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讲座,2,主要内容,1、传染病的危害2、传染病概念、传染病的特点3、甲型H1N1流感介绍4、学校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措施,3,传染病的危害,造成人口数锐减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灾害:地震、海啸、外来星球撞击人为灾难:战争瘟疫:鼠疫霍乱流感大流行,4,传染病导致人口锐减、治病资源耗费巨大、经济损失、社会动荡。,5,黑死病(鼠疫)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噩梦,凭借同时代版画家留下的材料可以想象当时瘟疫的状况。图为1348年佛罗伦萨城内尸骨遍地的惨状。,公元14-17世纪末发生在欧洲,加上战争和饥荒,使欧洲约半数人口命丧黄泉,持续近300年,共夺去了2亿人的生命。直到一场“伦敦大火灾”烧毁了伦敦的大部分建筑,老鼠销声匿迹,鼠疫流行才随之平息。,6,“西班牙流感(禽源性甲型H1N1流感)”,1918年3月11日午餐前,美国的一个军营的一位士兵感到发烧、嗓子疼和头疼,就去部队的医院看病,医生认为他患了普通的感冒。然而,接下来的情况出人意料:到了中午,100多名士兵都出现了相似的症状。几天之后,这个军营里已经有了500名以上的“感冒”病人。随后,流感传到了西班牙,总共造成800万西班牙人死亡,这次流感也就得名“西班牙流感”。科学家估计,大约有2000万到4000万人在流感灾难中丧生。相比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1000万人死亡只有它的12到14。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危害甚至超过了中世纪欧洲爆发的鼠疫,与最近流行的艾滋病打了一个平手(全球大约有7000万人感染艾滋病,3000多万人死亡)。,7,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2有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8,传染病的基本特征,3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1)流行性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2)地方性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3)季节性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4有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病原体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感染。,9,法定传染病介绍(计39种),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炭疽、甲型H1N1流感、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10,法定传染病介绍,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11,传染源,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易感者,传播途径,携带者,患者,获得免疫者,死亡,传染病感染过程示意图,病人动物,12,传染源,概念: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发育、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的种类病人无症状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13,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主要有:呼吸道传播、肠道传播、经血液及性传播、动物源性及虫媒等,14,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15,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计划免疫传染病流行(感染后获得持久免疫、有的还可二次得病),16,呼吸道疾病(甲型H1N1流感)传播方式,1.经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表面的粘液中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里,当病人呼气、大声说话、嚎哭、打鼾、咳嗽、打喷嚏时,可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病原体的粘液飞沫,飞沫传播的范围仅限于病人或携带者周围的密切接触者。,17,18,呼吸道传播方式,2.经尘埃传播含有病原体的分泌物以较大的飞沫散落在地上,干燥后成为尘埃。落在衣服、床单、手帕或地板上。当整理衣服或清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的尘埃飞扬而造成呼吸道传播。,19,20,经呼吸道的传染病流行特征,传播广泛,传播途径易实现,发病率高冬春季高发少年儿童多见在未免疫预防人群周期性升高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21,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风疹、流脑、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感、水痘、腮腺炎等,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22,甲型H1N1流感,23,疫情概况,搜狐网截止到8月22日,世界各国H1N1甲型流感疫情统计(全球已超过182166人感染甲型流感,已造成1799死亡)重点国家疫情:印度1193人18人死亡泰国过万人确诊6776人,死亡81人澳大利亚10387人死亡38人墨西哥17581人死亡149人美国43771人死亡353人英国10万人死亡31人加拿大10156人死亡55人巴西1566人死亡56人哥斯达黎加430人死亡25人阿根廷估计80万人死亡404人智利12030人死亡104人,24,全国疫情情况。截至8月21日15时,我国内地累计报告2976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2651例,没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安徽省疫情情况:截止到8月25日,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62例,已治愈45例,正在治疗17例。,25,甲型H1N1流感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该病毒在猪群中引起的发病率较高,而死亡率则较低。该病毒可全年在猪群中传播。人类很少感染该病毒。,26,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结构,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单股负链RNA病毒典型病毒颗粒电镜下球形、或细丝状,直径为80nm120nm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M2蛋白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图1-1A型流感病毒电镜下两种形态引自LindarMStannard,1995,27,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特征,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可以人传染人患者大多为青壮年,28,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出现人际间传播。感染病毒的猪或人是主要的感染来源,隐性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人也可能通过接触到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后触摸口鼻而获得感染,因此,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也是潜在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29,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现有资料表明,传染期为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若病例发病7天后仍有发热症状,表示仍具有传染性。儿童,尤其是幼儿,传染期可能长于7天。,30,临床表现症状,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31,临床表现症状,部分患者病情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T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Reye综合征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32,33,个人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在先远离疾病1、勤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或晾干。不共用毛巾。洗手前不要用手触摸脸、眼、口,改掉抠鼻子、揉眼睛的习惯,避免手上病菌侵入体内。在外不能即时洗手,可以用消毒湿纸巾进行双手消毒。,34,2、常通风居室及办公室内的通风换气十分重要。在室内一两小时后最好能出外呼吸新鲜空气。长时间待在室内要勤开窗子,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出门在外,注意交通工具内、公共场所内的空气质量,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疾病流行季节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35,3、多喝水冬春季让鼻粘膜保持湿润,多喝水“抗菌”效果好,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多喝开水,还能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减少刺激尽量不吸烟、不喝酒,不食辛辣食物,通过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达到保护自然免疫功能,增强消灭外界病菌入侵呼吸道的能力。,36,4、作息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与生活作息的规律,避免过度疲劳,不通宵达旦,做到娱乐有度。,37,5、饮食均衡多吃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和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可以增强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力量。6、坚持锻炼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有效提高自身免疫系统的活力。7、注意保暖衣物应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38,8、保持居室卫生居住环境清洁,衣被定期在太阳下曝晒。9、避免接触传染性病人有类似感冒发烧症状,尤其是发烧不退、头痛、关节痛、咳嗽,更要及时就医,尽量避免探视传染病人,病人家属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预防药物。,39,10、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降低因罹患季节性流感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减少甲型H1N1病毒与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混合感染,降低病毒发生基因重配的概率,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在加大宣传的同时,按照卫生部2005发布的中国流行性感冒预防接种指导意见,9月份开始组织开展学生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卫生部有关指导意见,结合当地疫情形势和专家评估意见,会同教育行政部门适时组织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做好学校秋季开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40,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一旦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成功批量生产供应后,结合甲型H1N1流感疫情形势和专家评估意见,适时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41,学校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措施,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学校秋季开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42,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学前,应切实做好各项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一)及时通知家长和学生,要求主动向学校报告学生开学前一周内有无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有无与流感样病人接触史以及外出旅行史等相关情况。1.对开学前一周内出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应劝其及时就医,病愈后复课。2.对与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学生,要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完成规定期限的医学隔离观察。对与流感样病人有密切接触史的学生,应劝其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天。学生隔离医学观察期结束后,如未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则可以正常到学校上课;如果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则应到医疗机构就诊或采取居家隔离治疗。3.对有赴疫情影响严重地区旅游史的学生,可根据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意见,并在当地卫生部门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性服用中药措施。,43,(二)及时通知并指导学生(特别是高校学生),做好返校途中的个人卫生防护。(三)各学校、托幼机构应配合当地卫生部门或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对本校教职工,尤其是对校医甲型H1N1流感防控能力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对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在防控疫情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其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发现和报告等能力。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要联合开展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培训工作的督导。(四)甲型H1N1流感疫情严重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组织专家综合评估后所提出的防控意见,布置本行政内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合理错开开学时间。必要时,可推迟开学时间。,44,学校、托幼机构开学后,应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主要包括:,(一)把有关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作为开学后的第一堂课,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争取学生积极配合学校防控措施落实。特别要教育学生尽量避免到校内、外人群聚集性场所,注意日常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二)每日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工开展晨检,仔细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一旦发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或教职工,要立即按当地有关规定,要求其进行进一步诊治,其间不得返校参加正常教学等活动。(三)指定专人每日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一旦出现学生、教职工因病缺勤,应及时了解缺勤原因,如与甲型H1N1流感有关,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四)学生和教职工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须及时在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到校医院或学校所在地医疗机构就诊。学校(特别是高校)应提供必要条件,对该学生和其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医学观察措施。,45,学校、托幼机构开学一周内,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应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强化以下防控措施:,1.各普通高等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可要求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学生提前一周到校并实施一周的在校医学观察。2.避免举办大型集会活动,尤其是室内大型聚集性活动。开学典礼可安排在室外操场进行,或以视频、分年级、分班的形式进行。3.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辖区内学校尽可能避免大班授课,合理安排小班上课。4.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普通高等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开学后一周内尽可能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并做好自我健康状况观察。5.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学校,可根据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意见,并在当地卫生部门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性服用中药措施。,46,加强学生军训期间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一)各参训学校及施训单位要按照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和本工作意见要求,结合学生军训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控工作预案。(二)参训学校及施训单位要配备随训医务人员,并落实甲型H1N1流感疫情信息报告人,严密监测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流感样疫情,要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三)在学生军训开始前,参训学校应以班为单位详细了解全体学生的健康状况,测量受训学生的体温,如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的,不得前往参加军训。(四)施训单位要为受训学生提供整洁、通风的住宿条件,合理安排每间宿舍的入住密度,经常开窗通风。做到科学施训,劳逸结合,适当调整每日军事技能训练的作息时间、科目和训练强度,保证每一名受训学生的身体健康。(五)以班为单位,指定一名学生为卫生员,每天两次对班内成员进行体温测量并做好记录。随训医务人员要具体督促落实每日晨午检工作,对学生晨午检日志进行检查,对缺勤的师生和帮训官兵逐一进行登记,并查明缺勤的原因。(六)在军训基地施训的,要对学生采取封闭式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位合同和认购协议
- 转让房屋贷款合同协议
- 追回欠款协议书范本
- 水电开孔协议书
- 车辆免责协议书范本
- 送菜防疫协议书模板
- 车安全合同协议
- 车辆买卖中介合同协议
- 跟物业合作合同协议
- 邮政快递外包合同协议
- 六年级语文毕业总复习
- YY/T 1778.1-2021医疗应用中呼吸气体通路生物相容性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
- GB/T 4955-2005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
- GB/T 37078-2018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 GB/T 20041.21-2008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21部分:刚性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
- 高速铁路关键技术汇总
- 办公室5S管理标准(图片版)课件
- 《中医学》消渴-课件
- 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 课件- 高中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 科技成果-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技术
- 烟花爆竹事故应急处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