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功和简单机械复习课,.,2、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省了距离的一定费了力,费力的一定省了距离。但力和距离的乘积(功)不变。,一、功,在物理学中,把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力X距离W=FSW-功-焦(J)F-力-牛(N)S-距离-米(m)单位:焦耳(J)1J=1Nm,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3)公式:,1、(1)定义:,.,(4)单位:瓦(W)另外还有:千(KW)1W=1J/s注意:做的功多不一定功率大,所用的时间短也不一定功率大;只有相等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才大。在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有:P=W/t=Fs/t=Fv,二、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用P表示。,1、功率,(2)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功率=功时间,即P=W/tP功率瓦特(W)W功焦耳(J)t时间秒(s),.,W总=Fs(F为施加的外力,s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W有用=Gh(机械沿竖直方向上提升重物。G为重物重,h为重物上升的高度。)任何实际机械的机械效率1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量。,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和总功,利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W有用)。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W额外)。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W总)。,(1)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表示。(2)公式: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即:=W有用/W总,2、机械效率,.,1、动能(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速度为0)动能为0。(2)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由速度和质量共同决定。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3)比较动能的大小:质量相同,速度大的动能大;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动能大。做匀速运动的物体,动能不变。,四、动能和势能,.,2、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或者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2)分类: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物体质量越大,举高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通常认为在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势能为零。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势能越大。,.,五、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一个物体可以既有动能又有势能。2、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A,如图:A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B点: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不一定为零)AB: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机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方法一:杠杆,O,杠杆的五要素,动力,支点,阻力,.,F1,F2,L1,L2,F1,F2,L2,L1,O,O,画出杠杆的力臂,.,L1L2F1F2,L1F2,L1=L2F1=F2,杠杆的分类,省力,费距离,省距离,费力,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ti,等臂杠杆,省力杠杆,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L1,L2,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能省一半的力,.,有没有又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滑轮?,滑轮组,.,用这些滑轮将500牛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拉力分别为多少?(不考虑摩擦和滑轮重为20牛),n=2,n=2,n=3,若物体移动1米,则绳子自由端分别移动多少米?,.,1、小明用100N的力将50N的铅球掷出10m远,则在铅球抛出的过程中,人对铅球所作的功是:()A、1000JB、500JC、0JD、1500J,C,.,2.在平地上,用50N的水平拉力拉重100N的箱子,前进了10m,拉力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米,又做了多少功?,.,3.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其重力均为20N.分别用图甲、乙两种方式,将重400N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了l0m,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和F2做的功相等BF1做的功大于F2做的功C.F1做功的功率小于F2做功的功率D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4、一台起重机将重6000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10m高的楼房上,做的额外功是40000J,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5.如图,把重为10N的物体推上高为0.5m的斜面,斜面的长为1m所用的推力为12N,沿斜面向上,求推力所做的功和斜面的机械效率?,.,6、下列叙述中能够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增加有用功B、减小机械间的摩擦C、减小总功D、使用最省力的机械,B,.,7、用100N的力推着小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5s内小车前进了10m,则在这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大?推力做得功多少?推力的功率是多大?,.,8.一个工人用图所示的滑组将800N的重物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高了2m,人对绳的拉力为250N,求:(1)有用功是多少?(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拉力的功率是多大?,F,.,9、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是500kg的物体,机械效率是70%,对滑轮组做功的总功率是7kW,则重物上升的速度是多少?,.,10、一架匀速上升的直升飞机,它的()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C、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D、动能不变,机械能也不变,.,11.运动员跳高时从离开地面到上升到最大高度的过程中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弹性势能转化为机械能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一、功:做功的两个力要因素,不做功的三种情况,W=Fs,单位二、功的原理:理想机械三、机械效率:公式,测量方法=(Gh/Fs),如何提高四、功率:P=W/t=Fv,与机械效率的区别五、机械能:概念,动能(mv),重力势能(mh),弹性势能(弹性形变)六、机械能的转化: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时,机械能守恒。,功和机械能小结:,.,一、功1、功(1)在物理学中,把_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_的乘积叫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_。(3)公式:_W=FSW-_-_(J)F-_-牛顿(N)S-距离-_(m)单位:1J=1Nm2、功的原理:_。省了距离的一定费了_,费力的一定省了_。但力和距离的乘积(功)不变。,.,二、机械效率1、有用功和总功利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_的功,叫有用功(W有用)。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_功(W额外)。_的总和叫总功(W总)。2、机械效率(1)_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表示。(2)公式:_W总=Fs(F为施加的外力,s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W有用=Gh(机械沿竖直方向上提升重物。G为重物重,h为重物上升的高度。)任何实际机械的机械效率1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量。,.,三、功率1、功率(1)定义:_。用P表示。(2)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做功_的物理量。(3)公式:_,即P=W/tP_(W)W_(J)t时间_(s)(4)单位:瓦(W)另外还有:千瓦1W=1J/s注意:做的功多不一定功率大,所用的时间短也不一定功率大;只有_的时间内做的功越_,功率才大。在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有:P=W/t=Fs/t=_,.,四、动能和势能1、动能(1)动能:物体由于_而具有的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速度为0)动能为0。(2)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由_和_共同决定。物体的运动速度越_,质量越_,动能越大。(3)比较动能的大小:质量相同,速度_的动能大;速度相同时,质量_的动能大。做匀速运动的物体,动能不变。,.,2、势能重力势能:物体由于_而具有的能。物体质量越_,举高的高度越_,重力势能越大。通常认为在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势能为_。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_而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械安全操作规范考试题库(机械行业安全管理人员)
- 公共景观亭设计施工方案与实施方法
- 2025年摩托车维修工(技师)摩托车维修维修方案设计考试试卷
- 工厂生产协议书
- 标准化合同模板与法律风险控制
- 业务委托代理协议条款约定
- 农民参与集体资源利用项目合同
- 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农业合同
- 两个孩子人个离婚合同书
- 仓储物流服务合同管理与执行
- 拼音卡片(四线三格)
- DB11∕T 2000-2022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神经内科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检测题2 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护理学科建设
- 第二单元(教学课件)-【大单元教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 东航校招的在线测评题
- 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人教版培智一年级(上)生活语文教案
- 乡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 一年级幼小衔接开学第一课系列:《会问好》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