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_第1页
《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_第2页
《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_第3页
《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_第4页
《背起行囊走四方》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八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背起行囊走四方(三课时) 课件1课前准备时用【活动目标】出示课件21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行万里路”是增长人生见识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必要途径。 2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尤其是对联的赏析和创作,让同学们更深地感受锦绣河山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 3通过综合性活动学习,锤炼和提升语文的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活动设计和原则】 1围绕“走”这一主题,以丰富人生经历和提升文化素养为目的组织活动。 2根据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来安排活动的环节:“走”的故事,“走”的发现,“走”的文化。3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展开活动课的学习。课前准备 1上网查阅资料,包括风景图片和民俗风情、家乡风貌、对联知识和介绍等。 2六次练笔:“游”“在旅行中成长”“旅行计划”“做有心的旅行者”“锦上添花说对联”和自创对联。 3整理自己旅游的图片等资料。 4分组和活动任务的一些安排,将同学们分成东、西、南、北、中五个小组,安排活动的主持人等。【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课件3“祖国的山水之美,不仅受之于天然,更得益于历代文人志士的情怀抒发,他们借山水而抒情言志,山水因他们而更具灵气。岳阳楼因李白、杜甫而名声远播,更因范仲淹的名篇而熠熠生辉,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浓缩了古代仁人的旷达胸襟。的确,正如欧阳修所写,历代文人志士都意不仅仅在乎山水,祖国山河早就贮存了厚重的人文精神。今天,我们将要通过图片欣赏,进一步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我们将要回顾自己的亲身体验,讲述关于走的故事;我们更要做有心的旅行者,进行名胜古迹中的对联考证。暑假将至,同学们也在积极准备,要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旅游,因为生活中能获得比语文书更丰富更直接的体验,它不仅可以增补我们语文知识的不足,而且还可以开阔眼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出示课件4(老师语)交给四位主持人主持,学生活动开始。二、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图片欣赏欣赏人文风光出示课件518 欣赏自然风光出示课件1930三、活动的第二个环节: “走”的故事出示课件31 1各小组推荐代表,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旅游相册,讲述你旅行中的故事。出示课件3234同学们有的欣赏到自然风光的秀丽,有的领略人文名胜的美好,有的感受现代都市繁华。通过对“香港游”“登泰山”“平遥古城一日游”的介绍,同学们加深了形象认识。 2谁不说俺家乡好。出示课件35活动方式:主持人组织活动,口头表达训练。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带着大家去你最钟情的风景名胜地游玩,你准备如何向游客作以介绍?学习下面的示例,也来写上一段导游词。下面是一位杭州的同学写的导游词。请看课件。出示课件3638如果你的家乡在河南鲁山县呢?示例:石人山出示课件39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地处伏牛山东段。主峰玉皇顶(蛤蟆石)海拔2153.1米。石人山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温泉优良,人文景观辉煌,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专家评价具有“华山之险、峨嵋之峻、张家界之美、黄山之秀。”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科研、探险的好地方。石人山古称尧山,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得名,至此刘姓起源。战国时,伟大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墨翟降世于尧山脚下,现有墨子故里遗址。 石人山地处中原,地理条件优越。紧邻焦枝铁路,国道311、207贯穿景区,交通便捷。石人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68平方公里,区中的奇峰怪石、山花、红叶、飞瀑、温泉、湖面、云海、原始森林、珍禽异兽及人文景观构成了完整的风景体系。现已命名的景观有240多处,60-200米高的瀑布17处,200-300米高的石柱40多处,石人、将军石、千丈岩、姐妹峰、白牛城、王母桥、通天河、九曲瀑、鬼门关、南天门、报晓峰等景点遍布景区。石人山地处亚热带与暖湿带分界线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石人山四季风光别致,春天鸟语花香,绿映溪吟;秋日满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林海雪原。初夏时节使人领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清新景象。盛夏,当平原大地上赤日炎炎似火烧,气温达35-38度,这里只有23-26度,凉爽宜人。四、活动的第二个环节:“走”的发现 出示课件401名胜古迹对联考。出示课件4148在我国不少旅游胜地,都可以见到精彩的对联、题咏。这些诗联,不仅概括出旅游胜地的欣赏价值,往往还形象地提供了历史、地理、文学、书法方面的许多知识,丰富了人们的旅游见闻。讲述同学们在旅游中所看到的对联,介绍昆明滇池第一长联。 2后生斗胆对对子。出示课件49(1)讲解对联知识。(2)由同学自创上联,其他同学对下联。出示课件50活动由主持人组织,分五个小组讨论、写作、发言。五、活动的第三个环节:“走”的文学 1老师介绍“走的文化”。 出示课件51“通过以上三个活动环节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衣食住行,行是最高境界。只有生活好了,我们才能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只有志在四方,才能增长我们的见闻,开阔我们的视野。无论是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还是西游记徐霞客游记,古人用行动证明了“走”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追求,一种理想实现的过程。现代社会,无论媒体还是个人,又在行走中找寻人类精神的家园。”(老师语)2走的文学:现代文化人的采风。(1)你读过与“旅游”有关的文学作品吗?请写出几部这样的作品。出示课件52余秋雨、唐师曾、周国平与他们的作品。余秋雨与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唐师曾与我在美国当农民我钻进了金字塔我从战场归来重返巴格达。周国平与南极无新闻。 请大家谈谈对这些作品的感受。(2)请写出一些以“旅游”为主要话题的影视节目出示课件53永远的三峡两极之旅欧洲之旅千禧之旅纵横中国穿越风沙线走近非洲 一起欣赏三江源 出示课件54 (点击三江源画面播放)六、课后写作训练“走”的讲述出示课件55读游记可以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到天下奇景和各地的风土人情;写游记可以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使别人也赏心悦目。现在就请你根据自己旅游中的经历及以上活动积累的材料和感受,写一篇游记。写作提示:游记的写法灵活,在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的过程中,可以抒发情感,夹杂议论。那么,怎样才能把一篇游记写好呢?首先,写游记要有中心思想。即通过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或是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热爱之情,或是说明在游览中所发现的生活哲理,以理动人。其次,写游记要以游踪为线索。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准确地交待游踪,具体地描述景物所处的地点、方位、特点,能使读者读了你的游记,知道该怎样走,就能到达游览的地方,观赏美景。游览一个地方,你看到的景物很多很复杂,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选择最有特色、最让人感兴趣的景物,按游踪的顺序来写。还要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不能面面俱到。再者,写游记要选择重点景物,抓住其大小、形状、色彩、轮廓、动态和静态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细致描写。还要发挥想像力,展开联想的翅膀,丰富游记内容,把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出来,创造出令人陶醉的意境。七、结束语出示课件56走四方,使你人生的阅历丰厚;走四方,使你徜徉于山水而荡涤心胸;走四方,使你亲近自然明确人之责任;走四方,使你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走四方,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走四方,不是盲目的走马观花;走四方,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走四方,不是目空一切眼中无物。走四方,跋山涉水展豪情;走四方,餐霞饮露写风姿;走四方,探幽寻胜增储备;走四方,生花妙笔著华章。暑期将近,同学们,让我们在暑假里,放下书包,背起行囊,踏着徐霞客的足迹走进我们精神的家园,去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阅历,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下课出示课件57作文:【训练要求】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共有三项内容。其重点是第一项“家乡风景独好”。这一活动的用意在于引导大家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注意发掘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单元作文要求“写一篇游记”课本上对本次作文的要求是:“要写清楚游览地点的风光景物特点,引起人们游览的兴趣。”据此,这里对本次游记写作的训练提出如下要求:1.要注意交代清楚游踪游览一个风景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其路线也可能忽东忽西,来回交叉,重叠反复。但在记叙时,一定要有一个清楚明晰的顺序,让读者明了你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这样,一方面利于读者了解所写景物的地理位置及特征,另一方面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比较完整的整体印象。2.要突出景物的鲜明特征不同的风景区,其风景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秀等。在描写时,一定要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写出区别、写出神韵,使人能产生神往之情。3.适当交代有关风景的知识游记还应适当对所游之地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使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发人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与神往。4.写出“观感”,融情于景游记作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的描绘,让人了解祖国山河的美丽多姿,进而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神往和赞叹之情。所以写作时,要突出作者对景观的独特感受,融情于景,使外在的自然风光与作者内心的特殊感受水乳交融,从而更强烈地打动读者。【导写提示】本单元所选课文,除最后一课是五首古代诗歌外,其余四课为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浏览山水名胜,并用优美的文辞记录所见所感,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中常有的风雅韵事。因而山水游记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本单元所选的几篇山水游记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小石潭记中,柳宗元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对小石潭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僻地的美好风物,寄喻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郑重叙说事情本末,准确描述洞庭湖的大观胜景,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作者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小境界,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当时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但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情怀,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乎以宽和仁爱之心,“乐民之乐”。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画。满井游记是一篇记游小品。作者袁宏道是一位疏放不羁的江南才子,他轻视世俗名利,耽爱游山玩水。这篇游记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南方人眼中的“北国之春”。其比拟之生动,描写之形象,感受之细腻,出人意料又合情理。作者纵情山水,陶醉于郊野春朝的美景,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又有对官场的厌倦,是作者个性的张扬和抒发。通过学习这几篇散文,不仅能我们培养欣赏山水之美的高雅情趣,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感情,而且文中表现出的古代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与民同乐的胸怀情操,怀才不遇的遭际和苦闷,向往精神自由的个性等,也能给我们浓郁的人文熏陶。从写作上讲,这几篇散文也很有特点,能给我们多方面的启发。小石潭记采用了托物寄情的方法,而岳阳楼记则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醉翁亭记采取叙事说明的笔调,全文不过四百多字,却写出了复杂多变的景物和情境,而满井游记以白描的笔法,不堆砌词藻,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这些写作上的特点,大家在自己的写作中都可以借鉴。【例文引路】读例文,思考问题。1.你能理出下面这篇游记的游踪吗?2.你觉得这篇游记可供自己借鉴的地方有哪些?神农架游记为了拓展我的知识面,爸爸答应我暑假去神农架一趟。8月中旬的一天,我们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踏上了神农架之旅。我们先乘火车到宜昌,再在宜昌乘大约五六个小时的车,便来到神农架的入口鸭子口。这里的海拔已经是一千八百多米了,与宜昌市区的炎热相反,我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寒意,汽车玻璃也冰凉冰凉的。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又行驶四十多分钟,就是神农架的最高峰神农顶。从山上往山脚下望去,植被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山脚是阔叶林,山腰是针叶林,再往高处,草树交错。越往上,树就越来越少,到海拔两千六百多米的地方,就基本上没树了,只剩下了各种各样的草和大熊猫爱吃的箭竹,可惜箭竹都枯死了。到山顶便只有草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山草甸。神农架最有名的一个景点就是风景垭。这里云雾缭绕,再加上青翠的山峦,似乎仙境一般。听说如果到了秋天,天气好而且没有云雾的话,景色会更加美丽。从这里可以俯视到山腰上红、黄、绿的树叶,他们相互交错,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还能远眺各种奇峰怪石,它们在丛林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幽静、苍莽。离开风景垭,沿着盘山公路继续往前走,便来到了板壁岩。在这里,我看到了蔷薇、冷杉、黄杨木、红桦等过去我听都没有听说的植物,其中有不少还是珍稀植物。有长了一千年还只有一个成人高的小叶黄杨,过去用来做直升飞机螺旋桨的红桦,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珙桐跟随着导游走了一会儿,我们看到一个洞穴。据说这里可能曾有野人出没过。洞穴旁古木参天,树上附着厚厚的一层苔藓。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新鲜呀!游完板壁岩后,接着我们又游了金猴溪、野人梦苑、了望塔等景点。这次去神农架,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丰富了我的知识,增长了我的见闻。悟写法:本文与保国寺记游一样采用了时间顺序记述游览经过。全文叙述清晰,写景生动,抒写感受也较为真切。不足之处是,作者的语言还欠凝练,个别句子还欠通顺,如“我们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踏上了神农架之旅”“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新鲜呀!”等。参考提纲:第一部分(第12段):写游览的时间、起因和路上所见。第二部分(第36段):写游览见闻。第一层:写山顶所见。(第3段)第二层:写风景垭见闻和感受。(第4段)第三层:写板壁崖和野人洞。(第5段)第四层:略写游览金猴溪、野人梦苑、了望塔等景点。(第6段)第三部分(第7段):总写感受,结束全文。【范文简析】请到我的家乡来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吗?我的家乡东面有高大雄伟的菩提山,西面有直耸云霄的大厦,涌斯江和芒溪河穿越整座城市。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山环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家乡五通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很多桥。河多,自然桥也多嘛。那雄伟壮观的四望关大桥,如同一条钢铁巨龙横卧涌斯江,连接东西两岸,使天堑变通途。还有古老的芒溪大桥,经历几十年的风雨,仍是213国道的必经之路。你看那美丽的拱桥,像一条五彩缤纷的彩虹高悬天空,为五通桥增添了艳丽的色彩。那摇摆不定的吊桥更有趣,走上去摇摇欲坠,但有惊无险,还真有些刺激呢!最好玩的是样式新颖的浮桥。它飘浮在江河碧波之上,走在上面凉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别有一番风味。此外正在修建的涌斯江大桥和震华大桥,将会让五通桥更加闻名。河多桥多,当然船也多了。渡口仍有船只来回摆渡方便群众。更多的是旅游船、快艇、脚踏游船、水上茶馆和卡拉OK船等,供人们娱乐消遣。在四望关还建设了别具一格的水榭廊亭,在亭里欣赏山湖美景更是其乐融融。白天,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令人陶醉;夜晚,涌斯江、芒溪河岸的灯光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上,犹如朵朵盛开的莲花,光彩夺目,使人目不暇接。河、桥、船、亭,给五通桥这座小城市增添了不少魅力,使五通桥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家乡盛产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榕树又名黄桶树,无论是在山上还是在河边,处处都可见它的踪影。榕树郁郁葱葱,姿态奇特,生生不息,有的甚至活了几百年。夏天,榕树绿阴遮日,默默地为人们撑开大伞。人们在天然伞下谈天说地,道古论今,真是“送爽榕阴十里凉”呀。榕树还能净化空气,不但把五通桥点缀得更加美丽,还为净化城市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难怪诗人曾写诗称赞:“榕树参天五通桥,凌云烟雨岷江潮。浓妆淡抹赛西子,祖国山河第一娇。”五通桥还盛产柑橘。十月,秋高气爽,柑橘成熟了,一个个挂满了枝头,像玛瑙、似圆球,惹人喜爱,满山坡都是一片金黄色,真叫人赏心悦目。摘下一颗柑橘,看一看,乐了;闻一闻,醉了。剥开皮,放一瓣在嘴里,轻轻一咬,红色的汁水会染红舌头,味道甜得可口,酸得适度,那种舒服的感觉从嘴角到心里,使人越吃越爱吃。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富饶的五通桥。“百闻不如一见”,五湖四海的朋友们,请到我们家乡来吧,五通桥人民会热情地接待你!简析:这篇文章流畅地介绍了家乡特有的美好景象和丰富物产,确能起到招徕游客、活跃家乡经济的作用。另外,作者能认真观察事物,能深入了解情况,能真切地表达观感,文章描写景色风物形象传神,有条有理,值得学习。初春游北海3月日的下午,我来到了北海公园。一进公园大门,首先跳入眼帘的就是被碧绿的湖水环绕着的琼岛,岛上耸立着一座高大而秀美的白塔。我怀着喜悦的心情,随着三五成群的游人快步朝白塔走去。穿过正觉殿,绕过普安殿,一棵棵树木被我甩在身后,一节节阶梯被我踏在脚下。很快就到达了琼岛的顶峰白塔。站在修饰一新的白塔下,沐浴着初春温暖的阳光,迎着湿润宜人的春风,顿觉心旷神怡。放眼四望,只见公园内棵棵柳树都吐出了嫩芽,条条柳枝随着和暖的春风翩翩起舞;苍松翠柏被忽紧忽慢的春风吹动,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窃窃私语,粉色、白色的野桃花开满枝头,娇黄的迎春花开得正旺,洁白的玉兰含苞欲放;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一树树鲜花为初春的北海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极目远眺,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一座座高大崭新的楼房,一条条玉带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