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医学基础绪论_第1页
第一章中医学基础绪论_第2页
第一章中医学基础绪论_第3页
第一章中医学基础绪论_第4页
第一章中医学基础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主讲辛增辉电话651866)E-mail:84354728,中医学基础,.,什么是医学?什么是中医学?,.,医学:现代基本定义为:“医学是诊断、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技艺和科学。”辞海定义为“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中医学: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核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色的传统医学体系。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中医学的重点不在治疗,而在预防,即治未病。,.,附:民族医学如:藏医、蒙医、苗医。,.,中医学,.,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伏羲氏画卦神农氏尝百草黄帝制九针,.,寻找食物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这些病症中药起源;烘火取暖发现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用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热熨法和灸法的起源;使用石器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而能消除另一部位的病痛针灸的起源。,.,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时期:先秦秦汉2、标志和确立: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神农本草经的问世。,中医药起源传说众多,大致推崇,神农为药的祖先,黄帝为医的祖先。,.,(1)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中医理论形成的标志。后世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第一,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第二,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第三,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2)难经,扁鹊(秦越人)独取寸口、命门理论。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脉诊和针灸治疗更详。,“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3)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张仲景(医圣)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辨证方式六经辨证。113方。金匮要略的辨证方式脏腑辨证。262方。,.,(4)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有毒无毒上、中、下三品;四性、五味。,上品120种为君,无毒,主养命,多服久服不伤人,如人参、阿胶;中品120种为臣,无毒或有毒,主养性,具补养及治疗疾病之功效,如鹿茸、红花;下品125种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主治病,如附子、大黄。,.,中华医学,四大经典,.,(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晋隋唐时期:,.,唐代政府于659年颁布了由苏敬等人编撰的新修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布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王焘著成外台秘要全书共40卷1104门,载方6000余首,可谓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外台秘要,.,2、宋金元时期:,南宋陈言(字无择)著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此病因分类法比较符合临床实际,对后世病因学发展影响很大。宋钱乙所撰之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辨证和脏腑用药的先河。,.,.,刘完素(河间)寒凉派:“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用药倡导寒凉。张子和(从正)攻下派:“邪去则正安”,主汗、吐、下三法。李东恒(杲)补土派:“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主张补益脾胃。朱丹溪(震亨)养阴派:“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主张滋阴降火。,金元四大家,.,3、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吴有性(字又可)温疫论,创“戾气”说叶桂(字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吴瑭(字鞠通),创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温病学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明代命门学说张介宾(字景岳)景岳全书、类经赵献可(字养葵)医贯命门学说清代王清任著医林改错重视解剖,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4、近、现代:综合整理30年代曹炳章主编的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中西汇通如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作。,.,.,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是?,张仲景所辑的著作是?,可与内经相媲美,补充了内经的不足的是?,.,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1、人与环境的整体观(1)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观天人相应(2)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观,.,.,达尔文“适者生存”中医“天人合一”(1)季节气候(2)昼夜晨昏(3)地区方域,人与自然,.,内经论疾病一日变化,发现“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就是说,对于多数患者而言,病情往往存在早晨清爽、日间安好,傍晚稍甚、夜晚加重的变化规律。这就是因为一天中,自然界阳气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人体内阳气的盛衰,从而带来病情的波动。,请思考:为什么许多疾病在日间安好,而傍晚和夜间加重?,.,地域的差异,地理环境和地区气候的不同,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南方气候偏于湿热,人体腠理疏松;北方气候偏于干燥,人体腠理致密。一旦异地而居,会感到一时的不适。这样就是人们常说的“水土不服”。,请思考:为什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地域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四时多发病;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因时、因地制宜。,人与自然,.,.,.,.,.,了解:中医的“因时、因地制宜”,砭(bin)石疗法-东方临近大海,是鱼、盐较多的地域,而这个地方的人,常吃鱼,易发生“热中”,更由于盐“能胜血”,所以容易发生痈疡一类的疾病,于是发明了砭石疗法。药物治疗-西方寒风凌冽,气候干燥,风沙较大,这里的居民常吃肉,则容易患身体内部疾病,用“毒药”治疗,因而药物治疗的方法来自西方。,.,针法-南方炎热湿润,这里的居民常进食酸腐食物,容易导致肢体拘挛、麻痹等疾病,需要用微针疗法,所以针灸源自南方;灸法-北方冰天雪地,天气寒冷,当地居民由于“脏寒生满病”,故常用灸治疗。导引、按摩-中原地区物产丰富,人们食物较杂,多发生肢体痿软乏力、冰凉、灼热或恶寒发热等疾病,故发明了导引、按摩。,.,.,(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3)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人与社会,.,以下是规定强免的疫苗(2006年3月1日执行):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6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16岁:精白破(第二次),.,2、人体自身的整体观(1)生理: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2)病理: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3)诊治疾病:由外察内,整体调节。,.,.,.,.,.,test,.,(二)辨证论治症,指疾病的个别临床表现。症状: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如头痛、发热。体征:病人异常的客观征象。如舌苔、脉象。病,即疾病,是一个诊断总称。是对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临床表现及病变规律的疾病全过程的概括。如感冒。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包涵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四大要素。可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病机)。,.,辨证: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论治:是在通过辨证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原则治病求本,.,辨证论治举例,.,辨证论治练习便秘:(1)短期的便秘发作,人同时会有口臭、目赤、舌苔厚腻、腹中胀痛以及容易烦躁、生气的情况。判断为热结便秘。属实证。常用开塞露、番泻叶泡水代茶饮。(2)主要表现是乏力、容易疲劳,伴有心慌、心悸、失眠等症状,舌苔薄白,舌体胖大的,舌质淡,脉弱。大便不干,排便无力。判断为气虚便秘。属虚证。用四君子汤。,.,辨证论治练习,.,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即“证异治亦异”。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即“证同治亦同”。,.,5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论治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不在于“证”的区别。,论治的目的是为了辩证,故论治是辩证的依据和前提,辩证是治疗的方法和手段。,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这是因为“证”的概念中包含着病因、病机、病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称为辨证论治。,请解释:“同病异治”“异病同治”。,.,1.“同病异治”的“同病”是指A.病因相同B.病种相同C.病证相同D.病机相同E.症状相同,2.“异病同治”的“同治”是指A.病因相同B.病种相同C.病证相同D.证候相同E.症状相同,B,D,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