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ppt课件_第1页
《琵琶行》ppt课件_第2页
《琵琶行》ppt课件_第3页
《琵琶行》ppt课件_第4页
《琵琶行》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琵琶行,白居易,1,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情怀,领会白居易诗歌的深远影响与意义。2、学习诗歌中不同的表现手法,领会音乐的美。3、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2,琵琶行,孺子解吟长恨曲胡人能诵琵琶篇,3,白居易(772年84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与琵琶行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4,白居易生平与诗作,5,琵琶行,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6,官职的任免升降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4)迁调动官职(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左迁,降级。(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6)“黜,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7)去解除职务(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9)举孝廉汉代选拔各级官吏的科目之一。孝廉是能尽孝道,做事正直。,7,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年(816年)。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书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传言她母亲因赏花坠井而死),再贬江州司马。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创作背景,8,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主题,9,一字词正音湓(pn)铮(zhng)贾(g)悯(mn)谪(zh)荻(d)思(s)咽(y)虾(h)绡(xio)钿(din)篦(b)呕哑嘲哳(uyzhozh)霓裳(chng),10,思考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交待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梗概及写诗的缘由在这首长诗中,一共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两个,诗人和琵琶女哪一句诗把这两个人物形象联系在一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1,一故事脉络,江边送客闻琵琶,江心聆听琵琶曲,琵琶女自述身世,同病相怜感慨多,再闻琵琶青衫湿,问题归纳,12,景,枫叶荻花:秋瑟瑟,江、月:茫茫,情,郁闷愁苦,迷茫悲凉,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创设环境,烘托气氛,传达感情,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寂静,沉醉,琴艺高超,心意相通,住近湓江地底湿,黄芦苦竹绕宅生,条件艰苦,生活困窘,寂寞悲凉的心境,景物描写,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13,一枝一叶总关情,“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凄凉愁惨,“别时茫茫江浸月”,离愁别绪,“唯见江心秋月白”,寂静,烘托了音乐效果,“绕船明月江水寒”,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14,研读本课,思索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提示:从文章的主要人物入手来寻找1、本诗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精妙的乐曲,请问在诗中琵琶女一共弹奏了几次?2、用文中的诗句回答听者的感受是什么?,15,文中一共描写了三次弹奏,第一次:“主人忘归客不发”惊异(暗写略写)第二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醉(明写详写)第三次:“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伤悲(明写略写),16,“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琴技),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基调:悲凉哀怨。琵琶女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17,再闻琵琶,琵琶女出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心事,弹奏情形“转轴拨弦”“低眉信手”“轻拢慢捻抹复挑”技术高超,手法纯熟,18,第三次重闻琵琶青衫湿,(明写略写),诗句,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19,三闻琵琶,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用设问句表现自己感伤程度之深,全诗在哀怨之声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20,三次演奏,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闻琵琶,“醉不成欢惨将别”(烘托),“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琴技),第二次(明写详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琵琶女自叙身世,诗人述“迁谪意”,“同是天涯沦落人”,(点明主旨),第三次(明写略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正写),“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21,本诗描写音乐有哪些方法和角度?,2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此文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大量的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你能找出几处呢?,一:大量运用比喻。,二:叠词,三:叙议结合,曲中带情,妙语点睛。,琵琶女演奏,四:正面、侧面结合,2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弦弦掩抑声声思,低眉信手续续弹,嘈嘈切切错杂弹,叠词,更加形象使音乐悦耳动听,24,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景物的侧面烘托),通过写听众的沉醉和环境的寂静来衬托乐曲感人的艺术魅力,突出琵琶女琴技的高超。,25,直接描写音乐。运用比喻描写音乐。通过写音乐效果描写音乐。通过写演奏者的动作态度描写音乐。运用叠词、双声叠韵词描写音乐。点拨音乐中的感情。,本诗描写音乐的方法和角度:,26,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以情演曲琵琶女,诗人以情绘声,找出体现琵琶女感情的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7,谁解青衫泪?,诗人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28,伤女,“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音乐和情感的交融,29,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音乐和情感的交融,30,人悲,己怜,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音乐和情感的交融,31,琵琶女,诗人,本是京城女,去年辞帝京,名满京都的艺人,才华横溢的诗人,年长色衰嫁与商人,直言相谏而遭贬谪,幽愁暗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2,琵琶女,白居易,才貌双绝,昔,才高位显,名动京师,年长色衰,今,被贬放逐,漂沦憔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3,琵琶女在音乐声中融入了对自己的凄凉遭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的强烈控诉。,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4,明线:,暗线:,本诗的线索,35,明线,秋江夜送客,暗线,月夜弹琵琶,月夜听琵琶,凄凉话身世,移船邀相见,更坐弹一曲,翻作琵琶行,明线:歌女身世,暗线:诗人的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6,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共鸣,37,有人指责说琵琶女是个留恋灯红酒绿、奢靡生活的风尘女子,不值得同情;还有人认为她宁愿为娼而不愿为人妻,和丈夫离别一个月就耐不住寂寞,没有什么值得怜悯的,对此,你有何看法?,38,琵琶女的追述欢乐、奢华的歌妓生涯,不是留恋已逝去的岁月。从今与昔的强烈对比中,从切身的体验中,她认识到,当年那些慷慨抛掷缠头的纨袴阔少们,全是一些不懂音乐,不懂艺术,更不懂感情的花花公子。他们只不过是欣赏她的色相,当成玩物,致使她落到今天这样的地步。琵琶女的回忆充满着苦涩。琵琶女嫁作商人妇没有摆脱被当作玩物的命运,况且商人重利轻别,在这荒江月夜之下,琵琶女孤苦无依,独守空船,回首往事,不胜悲哀,39,琵琶女是怎样一个形象?,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40,艺术特色:,、层次分明,故事完整。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江头送客闻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琵琶女演奏、倾诉身世,最后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而收束全篇,层次分明,结构紧密。、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强烈的抒情气氛贯彻始终,诗歌所叙之事本身饱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节的描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渗透着感情,使诗歌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无间。、刻画细致,语言生动。人物的举止神态,通过细节描写,把内心活动也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出来。如诗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话,写得生动、形象、简洁。,41,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