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_第1页
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_第2页
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_第3页
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_第4页
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2,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地球每时每刻都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例如,地下深处高温高压的岩浆在向上运移,将深处的物质带向地球表层,使地球表层的物质成分发生变化。地表物质在流水、重力的作用下,由高处带到低处堆积。由自然动力引起的使地壳或岩石圈甚至整个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和发展的作用称为动力地质作用。产生地质作用的能量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地球本身,主要有旋转能、重力能、热能、化学能,上述能源统称为内能;二是来源于地球以外的能源,主要有太阳辐射能和日月引力能等,这些来自地球以外的能源统称为外能,外能造成大气降水并引起一系列与水的多种形式有关的地质作用营力环境(水气、地表径流、地下水、冰川、海洋与湖泊)和相应的地质作用。内能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内动力地质作用,有构造运动及地震、岩浆活动作用和变质作用。外能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外动力地质作用。它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等多种过程。,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3,动力地质作用,第四章风化作用,第五章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第六章地下水的地质作用,第七章冰川的地质作用,第八章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第九章海洋的地质作用,第十章风的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一章构造运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第十三章变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岩浆及其活动方式火山活动岩浆的侵入作用岩浆活动的基本特征,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5,岩浆及其活动方式,岩浆是形成于地下深处,以硅酸盐为主,含有一定挥发组分和部分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的一种高温熔融物质。,“岩浆”的概念,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6,岩浆及其活动方式“岩浆”的概念,岩浆是形成于地下深处,以硅酸盐为主,含有一定挥发组分和部分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的一种高温熔融物质。岩浆的类型通常根据岩浆中SiO2含量将其分为四类:超基性岩浆(SiO245)基性岩浆(SiO245-52)中性岩浆(SiO252-65)酸性岩浆(SiO265)岩浆的温度700-l300。酸性岩浆温度较低,一般为700-900超基性和基性岩浆温度较高,一般为10001300中性岩浆的温度则介于二者之间岩浆的粘度其粘度主要取决于岩浆中SiO2的含量和岩浆的温度。SiO2含量越高,粘度也越大,不易流动岩浆的温度越高,则粘度越小,越易流动。因此,酸性岩浆不易流动,而超基性和基性岩浆容易流动。,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7,岩浆及其活动方式岩浆作用的概念和岩浆的活动方式,岩浆作用:岩浆的运移、对流、演化、冷却直至最后凝结成岩的全过程岩浆岩: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岩浆的活动方式,侵入作用岩浆由地下深处运移至地下浅处并冷凝成岩的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喷出作用(火山活动)岩浆喷出地表的作用过程。喷出地表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或火山岩。,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8,火山活动,火山喷发是一种极为壮观而又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自古以来就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火山”一词源于罗马神话中火神所居住的一座喷火冒烟的山武尔卡诺(Vulcano)的名称。,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9,斯特埃拉StHelensa喷发,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10,印度尼西亚爪哇岛默拉皮火山有喷发迹象,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11,怒火中烧2006年5月13日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即将喷发,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12,Mayon马荣火山,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13,怒火冲天,喷发的火山,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14,火山活动,火山喷出物的类型,固态喷出物:火山的固态喷出物称为火山碎屑物。按大小分为:火山块(弹)100mm、火山砾(饼)100-2mm、火山灰100km2)岩株(100km2),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48,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49,捕虏体,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50,岩浆的侵入作用,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侵入接触又称热接触,是由炽热的岩浆侵入围岩后,冷凝成岩浆岔体而形成的一种接触关系。,沉积接触又称冷接触,是岩浆在地下冷凝成岩,经地壳上升,并遭受风化剥蚀而出露地表后,其上在地壳下降时又沉积了新的岩层所形成的一种接触关系。,断层接触是侵入岩体形成后,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岩石断裂、位移,致使侵入岩体与围岩以断层相接触。,O,K,T,T,K,T,P,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51,岩浆的侵入作用,岩浆分异作用岩浆在向上运移和冷却的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或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使成分比较均一的岩浆分异为几种成分不同的岩浆,并进而冷凝而成为各种不同的岩浆岩,这种过程就称为岩浆分异作用。岩浆中熔点较高的、富含铁镁的硅酸盐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优先结晶,它们在岩体边部的含量较高;而熔点较低的、铝硅酸盐矿物(如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等)后结晶,则在岩体上部与中央部分相对集中些。,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52,岩浆的侵入作用,岩浆的分异作用,液态分异作用:成分复杂的岩浆,随着外部物化环境的变化,使之分离成互不混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浆。液态分异作用又称为“熔离分异作用”,固态分异作用:由于岩浆中各种组分结晶的温度不同,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各种组分依次结晶,使岩浆成分发生变化。固态分异作用又称为结晶分异作用。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黒云母钾长石石英,气态分异作用:由于岩浆中的挥发组分的迁移或富集,使岩浆成分发生变化。,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53,岩浆的侵入作用,玄武岩浆结晶(固态)分异模式(鲍温反应系列),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54,岩浆的侵入作用,岩浆以较高的温度局部熔化周围岩石,或者以其较高的流体压力冲破围岩的阻挡而向上侵位,使围岩破碎并落入岩浆体内,使其逐渐趋向于变成岩浆体的一部分,称为岩浆的同化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岩浆不断熔化各种围岩的结果,岩浆本身的成分也发生了“混染”,这种作用就称之为混染作用。,岩浆同化及混染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岩浆及其活动方式火山活动岩浆的侵入作用岩浆活动的基本特征,岩浆活动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特征火山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侵入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历史发展特征,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57,全球有400多座活火山,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四周,其次在地中海及大西洋中脊上。火山带与地震带在空间上重合。,火山带,火山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58,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洋脊火山带,火山带,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59,侵入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新老褶皱带(山系)的中央部位,岩浆活动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特征火山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侵入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历史发展特征,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61,火山活动的历史发展特征,古生代以前:以发育熔透式火山喷发为特征。(2)古生代新生代(第三纪):以发育裂隙式火山喷发为特征。(3)第四纪:以发育中心式火山喷发为特征。,侵入活动的历史发展特征,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62,复习与思考,岩浆的概念?根据岩浆中SiO2含量可将其分为哪些类型?火山喷出物有哪些类型?按火山喷发状态,可将其分为哪三种类型,其特征如何?侵入岩体产出状态(产状)有哪些类型?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有哪三种类型,其特征如何?,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63,本章所涉及的基本事实和基本专业术语,岩浆、岩浆作用、岩浆岩岩浆的基本类型及分类依据: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岩浆活动的基本方式:火山活动、岩浆侵入岩浆岩的基本类型:喷出岩(熔岩流、火山碎屑岩)、浅成侵入岩、深成侵入岩火山喷发类型(依据喷发途径):熔透式(面状)裂隙式(线状)中心式(点状),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64,本章所涉及的基本事实和基本专业术语,火山喷发类型(依据喷发状态):宁静式猛烈式交替式火山喷发的机构:火山颈(火山喉管)、火山口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貌:火山锥、火山口湖、岩穹锥岩浆岩的基本类型:喷出岩(熔岩流、火山碎屑岩)、浅成侵入岩、深成侵入岩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岩浆岩体的产状:岩基、岩株、岩脉、岩墙、岩床、岩盘、岩盖、岩盆,2020/5/3,第二篇动力地质作用第十二章火山活动与岩浆的侵入作用,65,本章所涉及的基本事实和基本专业术语,岩浆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侵入接触沉积接触断层接触岩浆的分异:熔离分异(液态分异)结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