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招考题与答案汇编试题(心理学部分20套).doc_第1页
幼儿教师招考题与答案汇编试题(心理学部分20套).doc_第2页
幼儿教师招考题与答案汇编试题(心理学部分20套).doc_第3页
幼儿教师招考题与答案汇编试题(心理学部分20套).doc_第4页
幼儿教师招考题与答案汇编试题(心理学部分20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题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推动人的活动并使人的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是【C】。A、意识B、心理C、动机D、意志【答案解析】:题干为动机的定义。2、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C】。A、痛觉B、听觉C、味觉D、视觉【答案解析】:味觉是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他们能区别4种基本味道:甜、咸、酸、苦。3、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C】。A、选择性注意B、有意注意C、定向性注意D、随意注意【答案解析】:定向性注意在新生儿期出现,婴儿期较明显,这是本能的无条件反射。4、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D】。A、记忆B、感觉C、知觉D、思维【答案解析】: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后【D】内进展最快。A、31天B、6天C、1天D、20分钟【答案解析】: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发生后较短的时间内进展很快,在20分钟内最快。6、【A】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A、56、岁B、45岁C、34岁D、23岁【答案解析】:学前晚期(56岁)的幼儿个性初具雏形。7、1岁至1岁半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A】。A、单词句B、电报句C、简单句wD、复合句【答案解析】:单词句是115岁婴儿使用的主要句型。8、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通过对100多个婴儿的观察指出,儿童出生时的情绪反应是【A】的。A、完全未分化B、高度分化C、相继分化D、基本分化【答案解析】:布里奇斯发现儿童在出生时的情绪反应是完全未分化的。9、在想象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例如,大班幼儿苏立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这是一种【C】。A、经验性想象B、情景性想象C、愿望性想象D、拟人化想象【答案解析】:这是表达了小孩的愿望,属于愿望性想象。10、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B】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A、桑代克B、皮亚杰C、斯金纳D、杜威【答案解析】: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20世纪关于儿童思维影响最大的理论。page11、幼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这是服从了【B】。A、高低规律B、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C、大小规律D、首尾规律【答案解析】:用整只手臂到用手,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12、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是【C】。A、反射的建立B、无条件反射的消退C、眼手协调动作的发生D、儿童能够抬头【答案解析】:眼手协调动作的发生是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13、【D】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A、自我意识B、态度C、认知D、移情【解析】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是移情。14、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作【D】。A、记忆的潜伏期B、回忆C、客体永久性D、习惯化【答案解析】:对多次重复出现的刺激的反应强度减弱的现象叫习惯化。15、“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B】。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C、“超常”的表现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答案解析】:这是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_和_联系起来。2、注意的分散与注意的转移是不同的概念,其中_是被动的,_是主动的。3、_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基本特点就是_和间接性。4._是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5、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_、_。6、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_、_、和_。7、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填空题答案:1时间知觉 时间概念2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转移3思维 概括性4内部言语5社会化 丰富和深刻化 自我调节化6动机作用 组织作用 信号作用 感染作用7亲社会行为的发展page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S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延迟模仿3、客体永久性 4、意志 5、性别角色名词解释答案: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也是顺序性和方向性的统一。2延迟模仿:当刺激物出现后,不是立即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动。儿童的延时模仿和表象发展有关。3客体永久性:即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确信在眼前消失了的东西仍然存在。在这之前,物体在儿童眼前消失,他就不再找了,似乎物体已经不存在。这是儿童处于智慧的萌芽阶段的标志。4意志:指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5性别角色: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是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page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答案要点】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包括:(1)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2)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3)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心理活动中占优势;(4)幼儿的记忆、情绪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包括视、听、嗅、味、触与平衡觉等。2、简述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答案要点】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发展过程的作用袭现在:(1)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目的与任务,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即自觉地、有目的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并且用意志努力去保持注意。必须对儿童有一定的注意的要求。(2)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注意。成人提出问题,往往能够引导幼儿有意注意的方向,使幼儿有意地去注意某些事物。(3)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保持有意注意。3、简述儿童意志行动发展与动作发展的关系。【答案要点】人的动作主要是由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支配,而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正是人的心理活动所在。因此,儿童动作的发展和儿童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意志行动,其发展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更为明显。因为,意志行动是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行动,而行动就是一系列的动作。没有基本动作的发展,不可能产生意志行动,而没有意志成分的参与,或所谓有意性的调动,动作也不可能发展和完善。4、父母是怎样对幼儿性别角色和行为产生影响的?【答案要点】父母对幼儿性别角色和行为产生影响表现为:(1)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的引导者。在孩子还不知道自己的性别及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行为之前,父母就已经开始对孩子性别行为进行引导了。(2)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的模仿对象。孩子自从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开始,一般会把自己的同性别父母作为模仿对象。(3)父母对孩子性别行为的强化。父母对孩子性别行为的强化是儿童性别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从孩子刚出生,父母就用不同的方式对待男孩和女孩。page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请论述幼儿注意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答案要点】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注意分散。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是幼儿注意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一般说来,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有以下几点:(1)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应对措施:幼儿园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活动不能太单调,形式应多样化,而且活动时间不能超过各幼儿年龄阶段所适合的时间。(2)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应与家长经常联系,共同保证幼儿的生活合理、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幼儿精力充沛地游戏和活动,并且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3)无关刺激的干扰。恰当地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在组织幼儿的活动中显得非常重要。在环境的布置上不宜过分繁杂;教室外的嘈杂与喧闹之声、电话声、鸟叫声等都会成为幼儿注意分散的外在的无关刺激。另外,教室的室温也要适宜,过冷或过热都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分散。(4)注意转移的能力差。幼儿在从事新的活动时,心里还“惦记”前一个事物,出现注意分散。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幼儿活动,适当安排,有效地引导幼儿注意保持在当前的活动上。(5)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教师在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幼儿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不仅有助于幼儿维持注意,防止注意的分散,而且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减少疲劳,提高活动兴趣,产生愉快情绪。从而使幼儿的活动得以顺利的进行。2、试述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的不同观点、内容及代表人物,并发表自己的意见。【答案要点】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提出不同观点,形成所谓先天与后天、成熟与学习、环境与教育之争。(1)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这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代表人物有高尔顿及其“遗传定律”、霍尔及其“复演说”、格塞尔及其“成熟势力说”。(2)环境决定论。这种理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结果。行为主义者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3)二因素论。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以服人。为了比较全面地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折中的观点,并被统称为“二因素论”。代表人物有:吴伟士、施太伦。(4)相互作用论。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持这种观点者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我认为遗传、成熟、环境、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客观条件,它们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不可偏废。page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基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女孩。她母亲双目失明,丧失了哺育孩子的基本能力;父亲讨厌她,虐待她。基尼自婴儿期起就几乎没听到过说话,更不用说有人教她说话了。除了哥哥匆匆地、沉默地给她送些食物外,可以说,基尼生活在一间被完全隔离的小房里。她严重营养不良,胳臂和腿都不能伸直,不知道如何咀嚼,安静得令人害怕,没有明显的喜怒表情。基尼3岁被发现后,被送到了医院。最初几个月,基尼的智商得分只相当于1岁正常儿童。多方面的重视使她受到了特殊的精心照顾。尽管如此,直到13岁,都没有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不能进行最基本的语言交流。据调查分析,基尼的缺陷不是天生的。根据以上案例,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基尼的缺陷说明了什么?【答案要点】(1)“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儿童心理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可能;而社会环境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提供了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性,特别是幼儿亲子关系对儿童一生的心理发展起基础和奠基作用,如果没有社会环境及教育的作用,儿童不可能形成成人的心理。(2)小基尼在精心教育下,仍不能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这是为什么?【答案要点】这是因为儿童各种心理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关键期是某种心理活动、机能在某个阶段发展最迅速、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在此时期适时对儿童进行正确教育,儿童心理发展很快;如果失去了时机,可能使以后的教育非常困难或终生造成障碍。3岁前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失去了这一关键期,以后语言的发展就很难了。题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心理过程包括【A】。A、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B、能力、气质和性格C、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能力倾向【答案解析】心理过程可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其中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个性的三个方面。2、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A】A、视觉B、听觉C、触觉D、运动觉【答案解析】:正常婴儿主要依靠视觉定位。3、“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A】。A、距离知觉B、方位知觉C、大小知觉D、形状知觉【答案解析】:“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距离知觉,距离知觉又称为深度知觉。4、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是【C】。A、半圆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B、正方形一长方形八边形一五边形C、五边形一八边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D、圆形一半圆形一正方形一三角形【答案解析】: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是五边形一八边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5、心理是人脑对【C】。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答案解析】: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6、儿童语言最初是【A】。A、对话式的B、独自式的C、连贯式的D、创造性的【答案解析】:儿童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只有在和成人的交流中才能进行。7、下列关于个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它属于心理现象w.B、个性是相对稳定的C、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 D、个性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答案解析】:每个人由于个体遗传特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心理活动也就表现出差异。心理的个别差异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是经常出现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个性形成的基础不是人体的内在需要,动机的基础才是人体的内在需要。因此,答案为D。8、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攻击型儿童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B、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抵制攻击性C、父母的惩罚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D、惩罚一定是抵制儿童攻击行为的有效手段【答案解析】:惩罚并非一定是抵制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只有适当的时候才是。9、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的标志是【D】。A、会叫“妈妈”B、患维出现C、学会评价D、掌握代词“我”【答案解析】: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10、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D】。A、系统性B、传递功能C、信号作用D、感染性【答案解析】:感染性是信息交流工具中情绪的特点。page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_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信息的输入。2、_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3、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_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应用实验的手段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才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4、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先_,再_,然后是_。5、记忆过程可以分为_、_、_三个基本环节。6、言语是个人借助_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填空题答案:1感知觉2注意3冯特4上下 前后 左右5识记 保持 提取6语言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生理成熟 2、形象记忆 3、直观行动思维名词解释答案:1生理成熟:是指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2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3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 page四、解释心理现象(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有人曾经把黑猩猩与幼儿放在一起抚养训练,但因为黑猩猩不具备人类的遗传素质,最终不可能与人类的后代一样形成人的心理。【答案要点】心理是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的。虽然黑猩猩和幼儿的环境相同,但遗传素质不同,与环境作用的方式不同,所以黑猩猩不能形成与人类幼儿相同的心理。2、在“抱娃娃”游戏中,一开始,参加者把自己当成娃娃的妈妈,耐心地喂饭,但当他转身去拿“饭”时,发现其他小朋友正在沙坑里搭起一座“小花园”,他的注意便一下子转到“小花园”而走到沙坑去玩了。【答案要点】儿童的注意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新鲜的、生动的刺激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另外,儿童的想象也具有不稳定的特点。3、“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答案要点】感觉具有适应性,即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受器而使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题干中提到的情况属于嗅觉适应。4、一个幼儿的行为表现明显地属于抑郁质,但神经类型的检查结果是“强、平衡、灵活型”。【答案要点】题干中提到的是气质“掩蔽现象”,就是指一个人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5、有的儿童绘画能力突出,有的儿童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还有的儿童能歌善舞,对音乐、韵律特别【答案要点】题干中提到的现象体现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异性。page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简述意志的发展与幼儿心理活动的关系。【答案要点】意志与幼儿心理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意志与认识过程有意性有密切的关系。意志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过程有意性也是意志过程的成分。(2)意志和情绪有密切的联系。在意志行动中,无论是遇到了外部障碍还是克服内部障碍,以及目的能否实现,都会引起人积极争取或积极拒绝的态度,即产生情绪。情绪是人的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既能鼓舞人的意志行动,又能阻挠人的意志行动。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特别是理智感的发展,正是意志对情感调节作用的表现。(3)意志和动机体系有密切的关系。意志是成体系的活动,意志活动与动机的体系相联系,各种动机的斗争以及最终形成的动机主从关系决定着意志行动的目的和方向。2、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答案要点】幼儿时期是想象发展非常活跃的时期,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可以促进其心理发展。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3【答案要点】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近,认同阶段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page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1分)论述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答案要点】学习幼儿心理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分析如下:(1)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理论意义:幼儿心理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幼儿阶段是认识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分析幼儿心理特点有助于了解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加深我们对“意识是在外界环境重要作用下,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认识”这一点的理解。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通过对幼儿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自我反思,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习调整自己的心态,帮助自己处理面对的现实问题。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幼儿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它的研究成果为人们了解和认识个体心理特征提供了参考价值。这些研究结果也为普通心理学提供了资料。(2)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现实意义: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科学有效地指导幼儿活动,其前提是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的心理特点有趣而且独特,只有在一些现象中发现情况和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幼儿。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幼儿的内心世界与成人存在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之间也存在差异。人们不能用成人的要求去看待幼儿,不能把他们当成小大人,而应尊重儿童,正确对待儿童。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幼儿教育工作是建立在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基础上的,针对这些特点,才能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环境。幼儿心理处于发展过程中,处于与环境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因此,理解和正确认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环境,可以帮助我们为幼儿创造合适的环境。由此可见,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和掌握幼儿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对于每一个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人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page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l5分)幼儿园小班上计算课,作业内容是手口一致地点数“2”。老师讲完后,带小朋友一起练习。老师问一个小朋友:“你数一数,你长了几只眼睛?”小朋友回答:“长了3只。”年轻老师一时生气,就说“长了四只呢。”那小朋友也跟着说:“长了四只呢。”老师说:“长了5只。”那小朋友又说:“长了5只。”老师气得直跺脚,大声说:“长了8只。”小朋友也跟着猛一跺脚说:“长了8只。”老师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小朋友还以为对了,也咧开嘴天真地笑了。分析案例中现象回答如下问题:(1)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什么样的心理特点?(2)教师做法对吗?请做简要分析。【答案要点】(1)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好模仿的性格特点。好模仿是幼儿突出的性格特点。幼儿最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和行为。(2)本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欠妥,理由如下:首先,模仿是幼儿突出的性格特点。幼儿好模仿的特点与以下因素有关:和其能力发展有密切关系。幼儿的模仿和他们的受暗示性有关。幼儿往往没有主见,常常随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幼儿的好模仿也和其自信心不足有关。其次,利用模仿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获得良好的成效。有经验的教师特别注意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幼儿在模仿中学习。本案例充分说明了幼儿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同时也说明,老师决不能在幼儿面前做出错误榜样,不能说反话,否则将引起极其不良的后果。培养幼儿的认知分化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将会使幼儿形成善于学习正确榜样而不去模仿不良行为的性格特点和习惯。否则,其性格将会向受暗示性强和缺乏自信心的方向发展。题4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幼儿教育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ABCD】的作用。A、描述B、解释C、预测D、控制【答案解析】:幼儿教育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2、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的主要学习定律有【ACD】。A、准备律B、因果律C、练习律D、效果律【答案解析】: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指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在加里培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心智技能是由【ABC】几个阶段组成。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原型内化D、原型转化【答案解析】:心智技能由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个阶段组成。4、自我意识包括的成分有【BCD】。A、执行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意志成分【答案解析】:自我意识的三个成分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5、西方流行的游戏治疗就是【D】学派的游戏理论的应用,用于矫治儿童在精神上与行为中的问题。A、复演说B、同化说C、元交际D、精神分析【答案解析】:精神分析学派是西方游戏治疗的理论基础。6、示范方式有三种:相向示范、围观示范、顺向示范,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采用【C】方式较好。A、相向示范B、围观示范C、顺向示范D、三种结合【答案解析】:因幼儿的方向知觉还没有发展成熟,因此采用顺向示范比较好。7、弗洛伊德认为,个性是一个整体,由彼此相关的【ABC】构成。A、本我B、自我C、超我D、忘我【答案解析】:弗洛伊德把人格分成为自我、本我、超我。8、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有【ACD】等几个基本特点。A、目的性B、未知性C、认知性D、序列性【答案解析】: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9、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分为哪几个层次?【ABD】A、初级预防B、次级预防C、高级预防D、诊断治疗【答案解析】: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可分为初级预防、次级预防、诊断治疗。10、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哪几个?【BCD】A、活跃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独创性【答案解析】:发散思维的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page1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在1890年首先通过记忆实验来验证形式训练说。A、詹姆士B、桑代克C、奥苏贝尔D、贾德12、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约为【C】的任务,因为这种任务最富有现实的挑战性。A、30% B、40% C、50% D、60%【答案解析】:成就动机理论认为,成就动机高的人倾向于选择成功率为s0的任务。1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在这些需要中,【C】是最基本的需要。A、安全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生理需要D、认识和理解需要【答案解析】: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而最高的是自我实现。14、基克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式,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哪几个阶段?【ABCD】A、建立问题表征B、搜寻解法c、执行解法D、评价【答案解析】:基克(M1GiCk)等人提出了问题解决过程四阶段理论,即问题解决大致包括理解和表征问题、搜寻解决方法、执行解决方法和评价四个过程。15、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有【ACD】。A、家庭教养方式B、道德认知C、社会风气D、同伴群体【答案解析】:影响幼儿的道德品质的外部因素有: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生活环境等。道德认知属于内部条件。16、假装游戏的根本特征是【AD】。A、替代性B、戏剧性C、虚拟性D、假定性【答案解析】:假装游戏的本质特征是替代性或假定性。17、元交际的游戏理论由【A】于1952年提出,他认为,游戏是一种元交际过程。A、贝特森B、伯莱恩C、哈特D、埃利斯【答案解析】: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贝特森(Bateson)提出来的。18、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滑轮,知道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同化模式属于【B】。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答案解析】:当要学习的新概念与头脑中要同化的概念之间存在一种类属关系时,这时所进行的概念学习就是下位学习。19、测得一名儿童的智商为60,他属于【C】。A、正常儿童B、智力超常儿童C、弱智儿童D、聋、哑、盲儿童【答案解析】:弱智儿童的智力低于正常人的平均智力水平。一般认为,智商在5070之间的儿童为智力低常儿童,即弱智。20、【C】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解析】:具体运算阶段具有守恒概念,前运算阶段没有。21、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有【ABC】。A、体验具有情境性、外显性、易变性等特点B、情绪控制能力较差C、情绪、情感的社会化D、具有意志成分【答案解析】: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有情绪的易冲动性;情绪的不稳定性;情绪的外露性;高级感情(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发展等。22、已有研究表明,【C】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A、12岁B、23岁C、45岁D、67岁【答案解析】: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23、学习包括知识的哪几个过程?【ABC】A、获得B、转化C、评价D、实践【答案解析】: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评价过程。24、属于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的有【ABD】。A、逐渐分化原则B、整合协调原则C、接受学习D、先行组织者策略【答案解析】:接受学习不属于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25、【B】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A、斯金纳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答案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是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page二、判断对错并做简要说明(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幼儿学习针对学生学习而言,有其特殊性。此说法正确。幼儿学习对学生学习而言具有活动一游戏性、直观一操作性、指导一模仿性等特殊性。2、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此说法错误。创造性和智力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高智商的人不一定有高的创造性,低智商的人其创造性也低。低创造性的人,智商有可能高,也有可能低,但高创造性的人,智商一定较高。3、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都是幼儿玩扮演角色的游戏,没有区别。此说法错误。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而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借助于语言、动作、表情等完成活动或角色扮演的游戏。4、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此说法正确。内化阶段是人们的态度和品德真正形成或彻底转化的阶段。page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学习需要与诱因的关系是什么?【答案要点】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内驱力是推动有机体的能量,是促使个体活动的内部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习需要就是内驱力。诱因是吸引有机体的行为目标,即能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目的物,是外部刺激物。当一个人的学习需要激起并指向一定的诱因时,就会产生学习动机。2、如何对有规则游戏进行指导?【答案要点】第一,教师可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示范,将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和结果向幼儿逐一介绍清楚。对有操作练习的游戏,应事先教会幼儿必要的技能。可以小组教,也可以全班教,有时还可以个别地教。第二,在幼儿独立开展规则性游戏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并帮助幼儿遵守规则。第三,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第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幼儿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3、加涅按照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哪些种类?【答案要点】加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五类:(1)言语学习,指以言语陈述的形式存储于学习者记忆中的相关事物和组织化了的知识;(2)智力技能,指学习者掌握概念、规则并将其应用于新情境,是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3)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借以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技能;(4)动作技能,指为完成有目的的动作,使骨骼、肌肉、筋腱有组织地活动,是平稳、精确、灵活而适时的操作能力。(5)态度,是情感的或情绪的反应。4、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什么?【答案要点】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进程不是千篇一律地按一个模式进行的,也不总是按相等的速度直线发展的。发展的速度、方向、程度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化。就总体而言,整体发展呈波浪形向前推进。幼儿前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是童年期的发展,到了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期,然后再是平稳地发展。到了老年期则表现出各方面的下降趋势。就发展的不同方面来看,个体内部不同的组织系统、不同的机能特性的发展也各不相同,神经系统的发展和生殖系统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page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实践谈一下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答案要点】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1)学习任务的特点,包括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学习任务的有趣性和新颖性、学习任务的明确性等。(2)教师的行为与态度。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和对儿童的爱和尊重两个方面。(3)基本需要满足的情况,即当儿童的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求知需要产生。因此,教学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应用多种方式和有趣教具;(2)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儿童好奇心;(3)制定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4)给予积极反馈,让儿童体验成功快乐。2、结合某具体游戏谈一下游戏准备活动的指导。【答案要点】一般而言,指导游戏应该从三个环节入手:游戏的准备工作、游戏中的观察以及教师的介人游戏。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充分考虑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和幼儿游戏的经验准备等。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应该是在游戏中度过的,教师必须给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在不同的时间安排不同性质和类型的游戏。游戏地点的选择要灵活,游戏场地要安全、卫生、美观、整洁、富有童趣。游戏材料的准备应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游戏特点为依据,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力图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题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看见”、“听到”、“想象”、“思考”是【A】。A、心理过程B、心理状态C、个性特征D、能力倾向【答案解析】: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是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2、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A】。A、感觉和知觉B、感觉和记忆C、知觉和记忆D、记忆和想象【答案解析】: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其他认知过程的基础。3、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D】。A、“真香!”B、“我要吃!”C、“这是什么?”D、“这儿有个苹果。”【答案解析】:“这儿有个苹果。”体现个体的感知觉。“真香!”体现的是想象。“我要吃!”体现的是需要。“这是什么?”体现的是思维。4、儿童心理发展趋势和顺序【C】。A、没有规律B、根据不同个体而不同C、大致相同D、有时相同,有时不同【答案解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都是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5、从幼儿听觉发展的角度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孕妇在宁静悦耳的音乐环境下对胎儿发展有好处B、胎儿适应噪声环境,对胎儿出生后的适应环境有帮助C、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和声音的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有不同的反应D、以上表述都正确【答案解析】: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声音的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有不同的反应。6、注意是一种【C】。A、独立的心理过程B、认知风格C、心理现象D、个性特征【鹪析】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是影响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现象。7、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B】。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答案解析】:同窗情是情感方面的,是情绪记忆。8、【A】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A、想象B、表象C、梦想D、创造性【答案解析】:题干为想象的定义。9、由于【C】的作用,幼儿虽然知道想象与现实不符,仍迷恋于想象的过程。A、动机B、需要C、情绪D、记忆【答案解析】:幼儿心理活动的无意识性是受情绪左右的,这主要是情绪的作用。10、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D】。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答案解析】:这不是记忆,是幼儿对一种普遍性的认识,属于思维。page11、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D】进行推理和判断。A、游戏逻辑B、生聒逻辑C、直观逻辑D、客观逻辑【答案解析】: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不强,常不能用客观逻辑进行思考。12、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根据形状来概括,如区别耙和刷;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不能概括,这属于【B】。A、动作的概括B、生活情景的概括C、情绪性的概括D、功用性的概括【答案解析】:这是幼儿对熟悉的事物进行的概括,是在自己的生活情景之内进行的概括。13、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A】。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答案解析】: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是理解在先,表达在后。14、下列各项表述,【B】不表现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A、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并意识到自己发音弱B、看见中年女性就叫“阿姨”C、评价他人的发音,追求自己发音准确D、意识到同音字有不同意义【答案解析】:能正确地叫“阿姨”不属于语音意识的产生。15、幼儿语法掌握过程中,结构变化不包括【C】。A、逐渐分化B、逐步严谨C、副词运用D、语法意识【答案解析】:儿童语法结构变化不包括副词运用。16、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D】。A、生理性需要B、情绪表达性需要C、自我调节性需要D、社会性需要【答案解析】:喜欢成人的接触等反映了儿童的社会性需要。17、不属于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D】。A、活泼好动B、喜欢交往”C、好奇好问D、很不稳定【答案解析】: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和模仿性强。18、“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最容易在【D】亲子关系的家庭出现。A、民主型B、专制型C、独断型D、放任型【答案解析】:放任型亲子关系容易产生这一种不良品质,这类家庭中容易出现自命不凡的孩子。19、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B】的成分。A、自我评价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觉醒【答案解析】: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20、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和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A、父亲B、同龄人C、母亲D、教师【答案解析】:同龄人的相互作用对儿童同情等能力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page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1、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_和_,_是根源于本质未变的制约因素,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儋,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_。2、幼儿有意注意的形成与_在幼儿行为调节中所起的作用有密切联系。3、_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4、从功能看,内部言语的特点是不作为交流的工具,是对自己的言语,因此,又称_。5、成人和幼儿的判断在形式上是不同的,实质上反映了_的不同。6、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_和_。7、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_、_及_、_方面。8、亲子关系通常分成三种:_、_、_。研究证明,_的亲子关系最有益于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9、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分_需要和_需要两种。填空题答案1稳定性可变性稳定性可变性2言语33岁4自我中心言语5思维方式6环境的影响成人的培养7强度平衡性灵活性指向性8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9生理社会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其新形象一般是以前已经存在的。2、内部言语内部言语: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幼儿内部言语的产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质变。3、美感美感:指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对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4、气质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平衡性(兴奋或抑制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气质的特点包括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5、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page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什么?【答案要点】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1)无意注意占优势,其发展表现为: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与兴趣和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2)有意注意的初步形成,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依赖成人的组织和引导,有如下表现特点: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要求下发展的;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活动中实现的。2、记忆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要点】记忆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1)记忆在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