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茶员国家职业标准解读及考评人员的工作任务及要求,报告人:,01,02,03,评茶员职业概况,评茶员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及工作要求,考评人员的工作内容及要求,目录,04,实操考核过程中的考评要点,一、职业概况,01,1.评茶员等级分类(五级)2.各个等级申报对象条件3.鉴定方式(理论+技能实操),1.评茶员等级分类(五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初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评茶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评茶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2.各个等级申报对象条件,1、初级评茶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2年。(2)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中级评茶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3年,经中级评茶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注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4年。(3)连续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6年。(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中级工),添加相关文本信息,-高级评茶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4年,经高级评茶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并连续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6年。(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高级工)(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连续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2年。-评茶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评茶工作不低于5年,经评茶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8年。(3)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毕业生,连续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2年。(4)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连续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3年。-高级评茶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评茶师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3年,经高级评茶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评茶是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5年。,3.鉴定方式,理论知识考试(笔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进行。考试(考核)成绩均采用百分制,两相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评茶师、高级评茶师鉴定还需通过综合评审。,评茶员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及工作要求,02,1.基础知识(感官审评的基础知识)2.各个等级工种的工作要求,1.茶叶感官审评基础知识,(1)茶叶感官审评室的环境条件要求;(2)评茶设施的规格要求;(3)实物标准样的定义;(4)大宗绿茶审评方法;(5)红茶审评方法;(6)近压茶审评方法;评茶专业知识(7)乌龙茶审评方法;(8)花茶审评方法。,环境,审评室:座南朝北,北向开窗。面积不得小于15m2。室内色调:白色或浅灰色,无色彩、无异味干扰。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527。,室内光线:应柔和、自然光、明亮,无阳光直射。自然光线不足时,应有辅助照明,辅助光源光线应均匀、柔和、无投影。噪声控制:评茶时,保持安静。控制噪声不得超过50dB。,用具,4.2.1审评台:干评台为80cm-90cm高*60cm-75cm宽,台面为黑色亚光;湿评台为75cm-80cm高*45cm-50cm宽,台面为白色亚光;审评台长度视实际需要而定,4.2.2审评杯碗:白色瓷质,大小、厚薄、色泽一致,可分为初制茶(毛茶)审评杯碗、精制茶(成品茶)审评杯碗、乌龙茶审评杯碗,4.2.3评茶盘:木板或胶合板制成,正方形,23cm边长*3.3cm边高;盘的一角开有缺口,缺口呈倒等腰梯形,5cm上高*3cm下高;涂以白色油漆,要求无气味。4.2.4分样盘:木板或胶合板制成,正方形,23cm边长*3.3cm边高;盘的两端各开一缺口,涂以白色油漆,要求无气味。,4.2.5叶底盘:黑色小木盘或白色搪瓷盘;小木盘为正方形,10cm边长*1.35cm边高,供评审精制茶用;搪瓷盘为长方形,23cm边长*17cm边宽*3.0cm边高,一般供审评初制茶和名优茶叶底用。,4.2.6称量用具:天平,感量0.1g。4.2.7计时器:定时钟或特制砂时计,精确到秒。,4.2.8其他:刻度尺、网匙、茶匙、烧水壶、电炉、塑料桶等。,茶叶感官审评技术知识,(1)评茶基本功知识;(2)评茶术语的定义知识;,审评,取样方法审评内容审评方法,取样方法(扦样),5.3.1外形审评方法:将200300g样茶倒入评茶盘中,双手握住茶盘对角,一手要拿住样盘的倒茶小缺口,用回旋筛转法,使盘中茶叶分出上、中、下三层,用目测、手感等方法,通过调换位置、反复查看比较外形。,审评内容,审评因子名优茶和初制茶审评因子:包括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五项因子”。精制茶审评因子:包括茶叶外形的形态、色泽、匀整度和净度,内质的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八项因子”。,审评因子的审评要素,外形审评:干茶的条索、嫩度、色泽、匀整度、净度等。汤色审评:茶汤的颜色种类与色度、明暗度、清浊度等。香气审评:香气的类型、浓度、纯异、持久性等。滋味审评:茶汤的浓淡、厚薄、醇涩、纯异和鲜钝等。叶底审评:叶底的嫩度、色泽、明暗度、匀整度等。,茶汤制备方法,称取样茶3.05.0g投入审评杯内,茶水比为1:50,注满沸水,加盖,计时;到规定时间后,将杯内茶汤滤入审评碗内,留叶底于杯中。审评顺序:开汤后,按香气(热嗅)、汤色、香气(温嗅)、滋味、香气(冷嗅)、叶底的顺序逐项审评。(1)乌龙茶冲泡程式:样茶5g,(如110ml倒钟形评茶杯,150ml规格审评碗),按冲泡时间2分钟、3分钟及5分钟的顺序分三次进行冲泡审评。(2)红、绿、黄、白茶等冲泡程式:成品茶样3g,置于150ml评茶杯中(茶水比例为1:50),注满沸水盖5分钟后将茶汤沥入150ml的评茶碗中紧接热嗅杯内叶底香气同,审评汤色、滋味温溴、泠嗅杯内叶底香气最后把叶底移入叶底盘进行叶底审评。(3)紧压茶叶泡程式:茶样5g,置于250ml的评茶杯中(茶水比例为1:50),注满沸水加盖8或10分钟后把茶汤沥入250ml的评茶碗中紧接热嗅叶底香气,审评汤色、滋味温嗅、冷嗅杯内叶底香气将叶底移入叶底盘中审评。,审评结果与判定:七档制审评方法,结果评定:根据计算结果审评的名次按分数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列。如遇分数相同者,则按“滋味外形香气汤色叶底”的次序比较单一因子得分的高低,高者居前。,2、工作要求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评茶员、评茶师、高级评茶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初级评茶员技能要求:1、能按操作规程要求进行匀样、称样,并按编码顺序置入评茶杯中2、能掌握正确的冲泡时间、水温、杯碗容量、茶水比例3、能掌握正确的嗅香气和尝滋味的方法,能辨别琛、霉、异等不正常气味4、能区别汤色的深浅、明暗、清浊5、能掌握叶底的评定方法,能辨别叶张的老嫩、匀杂、色泽6、能初步使用评茶术语描述常见茶类的主要品质特征7、能按评茶程序,及时记录品质情况,中级评茶员1、能评定一大茶类的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四因子2、能掌握该茶类不同级别的香气类型,能辨别香气的高低、浓淡和纯异3、能掌握该茶类不同级别的滋味特征,能辨别茶汤的浓淡、强弱、鲜陈4、能掌握该茶类不同级别的叶底特征相关知识:5、相关茶类内置审评技术知识6、相关茶类不同级别的内质各因子品质特征知识,高级评茶员1、能熟练掌握湿评内质操作要领,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不同个体样品的内质评定,减少误差2、能熟练评定两大茶类的内质各因子3、能掌握两大茶类不同级别的内质品质特征4、能评比名优绿茶的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各因子5、能掌握名优绿茶应具备的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品质要求相关指示:6、茶叶内置身评中误差的控制知识7、名优绿茶内质各因子特殊品质要求,评茶师1、能评比六大茶类的内质各因子2、能熟练掌握三大茶类的审评技术3、能熟练分析香气、滋味中的陈、异、烟、焦、酸、馊等品质弊病4、能熟练辨别叶底的叶张嫩,砂清或发酵程度,品种特征以及产生花青、焦斑、红梗红叶、枯暗花杂等品质弊病的原因5、能指导初、中、高级评茶人员正确辨别各茶类的香气、滋味类型,分辨大叶种与中小叶种、春茶与夏秋茶以及不同茶树品种、地区之间香气、滋味的差别6、能准确运用评茶术语,描述六大茶类的品质情况及优缺点7、能指导他人准确、规范使用评茶术语,高级评茶师培训指导(一)工作内容:培训技能要求:1、能胜任教学培训工作2、能编写各等级评茶人员的培训大纲和教材(二)工作内容:指导技能要求:1、能指导各级评茶人员以最佳生理状态,准确评定香气、滋味各因子2、能指导各级评茶人员运用化学变化原理,分析各茶类不同品质特真的形成原因,考评人员的工作内容及要求,03,一、考评人员的工作内容及要求(过程、流程及要点);二、实操考核过程中的考评要点;三、附录: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考评人员的工作内容及要求1、考评人员的工作内容:(1)确定一名经验较为丰富的考评员,担任考评小组组长。(2)由组长负责召集考评员,共同学习本次考评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讨论确定实操考核的流程、考核要点和要求。(3)做好考评前的资料准备,如考核评分表等。(4)现场检查考试场地的设备、器材、环境布置、安全保障设施等软硬件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鉴定所(站)。,(5)查验考生身份证、准考证等考核规定携带的相关证件,核对考生身份。(6)检查考生自带物品,确认是否有违规携带工具、资料及相关物品。(7)分发考试试卷、考试耗材及相关辅具。(8)考试过程中,对考生现场操作过程进行评定,并做好登记。(9)考试结束时,收集考试结果材料,填写现场记录单,并要求考生签字确认。(10)对考试结果材料进行评分。(11)封存考试结果材料,统一交给保管人。(12)考评员负责将所有考生的实操成绩进行登记造册,并撰写考评小结。(13)组长负责起草实操考评总结报告,所有考评员签字后,连同考生的成绩、过程资料(影像),上报所在鉴定所(站),由鉴定所(站)整理后统一上报主管部门。所有考评资料交所在鉴定所(站),存档备查。,2、工作要求(1)每场考试须安排3个考评员。(2)考评员上岗前必须佩带考评员胸牌。(3)严格遵照所考评职业(工种)的实操考核要求及评分标准,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4)对考生操作过程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行为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避免发生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5)对考生提出的问题,注意甄别,有限公平的问题不予以回答。(6)独立完成考评任务,认真履行考评职责,严格执行鉴定规程和考场规则。(7)在考核过程中,按照评分标准逐项进行评分。评分过程中如有争议,须由现场3位考评员商议后确定。(8)严格遵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各项保密规定。,考试的过程及流程,一、考试时间1、省考(国考)理论职业技能考试流程:8:00监考员、工作人员到达考点考务办公室,参加考务工作会8:30监考人员领取试卷8:40考生进场,监考人员宣读考试有关规定8:50考试预备(发试卷)9:00开始考试10:30考试结束,二、考前准备1、在考场张贴考场规则、应试人员违纪违规处理办法、答题卡填涂说明。2、审验考生身份,收集考生身份证件按次序装入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证件保管夹,并在开考30分钟内请考生在考场座次表上签字。3、做好清场工作。监考人员要求考生将所带书籍、资料、包裹全部放在考场讲台指定位置,考生抽屉里一律不允许有任何与考试有关的物品。加强手机等通讯工具管理,考生手机必须关机放在手机袋中,如发现其拿出或使用视为舞弊处理。4、监考人员将考试时间、职业(工种)、科目代码等写在黑板上。如考试时间9:00-10:30(或规定时间)职业(工种):x科目代码:x5、监考人员在启封试卷袋前向考生展示密封情况,并请两位考生在试卷袋上签名,试卷启封后核对考试的职业(工种)、等级是否与袋面上一致,如有问题及时报告主考处理,三、考中要求1、监考人员认真核对考生身份(如本人身份证、准考证与座次表上的信息、照片是否一致)。未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的考生由监考人员或流动监考交主考处理。2、监考人员提醒和指导考生除用钢笔填写考点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科目代码号、报考职业(工种)和等级外,还须用2B铅笔按正确方法填涂准考证号、科目代码号、答题区答案等信息。3、开考30分钟后,监考人员将缺考考生的试卷和答题卡收回进行填写和填涂(姓名、准考证号、科目代码、职业(工种)及等级、缺考标记),并将缺考号记录在试卷袋和答题卡袋。缺考考号。栏内。,四、试卷回收1、考试结束时,考生不得将试卷和答题卡带出考场,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按原袋回收清点数量无误后,方可让考生依次离场。2、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整理好后,集中到考务办公室,经流动监考或主考清点签字后,再进行封袋(试卷与答题卡分别装袋),考生签名的座次表装在答题卡袋内。3、监考人员将封装好的试卷和答题卡袋,统一交给试卷回收工作人员,由考点主考或流动监考将试卷和答题卡交回省中心。特别注意:考试结束后,试卷与答题卡一定要分开装袋密封,避免答题卡漏装与误装。座次表(1张)放于答题卡袋,由试卷回收彐、作人员带回省中心。,考务工作要点,包括:考点布置要求、考场设置要求、考务人员管理、考生身份证和准考证要求、考生携带物品要求、考试试卷答题要求、问责要求、考场设备配置要求,二、实操考核过程中的考评要点,1.鉴定实操考核管理办法,一、各考点根据实操场地设备、考试时限和考生人数,编排考试轮次和考试工位。考场设备要求:(一)考场整洁、卫生、明亮;(二)根据鉴定职业(工种)的特点设有工具间、备品库,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器材;(三)考试所用设备仪器完好(应经检测,明确性能正常、精度在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二物理运动题库及答案
- 未来绿色出行:离子液体电解质的应用前景
- 未来趋势:高性能塑料的生产技术与市场分析
- 2025年高空作业安全教育考试试卷带答案
- 2025年高级电工考试题库(附答案)
- 绿色建筑材料研究报告:自修复复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工业园区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策略分析
- 新材料科技在制造业的应用与影响研究
- 轨道交通车辆3D打印零部件发展分析报告
- 智能玻璃中光电传感器的核心技术解析
- 食品检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 监理安全制度
- 营养强化盐,你了解多少-
- 病例汇报PPT模板
- 英语四级单词4500
- 肿瘤学-宫颈癌(双语)
- GB/T 34988-2017信息技术单色激光打印机用鼓粉盒通用规范
-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优质教学课件
- 艰苦边远地区范围和类别表
- 《旅游法》与旅游文明
- 《国际私法》教学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