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及应对策略_第1页
我国食品安全及应对策略_第2页
我国食品安全及应对策略_第3页
我国食品安全及应对策略_第4页
我国食品安全及应对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食品安全及应对策略商学院行政管理1001于赟超102506141摘要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迭出,主要问题是出在食品添加剂及加工这个问题上面,食品添加剂问题是滥用,而加工是执法及监督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必须在卫生部门及行政部门双方的共同政策联合整治。关键词中国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应对策略正文我国的食品安全一直牵动众多人的心,一直令人很是揪心。影响中国的食品安全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中国食品安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兽药残留、环境污染物和生化学污染素主要包括农、物毒素。1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江河、湖泊、近海等污染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全国有850条河流、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受到130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51个湖泊藻类污染及富营养化程这些被污染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度严重。会在农、水产品中富集,畜、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农业部对14个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的2110害。2000年,个蔬菜样品进行检测,结果重金属超标的占235。2种植与养殖造成的源头污染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化肥、用,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全国每年氮肥的使用量高达2500万T,农药超过130万T,单位面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和2倍。过量地施用化肥,会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增加,对人体造成危害。农药残留超标兽药、生物激素和生长促进剂使用不当,以及养殖环境的污染,都造成大量含有危害物质的粮食、蔬菜、水果、肉制品、乳制品等不合格产品充斥着市场。(二)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由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现象大量存在。例如,沙门菌病、弧菌病、肠出血型大肠杆菌,O157如和利斯特菌引起的食源性传染病。(三)食品加工生产过程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加工生产过程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生产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食品安全标准操作,例如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超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此外,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辐照食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多地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1。(四)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依然严重,食品生弄虚作假等违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漠,重生产轻卫生、法现象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五)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职能交叉、效率低下、推卸责任食品监管部门职责不清,也进一步造成了食品安全隐患的增加。(六)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中存在诸多问题1缺少风险评估依据。2监管体制改革尚未到位。3群众举报渠道还不畅通。4企业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还不强等。3在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出现在以下几个主要环节之中1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更是在食品安全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科技的发展,促成各种食品添加剂进入我们的生活。如今,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更可谓是处在风口浪尖之上。首先让我们先了解食品添加剂是什么。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2。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各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必须依据加工产品特点选用合适的食品添加剂。因此,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工业以后,改善和提高食品色、香、味及口感等感官。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口感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食品加工过程一般都有碾磨、破碎、加温、加压等物理过程,在这些加工过程中,食品容易褪色、变色,有一些食品固有的香气也散失了。此外,同一个加工过程难以解决产品的软、硬、脆、韧15。如今的中国的食品世界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已经到达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了,无论是从蔬果,还是到各种肉类,都被以各种“食品添加剂”充斥,食品已经不是食品了,更能说是黑心商贩的食品添加剂的完美杰作,能化腐朽为神奇,令造物主也忍不住惊叹,这居然是是让中国的食品陷入一种非常奇怪的氛围之中什么都不能吃。最近的食品添加剂问题更是爆发到了一个顶峰。从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再到如今的双汇瘦肉精的猪肉事件。全是食品添加剂上出现了大问题。,主要表现在1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加工食品使用的添加剂的品种及其用量,如果超量使用很可能会对人体带来危害。但是为了追逐利润,一些食品加工者却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的保护,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身体有害。例如,在面粉中添加超限量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在腌菜中多倍超标量使用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化学合成甜味剂为了使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为使大米、饼干增亮使用矿物油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使之增韧、增亮,延长保存期为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一种化工原料,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还有孔雀石绿、苏丹红、三聚氰胺像这些老百姓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尝不出却能导致人们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化学物质到处可见,令人防不胜防,触目惊心。2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家禽、家畜、水产品体内。在种植业、养殖业中滥用激素和其他药物以增加产量,使水果、蔬菜、家禽家畜、水产品在短期内获得丰收、成熟。例如,带尖的西红柿,坚硬的猕猴桃、肥大的豆芽等等,都有可能是使用激素促使其长熟的结果。这种做法不仅使培育出来的产品营养价值明显降低,而且也会给食用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4。2生产及加工之中的一些疏漏制造、加工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例如,用病死的家禽家畜加工熟肉制品用“地沟油”加工油炸类食品、“注水猪肉”给猪注水等于注毒,食用后对人体有极大危害等。再如,2009年,在辽宁、山东、河北、上海、陕西等地又查到了多起使用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而生产乳制品的事件。这些免食品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加以严厉制止,都有可能会演变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事故5。另外,一些用来盛放食品的包装纸、包装袋、不锈钢餐具等也是铅、铬、镍等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这些重金属物质一旦超标超量的渗入了食品中,人们食用后就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潜在威胁6。3生产源头产生的污染一些蔬菜、水果中普遍残存化肥、农药等物质,使这些食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十分担忧。在农业生产中,一些菜农、果农为了增收往往使用高毒甚至剧毒农药来喷洒蔬菜、水果,这直接导致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超标,这样的蔬菜、水果被消费者食用后肯定会带来身体健康上的很大危害。7例如,在2009年曾经有相关的组织对北京市4家大型超市销售的樱桃、甜瓜、桃子、油桃、苹果5种水果进行抽查,结果一共检测出了17种农药,甚至有的农药是法律已经禁止使用的农药,可见某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多么不容忽视8。4消费者自己食用时误区首先,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9。例如,在2009年810月,北京市丰台区已经连续发生4起扁豆中毒事件,发病人数达64人。据调查表明,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烹饪者未将扁豆煮熟、炒熟。其实像扁豆、豌豆、四季豆这三种蔬菜,其本身含有天然毒素,如果对它们加热不完全就被人们食用,则可能会引起人们的食物中毒。人们在炒菜时如果事先了解了这些基本常识,就可以避免这类食物中毒事情的发生。正是由于以上一些食品问题的存在,近些年来,中国每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层出不穷,并且愈演愈烈。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全国食物中毒情况,仅2003年,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达379起,中毒12876人,死亡323人2007年,全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506起,中毒13280人,死亡258人2008年,全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437起,中毒13325人,死亡152人10。有问题,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对策及解决方针。以下便是我归纳总结的几个方案1监管力度加强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么会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要么会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11。所以,政府应当切实履行好其监管职责,加强对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加强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应当成为政府的头等大事,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对食品的准入市场管制,提高食品的准入市场门槛,严防“三无”食品流入市场要有效规范食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无证加工食品的行为要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更新检测装备,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对食品从生产、加工、管理、贮运、包装到销售的全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要全面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要规范食品采购渠道,从源头上控制不安全、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12。完善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首先,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系统。对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食品安全生产领域内的法律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方面的具体标准。同时,要提高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使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其次,要加强法律法规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13。目前对违法企业只能是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或者处以额度不高的罚款一般都是在3万元以下,只有“情节严重”才会被“吊销卫生许可证”14。可见,中国法律中对食品犯罪的处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都要轻得多。这样轻的处罚,使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比守法成本还要低,所以这对于打击制造低劣、伪冒食品者几乎起不到威慑作用。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巨额赔偿制度,对生产和销售质量不合格、不安全食品的厂商处以高额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应当加重追究其刑事责任,以达到足以震慑其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作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罚之下,诚然,顶风作案者必然望而却之。从而行业之风得以整治。2加强物联网建设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义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16。一个强大的物联网系统可以帮助相关部门追溯到食品生产的每个环节,从而出问题的时候能够最快找到问题的出处,并对漏洞进行弥补。3绿色农业生产地建设构建了一个绿色农业产地环境动态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中内含了绿色农业产地环境判断建模方法和绿色农业产地环境综合评价方法,以期对绿色农业产地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的污染控制17。利用政策搬离一些靠近生产地的重工业及重污染的产业,进行产业转移。避免上游污染,下游遭殃。严格控制产地的生产工序,并对肥料、饲料等进行明确规定,避免出现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绿色农业是自然与环境保护及人类健康保证的产物,是接轨国际市场与消费的需要18。绿色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一种生态健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社会公正的农业发展模式19。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而发展绿色农业模式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沿点20。由此可见,绿色农业的建设无论是对我国食品安全还是经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对消费者的知识普及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教育宣传体系的作用不能小觑。宣传教育工作是在全社会营造食品安全氛围的基础,应当突出主题、注重实效,以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水平21。教育宣传体系应当包括1建立食品安全教育机构。2通过各种方式开展食品法制宣传和安全教育。3对公众进行食品科普教育22。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在2010年开展了实验室开放月活动,进一步推动了食品安全科普教育的进程。5权威机构的介入食品研究机构应发挥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专业研究特长23。比如,研究食品工业发展趋势、探讨各类食品安全加工新工艺;进行相关数据汇总和分析,把食品安全工作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上升到理论高度;承接政府部门或企业委托的食品安全研究课题;为政府重大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与国内外研究机构联合开展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各项交流活动,以此推动食品安全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由于工作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机制,国家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实施中暴露出不少相互矛盾的问题。比如,不同的标准对食品安全指标的要求不同,这不仅让相关食品加工生产者颇为头疼,也使得政府部门在对不少食品的监管上陷入了尴尬的境地24。而一个有效的权威机构不止能给群众正确的食品安全方向,同样也能肃清行业潜规则,并完善体制,能够提高整个食品行业的整体水平。优胜劣汰,自然食品安全的等级会得到很大的提高。结束语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恶性食品污染事件接二连三、以及食品生产、加工新技术与新工艺带来新的危害和世界范围内由于食品安全卫生质量而引起的食品贸易纠纷不断25。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国际贸易以及国家声誉的重要因素,所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不容小视。虽然食品安全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逐一解决,但食品安全法从“卫生”到“安全”两字改变值千金,它表明国家食品安全从立法观念到监管模式的全方位重大转变,既反映了政策由关注增长到关注民生的转变,又反映了食品健康监管从关注食品卫生到关注整个食品产业链健康的转变。在支付了无比沉重的生命安全与社会成本代价之后,消费者善良的愿望,无疑是期待食品安全法出台之后,食品将有一个真正安全的制度保证,民众也将不再时时面临“停杯投箸不能食”的惶惑。为了“能吃上东西”,中国真应该认真审视且重视目前食品安全状况,及找到符合现实的改进方法。引自文献1我国食品安全态势调研报告科技部2003R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3谈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何文娟,柴丹,陈景玉,李尚禹,2010,A4关注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崔付荣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9期A5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孙耀武市场论坛,2009,2J6客观认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太原科技,张永建,2009,1J7农药化肥污染与食品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