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第二章ppt课件_第1页
材料力学性能第二章ppt课件_第2页
材料力学性能第二章ppt课件_第3页
材料力学性能第二章ppt课件_第4页
材料力学性能第二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材料在其他静载下的力学性能,.,第二章材料在其他静载下的力学性能,本章的意义:材料在实际服役中的受力形式和受力状态十分复杂,单向拉伸得到的性能数据不能完全反映材料的变形、断裂等特点。为了充分揭示材料的力学行为和性能特点,常采用扭转、弯曲、压缩以及带有台阶、孔洞、螺纹等与实际受力相似的加载方式进行性能实验,为合理选材和设计提供充分的实验依据。,.,第二章材料在其他静载下的力学性能,本章的内容:介绍扭转、弯曲、压缩以及带缺口试样的静拉伸以及材料硬度试验等试验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其所测定的力学性能指标。,.,第二章材料在其他静载下的力学性能,本章涉及到了实际受力状态,必须了解一些物体在受力时应力状态分析的力学基础知识,因为力学性能是研究材料受力以后的行为,首先要知道材料的受力状态已经不是简单的一维应力状态(如单向拉伸),而要扩展到二维、三维。一些简单的公式、定律也要扩展到二维、三维。,.,第一节应力状态软性系数,一、主应力概念对于任意应力状态,总可以找到这样一组互相垂直的平面,在这组平面上,只有正应力,没有切应力,这样的平面叫主平面,主平面上的应力叫主应力。,用表示。,123,.,第一节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根据这三个主应力,按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可以计算最大切应力,按相当最大正应力理论(第二强度理论),可以计算最大正应力,为泊松比,.,第一节应力状态软性系数,二、应力状态软性系数在三向应力状态下,最大切应力与最大正应力的比值称为应力状态软性系数,用表示。,越大,最大切应力分量越大,表示应力状态越软,材料越易于产生塑性变形。反之,越小,表示应力状态越硬,材料越容易产生脆性断裂。,.,第一节应力状态软性系数,不同的加载方式下材料具有不同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v=0.25),.,第一节应力状态软性系数,.,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一压缩及其性能指标1压缩试验,通常为圆柱型或正方形。试样端部的摩擦力会影响试验结果,应设法减小。(两面必须光滑平整,并涂润滑油或石墨粉进行润滑),.,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压缩试验的特点及应用1)单向压缩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为2,适用于脆性材料和低塑性材料。2)与拉伸试验区别载荷相反,载荷-变形曲线不同,塑性和断裂形态不同。3)多向压缩试验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2,此方法适用于脆性更大的材料。还有服役条件为多向压缩的机件,如滚珠轴承也可采用多向压缩试验。,.,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Fh曲线,如图所示,材料的压缩曲线1脆性材料;2塑性材料,金属GB/T7314-1987陶瓷GB/T8489-1987塑料GB/T1041-1992橡胶GB/T1684-1979,.,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指标抗压强度相对压缩率压缩塑性相对断面扩展率,.,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二、弯曲实验及其性能指标1弯曲实验测定的力学性能指标,方形(高宽,57.5mm,3040mm),矩形(55mm,3030mm),圆形(d=545mm),跨距L为直径d或高度h的16倍,加载方式,四点弯曲加载,三点弯曲加载,弯曲试验的试样,金属GB/T14452-1993,陶瓷GB/T6569-1986,塑料GB/T9341-2000,.,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a)集中加载b)等弯矩加载弯曲试样加载方法,参见动画演示,.,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载荷F与试样最大挠度fmax之间的关系图,典型的弯曲图(a)塑性材料(b)中等塑性材料(c)脆性材料,.,测得的力学性能:1)弯曲应力(抗弯强度)M最大弯矩,W抗弯截面系数。三点弯曲试样:(N.m)四点弯曲试样:(N.m)直径为d0的圆柱型试样:(m3)宽度为b,高度为h的矩型试样:(m3),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2)材料的塑性可用最大弯曲挠度fmax(百分表和挠度计直接读出)表示。此外,从弯曲挠度曲线上还可得到弯曲弹性模量,规定非比例弯曲应力,断裂挠度,断裂能量等性能。,.,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对于矩形试样,弯曲模量,b试样宽度h试样高度L试样跨距,.,2弯曲实验的特点及应用1)弯曲加载时,受拉的一侧应力状态与静拉伸时基本相同,且不存在拉伸时试样偏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弯曲试验时,截面的应力分布也是表面最大,故可以灵敏地反映材料的表面缺陷,因此可以用来比较和评定材料表面处理层的质量。3)对塑性材料,弯曲试验不能使之断裂,因此,塑性材料基本不进行弯曲试验。,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三、扭转及其性能指标1扭转实验测定的力学性能指标M(扭矩扭转角)曲线是扭转试验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圆柱型(直径d0)扭转试样在扭转实验时的表面受力状态。在与试样轴线呈45方向上承受最大正应力,在与试样轴线平行和垂直方向上承受最大切应力。,.,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扭转试验时材料的应力状态:切应力分布在纵向与横向两个垂直的截面内,而主应力1和3与纵轴成45,并在数值上等于切应力。1为拉应力,3为等值压应力,2=0。由此可知,当扭转沿着横截面断裂时为切断,而由最大正应力引起断裂时,断口呈螺旋状与纵轴成45。,.,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第二节扭转、弯曲与压缩的力学性能,扭转试样的宏观断口,a)切断断口b)正断断口c)木纹状断口,.,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木纹状断口:断裂面顺着试样轴线形成纵向剥层或裂纹。这是因为金属中存在较多的非金属夹杂物或偏析并在轧制过程中使其沿轴向分布,降低了试样轴向切断强度造成的。因此,可以根据断口宏观特征来判断承受扭矩而断裂的机件的性能。,.,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在扭转实验中,加给试样的载荷为扭矩,(应变为在试样标距l0上的两个截面间的相对扭转角)。在扭转过程中,x-y记录仪的两个坐标分别记录下扭距M和扭转角的变化过程。,点击演示动画,d010mm,标距长度l050或100mm,国标GB/T10128-1988,.,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退火低碳钢的扭转负荷变形图,.,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根据该扭转曲线可以获得材料扭转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指标:扭转比例极限:扭转屈服极限:扭转强度极限:,Ms为残余扭转切应变为0.3(相当于拉伸残余应变0.2)时的扭矩。,真实扭转强度极限:,W为试样截面系数,.,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弹性变形阶段的切应力与切应变沿横截面的分布弹塑性变形阶段的切应力与切应变的分布,(a),(b),.,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W为试样截面系数,实心圆柱试样为空心圆柱试样为,切变模量:,d1为内径,d0为外径。,.,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2扭转实验的特点及应用1)特点:扭转时应力状态软性系数为0.8,拉伸时为脆性的金属或陶瓷有可能产生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始终均匀,尺寸基本不变,不会出现静拉伸时发生的缩颈现象,可精确测定易缩颈或高塑性材料的形变能力和形变抗力;可从断口明显区分断裂方式(从试样的受力状态可知,45断口为正断,平行截面断口为切断);应力分布为表面最大,心部最小。故此法对表面硬度及表面缺陷的反应十分敏感。可用来研究表面强化工艺。,.,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2)扭转实验的实际应用根据特点2,扭转实验的应用在多数情况下是研究材料在大应变范围时的力学行为,生产上的金属加工成型工艺正是在大的塑性变形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扭转实验主要应用在(1)用热扭转实验确定材料在热加工(轧制、锻造、挤压)时的最佳温度;(2)对单相合金,用热扭转实验确定材料在高温时发生的动态恢复和动态再结晶过程;(3)对多相合金,用热扭转研究不稳定组织的转变,或者模拟某种热加工成形方式研究其组织特点。,.,.,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拉伸、扭转、弯曲三种试验方法适用于哪些材料或哪些工作条件下的构件?拉伸:一般来说,适用于结构钢常温下的力学性能测定。脆性材料为什么不能用拉伸?扭转:结构材料的热变形性能。硬度大的材料(HRC5253)不宜进行扭转试验?,试样两端有应力集中和表面缺陷,装夹试样时稍有不对中,就会引起附加弯曲应力,这都会造成拉伸数据的散乱。,试样会脆断出现飞裂。,.,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弯曲:工具钢常温下的力学性能。铸铁、硬质合金和陶瓷(弯曲强度仍然较分散,应采用统计方法处理测量数据)的性能也常用此法。弯曲试验方法的应力状态介于拉伸和扭转试验方法之间,常用于测定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对高碳钒钢(T10V)进行弯曲和扭转试验,如图所示。,.,原处理工艺是淬火+180回火,但在使用时常出现花键崩齿,杆部折断等现象,.,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模拟实际服役条件,并提供材料的抗剪强度数据作为设计的依据。(诸如铆钉、销子之类的零件)单剪试验双剪试验冲孔式剪切试验,四剪切及其性能指标,.,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单剪试验,试件在单剪试验时受力和变形示意图,抗剪强度:,Fb:最大载荷A0:试件的原始截面面积,.,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双剪试验,抗剪强度:,试件在双剪试验时受力和变形示意图,F,F/2,F/2,.,第二节压缩、弯曲与扭转的力学性能,冲孔式剪切试验,抗剪强度:,冲孔式剪切试验装置,(测薄板的抗剪强度),d为冲孔直径;t为板料厚度。,F,.,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一、缺口处的应力分布特点及缺口效应,缺口改变了应力状态,如:应力集中;由应力集中导致应变集中;形成双向或三向应力状态,导致缺口附近屈服强度提高,塑性变形困难,使材料脆化;缺口附近的应变速率增高。统称为缺口效应,导致力学性能的改变。,键槽、油孔、台阶、螺纹,.,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1)薄板,无缺口时,整个截面上应力均匀分布。,应力集中和应变集中现象,1弹性状态下的应力分布,.,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有缺口时,缺口处不能承受外力,这部分外力由近缺口处材料来承担,因而缺口根部应力最大,离开缺口根部应力逐渐减小,一直到某一恒定值。(如图所示),.,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这用由于缺口造成的局部应力增大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系数:,max为缺口根部缺口根部的最大应力,n为净截面上的名义应力。在弹性范围内,Kt的数值决定于缺口的几何形状与尺寸。对给定的缺口形状,可通过公式计算或有图表可查。机械工程手册,对椭圆形缺口的薄板,K12a/b,ab为椭圆的长短轴。,.,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是怎样产生的?,薄板缺口拉伸时弹性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图,.,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会引起纵向伸长,必然引起横向收缩。由于,缺口使随x发生变化,从大到小到恒定,引起,的纵向伸长也由大到小,如果从缺口根部把薄板分成许多微元,微元的纵向伸长沿x方向由大到小,这种变形不均匀使微元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在x方向产生内应力。,.,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由于板很薄,z向收缩变形不受限制,薄板的这种受力状态称为平面应力状态:,在x=0处的微元可自由伸长,;在远离缺口处恒定,也为0,必有一极大值,在变形梯度较大的缺口附近处。所以缺口薄板受拉伸时,产生了双向应力。,.,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的大小在与之间。,2)厚板(板的厚度相对于缺口或裂纹深度足够大)由于板很厚,在厚度方向上的变形受到约束,产生,。因为,根据胡克定律,厚板的这种受力状态称为平面应变状态。,.,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厚板缺口拉伸时,弹性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图,(a)沿x方向的应力分布(b)沿z方向的应力分布,.,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2塑性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当缺口根部发生塑性变形后,的最大值都不在根部,而是移动到弹塑性变形的交界处。(如图所示),缺口根部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分布图(平面应变),.,根据屈雷斯加判据,材料屈服的条件是缺口根部,;缺口内侧,。结果使材料塑性变形变得困难,材料脆化。,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对塑性好的材料,缺口使材料的屈服强度或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之为“缺口强化”。,.,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缺口处应变速率提高现象,试验机夹头速率:v=dl/dt试样应变速率:=d/dt,d=dl/l=d/dt=dl/l/dt=dl/dt1/l=v/l,如果光滑试样的工作长度l为100mm,缺口附近的工作长度l=1mm,缺口附近的应变速率提高了两个数量级。,.,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缺口带来的危害(缺口效应):应力集中;应变集中;应变速率提高;引起两向或三向应力状态,使塑变困难,材料脆化。,.,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二、缺口试样的静拉伸和静弯曲性能1缺口试样的静拉伸与光滑试样拉伸时比较,缺口引起了加载的变化-缺口效应不同材料缺口效应不同,为了比较各种材料的缺口敏感程度,常进行缺口静拉伸试验。缺口静拉伸试验的目的,常用于评定高强度螺栓等零件的性能。,.,.,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图中(a)、(b)分别表示用于缺口静拉伸试验的圆形截面试样和矩形截面试样。(c)表示代表缺口形状的3个主要参数:为缺口深度,为缺口角,为缺口曲率半径。,.,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用缺口强度比NSR(缺口拉伸强度比光滑试样静拉伸强度)作为衡量静拉伸下缺口敏感度指标。NSR与缺口敏感性成反比:,比值越大,缺口敏感性越小。,.,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材料缺口敏感度影响因素,材料缺口敏感性除与材料本身性能、应力状态(加载方式)有关外,还与缺口形状、尺寸、试验温度有关。,.,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试验过程:材料在进行缺口拉伸试验时,断裂情况有三种:,(1)材料在制成缺口试样进行拉伸时,缺口根部只有弹性变形而失去了塑性变形能力,这时缺口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如图中的曲线1所示。,缺口试样变形时应力分布情况图,.,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脆断,断口为放射状,拉伸曲线为直线;,断口形貌如图(a)所示。,.,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2)在缺口根部可发生少量塑性变形,这时最大轴向应力max已不在缺口顶端的表面处,而是位于塑性变形区和弹性区的交界处,如图的曲线2、3所示。,缺口试样变形时应力分布情况图,.,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根部有微小塑性区,然后断裂,断口在缺口根部有一圈塑性断口,中部为放射状,拉伸曲线由直线开始改变,斜率微小下降;,断口形貌如图(b)所示。,.,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缺口试样变形时应力分布情况图,(3)如果材料的断裂抗力远高于屈服强度,则随着载荷的增加。塑性区可以不断向试样中心扩展,位于弹塑性交界处的最大轴向应力max也相应地不断向中心移动,如塑性变形能扩展到试样中心,即出现沿缺口截面的全面屈服。此时max出现在试样中心位置,如右图中曲线6所示。,.,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断口为全部塑性特征,拉伸曲线上出现曲线部分。,断口形貌如图(c)所示。,此时,bnb,.,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缺口拉伸试样的标准缺口张角450600;缺口根部截面直径10mmdn20mm;缺口根部曲率半径0.1mm;(d02-dn2)/d0250%,.,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无偏斜的缺口拉伸试验,往往显示不出组织与合金元素的影响。缺口偏斜拉伸试验就是在更苛刻的应力状态和试验条件下,来检验与对比不同材料或不同工艺所表现出的性能差异。,2缺口试样的偏斜拉伸,.,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3缺口试样静弯曲光滑试样的静弯曲试验的目的:评定工具钢或脆性材料(陶瓷等)的力学性能。缺口静弯曲试验的目的:评定或比较结构钢的缺口敏感度和裂纹敏感度。试样尺寸:10660mm或者101055mm,缺口深度为2mm,夹角为60o的V型或U型缺口。,.,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静弯试验请看动画演示。,.,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试验结果:缺口静弯曲线Pf曲线图,材料1在曲线上升部分断裂,残余挠度很小,表示对缺口敏感;材料2在曲线下降部分断裂,残余挠度较大,表示缺口敏感度低;材料3弯曲不断,材料对缺口不敏感。,材料1,材料2,材料3,.,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缺口静弯曲线与静拉伸曲线相似,也分为三个阶段:I弹性变形部分,弹性功II塑性变形部分,塑性功III断裂部分,断裂功,III代表当裂纹产生后,材料阻碍裂纹继续扩展的能力,通常以Pmax/P的大小来表示裂纹敏感度。,.,第三节缺口试样静载力学性能,曲线只有I表示材料对缺口极为敏感(脆化);曲线只有III表示材料对缺口敏感;曲线有IIIIII表示材料对缺口不敏感,III区越大,缺口敏感性越小。(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用材料的断裂韧性),.,第四节硬度,一、硬度试验的意义硬度的概念: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力学性能,物理意义是材料在表面上的不大的体积内抵抗变形(压入法)或者破裂(刻划法)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