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母猪饲养管理_第1页
分娩母猪饲养管理_第2页
分娩母猪饲养管理_第3页
分娩母猪饲养管理_第4页
分娩母猪饲养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娩及哺乳母豬之飼養管理,為獲取大窩又健康之仔豬,且離乳前能快速生長,母豬應於懷孕、分娩、泌乳期間給予適當照顧。採行之離乳措施,應使母豬能儘早再配種。達預產之母豬,其本身與將產下之仔豬應有最佳之營養與健康狀態,前者需藉飼予母豬均衡飼糧,後者除需良好管理作業配合外,尚須嚴格實施衛生保健計畫,新生仔豬方能發育壯碩,並於哺乳期間有最大之存活率。,1,一、分娩前,(一)母豬驅蟲母豬應於分娩前三週與一週實施內外寄生蟲之驅蟲,經驅蟲後始移入分娩舍或分娩欄。,2,Sow dewormer,(二)準備分娩欄舍實施統進統出作業者,應於徹底清洗消毒分娩舍後,空置 57 天。若無法採用統進統出作業者,亦應將個別分娩欄或分娩架徹底清洗消毒。清洗作業要求清除地板、隔牆、天花板之積垢,可使用高壓清洗設備及硬毛刷。清洗作業若能完全清除有機物,則施用之消毒劑方有效果。,3,(三)母豬洗身懷孕第 110 天以前,以溫性肥皂及溫水清洗母豬乳頭及腹部,可去除可能帶有多數細菌之土壤及糞便,該細菌常為引起仔豬下痢之潛在因子。母豬洗身亦可除掉會感染哺乳仔豬之蛔蟲卵。,4,(四)母豬餵飼於分娩欄內,預產前母豬之餵飼方式一如懷孕母豬者,每日限飼 4-6 Lb,若飼予輕瀉性飼糧(laxative ration)對防止便秘效果較佳。此期間改飼膨鬆飼料(bulky diet),每噸(2,000 kg)飼料添加 20 Lb 瀉鹽或 15 Lb 氯化鉀,或飼糧中部分蛋白質補充料採用亞麻仁粕,均可防止便秘或矯正便秘。膨鬆飼料可用燕麥或麩皮取代 25% 穀類調製,某些地區亦有採用纖維性飼料如添加苜蓿粉或甜菜渣等,但在母豬分娩後,應立即自飼糧中移去膨鬆性單位飼料。此期間,飲水不限,但應防止潑出打濕分娩欄。,5,二、分娩及泌乳,(一)環境需求母豬區之適宜環境溫度為 1324C。採用實心地面或無墊料之條狀地板者,仔豬區於最初數天溫度應維持在 3235C,爾後維持在 2127C 直至 36 週離乳。,6,(一)環境需求(續)分娩舍應有合宜之通風。高溫時,可採水牆或滴灌器(drip irregation emitter)等降溫設施,後者係滴水於母豬頸部,氣溫達 28C 以上時啟用,每小時出水量約 3 L。飼於條狀地板之母豬經降溫處理後,呼吸速率較慢、採食較多,且哺乳期間失重較少。,7,認識分娩(假設母豬於 115 天分娩),8,(補充資料),認識分娩(續),9,(補充資料),認識分娩(續),10,(補充資料),誘發分娩:懷孕 112-113 天時注射 PGF2a,28 小時後分娩分娩時使用激素肌肉注射 5-10 IU oxytocin( 10 IU 會有子宮痙攣)陰唇黏膜下注射僅需 2.5 IU oxytocin,(二)掌握分娩時間母豬應於正確之地點及時間準備分娩,分娩前置作業應依循管理計畫。正確分娩管理需記錄配種日期、計算預產期、詳細觀察母豬;母豬應不遲過懷孕 110 天移至分娩欄,可避免懷孕期較短者在不當場所分娩造成窩仔豬損失。若無配種日期記載,則應於孕後期每日仔細觀察母豬腹部脹大、陰唇腫大、乳頭飽滿情況,以推測預產期。,11,(二)掌握分娩時間(續)近分娩之特徵:可擠出乳汁時,將於 24 小時內分娩。乳汁最初呈灰色,接近分娩時則呈乳白色。母豬可能不休息或較神經質,可能想跳出分娩架,會咬任何可咬到之物,頻尿,有鋪床褥之行為。如有確切配種日期,可注射前列腺素以誘發分娩,便於配合其他管理作業。,12,(三)產程如有人員照顧分娩,可減少死產小豬數,仔豬死亡多發生於出生及生後最初數小時內。人員應去除新生仔豬之胎膜避免窒息,並協助恢復仔豬之精神;分娩後,最初數天如有人員照顧,亦可減少仔豬因其他原因導致之死亡。整個產程約 0.55 小時,前後娩出仔豬之間距約為 15 分鐘,但甚至有數小時者。若分娩慢但確定屬正常無難產者,可使用催產素(oxytocin)加速娩出速度。通常在前一仔豬娩出後 30 分鐘,並無結束分娩排出胎衣跡象時,即可給予催產素。,13,(三)產程(續)難產及大型老母豬之產程常耗時過久,導致死產數及分娩後最初數日仔豬死亡數增加。懷孕期間餵飼過量亦會延長產程,某些母豬個體有此遺傳傾向,則分別採取正確飼養預防母豬過重或瘦削,與加強選拔淘汰以克服該問題。,14,(四)助產有需要時,才予以協助。母豬持續強烈陣痛一段時間,但卻無仔豬娩出,即需協助。人員手臂應戴上長手套,經潤滑後深入產道,輕抓在出生位置上之仔豬,向外拉出,協助娩出。難產母豬常有 MMA 綜合症(乳房炎 mastitis、子宮炎metritis、缺乳症 agalactia),為減少人工助產導致之併發症,可用抗菌液作為助產潤滑劑,母豬分娩後灌注 50100 mL 抗菌液或肌肉注射抗生素皆有助於減少或預防生殖道感染。,15,(五)神經質母豬近分娩時母豬暫時變得緊張或神經質者,即需有人員在場,防止新生仔豬因受壓或被咬死。將仔豬移至溫暖處,直到分娩結束,試探性將一隻仔豬置於母豬處觀察反應。此種母豬之神經質通常在數小時內消失。,16,(六)新生仔豬之營養每隻仔豬需獲得初乳(colostrum),初乳內之抗體可提供保護作用,防止細菌感染。母豬在分娩前後飼予輕瀉性飼糧、維持合適之環境溫度、無傳染性疾病病原感染,才能確保母豬展現正常之產乳功能。有敵意之母豬、窩仔數太大、仔豬體弱或體小、母豬死亡或無法泌乳時,仔豬可能無法吮乳,可採人工餵食初乳或寄養或以代母輪替哺乳,寄養之仔豬不宜超過三日齡。,17,(六)新生仔豬之營養(續)代乳粉(milk replacer)營養組成適合仔豬需要,但不含抗體,其含抑菌功能之抗生素。嚴加注意所有仔豬餵飼器具衛生清潔,避免仔豬下痢。潮濕、冷風吹襲、採食過多會加速下痢。,18,(七)哺乳期間母豬餵飼母豬產後 1224 小時不需餵飼,但應持續供應飲水。產後第一餐可飼予 2 或 3 磅輕瀉性飼料,而後盡快逐步加料至最高量。分娩後亦可採用全量餵飼,尤其是哺育大窩之母豬。離乳時失重過大且處於熱能消竭狀態之母豬,其離乳後再發情常超過正常者之 37 日範圍。,19,(七)哺乳期間母豬餵飼(續)分娩時處於正常狀況之母豬,於泌乳期間會失重,但不致於損害其繁殖效率。哺育少於 8 隻仔豬者,每日餵飼基本量 6 磅飼料,每多一隻仔豬則多予 0.5 磅。離乳前沒必要減料。應鼓勵分娩架內之母豬每日能站立 2 或 3 次,以刺激其採食飲水、排糞排尿,此亦使管理員能適時觀察母豬。,20,(八)哺乳仔豬之飼養母豬乳中缺乏鐵,13 日齡仔豬必須補充鐵,常以肌肉注射聚葡萄糖鐵(iron dextran)或 gleptoferron 提供 100200 mg 鐵。仔豬一週齡起可飼予含 20% CP 之教槽(creep feed)或仔豬初期(保育)料,使仔豬較早習慣採食乾飼料。保育豬料之 CP 含量為 20%,仔豬、生長豬與肥育豬者分別為 18、16、14%。即使仔豬在採食乾飼料前,亦應隨時提供清潔之飲水。,21,(九)保健母豬分娩後數天內仍應仔細觀察,如無食慾、精神不佳、對仔豬吮乳無反應者即應即時矯正,以防止發生 MMA。若場內多數母豬有 MMA,則需擬定預防管理計畫,該計畫亦適用於防範 AR、小病毒、SMEDI、豬黴漿菌肺炎(MP)感染。,22,三、疾病預防,分娩舍為豬場經營重地,應注意下列各項措施:1. 隔離:盡可能將母豬及其仔豬與鼠、貓、犬、人、新引進豬隻有最大之隔離。2. 清洗消毒各項設施:分娩舍使用前,欄架及器具皆應徹底清洗消毒。3. 母豬洗身:母豬於移入分娩舍前,應洗淨身體,可控制某些傳染病病原。4. 重視母豬及仔豬管理:使母豬有最佳泌乳功能,仔豬應餵食初乳。5. 實施預防措施:於高密度養豬區或疾病盛行季節前,使用疫苗、菌苗免疫豬隻。保持環境乾燥,避免高濕、寒冷及賊風等緊迫。,23,四、要點,1. 對在分娩時及分娩後之母豬及窩仔豬建立及維持一疾病預防及保健計畫,全時保護母豬及仔豬免於疾病危險2. 母豬移入分娩設施前,於最短時間內進行兩次驅蟲3. 記錄配種日期以計算預產期,孕末期觀察母豬,確使母豬於懷孕 110 天前移入分娩設施;記錄母豬生產力(繁殖力)數據,供爾後選拔淘汰之參考4. 自 110 天至分娩後一週,飼予母豬輕瀉性飼糧。若使用膨鬆單位料,應於分娩後盡快不用,24,5. 若母豬下乳,則於 24 小時內分娩。母豬愈接近分娩,可能不休息且變得較興奮,有些甚至脾氣不佳6. 正常產程可能短於 1 小時或超過 5 小時,注射催產素能縮短產程,但產道如有阻塞則不得使用7. 母豬分娩時如有人員在場,能防止仔豬因外傷、母豬咬、窒息在胎膜內、體弱而致死8. 僅當母豬顯示某些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