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ppt_第1页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ppt_第2页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ppt_第3页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ppt_第4页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孙晓华吉林市中医院,Page2,一、概述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主要健康问题,通过对家长开展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小儿年龄分期036个月儿童分别属于:1、新生儿阶段(028天)2、婴儿阶段(28天1岁)3、幼儿阶段(1岁3岁)以上为中医调养服务的适用年龄阶段。,(二)小儿的生理特点:1、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的机体,无论是在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在生理功能方面,都在不断地、迅速地发育成长。如小儿的身长、胸围、头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小儿的思维、语言、动作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强。小儿的年龄越小,这种蓬勃的生机就越明显。,Page5,2、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指五脏六腑;娇嫩,指娇弱柔嫩,不耐攻伐;形,指形体结构、四肢百骸、精血津液等;气,指各种生理功能;充,指充实旺盛。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概括地说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尚未成熟、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健全。脏腑柔弱,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能力都较低。,(三)小儿病理特点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抵御疾病的能力未成熟改善,故在致病条件下较成人更易发病,且外感六淫、时邪疫疠之气的病证、肺系病证、脾胃系病证更为多见;而一旦患病,则病情的变化很快。,Page6,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由于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一旦患病则脏腑的修复能力强;而且小儿病因相对单纯,多为外感六淫、时邪疫气或内伤饮食;少久病痼疾,少情志干扰;同时小儿脏腑清灵,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捷。虽然病情传变较快易见危重症候,但只要抓住病机,及时正确的审慎施治,则病情好转多比成人快。,Page7,Page8,二、服务流程图及说明,预约儿童家长在儿童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0月龄、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一方面儿童健康体检时要及时发现问题,尽早解决。另一方面给予合理的健康指导。,Page10,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在儿童6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18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三、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饮食调养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乳贵有时,食贵有节”。景岳全书.小儿则说:“小儿饮食有任意偏爱者,无不致病,所谓爽口味多终成疾”。3.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4.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Page11,【附】婴儿期:要根据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及脾胃生理特点合理选择食物,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在断奶前逐渐添加辅食以适应断奶后的营养需要,逐渐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幼儿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挑食,在保证正餐主食摄入的基础上丰富多样,且食物质量和烹饪方法要注意,以适应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脾胃,并创造条件以增进食欲。,起居调摄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Page14,4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应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5.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增强体质。元代著名儿科医家曾世荣活幼心书中云:“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但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诸疾不相干。”,【附】婴儿期:注意二便通畅,保证充足的睡眠,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幼儿期:建立以吃、睡为中心的生活环境,同时配以其它活动、体格锻炼的良好生活制度。,Page16,常用按揉部位及方法1.摩腹位置:腹部。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2.捏脊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见图1)。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Page18,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见图2)。,另一种捏脊方法:示指屈曲,用示指中节桡侧缘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二指同时提拿肌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行。,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3.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见图3)。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功效:具有健脾益胃、调中理气、强壮体质的作用。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附】横指同身寸:是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Page23,4.按揉迎香穴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见图4),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功效:具有宣肺气、通鼻窍的作用。用于治疗感冒,鼻塞,急、慢性鼻炎。,Page25,5.按揉四神聪穴四神聪穴位置:在头顶部,当百会(耳尖直上头顶正中)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见图5),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附】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