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戴幸平,第四章正常人体生命观,-,2,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内脏。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解剖形态;其二指内脏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第一节藏象学说,-,3,五脏:肝、心、脾、肺、肾、(心包)实质性器官化生和储藏精气“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空腔器官受盛和传化水谷“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态类似于腑,功能类似于脏,脏腑,第一节藏象学说,-,4,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二)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第一节藏象学说,-,5,(一)心,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心,解剖概念:位于胸腔之内,隔膜之上,两肺之间,脊柱之前,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花,外有心包护卫。藏象概念:心为五脏之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心在五行属火。手少阴心境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表里。,-,6,心气推动脉管通利共同组成循环于全身的系统血液充盈心气不足:面色苍白无华、血液运行无力血脉空虚:脉象细弱无力血流不畅:面色青紫、心前区闷痛或刺痛、脉象涩结代,(1)心主血脉: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生理:,病理:,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心,-,7,生理: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病理:失眠、多梦、健忘、精神不振、谵妄、昏迷等。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关系密切。,(2)心主神志: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并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神,广义: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即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狭义: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心,-,8,(1)在志为喜:是对外界信息引起的良性反应。(2)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全身血脉都属于心,面部色泽能反映心气的盛衰。(3)开窍于舌:指心的气血与舌相通,舌的正常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通过对舌的观察,来了解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状态。(4)在液为汗:“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2.心的生理联属,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心,-,9,心包络:心的外膜,上附络脉,为通行气血的道路,又称为“膻中”,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病理:外感热病-热入心包痰浊痰蒙心包、痰迷心窍,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心,-,10,主要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二)肺,位置:肺位于胸腔,居横膈之上,肺分为左、右肺,左肺有二叶,右肺有三叶,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又称“娇脏”,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肺,-,11,(1)主气,司呼吸主气:主一身之气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的调节。主呼吸之气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司呼吸: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具有呼吸功能。生理:呼吸通畅,均匀,卫外能力强。病理:呼吸气短,喘促,易外感。,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肺,-,12,肺的气化作用,将浊气排出体外肺气扩散运动,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肺气布散功能,将卫气散至全身体表,(2)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布散的作用,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肺,-,13,肺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液下输膀胱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肃清肺和呼吸道异物。,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肺,-,14,肺主宣发与肃降作用之比较肺气的宣发作用肺气的肃降作用呼出体内浊气吸进自然界清气将脾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将脾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之精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之精向下输布到其它脏腑以濡诸窍,外达皮毛肌腠养之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将脏腑代谢产生的废水下输于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卫机体的作用,同时,主司腠理的开合,讲代谢后的水液转化为汗液排出体外,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肺,-,15,(3)通调水道是指肺通过宣发与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及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宣发: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精微部分向上、向外输布,外达全身皮毛,代谢后以汗的形式由汗孔排泄;肃降: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较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以濡润之,并将废水和剩余的水液下达于肾,生成尿液,排出体外。,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肺,-,16,肺主行水的机理示意图将津液上输头面诸窍,代谢为外达全身皮毛肌腠肺气宣发汗肺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主控制腠理开阖行调节汗的排泄调控水将津液下输其它脏腑肺气肃降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而化尿尿,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肺,-,17,病理:外邪袭肺,肺失宣发,可致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失常,出现无汗、全身水肿等症。内伤及肺,肺失肃降,可致水液不能下输其他脏腑,浊液不能正常布散,进而为痰饮水湿;水饮蕴积胸中,阻塞气道,则影响气体交换,一般都有咳喘痰多的表现,甚则不能平卧。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致全身水肿,并能影响他脏的功能。,清唐容川血证论说:“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行则水行。”,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肺,-,18,(4)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脉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外清浊之气交换。生理功能:助心行血。病理表现:肺气壅塞,导致血脉运行不畅,甚至血脉瘀滞。出现心悸、胸闷、口唇青紫。,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肺,-,19,主治节: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作用。功能:调节呼吸功能;治理和调节全身的气机运动;助心行血,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肺,-,20,(1)在志为悲忧:“悲忧”属非良性情绪反应,损伤肺气(2)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肤、毛、汗腺依赖肺所宣发的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3)开窍于鼻: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发音与肺有关。(4)在液为涕:鼻为肺窍,涕为鼻黏膜分泌的黏液,有润泽鼻窍的作用。病理:鼻干燥、流涕、毛发干枯、声音嘶哑等。,2.肺的生理联属,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肺,-,21,解剖概念:脾位于中焦,在左膈之下,形如镰刀。藏象概念:在五行属土,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故脾与胃相表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被称为“后天之本”“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三)脾,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脾,-,22,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转输至全身的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脾,-,23,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的作用。饮食物胃(受纳和腐熟)小肠(分清,水谷精微肺输布和营养全身糟粕大肠。,别浊),脾,脾转输与散精,宣发,肃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谷,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脾,-,24,脾运化水谷的一般过程示意图食物胃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食糜中央土水谷之精灌四旁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小肠脾食为胃行物其津液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残渣肾受脏腑之精而藏之大肠粪便体外,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脾,-,25,生理:气血生化有源,精力充沛,壮实。病理:气血生化不足,腹胀、纳差、便溏、消瘦等。,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脾,-,26,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水液胃脾的吸收和转化布散到全身。,肺宣发到皮毛汗,肺的肃降肾与膀胱尿液,多余的水,生理:脾气健旺,水液运行正常病理:水液内停湿、痰、饮、,水肿,运化水液,-,27,脾运化水液的一般过程示意图游溢精气清中之清水饮胃头面诸窍宣发全身皮毛散精(津液)肌肉腠理小肠脾肺清浊清中之浊肃降大肠其它藏府肃降浊中之清肾浊中之浊尿膀胱,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脾,-,28,(2)脾主升清,水谷精微,脾气上升,化生气血,维持内脏正常位置,生理:水谷精微吸收和输布正常。病理:气血生化无源,头晕,乏力,腹泻。内脏下垂:脱肛等。,指脾气以升为顺。,头目,心、肺,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脾,“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29,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生理:气固摄血液功能正常,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发生出血。病理:即脾不统血,出现各种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肌衄等。,(3)脾统血,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脾,-,30,在志为思:“思”的情志活动与脾的运化、升清功能有关。气血充足,才能思深而虑远。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四肢肌肉的壮实与功能的发挥与脾气的运化功能有关。补中益气丸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与脾运化功能有关;口唇的色泽与脾气的健运、气血的充足与否有关。在液为涎:涎由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2.脾的生理联属,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脾,-,31,(四)肝,解剖概念:位于膈下,腹腔之右上方,右胁之内。藏象概念:肝有主藏血为体阴,行疏泄而用阳的生理特点。肝在五行中属木。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故肝与胆相表里。,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肝,-,32,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调畅气机2、调节情志3、促进脾胃运化4、促进水液代谢5、调理冲任、调节精室,(1)肝主疏泄疏:疏通、疏导;泄:发散、宣泄。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的生理功能,可使全身气机疏通畅达。肝的疏泄功能表明肝为刚脏,主升主动“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肝,-,33,调畅气机指肝的主升、主动、主散的特性,能疏通、畅达、升发气机。气机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脏腑功能活动形式的概括。生理: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功能活动正常协调。,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肝,-,34,病理,肝失疏泄,疏泄不及,疏泄太过,肝气郁结:闷闷不乐、悲忧欲哭、胸胁、两乳或少腹胀痛不适甚至剌痛或为积。,肝气上逆: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血随气逆:吐血、咯血,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肝,-,35,调达情志:指情志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生理:肝主疏泄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开朗,病理:,肝失疏泄,疏泄不及,疏泄太过,肝气郁结心情抑郁,肝阳上亢烦躁易怒,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肝,-,36,促进脾胃运化功能:具体表现在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功能,脾胃的升降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失疏泄,肝木乘脾脾不升清:头晕、腹胀、腹泻肝气犯胃胃不降浊:呕逆、嗳气、脘腹胀满、便秘胆汁郁滞:胁肋胀痛、口苦纳呆、黄疸,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肝,-,37,生理:疏泄正常,任脉通利、冲脉充盈、月经应时、精气溢泻,孕育正常;病理:肝失疏泄,冲任失调,气血不和,致痛经、经闭、不孕、男子排精不畅。,调节水液代谢:调畅气机,使水道通畅,调理冲任、调节精室:指男子的排精、女子的排卵和月经来潮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肝,-,38,(2)肝主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人动血运于全身人静血归于肝生理:肝藏血功能正常,血调节功能正常。病理:肝血不足肝不藏血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咯血,或月经过多、崩漏。,不能养目:,不能养筋: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肝,-,39,在志为怒:“怒”的情志变化与肝有关,怒易伤肝;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易发怒。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全身筋膜有赖肝血的滋养。“爪为筋之余”,爪甲赖肝血营养,视爪甲之荣枯可测知肝血之盛衰。开窍于目:指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物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和肝血的濡养。在液为泪:泪有濡养,滋润和保护眼睛的作用。,2.肝的生理联属,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肝,-,40,解剖概念: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藏象概念:肾在五行属水,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络属,故肾与膀胱相表里。,(五)肾,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肾,-,41,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藏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肾藏精:神具有摄纳、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天之精:来源于食物中的水谷精微。,来源,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肾,-,42,先天之精,肾气平均,肾精衰竭,肾气盛,天癸至,天癸绝,肾气衰,出生,幼年,青春,中年,老年前,老年,死亡,肾气渐盛,肾气渐衰,生长,壮,老已,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肾精决定机体的生、长、壮、老、已。,-,43,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肾,-,44,小儿生长发育迟缓。,青年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性成熟迟缓。,中年性机能减退,或出现早衰。,老年衰老加快。,病理,肾精不足,注意:肾精与肾气是同一物质,只不过是存在的状态不同,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肾,-,45,肾阳:主一身之阳,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推动和温煦作用。肾阴:主一身之阴,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滋养、濡润作用。,肾阴,肾阳,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肾,-,46,病理,肾阳虚,肾阴虚,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频数、阳痿早泄、宫寒不孕。(功能低下)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目眩男子遗精、女子梦交(津液减少),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肾,-,47,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肺、脾、肾三脏起着主要作用,其中肾中精气的气化作用,又是重要的环节。,(2)肾主水是指肾脏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肾主水机理,1、升清降浊2、司膀胱开合3、推动和调节整个水液代谢过程,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肾,-,48,肾主水示意图,胃,脾,肺,肾,膀胱,其他脏腑,水饮,头面诸窍全身皮毛,肺气宣发,肺气肃降,浊液,浊中之浊,浊中之清,脾气散精,肾气蒸化,-,49,津液代谢需要肾阴和肾阳的调节。“肾阳为开”尿液生成排出;“肾阴为合”水液的重吸收。病理: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多合少:小便清长,开少合多:尿少,水肿,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肾,-,50,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而行调节呼吸的作用。,生理:肾气充足肾主纳气呼吸均匀,吸气有一定深度。病理:肾气亏虚肾不纳气呼吸表浅,动则气喘,呼多吸少。,(3)肾主纳气,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肾,-,51,在志为恐:恐惧、害怕的精神状态与肾有关。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肾精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的功能。肾精能化生骨髓,脑髓和脊髓。“齿为骨之余”,齿由肾中精气所充养。“发为血之余”,肾精能化血,血能养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前阴的排尿和生殖功能,后阴的排泄粪便作用均与肾有关。在液为唾:唾为为肾精所化,有润泽口腔,帮助食物下咽的作用。,2.肾的生理联属,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肾,-,52,命门:生命的根本,部位,右肾命门说两肾命门说命门在两肾之间说命门为肾间动气说,肾阳为命门之火肾阴为命门之水,功能,第一节藏象学说一、五脏肾,-,53,七冲门:是指人体消化食物通道的七个重要关口。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賁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太仓,胃的别称。下极,指肛门。,第一节藏象学说二、六腑,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54,(一)胆,生理:肝主疏泄:胆汁排泄正常,脾胃运化健旺。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的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第一节藏象学说二、六腑,-,55,病理,肝失疏泄,胆汁上逆: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胆汁外溢:黄疸。,胆汁郁滞:胸胁胀满疼痛、食欲不振,厌食油腻、腹胀、便溏等。,第一节藏象学说二、六腑,-,56,2.胆主决断是指胆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病理:胆怯怕事,或数谋略而不决,善恐易惊,失眠多梦等。,第一节藏象学说二、六腑,-,57,(二)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主受纳,腐熟水谷:接受和初步消化食物。,病理:胃脘胀痛,纳呆厌食,嗳腐食积,或多食善饥等。,第一节藏象学说二、六腑,-,58,2.主通降,以降为和:胃气以通畅下降为顺。病理:胃失通降,浊气上蒸口臭,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第一节藏象学说二、六腑,-,59,(三)小肠,主受盛和化物:是指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后,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病理:腹胀、腹痛、便溏等。2.泌别清浊:将食物分为精华和糟粕的功能。病理:小便短少、泄泻、便溏等。,第一节藏象学说二、六腑,-,60,(四)大肠,病理:传导功能失常,大肠湿热:腹痛、下痢、里急后重。大肠实热:便秘。大肠虚寒:腹痛、肠鸣、泄泻,传化糟粕,第一节藏象学说二、六腑,-,61,(五)膀胱,膀胱的开合受肾的气化作用调节。,病理:开合失调,尿多、遗尿、失禁。尿少,尿潴留等。,贮尿和排尿,膀胱的开合受肾的气化作用调节。,第一节藏象学说二、六腑,-,62,(六)三焦,脏腑之外、躯体之内的整个体腔,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分,总称三焦。,第一节藏象学说二、六腑,-,63,1.主要生理功能,通行原气:原气以三焦为通道到达全身。运行水液: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第一节藏象学说二、六腑,-,64,上焦如雾:上焦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主宣发卫气,敷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发挥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中焦如沤:中焦包括脾与胃,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下焦如渎: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肝、肾、膀胱、女子胞、阴部等。,2.三焦部位划分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第一节藏象学说二、六腑,-,65,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它们在形态上多属中空而与腑相似,在功能上则“藏精气而不泻”而与脏相似,既区别于脏,又不同于腑,故把它们称作奇恒之腑。,第一节藏象学说二、六腑,-,66,主宰生命及精神活动:“脑为元神之府”生理: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病理: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狂燥易怒、甚或昏愦等。,脑,第一节藏象学说三、奇恒之府,-,67,女子胞,主月经:受肾精支配,与心、肝、脾功能有关。病理:月经不调,如闭经、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甚或崩漏。主孕育胎儿,第一节藏象学说三、奇恒之府,-,68,脏腑之间相互联系举例,例一:食物及水液代谢过程,食物及水胃(受纳、腐熟),肝主疏泄(调节),脾(运化),肺全身,宣发,肃降,肾(气化)膀胱,尿,排出,主降,小肠(分别清浊),清,大肠大便,进一步吸收,浊,-,69,例二:血液生成及循环,水谷精微脾运化血,肾中精气肾气化,生成,肝藏血,主疏泄,(调节),脾统血,(摄血),心主血脉,(推动),肺朝百脉,(助心行血),生成,脏腑之间相互联系举例,-,70,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产生脏腑功能活动精、气、血、津液基本物质,第二节气、血、津液,-,71,(一)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气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二)气的生成先天之精气肾封藏水谷之精微脾运化自然之清气肺呼吸,气,(一)概念: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精微物质,二是人体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后者是前者的功能表现。(二)气的生成先天之精气肾封藏水谷之精气脾运化自然之清气肺呼吸,第二节气、血、津液一、气,-,72,1推动作用: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病理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脏腑经络功能减退、血行瘀滞、水液停聚。2温煦作用: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病理畏寒肢冷、脏腑功能减退、血液津液运行迟缓。,(三)气的功能,第二节气、血、津液一、气,-,73,3防御作用: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病理:人体抗病能力下降,易罹患疾病。4固摄作用: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和对脏器位置的固护作用。病理:出血、自汗、尿失禁、流涎、泛吐清水、泄泻、滑精、早泄、崩漏、带下以及胃、肾、子宫下垂、脱肛等。,第二节气、血、津液一、气,-,74,病理:气、血、津液代谢障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障碍;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障碍。,气化是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效应。,5气化作用,第二节气、血、津液一、气,-,75,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气的运动形式,第二节气、血、津液一、气,-,76,1.元气:原气、真气。生成:先天之精为基础,后天之精作充养。分布:发于肾,通过三焦循行全身。功能: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推动、温煦、激发人体生理活动)。代表人体的正气。,(五)气的分布与分类,第二节气、血、津液一、气,-,77,生成:肺吸入自然界清气脾化生水谷精微之气,结合而成,分布: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功能:走息道以司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2.宗气,第二节气、血、津液一、气,-,78,生成:来源于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分布:行于脉内,分布全身。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3.营气,第二节气、血、津液一、气,-,79,生成:来源于水谷精微中活力最强的部分。分布:行于脉外,分布于皮毛、肌肉、胸腹等。功能:护卫肌表,抵御外邪;温煦脏腑、肌肉、皮毛等;调节肌腠开合,维持正常体温。,4.卫气,第二节气、血、津液一、气,-,80,(一)概念: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生成:1.营气和津液组成:脾胃为气血生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防火门窗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版房地产经纪服务售房协议合同
- 2025年度KTV包间租赁及娱乐服务合同
- 2025版环保产业项目合作协议范本下载
- 2025版高铁站停车场租赁合作协议样本
- 体检院感培训课件
- 2025版石材材料质量检测与采购合同
- 2025版全新影视制作摄像师聘用合同书样本下载
- 2025年汽车租赁公司车辆保险代理合同
- 2025年度海洋科技园区场地空地租赁及海洋资源开发合同
- 企业环保组织机构情况及管理制度模版(3篇)
- 仓库年度评审报告范文
- 【课件】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综合与实践+设计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场地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课件
- DB65-T 4773-2024 生物安全实验室消毒技术指南
- 成人体外膜氧合辅助期间感染防控专家共识2024版
- 2024年河北石家庄市井陉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益性岗位招聘10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优化方案语文必修上册
- 云南省大中型水电站情况表
-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 DL-T 5117-2021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PDF解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