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稻基础知识,.,中国杂交水稻概况,水稻种植面积为4,5亿亩,杂交水稻为2.32.5亿亩,占50%左右。(2002年分别是3.3亿亩2.15亿亩)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杂交水稻的贡献功不可没。我国杂交水稻平均亩产为460公斤,超级杂交稻的推广,亩产还可提高150公斤左右。超级杂交稻的种植面积达到2亿亩时,可每年增产稻谷300多亿公斤。,.,稻的常见分类,1、早、中、晚稻2、籼、粳稻3、常规、杂交稻(两系、三系),.,杂交(三系)水稻的制种,父本,.,.,中国稻作区自然条件,积温:通常指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一发育阶段内,高于生物学零度以上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积温是衡量一个品种熟性和一个地区热量资源的主要指标。有效积温:是一定时期内日平均温度与生物学零度差值的累积。生物学零度: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最低温度,.,水稻的三性,1、感光性水稻品种在适宜生长发育的日照长度范围内,短日照可使生育期缩短,长日照可使生育期延长,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2、感温性水稻品种在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其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其生育期延长,水稻品种因受温度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3、基本营养生长性即使在最适合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水稻品种也必须经过一个必需的最短营养生长期,才能进入生殖生长,开始幼穗分化。这个短日、高温影响的最短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又称短日高温生长期),水稻这种特性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一生,习惯上把水稻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称为水稻的一生。,.,水稻种子,.,水稻的生长进程及产量构成,萌发,拔节,孕穗,抽穗,乳熟,蜡熟,完熟,分蘖,幼苗,杨花,营养生长阶段,1、营养生长阶段2、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并进阶段3、生殖生长阶段,营养、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生殖生长阶段,穗数决定期,粒数决定期,粒重决定期,.,水稻各生育期适宜气温表,安全出苗温度自然条件下,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籼稻)的初日,作为早播界限期。再根据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移栽返青期安全移栽的温度指标为日均温15以上,移栽过早,返青迟,易死苗、僵苗。分蘖期最适温度为30左右;一般日均温度稳定在19以上,日照充足,土壤养分充足,浅插、浅灌对分蘖有利。日均温度低于15,分蘖受到抑制;气温高于37,天气干旱不利于分蘖和正常生长发育。拨节孕穗期日均温度30为最适宜,日均温度降低到20以下,最低温度在14以下,会产生严重的空秕、瘪粒现象。这一时期是需水、肥最多的关键时期,受旱、脱肥会造成水稻穗小粒少。抽穗开花期水稻抽穗期受低温伤害的温度指标为日平均温度连续3天以上22(籼)。适宜温度为25-35。灌浆成熟期天气晴朗、日照充足、气温高于20以上,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灌浆成熟。乳熟期缺水、干旱,结实不饱满,增加空秕瘪粒数。播种期要避开灾害性天气(旱、涝、台风、低温、高温等)应掌握灾害发生规律,调整播种期,避灾保收。如中稻要避开7月下旬到8月上旬高温阶段抽穗扬花。,.,水稻的高产栽培基础,水稻的产量构成水稻的产量由单位面积穗数(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组成。水稻高产栽培途径水稻高产栽培有3个途径,即大穗型栽培、多穗型栽培和穗粒兼顾型栽培。具体要依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而定。,.,1大穗型穗大粒多,结实率偏低且不稳定,茎、鞘贮藏物质的输出率与转换率高,单位叶面积负担的颖花数量多。异步灌浆型:强弱势粒异步灌浆(两段灌浆现象)。栽培策略:增加抽穗前的茎、鞘贮藏物质;促进出穗后的光合作用。2多穗型穗小粒少,结实率高且稳定,茎、鞘贮藏物质输出率低,单位叶面积负担的颖花数量少。同步灌浆型:强弱势粒同步灌浆。栽培策略:增加群体的总颖花量。3穗粒兼顾型库源特性介于上述两类品种之间或库容量虽大,但结实率也高,源库共同制约其产量形成,增源或扩库均可增产。这类品种源、库的自身调节能力较强,栽培措施的回旋余地也较大。栽培策略:应根据具体条件而定。,.,水稻肥料运筹与施用,南方稻区因各地条件差异较大,在施肥方式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基肥、追肥的比重及其追肥时期、数量配置上。施肥方法上,磷肥全作基肥;钾肥的40%作分蘖肥,60%作穗肥;氮肥的施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底肥“一道清”施肥法底肥“一道清”施肥法是将全部肥料于整田时一次施下,使土肥充分混合的全层施肥法。适用于黏土、重壤土等保肥力强的稻田。2.“前促”施肥法“前促”施肥法是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早施、重施分蘖肥,使稻田在水稻生长前期有丰富的速效养分,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确保增蘖增穗。尤其是基本苗较少的情况下更为重要。一般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80%,其余肥料在返青后全部施用。此施肥法多用于栽培生育期短的品种,施肥水平不高或前期温度较低,肥效发挥慢的稻田。(多穗型)3.“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这种施肥法仍注重肥料的早期施用。其最大特点是强调中期限氮和后期补氮。在施足底肥基础上,前期早攻分蘖肥,促进分蘖确保多穗;中期晒田控氮,抑制无效分蘖,争取壮秆大穗;后期酌情施穗肥,以达多穗多粒增加粒重的目的。这种施肥法,在生产上应用广泛,尤其在南方一季中稻区,适用于施肥水平较高、生育期较长、分蘖穗比重大的杂交稻。(穗粒兼顾型)4.“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在栽足基本苗的前提下,减少前期施肥量,使水稻稳健生长,主要依靠栽培的基本苗成穗,本田期不要求过多分蘖。中期重施穗肥,促进穗大粒多,后期适当补施粒肥,增加结实率和粒重。适用于生长期较长的品种、肥料不足和土壤保肥力较差田块。(大穗型),.,稻田水分管理,萌发,拔节,孕穗,抽穗,乳熟,蜡熟,完熟,分蘖,幼苗,杨花,2530天,6070天,100110天,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水层灌溉,浅水抽穗,湿润灌浆,干湿黄熟,深水返青,.,长江中下游双季稻水稻施肥指导意见,1.施肥问题及施肥原则长江中下游早稻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肥用量偏高,前期氮肥用量过大,有机肥施用少,微量元素锌和硅缺乏时有发生。(1)适当降低氮肥总用量,氮肥分期施用,适当减少基蘖肥的施用比例、增加穗肥施用比例。(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3)增施有机肥料,提倡秸秆还田。(4)依据土壤钾素状况,高效施用钾肥;注意锌、硼和硅的配合施用。2.早稻施肥建议(1)产量水平450公斤/亩以上:氮肥(N)10-12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5-6公斤/亩;(2)产量水平350-450公斤/亩: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亩,钾肥(K2O)4-5公斤/亩。(3)产量水平350公斤/亩以下:氮肥(N)6-8公斤/亩,磷肥(P2O5)2-4公斤/亩,钾肥(K2O)2-4公斤/亩。氮肥的40-50%作为基肥,25%-30%作为蘖肥,20%-25%作为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的50%-60%作为基肥,40%-50%作为穗肥。在缺锌或缺硼的地区,每亩基施硫酸锌或硼肥1公斤。施用有机肥或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基肥用量可适当减少。,.,长江中下游双季稻水稻施肥指导意见,1.施肥问题及施肥原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肥用量偏高,前期氮肥用量过大,有机肥施用少,微量元素锌和硅缺乏时有发生。(1)适当降低氮肥总用量,氮肥分期施用,适当减少基蘖肥的施用比例、增加穗肥施用比例。(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3)增施有机肥料,提倡秸秆还田。(4)依据土壤钾素状况,高效施用钾肥;注意锌、硼和硅的配合施用。2.晚稻施肥建议(1)产量水平5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2-14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6-8公斤/亩,硫酸锌:1-2公斤ZnSO4/亩。(2)产量水平400-500公斤/亩:氮肥(N)10-12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5-7公斤/亩。(3)产量水平400公斤/亩以下: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2-3公斤/亩,钾肥(K2O)4-6公斤/亩。氮肥总量的40%-50%作基肥,20%-30%作分蘖肥,30%作穗肥施用;在常年秸秆还田的稻田,可适当减少钾肥用量。,.,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一季中稻水稻施肥指导意见,1.施肥问题及施肥原则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一季中稻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机肥用量少;氮肥施用偏多,前期施用比例过大;基肥在整地上水后施用。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1)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相结合。(2)控制氮肥总量,调整基、追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氮肥分次施用。(3)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4)在油-稻轮作田,需适当减少水稻磷肥用量。2.施肥建议(1)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亩产550-600公斤的情况下,籼稻氮肥(N)用量控制在10-14公斤/亩;磷肥(P2O5)3.5-5公斤/亩;钾肥(K2O)4.5-6公斤/亩。缺锌土壤每亩施用硫酸锌1公斤。氮肥基肥占40%-50%,蘖肥20%-30%,穗肥20%-30%;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钾肥分基肥(占60%-70%)和穗肥(占30%-40%)两次施用。(2)西南地区,在亩产550-600公斤的情况下,籼稻氮肥(N)用量控制在8-11公斤/亩;磷肥(P2O5)3.5-5公斤/亩;钾肥(K2O)3.5-5公斤/亩。氮肥基肥占40%-50%,蘖肥10%-20%,穗肥30%-40%;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钾肥分基肥(60%-70%)和穗肥(30%-40%)两次施用。,.,水稻基本栽培要点,1、种子消毒、浸种催芽2、适时播种、培育壮秧3、合理密植4、肥水管理5、病虫害防治(烂种烂秧、恶苗病、稻瘟病、纹枯病、钻心虫),.,水稻栽培方式发展趋势轻简化、机械化,一、水稻抛秧栽培二、水稻机械栽插栽培三、水稻直播栽培,.,.,水稻一生多灾多难,.,病害难治,.,水稻常见病害分类,真菌性病害:稻瘟病、纹枯病、恶苗病、稻曲病和稻粒黑粉病等细菌性病害: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病毒性病害:普通矮缩病、黄化病等主要区别:菌丝、菌核、霉斑(真菌性)菌浓、菌胶、恶臭(细菌性)花叶、矮缩、丛枝(病毒性),.,虫子太多,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苞虫,三化螟,二化螟,.,二化螟初孵幼虫危害形成枯鞘,螟虫钻杆枯鞘枯心,.,稻纵啃叶花白一片,.,飞虱吸汁减产绝收,.,水稻病虫害防治适期,萌发,拔节,孕穗,抽穗,乳熟,蜡熟,完熟,分蘖,幼苗,杨花,2530天,6070天,100110天,超级送嫁药,螟虫为重点,兼治纹枯病和稻飞虱,重点防治时期:秧苗移栽前3-5天破口前,混合用药保穗,防治策略:抓两头(秧苗后期、抽穗初期)、早预防、混合用药、多种病虫综合治理注意事项:施药兑水足:苗期2桶水,穗期3桶水药后寸水3-5天下午3点后施药为佳预防穗瘟抓破口初期,宁前勿后,.,水稻烂秧的预防和控制,1健秧绵腐病2病秧3孢子囊和孢囊孢子4游动孢子5藏卵器和藏精器立枯病6病秧7分生孢子生理性烂秧8病秧,.,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业防治(品种、肥水管理、耕作习惯等)物理与生物防治(稻鸭共育与诱蛾灯捕食和诱杀等)化学防治1、秧田喷施超级送嫁药预防分孽期病虫技术2、破口抽穗初期混合用药保穗技术3、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4、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稻瘟病病情分级与评价标准,1、苗叶瘟抗性评价分级标准2、穗颈瘟发病率分级标准3、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时尚饰品批发与零售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活动板房租赁与环保涂料研发合同
- 二零二五年创业团队创始股东共同发展基金合同
- 2025年稻谷种植技术引进与推广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合同签订见证及项目进度管理服务协议
- 光伏车棚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光伏视觉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农村自建房造型施工方案
- 测量方案监理细则范本
- 护士年度述职报告个人总结课件
- 肿瘤治疗药物进展
-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手册
- 职业技术学院《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标准
- JJF 2195-2025秒表校准规范
-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教育培训
- 蔬菜配送司机劳务合同
- 2025年三方顶账协议模板
- 建筑工程EPC项目管理
- 三国演义测试题100道带答案
- 打包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篇)
- DBJ33T 1003-2024 住宅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