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方案_第1页
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方案_第2页
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方案_第3页
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方案_第4页
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方案,宝鸡市疾控中心2016.3,1,目的,1.建立健全全市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系统,提高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病的报告质量。2.掌握辖区居民肿瘤、心脑血管病发病、死亡、生存状态,了解居民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地区分布和人群特征,提供满足我市慢性病防控的需求信息。3.掌握居民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负担情况和变化趋势。,2,意义,1.掌握全市肿瘤、心脑血管病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揭示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为我市慢性病综合防控提供信息和依据。2.开展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推进我市慢性病防控的科学研究,进一步强化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慢性病的群体预防与干预效果评估提供信息支持。,3,报告内容,1.报告单位及责任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均为责任报病单位,包括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企业医院、收治地方病人的部队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报告单位所有执行职务的医生为报告责任人。2.报告对象:辖区户籍人口。,4,3.肿瘤报告病种:诊断明确的所有部位恶性肿瘤、所有部位原位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等。肿瘤新发病例的报告范围是:全部恶性肿瘤:C00.0-C97;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0-D32.9,D33.0-D33.9;原位癌:D00.0-D09.9;骨髓造血系统特质的恶性肿瘤:D45、D46.0-D46.9、D47.1和D47.3。,5,4.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病种:脑卒中:包括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脑卒中(I60-I64),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不包括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及慢性脑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I21-I22)和心脏性猝死(I46.1),不包括心绞痛及其他慢性缺血性心脏病。,6,蛛网膜下腔出血(I60) 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报告病种,7,脑出血(I61、I62)非外伤性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I61);其他非 创伤性颅内出血:指硬膜下出血和硬膜外出血(I62)。,报告病种,8,脑栓塞、脑血栓形成(I63) 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报告病种,9,难分类脑卒中(I64) 指临床有明显症状,且已作出脑卒中诊断,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未作影像学检查、遗失详细的病历记录等)而无法明确归为上述分类的脑卒中病例,未特指为出血或梗死。 该类目下无小数点后一位的编码。,报告病种,10,心肌梗死(I21-I22)、心脏性猝死(I46.1)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严重痉挛、狭窄或梗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而发生的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I21)和随后性心肌梗死(I22)。随后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梗死反复多次发作,如果心肌梗死的患者在28天前有过心肌梗死的病史就编码到这里。,报告病种,11,病例和事件区别:病例报告,报告的是患病的患者数;事件报告,报告的是发生事件数。一个患者在某时段可发生多起事件,把握事件的时间概念28天。心脑血管病报告注意要点: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28天为期,按发病例次计算;发病28天以后,若再次急性发作,应按又一新发病例填报卡片。如果患者同时患有脑卒中和/或冠心病,应按所患之病种分别予以填报。,12,5.需报告的情况本次就诊时的主次诊断提及报告病种的病例;本次就诊未写入主次诊断但在既往史里提及报告病种的病例;在本机构内首次就诊且诊断明确的病例;在外院明确诊断,在本机构内就诊,也属于本机构首次诊断 的病例;由村卫生室或居委会报告,提供线索,并经过乡镇卫生院和 社区服务中心核实,明确诊断的病例。,13,工作流程,14,1.各医疗机构对当日确诊的符合上报条件的肿瘤、心脑血管病病例,及时填写病例报告卡(表1、表2),并在患者病历首页注明“肿瘤已报”或“心脑血管病已报”,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日常工作,发现符合上报条件的肿瘤、心脑血管病病例,及时填写病例报告卡。,15,表1 宝鸡市 县/区肿瘤登记报告卡,16,表2 宝鸡市 县/区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卡,17,登记号:唯一编号,自行规定。身份证号码:尽力收集,剔重依据。工作单位:患病(退休)时所在工作单位 。诊断部位:完整填写恶性肿瘤的解剖学部位和亚部位,如胃底癌、肺下叶癌。病理学类型:反映肿瘤诊断的可靠性,应详细标明癌细胞的形态学名称及分化程度,如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分类方法可参照国际分类标准,见国际肿瘤分类(ICD-O)。,18,诊断根据:反映肿瘤诊断的可靠程度;病理组织学和死亡后尸体解剖 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根据是否有显微镜检查分为两类: 无显微镜检查1.临床诊断:仅根据症状、体征及疾病发展规律的诊断2.临床检查:X线、超声波检查等3.手术诊断:根据所见赘生物诊断,包括外科手术和内窥镜检 查,但未作病理组织学检查4.特殊的生化和免疫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5.细胞学或血片:白血病血片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6.病理(继发)7.病理(原发):包括骨髓涂片与病理切片8.尸体解剖9.不祥0. 死亡补发病(仅有医学死亡证明书而无任何其他诊断依据资 料的病例),19,2.各医疗机构有关科室设专人负责每日病例报告卡的收集、整理和质量检查,在科内登记后送交院内疾病报告部门(保健科、公共卫生科、信息科等)的报告负责人。3.报告负责人接到报告卡后进行质量审核,发现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情况时,及时通知责任报告人核对和修改,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院内剔除,审核合格后,在登记册(表3、表4)上统一登记,然后将报告卡和登记册于次月5日前报送辖区疾控中心。,20,表3 宝鸡市 县/区肿瘤登记册,说明:本表用于恶性肿瘤病例登记报告单位,包括有肿瘤诊断能力医疗机构以及提供肿瘤病例线索的基层医疗机构,以便核对及随访病人。性别:1.男性 2.女性 9.不详 婚姻状况:1.未婚 2.已婚 3.离异 4.丧偶 9.不详分级:1.I级 高分化 2.II级 中分化 3.III级 低分化 4.IV级 未分化,间变 5.T 细胞 6.B 细胞 7.无标记淋巴细胞 8.NK 自然杀伤细胞 9.细胞类型未确定行为学编码:0.良性 1.不肯定良性或恶性 2.原位癌 3.恶性诊断依据:0.仅有死亡证明书 1.临床 2.X线、CT、超声波、内窥镜等 3.手术、尸检(无病理) 4.生化、免疫、肿瘤标记物 5.细胞学、血片 6.病理(继发) 7.病理(原发) 8.尸检(有病理) 9.不详生存状况:1.存活 2.死亡 3.移居 4.失访 9.不详,21,表4 宝鸡市 县/区心脑血管事件登记册,说明:本表供各级医疗机构防保人员登记心脑血管病病例,请详细登记姓名、地址、工作单位等项目,以便核对及随访病人。 病人如一月内有两次发病者,只记一次。婚姻状况:1.未婚 2.已婚 3.离异 4.丧偶 9.不详诊断分型:脑卒中:1.蛛网膜下腔出血 2.脑出血 3.脑栓塞 4.脑血栓形成 冠心病:5.急性心肌梗死 6.心脏性猝死诊断依据(可多选):1.临床症状 2.心电图 3.血管造影 4.CT 5.磁共振 6.体格检查 7.超声检查 8.实验室检查确诊单位:1.省级医院 2.市级医院 3.县级医院 4.乡镇级医院 5.其他 9.不详 是否首次发病:1.是 2.否随访时间、随访结果:为乡镇防保人员随访后填写。随访结果为1.生存 2.死亡 3.户口迁出 4.失访 5.其他,22,4.各县区疾控中心收到辖区内各医疗机构的上报资料后,及时进行审核,对审核不合格的,要求相关医疗机构及时进行纠正,非本地户籍患者将报告卡通过市疾控中心转交至患者所在地疾控中心。5.各县区疾控中心通过核查居民死亡信息系统,发现有需要报告的肿瘤、心脑血管病例,经核对为未报病例时,及时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补报相应的发病报告卡。,23,6.各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开展漏报调查(包括医院漏报调查和居民漏报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肿瘤、心脑血管病漏报病例应及时填写相应病例补发卡。7.乡镇、街道防保医生每年年底对辖区所有肿瘤、心脑血管病报告病例进行随访,将随访结果记录到相应登记册,同时,填写肿瘤死亡数据库(表5)。,24,表5 宝鸡市 县/区肿瘤登记死亡数据库,25,8.各县区疾控中心每年年初汇总上年度辖区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和乡镇)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登记册信息,收集人口数据库(表6),及时进行资料审核、数据清理和统计分析,于每年2月底前将上年度肿瘤登记资料(包括肿瘤登记册、肿瘤死亡数据库、人口数据库、年度总结分析报告)、心脑血管事件报告资料(包括心脑血管事件登记册、人口数据库、年度总结分析报告)上报市疾控中心,同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送总结报告。,26,表6 宝鸡市 县/区人口数据库,27,机构职责,市卫生计生局1.负责全市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2.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开展检查、督导和评估。,28,各县区卫生计生局1.负责辖区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的统一组织和领导,定期组织培训、检查、督导和评估;2.组织协调各医疗机构按照相关规范,做好登记报告工作;3.建立健全辖区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网络,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设备及经费。,29,市疾控中心1.负责全市技术方案和培训指导,提供技术支持;2.定期开展检查、督导和评估,提高登记报告工作的质量;3.审核汇总各县区数据,撰写全市综合分析报告。,30,各县区疾控中心1.负责辖区技术方案和培训指导,为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2.审核上报信息,定期开展督导和考核,及时反馈结果;3.开展漏报调查,根据当地死亡资料,及时组织病例补报;4.审核汇总数据,撰写分析报告,并按要求按时上报各类资料。,31,医疗机构1.建立机构内组织管理体系,成立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和医务科主任任组长负责日常工作协调,配备至少1名登记员负责组织开展病例登记报告业务,配备必要的设备;2.制定机构内肿瘤和心脑血管病诊断、报告流程、质量控制方法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等,把相关工作内容作为入职培训内容;3.报告单位登记员负责本机构内肿瘤、心脑血管事件病例的收集、审核、登记、报告、数据录入、内部查漏等质量控制以及业务培训,协助疾控部门开展资料核对、质量控制和随访。,32,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履行医疗机构职责的同时,负责对本辖区内发现的漏报和错报,及时进行调查,并按照程序及时补报和纠正,并负责每年对肿瘤、心脑血管病例的随访。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了解辖区肿瘤、心脑血管病病例,提供病例线索,配合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病例的随访核实、上报以及死亡补发病工作。,33,数据整理与分析,1.数据整理信息核对,死亡补充发病,重复卡信息合并,随访后补充信息。2.数据分析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人口描述,病种分类,肿瘤/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分年龄、性别及部位的发病率、死亡率。,34,质量控制与督导考核,1.质量控制应贯穿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的全过程。各单位建立内部质控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报告资料的质量管理工作,各县区每季度对辖区内报告单位开展督导考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漏报调查,及时补报。,35,2.肿瘤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将纳入各县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全市每年至少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