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循环结构_第1页
C语言循环结构_第2页
C语言循环结构_第3页
C语言循环结构_第4页
C语言循环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本章要点,循环的基本概念不同形式的循环控制多重循环问题,5.1程序中需要用循环结构5.2用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5.3用for语句实现循环5.4循环的嵌套5.5用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改变循环状态5.6几种循环的比较5.7程序举例5.8提高部分,主要内容,5.1程序中需要用循环结构,什么是循环?为什么要使用循环?,问题1:,问题2:求学生平均成绩分数相加后除以课数,在许多问题中需要用到循环控制。循环结构就是用来处理需要重复处理的问题的,所以又称重复结构。它和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共同作为各种复杂程序的基本构造单元。循环分为两种:无休止循环和有终止循环构成有效循环的条件:循环体和循环结束条件,5.2用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5.2.1用while语句实现循环,while语句用来实现“当型”循环结构一般形式:while(表达式)语句当表达式为非0值时,执行while语句中的内嵌语句。其特点是:先判断表达式,后执行循环体,即内嵌语句。,例题5.1,求1+2+3+100的和,解题思路,(1)开始时使sum的值为0,被加数i第一次取值为1。开始进入循环结构。(2)判别“i100”条件是否满足,由于i小于100,因此“i100”的值为真。所以应当执行其下面矩形框中的操作。(3)执行sum=sum+i,此时sum的值变为1了,然后使i的值加1,i的值变为2了,这是为下一次加2作准备。流程返回菱形框。(4)再次检查“i100”条件是否满足,由于i的值为2,小于100,因此“i100”的值仍为真,所以应执行其下面矩形框中的操作。(5)执行sum=sum+i,由于sum的值已变为1,i的值已变为2,因此执行sum=sum+i后sum的值变为3。再使i的值加1,i的值变为3。流程再返回菱形框。(6)再次检查“i100”条件是否满足,如此反复执行矩形框中的操作,直到i的值变成了100,把i加到sum中,然后i又加1变成101了。当再次返回菱形框检查“i100”条件时,由于I已是101,大于100,“i100”的值为假,不再执行矩形框中的操作,循环结构结束。,5.2用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includevoidmain()inti,sum=0;/*sum是用来存放累加和的变量*/*初值为0*/i=1;while(i=100)/*当I小于或等于100时*/*执行下面花括号中的复合语句*/sum=sum+i;/*将i的当前值累加到变量sum中*/i+;/*使i的值加1*/printf(%dn,sum);,说明:(1)循环体如果包含一个以上的语句,应该用花括号括起来,以复合语句形式出现.(2)在循环体中应有使循环趋向于结束的语句。,运行结果:5050,编写程序,5.2用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5.2用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5.2.2用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do-while语句的特点:先执行循环体,然后判断循环条件是否成立。,执行过程:先执行一次指定的循环体语句,然后判别“表达式”,当表达式的值为非0(“真”)时,返回重新执行循环体语句,如此反复,直到表达式的值等于0(“假”)为止,此时循环结束。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的关系:同一个问题既可以用while循环处理,也可以用do-while循环来处理。二者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一般形式:do循环体语句while(表达式);,例题5.2求1+2+3+100的和#includevoidmain()inti,sum=0;i=1;do/*在循环开始时不检查条件,先执行一次循环体*/sum=sum+i;i+;while(i=100);printf(%dn,sum);,运行结果:5050,说明:可以看到,结果和例5.1完全相同。,编写程序,5.2用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例题5.3,募集慈善基金10000元,有若干人捐款,每输入一个人的捐款数后,计算机就输出当时的捐款总和。当某一次输入捐款数后,总和达到或超过10000元时,即宣告结束,输出最后的累加值。,解题思路,解此题的思路是设计一个循环结构,在其中输入捐款数,求出累加值,然后检查此时的累加值是否达到或超过预定值,如果达到了,就结束循环操作。,5.2用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includevoidmain()floatamount,sum=0;/*变量sum用来存放累加和*/doscanf(%f,运行结果:1000(输入捐款额)18501500260025001200sun=10650.00,说明:设计循环结构,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循环体,二是循环结束条件。注意while循环中判断的条件是循环继续的条件,而不是结束条件。,5.2用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编写程序,例:统计从键盘输入一行字符的个数。#includeVoidmain()intn=0;printf(“inputastring:n”);while(getchar()!=n)n+;printf(“%d”,n);,voidmain()inta=0,n=3;while(n-)printf(“%d“,a+);,While和dowhile循环比较(1)voidmain()intsum=0,i;scanf(“%d”,(2)voidmain()intsum=0,i;scanf(“%d”,运行情况如下:运行情况如下:11sum=55sum=55再运行一次:再运行一次:1111sum=0sum=11;,1.求5!voidmain(void)intt=1,n=1;dot=t*n;n+;while(n=5);printf(“t=%dn”,t);,2.x=-1;dox=x*x;while(!x);死循环B)循环执行两次C)循环执行一次D)有语法错误3.voidmain()inty=10;doy-;while(-y);printf(“%dn”,y-);A)-1B)1C)8D)0,4.voidmain(void)inta=1,b=10;dob-=a;a+;while(b-0);printf(“a=%d,b=%dn”,a,b);a=3,b=11B)a=2,b=8C)a=1,b=-1D)a=4,b=9,5.执行下列语句后,a,b,c值分别为_intx=10,y=9,a,b,c;a=(-x=y+)?-x:+y;b=x+;c=y;A)a=9,b=9,c=9B)a=8,b=8,c=10C)a=9,b=10,c=9D)a=1,b=11,c=106.voidmain(void)inta,b,d=241;a=d/100%9;b=(-1)A)6,1B)2,1C)6,0D)2,0,5.3用for语句实现循环5.3.1for语句的一般形式和执行过程,C语言中的for语句使用最为灵活,不仅可以用于循环次数已经确定的情况,而且可以用于循环次数不确定而只给出循环结束条件的情况,它完全可以代替while语句。一般形式: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语句,5.3用for语句实现循环5.3.1for语句的一般形式和执行过程,for语句的执行过程:(1)先求解表达式1。(2)求解表达式2,若其值为真(值为非0),则执行for语句中指定的内嵌语句,然后执行下面第(3)步。若为假(值为0),则结束循环,转到第(5)步。(3)求解表达式3。(4)转回上面第(2)步骤继续执行。(5)循环结束,执行for语句下面的一个语句。,for语句最简单的形式:for(循环变量赋初值;循环条件;循环变量增值),5.3用for语句实现循环5.3.1for语句的一般形式和执行过程,for(i=1;i=100;i+)sum=sum+i;,例如:,它相当于以下语句:i=1;while(i=100)sum=sum+i;i+;,表达式1;,while(表达式2),表达式3;,5.3用for语句实现循环5.3.2for循环程序举例,国王的小麦。相传古代印度国王舍罕要褒赏他的聪明能干的宰相达依尔(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国王问他要什么?达依尔回答说:“国王只要在国际象棋的棋盘第1个格子中放1粒麦子,第2个格子中放2粒麦子,第3个格子中放4粒麦子,以后按此比例每一格加一倍,一直放到第64格(国际象棋的棋盘8*8=64格),我感恩不尽,其他什么都不要了。”国王想,这有多少!还不容易!让人扛来一袋小麦,但不到一会儿全用没了,再来一袋很快又用完了。结果全印度的粮食全部用完还不够。国王纳闷,怎样也算不清这笔账。现在我们用计算机来算一下。,例题5.4,解题思路,麦子的总粒数是:分别计算出每一格的麦子粒数,把它们加起来,就得到总粒数。据估算,1小麦约有1.42粒,可以计算出小麦的体积。可以用for语句实现循环。,5.3用for语句实现循环,#includevoidmain()doublep=1,t=1,v;inti;for(i=1;i64;i+)/*执行63次循环*/p=p*2;/*p是当前一个格子中的麦子粒数*/t=t+p;/*t是当前麦子总粒数*/v=t/1.42e8;/*v是总体积*/printf(total=%en,t);/*用指数形式输出麦子总粒数*/printf(volume=%en,v);/*用指数形式输出麦子总体积*/,运行结果:total=1.844674e+019volnme=1.299066e+011,编写程序,5.3用for语句实现循环,说明:变量i用来控制循环的次数,开始时i=1,在完成第1次循环后,i的值加1变为2,由于264,所以执行第2次循环,依此类推,当i变到63时,执行最后一次循环,i再变为64,由于i不再小于64了,不再执行循环。接着计算体积,输出结果。,5.3用for语句实现循环,5.3用for语句实现循环,人口增长预测。据2005年末统计,我国人口为130756万人,如果人口的年增长率为1%,请计算到哪一年中国总人口超过15亿。,例题5.5,解题思路,计算人口增长和计算存款利息的公式是相同的。假设原来人口为,则一年后的人口:其中r是年增长率。用此公式依次计算出每年的人口,每算出一年的人口后就检查一下是否达到或超过15亿?如果未达到或超过15亿,就再计算下一年的人口,直到某一年的人口达到或超过15亿为止。,编写程序,5.3用for语句实现循环,#includevoidmain()doublep=1.30756e9,r=0.01;inty;for(y=2006;p1.5e9;y+)/*赋值号两侧的变量p代表不同含义*/p=p*(1+r);printf(year=%d,p=%en,y-1,p);,运行结果:year=2019,p=1.503007e+009,说明:注意区分变量p在不同阶段中的不同含义。y代表年份。循环体中只有一个语句,用来计算从2006年开始的各年的人口数。在for语句中设定的循环条件是p=1;x-)if(x%17=0)break;printf(x=%dn,x);,找到满足条件的最大数,结束循环,统计各班级的学生的平均成绩。已知各班人数不等,但都不超过30人。编一个程序能处理人数不等的各班学生的平均成绩。,例题5.6,解题思路,如果各班人数相同,问题比较简单,只需用一个for语句控制即可:for(i=1;i31;i+)但是现在有的班不足30人,应当设法告诉计算机本班的人数,使程序也能统计出该班的平均成绩。可以约定,当输入的成绩是负数时,就表示本班数据已结束(一般情况下成绩不会是负数)。在程序接收到一个负的分数时就提前结束循环,计算出本班平均成绩。用break语句可以用来实现提前结束循环。,5.5提前结束循环,编写程序,5.5提前结束循环,#includevoidmain()floatscore,sum=0,average;inti,n;for(i=1;i31;i+)scanf(%f,运行结果:100(输入一个学生成绩)8070-1(输入负数,表示本班数据结束)n=3,average=90.00,说明:如果一个班有30人,则输入完30人的成绩后累计总分后自动结束循环,不必再输入负数作为结束标志。在结束循环后i的值等于31(因为执行完30次循环后,i再加1,变成31,此时才终止循环),因此学生数n应该等于i-1。如果一个班人数少于30人,则在输入完全班学生的成绩后,输入一个负数,此时程序就跳过循环体其余的语句,也不再继续执行其余的几次循环。直接跳到循环下面的语句(n=i-1;)继续执行。刚输入的数不进行累加(不执行sum=sum+score;)。注意此时i的值,假如已输入了25个有效分数,在第26次循环时输入一个负数,此时i的值是26,而学生数n应是i-1。,5.5提前结束循环,5.5提前结束循环5.5.2用continue语句提前结束本次循环,continue语句作用为结束本次循环,即跳过循环体中下面尚未执行的语句,接着进行下一次是否执行循环的判定.一般形式:continue;,5.5提前结束循环5.5.2用continue语句提前结束本次循环,continue语句和break语句的区别:continue语句只结束本次循环,而不是终止整个循环的执行。,while(表达式1)if(表达式2)continue;,continue语句和break语句的区别:break语句则是结束整个循环过程,不再判断执行循环的条件是否成立。,while(表达式1)if(表达式2)break;,5.5提前结束循环5.5.2用continue语句提前结束本次循环,例求300以内能被17整除的所有整数。,#includestdio.hvoidmain()intx,k;for(x=1;x=300;x+)if(x%17!=0)continue;printf(%dt,x);,输出100到200间不能被3整除的数voidmain(void)intn;for(n=100;n=200;n+)if(n%3=0)continue;printf(“%d“,n);,输入一个班全体学生的成绩,把不及格的学生成绩输出,并求及格学生的平均成绩。,例题5.7,解题思路,在进行循环中,检查学生的成绩,把其中不及格的成绩输出,然后跳过后面总成绩的累加和求平均成绩的语句。用continu语句即可处理此问题。,5.5提前结束循环,#includevoidmain()floatscore,sum=0,average;inti,n=0;for(i=1;i6;i+)/*假设有5个学生*/printf(pleaseenterscore:);scanf(%f,/*输出及格学生人数和平均分数*/printf(nn=%d,average=%7.2fn,n,average,运行结果:pleaseenterscore:89pleaseenterscore:56Fail:56pleaseenterscore:76pleaseenterscore:58Fail:58pleaseenterscore:98n=3average=87.67,5.5提前结束循环,编写程序,说明:为减少输入量,本程序只按5个学生处理。在输入不及格学生成绩后,输出该成绩,然后跳过循环体中未执行的语句,即不参加累计总分sum,也不累计合格学生数n。但是,继续执行后面的几次循环。,5.5提前结束循环,#includestdio.hvoidmain()inta,b;for(a=1,b=1;a=10)break;if(b%3=1)b+=3;continue;printf(%dn,a);,【例】分析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程序运行结果:4,5.6几种循环的比较,(1)三种循环都可以用来处理同一问题,一般情况下它们可以互相代替。(2)在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中,只在while后面的括号内指定循环条件,因此为了使循环能正常结束,应在循环体中包含使循环趋于结束的语句(如i+,或i=i+1等)。,5.6几种循环的比较,for循环可以在表达式3中包含使循环趋于结束的操作,甚至可以将循环体中的操作全部放到表达式3中。因此for语句的功能更强,凡用while循环能完成的,用for循环都能实现。(3)用while和do-while循环时,循环变量初始化的操作应在while和do-while语句之前完成。而for语句可以在表达式1中实现循环变量的初始化。,5.6几种循环的比较,(4)while循环、dowhile循环和for循环,都可以用break语句跳出循环,用continue语句结束本次循环。,有一对兔子,出生后第3个月起每个月都生一对兔子。小兔子长到第3个月后每个月又生一对兔子。假设所有兔子都不死,问40个月的兔子总数为多少?,例题5.8,解题思路,5.7程序举例,可以看到每个月的兔子总数依次为1,1,2,3,5,8,13这就是有名的费波那西(Fibonacci)数列。,5.7程序举例,voidmain()longintf1,f2;inti;f1=1;f2=1;for(i=1;iZ|cz)/*请和程序笫7行比较*/c=c-26;因为如果所有小写字毋都满足“cZ”的条件,从而也都执行“c=c-26;”语句,这就会出错。因此必须限制其范围为“cZi=9;i+)printf(%4d,i);,(2)打印隔线。考虑隔线的总宽度与表头同宽,则可以用同样结构写出s2:,for(i=1;i=36;i+)printf(%c,-);,在上述两个程序段中,都使用i作循环变量。在s2中,i只用于控制循环过程,称单纯循环变量。在s1中,i除用于控制循环过程外,还作操作变量使用,即在循环体内还要用到它,对其进行操作,称为操作型循环变量。在使用单纯循环变量时,循环变量本身的具体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循环变量控制循环执行的次数。例如,打印一行隔线也可以写为:,for(i=101;i=136;i+)printf(%c,-);,还可以写为,for(i=36;i=1;i-)printf(%c,-);,在众多的书写形式中,当然最易于理解的还是一开始写的那种形式,或,for(i=10;i=360;i+=10)printf(%c,-);,(3)打印表体。表体共九行,所以首先考虑一个打印九行的算法s3:,for(i=1;i=9;i+)打印第i行,下面进一步考虑如何“打印第i行”。因为每行都有九个数字,故“打印第i行”可以写为s3.1:,for(j=1,j=9;j+)打印第j个数,“打印第j个数”即在第i行的第j列上打印一个数,大小为i*j,占4个字宽。故可写为,printf(%4d,i*j);,在写这个语句时,人们自然要考虑写不写换行符。显然不能在每个数字后面都换行,而只能在第9个数字后面写换行。实现只在第9个数字后面换行的办法是,打印完一行,即在j循环后写一个语句使换行:,printf(n);,于是,打印九九表的程序可写为:,/*打印九九乘法表*/#includevoidmain(void)inti,j;for(i=1;i=9;i+)printf(%4d,i);printf(n);for(i=1;i=36;i+)printf(%c,-);printf(n);for(i=1;i=9;i+)for(j=1;j=9;j+)printf(%4d,i*j);printf(n);,程序运行结果如下:,5.8提高部分5.8.1while和do-while循环的比较,凡是能用while循环处理,都能用dowhile循环处理。dowhile循环结构可以转换成while循环结构。在一般情况下,用while语句和用do-while语句处理同一问题时,若二者的循环体部分是一样的,它们的结果也一样。但是如果while后面的表达式一开始就为假(0值)时,两种循环的结果是不同的。,例5.11while和do-while循环的比较(1)(2)#include#includevoidmain()voidmain()intsum=0,i;intsum=0,i;scanf(“%d,,运行结果:1sum=55再运行一次:11sum=0,运行结果:1sum=55再运行一次:11sum=11,说明:当while后面的表达式的第一次的值为“真”时,两种循环得到的结果相同。否则,二者结果不相同。,5.8提高部分,5.8提高部分5.8.2for语句的各种形式,for语句相当灵活,形式变化多样:(1)for语句的一般形式中的“表达式1”可以省略,此时应在for语句之前给循环变量赋初值。注意省略表达式1时,其后的分号不能省略。如:for(;i=100;i+)sum=sum+i;执行时,跳过“求解表达式1”这一步,其他不变。,(2)如果表达式2省略,即不判断循环条件,循环无终止地进行下去。也就是认为表达式2始终为真。如:for(i=1;i+)sum=sum+i;表达式1是一个赋值表达式,表达式2空缺。它相当于:i=1;while(1)sum=sum+1;i+;,5.8提高部分5.8.2for语句的各种形式,(3)表达式3也可以省略,但此时程序设计者应另外设法保证循环能正常结束。如:for(i=1;i=100;)sum=sum+i;i+;在上面的for语句中只有表达式1和表达式2,而没有表达式3。i+的操作不放在for语句的表达式3的位置处,而作为循环体的一部分,效果是一样的,都能使循环正常结束。,5.8提高部分5.8.2for语句的各种形式,(4)可以省略表达式1和表达式3,只有表达式2,即只给循环条件。如:for(;i=100;)while(i=100)sum=sum+i;相当于sum=sum+i;i+;i+;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等同于while语句。可见for语句比while语句功能强,除了可以给出循环条件外,还可以赋初值,使循环变量自动增值等。,5.8提高部分5.8.2for语句的各种形式,(5)3个表达式都可省略,如:for(;)语句相当于while(1)语句即不设初值,不判断条件(认为表达式2为真值),循环变量不增值。无终止地执行循环体。,5.8提高部分5.8.2for语句的各种形式,(6)表达式1可以是设置循环变量初值的赋值表达式,也可以是与循环变量无关的其他表达式。如:for(sum=0;i=100;i+)sum=sum+i;表达式3也可以是与循环控制无关的任意表达式。,5.8提高部分5.8.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