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9492-2020 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相比于《GB/T 19492-2004 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范围扩展:新标准将适用范围从原来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扩大到了更广泛的油气矿产资源,这反映了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如页岩气、煤层气等的重视和纳入。

  2. 分类体系调整:2020版标准对油气资源的分类体系进行了优化,引入了更为细致的分类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例如,增加了对技术可采储量的细分,使得分类更加科学合理,便于资源管理和决策。

  3. 定义更新:针对各类别资源/储量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以更准确地反映当前行业实践和技术水平。这些定义的明确有助于减少理解和应用中的歧义。

  4. 经济评价标准:新标准对经济可行性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调整,使之更能体现市场变化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增强了储量评估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5. 环境和社会考量:虽然直接提及可能不明显,但新版标准在制定过程中考虑了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因素,鼓励在油气资源开发中采取可持续性措施。

  6. 国际接轨:2020版标准努力与国际通行的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如SPE-PRMS)接轨,提高了中国油气资源数据的国际可比性和交流性。

  7. 术语规范:对专业术语和表述进行了规范化处理,确保了术语的统一性和准确性,有利于行业内外的沟通与理解。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20-03-31 颁布
  • 2020-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9492-2020 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附2004版对照)_第1页
GB∕T 19492-2020 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附2004版对照)_第2页
GB∕T 19492-2020 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附2004版对照)_第3页
GB∕T 19492-2020 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附2004版对照)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19492-2020 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附2004版对照)-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 75.010 E 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492-2020 代替GB/T19492 2004 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Classifications for petroleum resources and reserves 2020-03-31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保叩2020-05-01实施GB/T 19492-2020 目次前育.皿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勘探开发阶段划分.“.2 3.1 阶段划分依据.“.2 3.2 预探阶段.”.2 3.3 评价阶段.”.2 3.4 开发阶段.“.2 4 资源量和地质储量类型划分.”.2 5 开发状态“.”.3 5.1 状态划分依据.”.3 5.2 未开发.3 5.3 已开发.3 6使用与发布“.“.3 I GB/T 19492-2020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19492-2004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与GB/T19492-200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2一一修改了勘探开发阶段,将五个阶段(区域普查、圈闭预探、泊气藏评价、产能建设和油气生产)调整为三个阶段(预探、评价和开发(见第3章,2004年版的第3章); 修改了资源量,储量分类和估算流程(见第4章,2004年版的第5章)。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s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自然资源部袖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泊气储量评审办公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祥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g韩征、掬建华、何海清、蔡勋育、李茂、吴国干、王峰、李敬功、张道勇、陈红、毕海滨、郭本广、王香增。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一GB/T19492-20040 m GB/T 19492-2020 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夭然气、页岩气和煤层气(以F统称油气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和发布。本标准适用于油气矿产资源的统计和发布,油气矿产管理和规划、政策制定,资源量和储量估算、评价及相关技术标准制定。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油气矿产资源阳falpe仕oleuminitially-in-place 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可利用的油气自然聚集物以数量、质量、空间分布来表征,其数量以换算到20、0.101MPa的地面条件表达,可进一步分为资源量和地质储量两类。2.2 资源量undiscover叫petroleuminitially-in-place 待发现的未经钻井验证的,通过泊气综合地质条件、地质规律研究和地质调查,推算的油气数量。2.3 地质储量discover回petroleuminitially-in-place 在钻井发现油气后,根据地震、钻井、录井、测井和测试等资料估算的泊气数量,包括预测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和探明地质储量,这三级地质储量按勘探开发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依次由低到高。2.3.1 预测地质储量po困iblepetroleum initially-in-pla四钻井获得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油气藏所估算的油气数量,其确定性低。2.3.2 控制地质储量probable petroleum initially-in-place 钻井获得工业油气流,经进一步钻探初步评价,对可供开采的泊气藏所估算的油气数量,其确定性中等。2.3.3 探明地质储量proved petroleum initially-in-place 钻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并经钻探评价证实,对可供开采的油气藏所估算的油气数量,其确定性高。2.4 技术可采储量technically recoverable reserv田在地质储量中按开采技术条件估算的最终可采出的油气数量。2.4.1 控制技术可采储量probable tecbnical recoverable r酣凹困在控制地质储量中,依据预设开采技术条件估算的、最终可采出的泊气数量。1 GB/T 19492-2020 2.4.2 探明技术可采储量provedt配hnicalrecoverable reserv回在探明地质储量中,按当前已实施或计划实施的开采技术条件估算的、最终可采出的油气数量。2.5 经济可采储量com皿ercialrecoverable reserv四在技术可采储量中按经济条件估算的可商业采出的泊气数量。2.5.1 控制经济可采储量probablecommercial recoverable reserves 在控制技术可采储量中,按合理预测的经济条件(如价格、配产、成本等估算求得的、可商业采出的油气数量。2.5.2 剩余控制经济可采储量remaining probable commercial recoverable reserv四控制经济可采储量减去油气累计产量2.5.3 探明经济可采储量provedcommercial recoverable r四erv四在探明技术可采储量中,按合理预测的经济条件(如价格、配产、成本等估算求得的、可商业采出的油气数量。2.5.4 剩余探明经济可采储量remaining proved commercial recoverable r田erv国探明经济可采储量减去油气累计产量。3 勘探开发阶段划分3.1 阶段划分依据勘探开发阶段根据工作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三个阶段g预探阶段、评价阶段和开发阶段。3.2 预探阶段通过地震等物化探以及预探井钻探,固定出有利含油气区带和优选有利圈闭(甜点区,基本查明构造、储层、盖层、油气藏特征等情况,发现泊气藏3.3 评价阶段在王轰然阶段发现油气藏后,进行地震勘探和评价井钻探,查明构造形态、储层分布、储层物性变化等地质特征,以及油气藏特征、储集类型、驱动类型、流体性质及分布和产能特征,明确开采技术条件和开发经济价值,完成开发概念设计。3.4 开发阶段编制开发方案,按开发方案实施开发井网钻探,完成配套设施的产能建设,进行泊气开采生产活动,并在生产过程中对开发井网进行调整、改造和完善,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直至油气田废弃。4 资源量和地质储量类型划分4.1 依据油气藏的地质可靠程度和开采技术经济条件,对油气矿产的资源量和储量进行分类。类型如图1虚框所示。2 4.2 资源量不再分级。辈革骂理她草草然最圈1油气矿产资源量和地质储量类型及估算流程固4.3 地质储量分为三级g预测地质储量、控制l地质储量和探明地质储量。GB/T 19492-2020 遵费余辈革号尊毅滨军慧燕徽章最费睡去拨专撞盖章济可3提镣盖章4.4 估算预测地质储量,应初步查明构造形态、储层情况,已获得油气流或钻遇油气层,或紧邻在探明地质储量或控制地质储量区、并预测有油气层存在,经综合分析有进一步勘探的价值,地质可靠程度低。4.5估算控制地质储量,应基本查明构造形态、储层变化、泊气层分布、油气藏类型、流体性质及产能等,或紧邻在探明地质储量区,地质可靠程度中等,可作为油气藏评价和开发概念设计(开发方案)编制的依据。4.6 估算探明地质储量,应查明构造形态、泊气层分布、储集空间类型、油气藏类型、驱动类型、流体性质及产能等p流体界面或最低油气层底界经钻井、测井、测试或压力资料证实;应有合理的钻井控制程度或一次开发井网部署方案,地质可靠程度高。4.7 估算技术可采储量时,在控制地质储量中根据开采技术条件估算控制技术可采储量,在探明地质储量中根据开采技术条件估算探明技术可采储量4.8 估算经济可采储量时,在控制技术可采储量中根据经济可行性评价估算控制经济可采储量,在探明技术可采储量中根据经济可行性评价估算探明经济可采储量。5 开发状态5.1 状态划分依据依据是否投入开发,将油气藏或区块界定为未开发和已开发两种状态。5.2 未开发在泊气藏或区块中,完成评价钻探,但开发生产井网尚未部署,或开发方案中开发井网实施70%以下的,状态界定为未开发,5.3 已开发在油气藏或区块中,按照开发方案,完成配套设施建设,开发井网己实施70%及以上的,状态界定为已开发,6 使用与发布6.1 发布油气矿产资源量和地质储量数据时,应严格使用本标准规定的术语。3 GB/T 19492-2020 6.2在使用与发布地质储量数据时,探明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和预测地质储量应单独列出,不得相加6.3探明地质储量、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和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计和管理,国家发布探明地质储量和探明技术可采储量。6.4控制地质储量、控制技术可采储量和预测地质储量由矿业权人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和相关规定自主管理。6.5 油气田从发现直至废弃的勘探开发过程中,矿业权人应根据地质资料、工程技术以及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及时进行储量估算,并编制相应的新增、复(核)算、标定和结算储量报告4 E 20疡昌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9 4 9 2 -2 0 0 4 石油天然气资源 储量分类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o u r c e s / r e s e r v e s2 0 0 4 - 0 4 - 3 0 发布2 0 0 4 - 1 0 - 0 1 实施 串 督留 瞥 臀 瓣 臀 篡 瞥臀 暴 发 布G B / T 1 9 4 9 2 -2 0 0 4 前 l 勺 本标准的附录 A和附录 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 由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 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 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石油天然气专业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高瑞棋 、 吕鸣岗、 萧德铭、 查全衡 、 胡允栋 、 毕海滨、 程永才。 G B / T 1 9 4 9 2 -2 0 0 4 石油天然气资源 储It分类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石油天然气资源 储量( 以下简称资源 储量) 的分类和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资源 储量计算、 评审和统计 , 也适用于国内采矿权和开发方案的审批 、 矿业权转让和油气勘探开发筹资、 融资等活动中的储量中介评估。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 1 原地f q u a n t i t ie s i n p l a c e 泛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油气 自然聚集量, 即在原始地层条件下, 油气储集层中储藏的石油和天然气及其伴生有用物质, 换算到地面标准条件( 2 0 C , 0 . 1 0 1 MP a ) 下的数量。在未发现的情况下, 称为未发现原地资源量 ; 在已发现的情况下 , 称为已发现原地资源量或原地储量, 特称地质储量; 未发现原地资源量和地质储量之和, 称为总原地资源量或总资源 储量。2 . 2 可采,r e c o v e r a b l e q u a n t i t i e s 是指从油气的原地量中, 预计可采出的油气数量。在未发现 的情况下 , 称为可采资源量 ; 在已发现的情况下 , 称为可采储量 。2 . 3 资源f r e s o u r c e s 是原地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的统称。2 . 4 储f r e s e r v e s 是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统称。可采储量又是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的统称。2 . 5 技术可采储f t e c h n ic a l r e c o v e r a b l e r e s e r v e s 是指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 , 经理论计算或类比估算的、 最终可采出的油气数量。2 . 6 经济可采储f c o m m e r c i a l r e c o v e r a b l e r e s e r v e s 是指在当前已实施的或肯定要实施的技术条件下, 按 当前的经济条件( 如价格 、 成本等) 估算 的、 可经济开采的油气数量。2 . 7 不可采f r e s i d u a l u n r e c o v e r a b l e v o l u m e 是原地量与可采量的差值。3 勘探开发阶段划分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完整的勘探开发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区域普查阶段、 圈闭预探阶段 、 油气藏评价阶段、 产能建设阶段 、 油气生产阶段。GB / T 1 9 4 9 2 -2 0 0 43 . 1 区域普查阶段 对盆地、 坳陷、 凹陷及周缘地区, 进行区域地质调查, 选择性地进行非地震物化探和地震概查、 普查,以及进行区域探井钻探, 了解烃源岩和储 、 盖层组合等基本石油地质情况 , 圈定有利含油气区带。3 . 2 圈闭预探阶段 对有利含油气区带, 进行地震普查 、 详查及其他必要的物化探, 查明圈闭及其分布, 优选有利含油气的圈闭, 进行预探井钻探, 基本查明构造、 储层 、 盖层等情况, 发现油气藏( 田) 并初步了解油气藏( 田)特征 。3 . 3 油气藏评价阶段 在预探阶段发现油气后 , 为了科学有序、 经济有效地投人正式开发 , 对油气藏( 田) 进行地震详查、 精查或三维地震勘探 , 进行评价井钻探 , 查明构造形态、 断层分布、 储层分布、 储层物性变化等地质特征, 查明油气藏类型、 储集类型、 驱动类型、 流体性质及分布和产能, 了解开采技术条件和开发经济价值, 完成开发方案设计。3 . 4 产能建设阶段 按照开发方案实施开发井网钻探 , 完成配套设施的建设, 并补取必要的资料, 进一步复查储量和核查产能, 做好油气藏( 田) 投产工作。3 . 5 油气生产阶段 在已建产能的区块或油气田维持正常的油气开采生产, 并适时做好必要的生产调整、 改造和完善 ,提高采收率, 合理利用油气资源, 提高经济效益 。4 储 f的经 济意义 经济意义是指油气藏( 田) 开发在经济上所具有的合理性。经济意义是在不同勘探开发阶段通过进行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 通常可以划分为经济的、 次经济的和内蕴经济的三类。4 . 1 经济的 依据当时的市场条件 , 即按储量评估当时的油气产品价格和开发成本, 油气藏( 田) 投人开采在技术上可行, 环境等其他条件允许, 经济上合理即储量收益能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4 . 2 次经济的 依据当时的市场条件, 油气藏( 田) 投入开采是不经济的, 但在预计可行的、 或可能发生的推测市场条件下, 或预计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的情况下 , 其开采将是有效益的。4 . 3 内蕴经济的 对油气藏( 田) 只进行了概略研究评价 , 由于对储层复杂程度 、 储量规模大小、 开采技术的应用和市场前景都只有初步的推测, 不确定性因素多, 无法区分是属于经济的还是次经济的。5 资源 储,分类 资源 储量的分类 , 是在勘探开发各阶段 , 主要依据油气藏( 田) 的勘探开发程度、 地质可靠程度和产能证实程度而进行的分类。5 . 1 分类框 架 分类框架见图 1 所示。 G B / T 1 9 4 9 2 -2 0 0 4少 图 1 资源 储f分类框架5 . 2 原地,分类5 . 2 . 1 总原地资源, 是指根据不同勘探开发阶段所提供的地质 、 地球物理与分析化验等资料, 经过综合地质 , 选择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所估算求得的已发现的和未发现的储集体中原始储藏的油气总量 。5 . 2 . 2 地质储f 是指在钻探发现油气后 , 根据已发现油气藏( 田) 的地震 、 钻井 、 测井和测试等资料估算求得的已发现油气藏( 田) 中原始储藏的油气总量。地质储量分为探明地质储量 、 控制地质储量和预测地质储量。5 . 2 . 2 . 1 探明地质储f 是指在油气藏评价阶段, 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 田) 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后 , 估算求得的、 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 其相对误差不超过士2 0 写。探明地质储量的估算 , 应查明了油气藏类型、 储集类型 、 驱动类型、 流体性质及分布、 产能等; 流体界面或油气层底界应是钻井、 测井、 测试或可靠压力资料证实的; 应有合理的井控程度( 合理井距另行规定) , 或开发方案设计的一次开发井网; 各项参数均具有较高的可靠程度。5 . 2 . 2 . 2 控制地质储且 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工业油( 气) 流 , 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提供开采后, 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地质储量 , 其相对误差不超过士5 0 %。控制地质储量的估算, 应初步查明了构造形态、 储层变化、 油气层分布、 油气藏类型、 流体性质及产能等, 具有中等的地质可靠程度, 可作为油气藏评价钻探、 编制开发规划和开发设计的依据 。5 . 2 . 2 . 3 预测地质储, 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 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 可能存在的油( 气) 藏( 田) , 估算求得的、 确定性很低 的地质储量。预测地质储量的估算 , 应初步查明了构G B / T 1 9 4 9 2 - 2 0 0 4造形态、 储层情况, 预探井已获得油气流或钻遇了油气层, 或紧邻在探明储量( 或控制储量) 区并预测有油气层存在, 经综合分析有进一步评价勘探的价值。5 . 2 . 3 未发现原地资源, 是指对未发现的储集体预测求得的原始储藏油气总量 。分为潜在原地资源量和推测原地资源量。5 . 2 . 3 . 1 潜在原地资al l 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前期, 对已发现的、 有利含油气的圈闭或油气 田的邻近区块( 层系) , 根据石油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 采用圈闭法估算的原地油气总量。5 . 2 . 3 . 2 推测原地资g i l l 是指主要在区域普查阶段或其他勘探阶段 , 对有含油气远景的盆地、 坳陷、 凹陷或区带等推测的油气储集体, 根据地质、 物化探及区域探井等资料所估算的原地油气总量。推测原地资源量一般可用总原地资源量减去地质储量和潜在原地资源量的差值来求得。5 . 3 可采,分类 可采量分为可采储量和可采资源量。5 . 3 . 1 可 采储f 是指从油气地质储量中的可采出的油气数量。按其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可分为七类( 预测储量是内蕴经济的, 不划分经济可采储量) 。5 . 3 . 1 . 1 探明技术可采储, 是指满足下列条件所估算的技术可采储量 : a ) 已实施的操作技术和近期将采用的操作技术( 包括采油气技术和提高采收率技术, 下同) ; b ) 已有开发概念设计或开发方案, 并已列入或将列入中近期开发计划; c ) 以近期平均价格和成本为准, 可行性评价为经济的和次经济的。5 . 3 . 1 . 2 探明经济可采储, 是指满足下列条件所估算的经济可采储量 : a ) 依据不同要求采用评价基准日的、 或合同的价格和成本以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条件; b ) 已实施的操作技术, 或先导试验证实的并肯定付诸实施的操作技术, 或本油气田同类油气藏 实际应用成功的并可类 比和肯定付诸实施的操作技术 ; c ) 已有开发方案 , 并已列入中近期开发计划; 天然气储量还应 已铺设天然气管道或已有管道建设 协议 , 并有销售合同或协议; d ) 含油气边界是钻井或可靠的压力测试资料证实的流体界面, 或者是钻遇井的油气层底界, 并 且含油气边界内达到了合理的井控程度 ; e ) 实际生产或测试证实了油气层的商业性生产能力, 或 目标储层与邻井 同层位或本井邻层位已 证实商业性生产能力的储层相似; f ) 可行性评价为经济的; 9 ) 将来实际采出量大于或等于估算的经济可采储量的概率至少为 8 0 0 0 05 . 3 . 1 . 3 探明次经济可采储It 是指探明技术可采储量与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差值, 包括如下两部分 : a ) 可行性评价为次经济的技术可采储量 ; b ) 由于合同和提高采收率技术等原因, 尚不能划为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技术可采储量。5 . 3 . 1 . 4 控制技术可采储, 是指满足下列条件所估算的技术可采储量 : a ) 推测可能实施的操作技术; b ) 可行性评价为次经济以上。 G B / T 1 9 4 9 2 -2 0 0 45 . 3 . 1 . 5 控制经济可采储f 是指满足下列条件所估算的经济可采储量 : a ) 可行性评价为经济的; b ) 将来实际采出量大于或等于估算的经济可采储量的概率至少为5 0 %a5 . 3 . 1 . 6 控制次经济可采储f 是指控制技术可采储量与控制经济可采储量的差值。5 . 3 . 1 . 7 预测技术可采储f 是指满足下列条件所估算的技术可采储量: a ) 乐观推测可能实施的操作技术; b ) 将来实际采出量大于或等于估算的技术可采储量的概率至少为 1 0 % a5 . 3 . 2 可采资源, 是指从原地资源量中可采出的油气数量 。分为潜在可采资源量和推测可采资源量 , 其采收率是经验类比估算的。5 . 3 . 2 . 1 潜在可采资源f 是指从潜在原地资源量中可采出的油气数量。5 . 3 . 2 . 2 推测可采资源f 是指从推测原地资源量中可采出的油气数量。5 . 4 储f状态分类 主要是指探明经济可采储量按其开发和生产状态进一步分类 , 分为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和探明未开发经济可采储量两类 。5 . 4 . 1 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 是指油气藏的开发井网钻探和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后, 已全面投人开采的可采储量。当提高采收率技术( 如注水等) 所需的设施 已经建成并已投产后 , 相应增加的可采储量也属于探 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是开发分析、 调整和管理的依据, 也是各级可采储量精度对比的标准。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应在开发生产过程 中定期进行复核。扣除了累计产量后的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称为探明已开发剩余经济可采储量。5 . 4 . 2 探明未开发经济可采储f 是指已完成评价钻探或已经开辟先导生产试验 区的油气藏( 田) , 尚未部署开发生产井网的经济可采储量 。G B / T 1 9 4 9 2 -2 0 0 4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国内外资源 储t术语中英文对应关系表 总原地资源量t o t a l p e t r o l e u m i n i t ia l l y in p l a c e 未发现原地资源量u n d i s c o v e r e d p e t r o l e u m i n i t ia l l y in p l a c e 推测原地资源量u n m a p p e d p e t r o l e u m i n i t ia l l y in p l a c e 推测可采资源量u n m a p p e d r e s o u r c e s 潜在原地资源量p e t r o l e u m i ni t ia l l y i n p l a c e i n p r o s p e c t s 潜在可采资源量r e s o u r c e s i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