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分析.ppt_第1页
全面二孩政策分析.ppt_第2页
全面二孩政策分析.ppt_第3页
全面二孩政策分析.ppt_第4页
全面二孩政策分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面二孩政策分析,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到2030年,“超高龄”国家数量将升至34个,其中只有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是“现役”的“超高龄”国家。,实行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加速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使中国将成世界上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的标准,当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就可以判断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了9.6%。中国在2015年时,中印青少年人口处的“豁口”令人印象深刻。,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一)人口红利耗尽,制约经济发展1.经济快速增长:“两高一低”,劳动力廉价2.人口红利:2015年左右转为“人口负债期”。3.此后出现连锁反应:人口负担增加,财政支出增加;消费水平低,消费需求下降;储蓄量增加少,对投资需求减少;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受影响;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减少。,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2014年前三个季度GDP增速在中国31省市中位居最后五位,其6%的增速较全国水平落后1.4个百分点。更糟的是,10月东三省工业产出同比仅增长0.5%,远低于全国7.7%的平均水平。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三省每年净流出的人口约200万人。东北的总和生育率超低。按照六普数据,黑龙江总和生育率1.03,吉林1.03,辽宁1.0,远低于全国1.5%。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东北,出生率又极低,整个人口结构自然也更快老龄化。比如,2013年辽宁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10.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3个百分点。,目前中国的生育率已低于发达国家公认的生育更替水平2.1。,(二)适龄劳动人口锐减,劳动力双重短缺,中国和美国工作人口的比较,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只有1.66亿、1.11亿,老年抚养比还只有11%就是9个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对应一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但是养老金短缺问题已经很严重。而现在年轻劳动力又开始了持续减少的走势,到2030年老年抚养比增加到27%,到2050年增加到50%也就是两个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对应一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三)家庭结构畸化,多重赡养任务艰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1人户和2人户的微型家庭数量迅速增加。2000年至2010年,1人户数量翻倍,2人户数量增加68%。2000年这两类家庭户占全部家庭户的14,到2010年已接近40%,共计1.6亿户。在未来一个时期,微型家庭数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平均家庭规模将会进一步缩小。,最近几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加剧迫使政府加快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步伐。从基金运行的情况来看,收支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的抚养比上升:退休人员迅速增加,承担缴费在职的人员所占比重相对减小。从全国来看,延迟退休可以使中国养老统筹基金一年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延迟退休可以降低国家养老金支出压力。,我国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波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将出现长期下降并回归正常水平的趋势。,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2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全面二胎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通过此次修法,中国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