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库 / 手机文库 /船舶液化天然气岸基式加注站设计规范修改版0801 联合发布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 50xxx - 2016 船舶液化天然气岸基式加注站设计规范 征求意见稿(初版)修改稿 2016 XXXX 发布 2016XX XX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船舶液化天然气岸基式加注站设计规范 GB 50xxx 2016 主编部门: 批准部门: 施行日期: 目 录 1 总 则 . 1 2 术 语 . 2 3 基本规定 . 5 4 站址选择 . 7 5 总平面布置 . 11 5.1 一般规定 . 11 5.2 站内设施防火间距 . 12 5.3 陆域平面布置 . 15 5.4 码头平面布置 . 15 6 加注工艺及设施 . 19 6.1 储存系统 . 19 6.2 卸料系统 . 21 6.3 LNG 加注系统 . 23 6.4 蒸发气 (BOG)回收系统 . 23 6.5 天然气放散系统 . 23 6.6 LNG 管路系统 . 24 7 船岸界面 . 25 8 水域构筑物 . 27 9 陆域建(构)筑物 . 28 10 给排水. 30 10.1 给 水 . 30 10.2 排 水 . 30 11 消防设施 . 31 11.1 消防给水系统 . 31 11.2 泡沫灭火系统 . 33 11.3 灭火器材设置 . 33 12 电气. 35 12.1 一般规定 . 35 12.2 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 35 12.3 防雷、防静电和接地 . 36 13 自控系统及安全仪表 . 38 13.1 一般规定 . 38 13.2 自控 . 38 13.3 安全仪表 . 39 13.4 视频及音频监控 . 40 14 采暖与通风 . 41 附录 A 计算间距的起止点 . 43 附录 B 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划分 . 44 11 总 则 1.0.1 为了在船舶液化天然气岸基式加注站设计中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江河、水库、湖泊及海港等通航水域的船舶液化天然气岸基式加注站的工程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液化天然气加注趸船的设计。 1.0.3 船舶液化天然气岸基式加注站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2 术 语 ?2.0.1 液化天然气? Liquefied?Natural?Gas(LNG)? 一种低温液态流体,主要组分为甲烷,并且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氮和其他成分。?2.0.2 燃料油 Fuel?Oil 本规范燃料油仅指船舶用成品柴油或重油。?2.0.3 天然气燃料动力船? Natural?Gas?Burning?Vessel?发动机采用单一天然气燃料或天然气和燃料油双燃料的船舶。?2.0.4 受注船 Refueling?Ship 正在进行燃料加注作业的船舶。?2.0.5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LNG?Carrier?运输液化天然气的专用船舶。? ?2.0.6 液化天然气罐车? LNG?Tanker?运输液化天然气的专用车辆。? ?2.0.7 加注站 Bunkering Jetty 具有接收、储存燃料设施,使用加注设备为船舶加注船用燃料的专用站场。本规范中指液化天然气岸基式加注站和船舶油气合建岸基式加注站的统称。?2.0.8 船舶液化天然气岸基式加注站 LNG Bunkering Jetty 主要提供液化天然气加注服务,也可加注燃料油的岸基式船舶加注站。?2.0.9 船舶油气合建岸基式加注站 Oil-LNG Combined Bunkering Jetty 可加注燃料油和液化天然气两种燃料的岸基式船舶加注站,简称油气合建加注站。? 32.0.10 加注站作业区 Process Area 加注站内布置卸车、储存、加注等设施的区域。该区域的边界线为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加 3m。?2.0.11 辅助生产用房 Utility & Auxiliary Occupancy 加注站内用于办公、值班、配电、控制等公用工程建筑物的统称。?2.0.12 生活用房 Living Occupancy 加注站内用于员工住宿、餐饮或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建筑物的统称。 2.0.13 相邻水域设施 Adjacent Aquatorium Facilities 加注站周边的桥梁、码头、渡口、港口、大坝、船闸、河底管线、架空过河管线等水中构筑物的统称。 2.0.14 防火堤 Dike 可燃液体发生泄漏事故时,防止其外流和灾害蔓延的构筑物。 2.0.15 隔堤 Deviding Dike 用于缩小防火堤内储罐发生少量泄漏事故时的影响范围,而将一个储罐组分隔成多个分区的构筑物。 2.0.16 罐池 Tank Basin 安装储罐的一种构筑物。对坑式储罐而言,是防火堤的另一种形式;对埋地储罐而言,是一种防护需要的构筑物。 2.0.17 卸车区 LNG Unloading Area 供液化天然气罐车停放并向储罐输送液化天然气的固定区域。 2.0.18 补给泊位 LNG Unloading Berth 供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停放并向储罐输送液化天然气的固定水域。 42.0.19 卸料区 Unloading Area 陆域卸车区和水域补给泊位区域的统称。 2.0.20 加注泊位 LNG Fueling Berth 供受注船停放并加注燃料的固定水域。 2.0.21 加注设备 fueling Device 向受注船加注燃料的设备。包括加注软管或加注臂及切断、计量、拉断等附件和控制系统。 2.0.22 埋地储罐 Buried LNG Tank 储罐的一种安装形式。储罐安装在储罐池中,罐顶低于周围地面,并用干砂填充。 2.0.23 坑式储罐 Pit Type Tank 储罐的一种安装形式。储罐安装在储罐池中,罐池池顶低于周围的地面。 53 基本规定 3.0.1 加注站的液化天然气补给,可通过陆上、水上或者水陆联合补给的方式。 3.0.2 加注站的加注、储存能力以及水、陆域交通等条件应相互匹配。 3.0.3 加注站可同时具有为汽车加油、加注液化天然气功能,其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 的有关规定。 3.0.4 加注站可利用液化天然气工厂、储配站或接收站的储罐或油库作为后方设施,其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后方设施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后方储罐或油库不应给受注船直接加气,应有起缓冲作用的的储罐或油罐。 3.0.5 同一个加注站可以设置多个燃料品种加注泊位,液化天然气和燃料油加注设备可以位于同一个加注泊位,但应按各自的安全要求统一布置,同一条受注船不得同时进行液化天然气和燃料油加注作业。 3.0.6 补给泊位和加注泊位可共用一个泊位,但补给和加注在同一个泊位不得同时作业;液化天然气和燃料油的补给泊位可共用一个泊位,但不得同时进行补给作业。 3.0.7 船舶液化天然气岸基式加注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 3.0.7 的规定。 表 3.0.7 船舶液化天然气岸基式加注站等级划分 级别 储罐总容积(m3) 储罐单罐容积(m3) 一级 1000V2000 250 二级 400V1000 250 三级 200V400 200 四级 120V200 100 6五级 V120 60 3.0.8 船舶油气合建岸基式加注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 3.0.8 的规定。 表 3.0.8 船舶油气合建岸基式加注站等级划分 级别 储罐总容积 V(m3) 储罐单罐容积(m3) LNG 燃料油 LNG 燃料油 一级 500V1000 1000V2000250 2000 二级 200V500 400V1000 250 1000 三级 120V200 150V400 100 400 四级 60V120 100V150 100 50 五级 V60 V100 60 50 注:柴油总容积折半计算。 74 站址选择 4.0.1 加注站选址应符合城镇及港口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并应选择在船舶通航便利的地方。 4.0.2 加注站沿江(河)布局及规划要与河流航道的通航标准、通航密度、航道长度、船舶数量等相适应,应充分考虑其对防洪、航行安全、河道整治等的影响,针对重要河流应进行河床演变论证。 4.0.3 加注站应选在河势、河床和河岸稳定,水流平顺,水深适宜,水域面积充足,方便船舶进出,安全加注及具有锚泊条件的河段。 4.0.4 加注站宜布置在城镇、居住区和客运渡口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宜布置在临近江河的城镇、重要桥梁、大型锚地、船厂等重要建构筑物的下游。 4.0.5 湖泊内的加注站宜选在具有天然掩护的湾内或风浪较小的区域。 4.0.6 在孤岛上建设加注站时,应解决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等对外交通问题。 4.0.7 在通航内河-级航道附近不应建设一、二级加注站。 4.0.8 下列区域未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不宜建设加注站: 1 航道急弯、狭窄、急流、滩险航段; 2 地质构造复杂和存在晚近期活动性断裂等抗震不利地段; 3 客运码头 200m、其他货运码头 50m 范围内; 4 水底电缆、水底管线两侧各 50m 范围内; 5 有关部门划定的水资源保护区。 4.0.9 加注站内的储罐、放散管管口、泵、卸车(船)点、加注等 LNG 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表 4.0.9 的规定。 8 表 4.0.9 LNG 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 站内设备 安全间距 站外建 (构)筑物 地上 LNG 储罐 放散管管口、加注设备、泵卸车(船)点 一级站 二级站三级站四级站五级站 重要公共建筑物 110 90 80 80 80 60(50) 50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70 60 55 35 30 60(25) 25 民用建筑 一类保护物 65 55 50 35 30 60(25) 25 二类保护物 55 50 35 30 25 50(16) 16 三类保护物 50 35 30 25 18 40(14) 14 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及易燃材料堆场 65 55 50 35 30 60(25) 25 丙、丁、戊类物品厂房、库房、丙类液体储罐及可燃气体储罐 55 45 40 25 22 40(20) 20 室外变配电站 70 60 60 40 35 60(30) 30 铁路 国家线 80 80 70 70 60 40 40 企业专用线 45 40 40 35 35 40 30 公路、道路 高速公路 一、二 级公路 35 35 35 12 10 40(8) 23(8)三、四级公路 25 25 25 10 8 40(6) 15(6)通航航道 海港航道 80 80 80 50 50 60(30) 50(25)内河-级航道 50 50 50 20 / / / 内河-级航道 / / 20 / / / / 架空 通信线 国家、级 40 1.5 倍杆高 1.0 倍杆高 其他 1.5 倍杆高 1.0 倍杆高 架空电力线 35kV 及以上 1.5 倍杆高且不小于 30m 1.5 倍杆高 1.0 倍杆高 35kV 以下 1.5 倍杆高 1.0 倍杆高 注: 1 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 35 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 10MV 9 A 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 5t 的室外降压变电站。其他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应按丙类物品生产厂房确定。 2 城市或港口内快速路、主干路按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确定,城市或港口内次干路、支路按三、四级公路确定。 3 埋地 LNG 储罐、坑式 LNG 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可分别按本表减少 50%、30%。 4 括号内数值为四、五级岸基式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站的安全间距。 4.0.10 加注站内的油罐、通气管管口、卸油、油泵及加油等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表 4.0.10 的规定。 表 4.0.10 油品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 站内设备 安全间距 站外建 (构)筑物 油罐 通气管管口、卸油点、加注设备、油泵 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四级站五级站 重要公共建筑物 53 53 38 25 25 35(25)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35 35 35 25 12.5 35(10) 民用建筑 一类保护物 35 35 35 25 6 35(6) 二类保护物 30 30 30 20 6 30(6) 三类保护物 25 25 25 15 6 25(6) 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及易燃材料堆场 30 30 26 18 9 20(9) 丙、丁、戊类物品厂房、库房、丙类液体储罐及可燃气体储罐 26 26 23 15 9 18(9) 室外变配电站 40 40 30 30 15 30(12.5) 铁路 国家线 38 38 30 25 15 30(15) 企业专用线 20 20 20 15 12 12 公路、道路 高速公路 一、二 级公路 20 20 15 15 3 3 三、四级公路 15 15 15 10 3 12(3) 10站内设备 安全间距 站外建 (构)筑物 油罐 通气管管口、卸油点、加注设备、油泵 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四级站五级站 通航航道 海港航道 25 25 20 18 18 20(15) 内河-级航道 20 20 15 15 / / 内河-级航道 / / 15 / / / 架空 通信线 国家、级 1.5 倍杆高 1.0 倍杆高 其他 1.5 倍杆高 1.0 倍杆高 架空电力线 35kV 及以上 1.5 倍杆高且不小于 30m 1.0 倍杆高 35kV 以下 1.5 倍杆高 1.0 倍杆高 注: 1 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 35 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 10MV A 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 5t 的室外降压变电站。其他规格的室外变、配电站或变压器应按丙类物品生产厂房确定。 2 城市或港口内快速路、主干路按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确定, 城市或港口内次干路、支路按三、四级公路确定。 3 括号内数值为四、五级加注站的安全间距。 115 总平面布置 5.1 一般规定 5.1.1 加注站内的设施宜分区布置,其分区及各区内的主要建(构)筑物,宜按表 5.1.1 的规定布置。 表 5.1.1 加注站分区及其主要建(构)筑物 序号 分区 区内主要建(构)筑物 1 卸 料区 陆域卸车区 卸车位、卸车软管或卸车臂等 水域补给泊位区 补给泊位、补给软管或卸船臂、卸船(加注)栈桥等 2 储存区 防火堤、LNG 储罐、储罐/卸车增压器、卸车(加注)泵、BOG回收装置等 3 放空区 放空管、EAG 加热器等 4 加注区 加注软管及附件、加注软管配套的浮船或吊架、加注臂、加注泊位、卸船(加注)栈桥等 5 辅助生产区 控制室、办公室、消防泵房、变配电室、发电机房等 6 生活区 员工宿舍、浴室、厨房、餐厅、娱乐设施等 5.1.2 加注站内使用性质相近的建(构)筑物,在符合生产使用和安全防火的要求下,宜合并建造。 5.1.3 加注站作业区宜布置在生活区或明火、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5.1.4 加注站内的绿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储存区、卸料区周围的绿化布置应有利于通风。 2 作业区与周围的消防车道之间不宜种植绿篱及茂密的灌木丛。 3 防火堤内禁止绿化。 4 站内绿化不应妨碍消防操作。 125.2 站内设施防火间距 5.2.1 加注站内设施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的范围,不应超出加注站可用地界限。 5.2.2 加注站的变配电室或室外变压器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之外,且与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线的距离不应小于 3m。 5.2.3 辅助生产区和生活区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的要求。 5.2.4 加注站利用液化天然气工厂、储配站或接收站的储罐作为后方设施时,加注设备与后方储罐的净距不应小于表 5.2.4 规定的数值;其最大净距应根据后方储罐泵的能力及其他经济、技术条件综合确定。 表 5.2.4 加注设备与后方储罐间的净距(m) LNG 后方储罐容积 V(m3) V10000 V10000 加注、卸料泊位与后方储罐间距(m) 55 65 5.2.5 加注站相邻泊位间净距不应小于表 5.2.5 规定的数值。 表 5.2.5 相邻泊位的船舶间净距(m) 设计船舶长度 L(m) L110 110L150150L182182L235 235L279船舶间距(m) 25 35 40 50 55 注:相邻泊位船型不同时,其间距应按较大船型计算;船舶在码头泊位内外档停靠的除外。 5.2.6 加注站内设施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 5.2.6 的规定。 13表 5.2.6 站内设施防火间距表 设施名称 地 上 油 罐 油品卸料点油泵(房)油罐通气管管口加油设备地上LNG储罐LNG 卸料点 LNG泵LNG放 散管 排放 口LNG加 注设 备室 外变 电站辅助生产用房生活用房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取水口自用有燃气(油)设备的房间 站内 道路 岸边 站区 围墙 一 级 站 二 级 站 三 级 站 四级站五级站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四级站五级站陆域水域陆 域 水 域 地 上 油 罐 一级站 单罐之间 间距 0.4D (卧式 0.8m) 11 2310 20/ 15 23 3040 35 19 223023 26 12 30 8 二级站 92310 1512 23 3035 30 15 182319 26 10 20 6 三级站 92310 1010 23 3035 25 15 152319 26 10 20 6 四级站 6158 1010 15 3035 25 15 152015 20 10 10 5 五级站 6158 1010 15 3035 25 15 152015 20 10 10 5 油 品 卸 料 点 陆域 11 9 9 66* 45 45 45 30 30 5 10 1535 20 10 152015 20 10 5 水域 23 23 23 15 15 * 55 55 55 30 30 10 5535 30 10 203020 30 油泵(房) 10 10 10 88 50 50 50 50 50 15 25 5045 20 10 152015 20 油罐通气管管口 50 50 50 50 50 15 25 5045 20 10 152015 20 加油设备 20 15 10 10 10 注 4 50 50 50 50 50 15 25 5045 20 10 152015 20 地上 LNG储罐 一级站 / 45 5550 50500.5D 且不小于 2m 30 304050 40 30 25 二级站 45 5550 5050 25 253540 35 20 25 三级站 45 5550 5050 22 223540 30 15 20 四级站 30 3050 5050 10 102020 25 12 6 五级站 30 3050 5050 10 102015 20 10 5 LNG 卸料点 陆域 15 12 10 10 1051015 1515 10 102020 20 10 3 水域 23 23 23 15 15 10 25 2525 20 203030 30 LNG泵 30 30 30 30 30 15 5550 5050 10 102020 20 10 6 15 LNG放散管排放口 40 35 35 35 35 35 3545 4545 10 102020 20 2 10 3 LNG加注设备 35 30 25 25 25 20 3020 2020 注 410 101815 18 室外变电站 19 15 15 15 15 10 1010 101030 25 22 10 10 10 20 1010 10 辅助生产用房 22 18 15 15 15 15 2015 151530 25 22 10 10 10 20 1010 10 生活用房 30 23 23 20 20 20 3020 202040 35 35 20 20 20 30 2020 18 14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取水口 23 19 19 15 15 15 2015 151550 40 40 20 15 20 30 2020 15 自用有燃气(油)设备的房间 26 26 26 20 20 20 3020 202040 35 30 25 20 20 30 2020 18 站内道路 12 10 10 10 10 102 岸边 30 20 20 10 10 10 30 20 15 12 10 10 6 10 站区围墙 8 6 6 555 25 25 20 653 153 注: 1 埋地 LNG 储罐、坑式 LNG 储罐与站内设施的防火间距可分别按本表减少 50%、30%,但不得小于 1.5m。 2 表中“”表示无距离要求。 3 表中“*”表示油品卸料点之间的防火间距应大于罐车(或油品运输船)的宽度(或长度)。 4 油品、LNG 卸料点之间与加注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 5.2.5 条的规定。 5 表中未列出的工艺设施区的设备和无距离要求的设备,其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满足设备操作和维修时的最小距离。 6 表中“D”表示相邻罐中较大罐的直径。 155.3 陆域平面布置 5.3.1 一级加注站陆域部分至少应有两个通向外部道路的出入口,其间距不应小于 30m,二至五级加注站陆域部分至少应有一个通向外部道路的出入口。 5.3.2 加注站陆域储罐区宜设不低于 2.2m 的非燃烧实体围墙。当加注站内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的安全间距大于表 4.0.9 规定的 1.5 倍且大于 25m 时,可设置非实体围墙。 5.3.3 储罐区宜布置在加注站陆域地势较低处,当受条件限制时,可布置在地势较高处,但应采取有效的防止液体漫流的措施。 5.3.4 加注站陆域内停车位和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级加注站宜设环形消防通道,二至五级加注站可设有回车场的尽头式消防车道,回车场的长 x 宽不宜小于 15mX15m。 2 加注站陆域内车道或停车位宽度应按车辆类型确定。液化天然气罐车及消防车的单车车道或停车位宽度,不应小于 4.5m,双车道或双车停车位宽度不应小于 9.0m。其他类型单车道或单车停车位宽度不应小于 4.0m,双车道或双车停车位宽度不应小于 6.0m。 3 加注站陆域内的道路转弯半径应按行驶车型确定,液化天然气罐车及消防车行驶道路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 12m,其他道路转弯半径不宜小于 9m。液化天然气罐车及消防车行驶道路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 5m。 4 加注站作业区停车位和道路路面不应采用沥青路面。 5.4 码头平面布置 5.4.1 平面布置应深入分析并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岸线与水陆域资源。 5.4.2 加注站内加注码头的前沿线宜利用天然水深,沿水流方向和自然地形等 16高线布置,并应考虑码头建成后对防洪、水流、河床冲淤、岸坡稳定和相邻泊位的影响等。 5.4.3 码头的平面布置应统筹考虑可能到港的各类船舶航行、调头、靠离泊、装卸作业、待泊、防台风等要求,适应液化天然气受注船频繁进出港和快速加注的要求。 5.4.4 采用装卸臂对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进行加注时允许波高不宜超过表5.4.2的数值。 表 5.4.2 船舶装卸作业的允许波高 船舶吨级 允许波高(m) DWT(t) GT(t) 顺浪 H4% 横浪 H4% 3000 3000 0.6 0.6 300115000 300130000 1.0 0.8 1500140000 30000 1.2 1.0 注:划分船舶吨级时,货物滚装船采用 DWT,汽车滚装船、客货滚装船、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船采用 GT; 船舶纵轴线与波向线夹角小于 15为顺浪,大于等于 15为横浪; H4%为波列累计频率 4%的波高; 表中所列波高的允许平均周期 T:DWT20000t、GT50000t 时,T6s;DWT20000t、GT50000t 时,T8s。 5.4.5 采用软管对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进行加注时的允许波高可以在表 5.4.4的基础上适当加大。 5.4.6 对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进行加注时的允许风速不宜超过 6 级。 5.4.7 加注站设计船型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1 设计船型应考虑港口现状及规划、主航道的现状及规划、液化天然气受注船和补给船的现有船型和未来船型发展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172 设计船型的具体尺度应通过分析论证确定,对于河港加注码头,也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中相应吨级的设计船型尺度确定,对于停靠海船的加注码头,海船的设计船型尺度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附录 A 确定。 5.4.8 加注站的泊位数应根据码头年作业量、泊位性质和船型等因素按下式计算: N=Q/Pt (5.4.8) 式中 N泊位数; Q码头年作业量(t),指通过码头加注的液化天然气总量,根据设计吞吐量和操作过程确定; Pt一个泊位的设计加注能力(t/a)。 5.4.9 受注船的储罐罐容和每次加注量应按本港历年统计资料或实船资料确定,无资料时,可按照以燃油作为动力的同等吨级船舶的燃料舱容积,结合液化天然气与燃油的替代率和船舶性能等因素,估算液化天然气受注船的液化天然气罐容,单次加注量应结合受注船的液化天然气罐容和营运组织情况以及周边水域液化天然气加注站的布局等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可按液化天然气罐容的 80%考虑。 5.4.10 加注码头尺度应根据液化天然气受注船的设计船型尺度、自然条件和装卸工艺要求计算确定。 5.4.11 加注站加注或补给泊位长度、码头前沿设计高程、码头前沿停泊水域设计尺度和回旋水域设计尺度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212)的有关规定确定;对于停靠海船的岸基式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应符 18合现行行业标准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的有关规定。 5.4.12 加注站的码头长度和码头前沿设计高程尚应满足加注作业的要求。 5.4.13 加注站码头的平面布置,根据建设规模、设计船型、装卸工艺和自然条件等,可采用墩式、连片式或斜坡式等布置形式。 5.4.14 加注站的加注点布置,可根据液化天然气受注船的受注口位置采用单点或多点布置方式。 5.4.15 加注站码头进出港航道的选线和平面布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212)和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312)的有关规定,对于停靠海船的加注码头,其进港航道设计还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的有关规定。 5.4.16 加注站码头进出港航道的平面布置应有利于受注船安全、快速进出港和进行加注作业,缩短受注船的在港时间,必要时,进港和出港航道可以分开设置。 5.4.17 加注站码头的进出港航道,在满足船舶航行安全的条件下可与其他船舶共用。 5.4.18 加注站码头进出港航道的尺度确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的要求,对于停靠海船的加注码头,其进港航道尺度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确定。 5.4.19 影响航道尺度的因素复杂时,应进行船舶操纵模拟试验验证,必要时可结合实船观测等方式确定。 5.4.20 加注站码头应考虑可能到港的各类船舶待泊、防台、应急等所需的锚地,危险品运输船和其他普通船舶宜分开设置锚地。 196 加注工艺及设施 6.1 储存系统 6.1.1 加注站内液化天然气储罐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储罐容器本体及附件的材料选择和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力容器GB 150、 固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GB/T18442 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 的有关规定。 2 储罐内罐的设计温度不应高于-196,设计压力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规定: Pd1.2 Pw (6.1.1) 注:Pd设计压力(MPa); Pw设备最大工作压力(MPa)。 3 储罐外罐外压设计压力不小于 100 kPa。 4 内罐与外罐之间应设绝热层,绝热层应与液化天然气相适应,并应为不燃材料。外罐外部着火时,绝热层的绝热性能不能明显降低。 5 内罐与外罐之间绝热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内罐和外罐之间的绝热层,应与储存介质相适应,并为不可燃材料。 (2)外罐外部着火时,绝热层不应因熔融、塌陷等而使绝热层的绝热性明显变差。 (3)承重的底部绝热层的设计和安装,不应使热应力和机械应力产生的开裂危及储罐的整体性。 6.1.2 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阀门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储罐应设置全启封闭式安全阀,且不应少于 2 个,其中 1 个应为备用。安全阀的设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0R0004 的有关规定。 2 安全阀与储罐之间应设切断阀,切断阀在正常操作时应处于铅封开启状态。 3 与储罐连接的管道应设置可远程操作的紧急切断阀。 4 储罐液相管道根部阀门与储罐的连接应采用焊接,阀体材质应与管材相适应。 6.1.3 液化天然气储罐的仪表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储罐应配置 2 套独立的液位计和高、低液位报警器。液位计应能适应液体密度的变化,其更换时应不影响储罐使用。高、低液位报警器应分别与进出液管道紧急切断阀联锁。 2 储罐上应设置压力表,压力表应设置在储罐最高液位以上。 3 内罐与外罐之间的环形空间应设置真空表和检测接口。 4 液位计、压力表应能就地显示,并应将检测信号传送至控制室集中显示。 6.1.4 液化天然气储罐的进出液管必须设置紧急切断阀,紧急切断阀应与储罐液位控制联锁。 6.1.5 储罐增压器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储罐增压器应选用空温式气化器。 2 储罐增压器的进口管道上宜设置紧急切断阀,该阀门应与出口管道上的测压、测温装置联锁。 3 储罐增压器或其出口管道上必须设置安全阀,安全阀的泄放能力必须满足在 1.1 倍的设计压力下,泄放量不小于储罐增压器额定流量的 1.5 倍。 6.1.6 地上液化天然气储罐罐区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储罐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直径的 1/2,且不应小于 2m,储罐 21组内的储罐不应超过两排。 2 储罐组四周应设防火堤。防火堤应采用不燃烧实体材料建造,应能承受所容纳介质的静压及温度变化的影响,且不渗漏。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其中1 个最大储罐的容积。 6.1.7 坑式或埋地液化天然气储罐罐区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单罐容积大于 100m3的储罐不宜埋地布置;单罐容积为 250m3的储罐不宜采用坑式布置。 2 坑式或埋地液化天然气储罐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生产基本知识教案
- 2025年临床药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试卷及答案
- 养老护理员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大数据制药广告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6-2031中国pos终端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未来五年农业服务行业直播电商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及未来5年市场数据中国倒角机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2030中国漂洗添加剂原料价格波动对下游产业影响研究
- 2025年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阻燃剂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全面质量管理》习题集(含答案)
- SONY索尼数码照相机DSC-HX200使用说明书
- GB/T 44193-2024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基本要求
- 手术室竞选护士长
- MOOC 颈肩腰腿痛中医防治-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学校食堂冰箱清洗、除霜记录
- 叠加定理课件
- 公共政策导论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青海电工考试题库电工高级工考试题库(全国通用)
- 保险行业职业生涯规划总结
- 寺禅文化传承发展生态园项目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