都不太大,管壁也比较薄,对防止乙炔在管道内爆炸是有利的。(4)乙炔与铜、银、水银等金属或其盐类长期接触时,会生成乙炔铜(Cu2C2)和乙炔银(Ag2C2)等爆炸性混合物,当受到摩擦冲击时就会发生爆炸。因此凡供乙炔使用的器材都不能用银和含铜量70以上的铜合金制造。(5)乙炔与氯、次氯酸盐等化合,在日光照射下以及加热等外界条件下就会发生燃烧和爆炸。所以乙炔燃烧失火时,绝对禁止使用四氯化碳灭火。2,乙炔与空气、氧气和其它气体混合气的爆炸性(1)乙炔及其它可燃气体凡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就提高了爆炸危险性。乙炔和其他可燃气体与空气和氧气混合气的爆炸(发火)范围见表23。表2-3可燃气体与空气和氧气混合气的爆炸极限乙炔与空气或纯氧的混合气如果其中任何一种达到了自燃温度(与空气混合气体的自燃温度为305,与氧气混合气体的自燃温度为300)就是在大气压力下也能爆炸。是否会达到自燃温度而导致爆炸,基本上只决定于其中乙炔的含量。(2)乙炔中混入与其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如氮气、甲烷、一氧化碳、水蒸汽、石油气等,或把乙炔熔解在液体里,能够降低乙炔的爆炸性。这是因为乙炔分子之间被其它气体或液体的微粒所隔离,因而使进行爆炸的连锁反应条件变坏的缘故。乙炔能够溶解在许多液体中,特别是有机液体中,如丙酮等。在15、01MPa时,1升丙酮能溶解23升乙炔,在压力增大到142MPa时1升丙酮能溶解乙炔约400升。人们就是利用乙炔能大量溶于丙酮溶液中这个特性,将乙炔装入乙炔瓶内来储存、运输和使用的。(三)乙炔中的杂质及毒性1乙炔中含磷化氢工业用的乙炔中经常含有磷化氢(PH3)。这是由于电石中含有少量磷化钙等杂质,当电石与水接触时生成磷化氢。乙炔中磷化氢的含量取决于电石的纯度。在未经净化的乙炔内,可能含有00318容积)的磷化氢。磷化氢的自燃点很低。气态磷化氢(PH3)在温度为100时,就会自燃,而液态磷化氢(P2H4)甚至在稍低于100时也会自燃。因而,当乙炔中含有空气,又有磷化氢存在时,就可能构成乙炔一空气混合气的爆炸起火。2乙炔中含硫化氢硫化氢(H2S)是由于电石中含有硫化钙、硫化铝和碳酸钙等杂质,经水分解而生成的。乙炔中硫化氢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硫化钙与水的作用。因硫化氢能溶解于水,并在其生成与分解时,与水的温度有关。如在充足的水中进行分解时,可以减少乙炔中硫化氢的含量。乙炔中硫化氢含量的范围是00815(容积)。硫化氢和磷化氢都是乙炔中的有害杂质。在焊接时,其中的硫和磷可能转移到熔接处的金属中,而使焊缝质量变坏。一般规定,乙炔中磷化氢的含量不得超过02;硫化氢的含量应小于01(按容积计算)3乙炔中含空气乙炔中的空气一般是在乙炔发生器装换电石时进入的。也可能有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和吸附在电石表面上的空气混入乙炔里。因为空气和乙炔混合比在很宽的范围内都能使乙炔燃烧和爆炸,所以它是有害的杂质,应尽量减少其含量。在通常情况下,由固定式乙炔发生器制取的乙炔中,空气的含量不超过05。而用移动式发生器制取的乙炔中,空气的含量不超过115。乙炔中空气的含量超过10时,就不能用于火焰加工。4乙炔的毒性乙炔中毒现象比较少见,它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其症状轻度的表现为:精神兴奋、多言、嗜睡,走路不稳等;重度的表现为: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发呆、瞳孔反应消失、昏迷等。也有表现为狂躁、无故哭笑等精神症状。三、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简称石油气)是石油炼制工业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大约占5080,其余是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等,在常温和大气压力下,组成石油气的这些碳氢化合物以气态存在。但是只要加上不大的压力(一般为0815MPa)即变为液体,液化后便于装入瓶中贮存和运输。在标准状态下,石油气的密度为1825kgm3,比空气重,但其液体的比重则比水、汽油轻。石油气燃烧的温度比乙炔火焰温度低,丙烷在氧气中燃烧的温度为xx2850V,用于气割时,金属预热时间需稍长,但可减少切口边缘的过烧现象,切割质量较好,在切割多层迭板时,切割速度比乙炔快2030。石油气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钢材的切割外,还用于焊接有色金属。国外还采用乙炔与石油气混合后作为焊接气源。石油气有以下特点和安全要求:(1)石油气易挥发,闪点低,其中的主要成分丙烷挥发点为42,闪点20,所以在低温时,它的易燃性就是很大的。(2)石油气燃烧的化学反应式(以丙烷为代表)为:C3H8+5O2=3CO2+4H2O+2350kJmol即一份丙烷(石油气)需要五份氧气与之化合(但实际需要量要比理论上多10)才能完全燃烧。若供氧不足,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严重时有致命危险。(3)组成石油气的几种气体都能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但是它们的爆炸极限范围比较窄。例如丙烷、丁烷和丁烯的爆炸极限分别为21795;11584和1796,比乙炔要安全得多。但石油气和氧气混合气有较宽的爆炸极限,范围为3264,有关石油气与氧气混合的燃烧爆炸性能见表24表24液化气氧气混合气的燃爆范围(4)气态石油气比空气重(比重约为空气的15倍),易于向低处流动而滞留积聚,液化石油气比汽油轻,能飘浮在水沟的液面上,随水流动并在死角处聚集,而且易挥发。如果以液体流动会扩散成350倍的气体,在使用、贮存石油气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如暖气沟进出口应砌砖抹灰,电缆沟进出口应填装沙工,下水道应装水封等,室内应有良好通风。通风口除设在高处外,还应设在低处,有利于对流。(5)石油气对普通橡胶导管和衬垫有腐蚀性,能引起漏气,必须采用耐油性强的橡胶导管和衬垫,不能随便更换而采用普通橡皮管和衬垫。(6)石油气瓶内部的压力与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翻译理论入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无机材料科学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特殊人群产品设计核心框架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经济法(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数据新闻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教育活动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材料与器件测试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电路分析基础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邯郸科技职业学院《建筑制图与识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思源学院《儿童游戏创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底捞火锅店各岗位职责
- 沪科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竞赛测试卷(含答案)
- 复旦大学大学生创业导论课件06创业的商业计划书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 医疗纠纷和解协议书(6篇)
- Q∕GDW 10799.7-2020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7部分:调相机部分
- 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指南
- 氧气安全标签
-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ppt课件
- 管道天然气改造普及工程(PE管)定向钻专项施工方案
- 血清学反应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