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沪高速铁路 (四电系统集成通信信号北京南-德州东工程)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批准: 京沪高铁四电系统集成通信信号项目分部 二一 年 五 月十四 日 目 录 1编制依据.1 2编制范围.2 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2 3.1工程概况.2 3.2线路主要技术标准.3 3.3总体技术方案.3 3.4主要工程数量.12 3.5相关单位.13 4施工总体方案.13 4.1项目管理目标.13 4.2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 .15 4.3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30 4.4过渡工程方案和过渡设计.31 4.5施工用电.31 4.6施工用水.32 4.7施工测试.33 4.8内业资料.33 4.9施工程序.34 5一般工程施工方法.37 5.1通信系统施工方法.37 5.2信号系统施工方法.62 6重点工程施工方法.95 6.1通信系统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95 6.2信号系统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96 7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及其工法整理安排.98 7.1通信采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及其工法整理安排.98 7.2信号采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及其工法整理安排.99 8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资金使用计划.101 8.1总工期目标.101 8.2施工进度安排.101 8.3分年、季度完成工程量表.101 8.4资金使用计划.102 9主要材料和工程设备的使用计划、供应方案以及质量控制办法.102 9.1主要材料和工程设备的供应计划.102 9.2施工安装机械设备及仪表计划.106 9.3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办法.108 10试验工作总体安排及试验手段、检测程序.110 10.1概述.110 10.2安装试验.112 10.3部分试验.142 10.4系统试验.169 10.5集成试验.174 10.6试运行.175 10.7进一步试验.180 11各项措施.180 11.1文明施工措施.180 11.2质量保证措施及创优规划.186 11.3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209 11.4工期进度保证计划与措施.233 11.5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241 11.6成品及半成品保护措施.248 11.7环保、水保及文物保护措施.248 1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258 11.9节约用地措施.266 11.10降低造价措施.266 11.11节能及各类资源管理措施.269 11.12应急预案.270 11.13相关工程接口协调沟通与配合措施.278 11.14特殊物品的使用和保存措施(易燃易爆、化学药剂).289 12需附的图表.293 12.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93 12.2施工进度图.294 12.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型号、数量)使用计划表.296 12.4分年、季度进度计划.299 12.5分年、季度劳动力使用计划表.299 12.6分年、季度主要材料、设备使用计划表.300 12.7分年、季度完成工程量表.301 12.8分年、季度资金使用计划表.302 12.9质量保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的体系、措施保证框图.302 . . 1 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刘部长 2009 年元月 22-24 日京沪高速铁路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和 京沪高速铁路现场办公会议纪要(京沪办函20091 号); (2)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南站及 相关工程、合蚌引入“四电”系统集成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 (3)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南站及相关工程,合蚌引入“四电” 系统集成 JHSD-1 标段工程施工合同; (4)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京沪高速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 计;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铁道部等对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相关 文件批复; (6)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指挥部有关文件、纪要; (7)铁道部铁建设200095 号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调查与设计办法; (8)国家计委、建设部建标1991235 号文发布的铁路工程建设工 期定额(试行); (9)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范、验标 及施工技术指南等; (10)京沪高速铁路施工图设计文件、修改初步设计文件和图纸; (11)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 铁办2008190 号; (12)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 . (13)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建设200823 号; (14)铁路客运专线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 号; (15)我单位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体系文件; (16)我单位施工管理及技术人员、机械、仪器仪表等资源; (17)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颁布的企业标准; (18)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及相 关管理体系标准; (19)以往类似工程相关经验; (20)现场调查资料; (21)业主对该工程的有关要求。 2 2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 (1)正线范围:北京南至德州东高速正线通信、信号系统工程。 (2)京津城际联络线、天津西站高速场及津沪联络线的通信、信号 工程。 3 3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3.13.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京沪高速铁路位于我国东部经济最发达地区,线路起自北京南站,终 到上海虹桥站。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四省 三市”,线路全长 1318km。 . . 设计时速 350km,其中:天津南至济南西段 (DK131+400DK406+900);泰山西至滕州东段 (DK467+500DK570+900);徐州东至蚌埠南段 (DK691+000DK846+200);蚌埠南至滁州南段 (DK846+200DK950+000)(共约 634 公里)时速 380km。 线间距 5.0m;一般最小曲线半径 7000m;最大坡度 20;到发线有效 长度 650m。 设计输送能力(单向)8000 万人。运输组织模式采用高速列车与跨线 列车共线运行模式。 全线设高速客站 24 个,其中北京南站、天津西站、济南西客站、南 京南站、虹桥站为始发站,其余为中间站。另设定远站为越行站。 全线正线桥梁 244 座,总长度 1060.6km,占线路总长的 80.5%;路基 总长度 241.3km,占线路总长的 18.3%;隧道 22 座 16.1km,占线路总长的 1.2%;铺设无砟轨道 1196km,占线路总长的 91.0%;永久征地 6.7 万亩。 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直达列车全程运行时间 控制在 4 小时内。 3.23.2 线路主要技术标准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高速铁路; (2)正线数目:双线; (3)限制坡度:20; (4)速度目标值:380km/h,跨线列车 250km/h; (5)最小曲线半径:7000m; . . (6)牵引种类:电力; (7)机车类型:动车组; (8)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9)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3.33.3 总体技术方案总体技术方案 3.3.13.3.1通信系统总体技术方案通信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通信系统具备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可维护性及可扩展性。 通信系统为本线列车控制、旅客服务、电力及电牵 SCADA 等业务应 用系统提供网络服务,并为运输提供高质量的语音、数据及图像通信业务。 通信系统满足设计速度 350km/h 及以上、验收速度 380km/h 的要求。 满足跨线列车 250km/h。 通信系统包括:传输系统、电话交换及接入系统、数据网系统、专用 移动通信系统、调度通信系统、应急通信系统、会议电视系统、时钟及时 间同步系统、通信电源、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 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线路。 (1)传输系统 传输系统由二层网络结构构成。其中采用 MSTP 10Gb/s 设备 STM-64 组建(1+1)MSP 汇聚层传输系统;采用 MSTP 622Mb/s 设备组建 3 个区 间接入层传输系统;在各车站间组建 2 个 2.5Gb/s 系统,分别为 3 个区间 接入层提供保护。传输为通信各子系统及信号、牵引及电力供电等专业系 . . 统提供可靠的 2M、155M、622M、10M/100M 等传输通道。 (2)电话交换及接入系统 采用接入网方式解决电话的需求,不新设程控交换设备,沿线自动电 话分别纳入北京南车站、天津西(还建通信站)既有铁路电话交换机,统 一编号组网。本工程在北京南、天津西车站设置 OLT 设备,在沿线车站 及相关业务节点设置 ONU 设备构成接入系统,为沿线车站、段所、保养 点、区间中继站、牵引及电力供电系统节点及铁路相关部门提供固定电话 业务、音频业务和低速数据业务。 (3)数据网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位于全路数据通信网的区域网络,由区域网络核心节点、 汇聚节点及接入节点组成。本工程在北京客专调度所新设核心路由器;在 北京南站新设汇聚路由器;在各车站、北京客专调度所新设接入路由器和 交换机,实现本线 IP 数据业务的承载。 (4)专用移动通信(GSM-R)系统 利用既有的北京核心网节点并扩容相关设备及接口。在北京设置 BSC,接入北京核心网节点。铁路沿线根据车站分布和场强覆盖的需要设 置基站设备。其中,C3 区段采用单层交织覆盖方案,其他区段采用单层覆 盖方案。GSM-R 系统提供无线话音通信业务,并为列控、CTC 等相关系 统提供双向无线数据传输通道。 (5)调度通信系统 调度通信系统按北京铁路局组成调度网。本工程在北京客专调度所新 设调度所调度交换机、扩容北京客专调度所既有调度所调度交换机,在车 . . 站、动车所新设车站调度交换机。路局的调度网由主备用调度所调度交换 机、调度台/值班台、调度分机、录音设备和网管设备等组成,主备用调 度所调度交换机与沿线各车站调度交换机组成多个 2Mb/s 环,实现本线的 运营调度指挥。 (6)应急通信系统 应急通信系统由事故抢险现场设备和应急中心设备构成,在事故抢险 时为现场与应急调度指挥中心之间提供语音、数据、图像通信业务。本线 利用北京应急中心设备,并设置应急救援现场设备。 (7)会议电视系统 本工程会议电视系统按管界纳入北京铁路局既有会议电视系统。本工 程扩容北京会议中心设备(GK、多点资源管理系统、MCU),在沿线车 站、动车所节点设置会议电视终端等设备,组建会议电视系统。 (8)时钟及时间同步系统 扩容北京铁通机房既有数字同步设备,按分区、主从同步方式为本工 程通信各子系统设备提供主、备用时钟信号;扩容北京局客专调度所既有 的时间服务器,为本线设备提供时间同步信号。 (9)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为本工程通信设备提供高可靠性的-48V 直流电源、高可靠性 的 220V 交流电源,在沿线各通信机房根据需要设置-48V 高频开关电源设 备、UPS 设备、蓄电池,为各通信子系统提供可靠的电源供电保证。 (10)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为北京铁路局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本工程综合视频 . . 监视系统由视频区域节点、视频接入节点和视频采集点组成。扩容北京既 有视频区域节点。在沿线客运车站等节点设置一类视频接入节点;在沿线 各车站、保养点、动车所、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配电所、信号 中继站、线路所、区间无线基站等地的通信机房设二类视频接入节点设备, 实现对沿线重点设施(含车站重点部位,区间公跨铁桥、通信、信号机房 内、牵引供电、配电所内、外)的实时监控。 (11)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 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在北京设置监控中心设备,在沿线各通信、 信号机房设置远端监控单元(RTU)设备,各机房监测点采集的监测信息 通过传输系统及数据通信系统传送至监控中心设备,实现对机房温度、湿 度、烟雾、水浸、门禁、开关电源、UPS 设备、蓄电池组、机房空调等进 行监测监控。 (12)通信综合网管系统 本工程扩容北京调度所既有综合网管中心。综合网管中心设备通过对 通信各子系统的网管信息进行采集,分别完成管内通信各个子系统资源和 故障告警的综合管理。 (13)段(所)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为工程范围内的段(所)、保养点等不同建筑物提供相 关的信息布线所需的超五类网线、音频电缆、配线柜。 (14)通信线路系统 通信线路通过在本线两侧槽道分别敷设 1 条 32 芯主干光缆,在站内/ 区间敷设 8 芯或 12 芯短段光缆,在站场敷设 HYAT53ZR 市话电缆,为 . . 信号、牵引及电力供电系统及通信各子系统提供可靠的传输媒介。 3.3.23.3.2信号系统总体技术方案信号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信号系统共包括:行车调度指挥系统、闭塞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简称列控系统)、车站联锁系统、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等。 (1)行车调度指挥系统 行车调度指挥系统采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调度集中系 统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分散自律 CTC 系统由调度中心子系统、车站子系 统、调度中心与车站及车站与车站网络子系统三部分构成。CTC 系统设备 和传输通道采用双套冗余结构。 京沪高速正线包含北京南站(既有)、廊坊站、天津西高速场、天津 南站、沧州西站、德州东站、济南西站、济南动车运用所、泰山西站、曲 阜东站、滕州东站、枣庄西站、徐州东站、宿州东站、蚌埠南站站、定远 站、滁州南站、南京南高速场、南京南动车运用所、镇江西站、丹阳北站、 常州北站、无锡东站、苏州北站、昆山南站、虹桥高速场,虹桥动车运用 所,联络线工程包含亭子山线路所、江浦站、南京南沪汉蓉宁杭场、南京 南宁安场、新紫金山站。正线车站和联络线车站均新设 CTC 车站子系统设 备。 除以上各站外,京津线路所、津沪线路所、禹城线路所、白马山线路 所、崔马庄线路所、扬州线路所、秦淮河线路所、黄渡线路所、新设区域 联锁终端设备,由区域联锁主站控制,线路所不配置 CTC 终端等设备, CTC 仅在主站与联锁连接,通过主站联锁设备实现对线路所的控制。其他 相关工程的车站、京沪高速线相邻的车站等纳入各自的调度所控制范围, . . 通过各自的调度中心与京沪高速调度中心实现信息交换。 在客专北京调度所新设 1 套调度集中(CTC)总机设备及 3 个调度台, 控制北京南站(含)至虹桥站(不含)、济南动车运用所、南京南动车运 用所。 客专上海调度所(本工程不含)控制虹桥站、虹桥动车运用所、江浦 站、亭子山线路所、南京南站沪汉蓉宁杭场、南京南站宁安场、新紫金山 站。 本线工程相关的其他进行 TDCS 改造的既有线车站维持既有调度区划, 包括既有大湖站、窑场站、徐州客站。 CTC 网络系统由网络通信设备和传输通道构成。包括中心和车站的网 络接入设备,以及中心和车站间的双路冗余的专用数字通道。客专北京调 度所中心设备与京沪高速沿线各车站设备之间通过双环冗余的 2M 数字通 道连接。 (2)闭塞系统 京沪高速铁路正线信号系统满足最高运行速度 380km/h(最高试验速 度 400km/h 及以上)的要求,采用 CTCS-3 级技术条件的列控系统,区间 和车站(中间站、大站是正线和侧线股道)轨道电路采用 ZPW-2000A 无 绝缘轨道电路。 京沪高速正线区间、与正线相接的联络线、南京南站宁安场至沪宁城 际仙西站间仙西联络线设区间停车标,不设地面区间通过信号机,列车运 行以列控车载设备显示作为行车凭证,双线双方向运行,反方向按自动站 间闭塞行车,采用 ATP 完全监控模式。 . . 沪汉蓉铁路亭子山线路所至南京南站宁杭场间设置地面区间通过信号 机。 (3)列控系统 京沪高速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正线、天津枢纽津沪联络线、天津西 站、黄渡联络线列控系统方案满足铁道部有关 CTCS-3 系统技术标准的要 求。其他跨线的联络线列控系统方案满足铁道部有关客专 CTCS-2 系统技 术标准的要求,联络线上设置 CTCS-3 级与 CTCS-2 级转换点。 运行于本线的高速动车组车载设备装备 CTCS-3(兼容 CTCS-2)级列 控车载设备,在地面 CTCS-3 级区段按 CTCS-3 级行车,当 CTCS-3 因故停 用时,可降级为 CTCS-2 控车;在地面 CTCS-2 级区段按 CTCS-2 级行车。 跨线运行的 250km/h 动车组按照 CTCS-2 行车。 根据本线车站及区间线路情况,北京南(含)虹桥站(含)区段配 置 14 套 RBC 设备,集中设置在客专北京调度所,临时限速服务器应设置 于靠近调度所的车站专用机械室。其中北京南京津城际场、北京南普速场、 天津西普速场、南京南宁杭场、南京南站宁安场、虹桥站综合场不在控制 范围之内, 在京沪高速正线上 24 个车站、75 个区间中继站、8 个线路所、2 个动 车所(济南动车所和虹桥动车所)、与高速线接的大湖站、南京南站相关 工程(含沪汉蓉宁杭场、江浦站、江南中继站、南京南宁安场、新紫金山 站)新设列控设备。 南京南动车所不设列控设备,亭子山线路所在既有合宁线中继站列控 设备基础上修改。 . . 各车站及中继站列控中心之间的安全信息(闭塞分区信息、运行方向 信息、站间联系信息等)通过信号安全数据网传递,该局域网应采用不同 物理路经中的各 4 芯光纤构成两个独立的冗余光纤回路,光纤通道由通信 专业统一提供。 (4)联锁系统 本线计算机联锁系统采用 22 取 2 型硬件安全冗余结构的计算机联 锁系统。各站配置独立的联锁设备,大站分场设置联锁。 新设计算机联锁的车站(场、动车所)包括:廊坊站、天津西高速场、 天津南站、沧州西站、德州东站、济南西客站、泰山西站、曲阜东站、滕 州东站、枣庄西站、徐州东站、宿州东站、蚌埠南站、定远站、滁州南站、 南京南站(高速场、宁杭场、宁安场)、镇江西站、丹阳北站、常州北站、 无锡东站、苏州北站、昆山南站、虹桥高速场、济南动车所、南京南动车 所、虹桥动车所、江浦站、亭子山线路所等。 北京南站按照现有联锁修改进行设计,既有大湖站新设 22 取 2 的 硬件安全冗余型计算机联锁设备,窑场站既有计算机联锁改造、徐州客站 在既有 6502 电气集中联锁基础上利旧改造。 区间线路所采用区域联锁方式(亭子山线路所除外),区间道岔纳入 相邻车站联锁控制,在线路所设区域联锁电子终端等设备。区域联锁主站 与远程站电子终端间采用信号专用光缆进行信息传输。设置区域联锁终端 的线路所有:京津线路所、津沪线路所、禹城线路所、崔马庄线路所、白 马山线路所、扬州线路所、秦淮河线路所、黄渡线路所等 8 个线路所。其 中京津线路所、禹城线路所、扬州线路所区域联锁终端硬件设备为预留道 . . 岔设置。 本线工程共新设计算机联锁设备 39 套(其中区域联锁电子终端 8 套) ,改造 3 站。 (5)电源系统 采用符合铁道部运基信号2005458 号铁路信号智能电源屏技术 条件(暂行)的铁路信号智能电源屏。系统采用模块化、智能化、标准 化设计,可实现信号电源的智能化管理;能适应各种现场负荷种类及容量 的需要。 京沪高速在廊坊站、天津西高速场、天津南站、沧州西站、德州东站、 济南西站、济南动车运用所、泰山西站、曲阜东站、滕州东站、枣庄西站、 徐州东站、宿州东站、蚌埠南站、定远站、滁州南站、南京南高速场、南 京南动车运用所、镇江西站、丹阳北站、常州北站、无锡东站、苏州北站、 昆山南站、虹桥高速场、虹桥动车运用所、大湖站、江浦站、南京南沪汉 蓉场、南京南宁安场、紫金山站、京津线路所(预留)、津沪线路所、禹 城线路所(预留)、白马山线路所、崔马庄线路所、扬州线路所、秦淮河 线路所、黄渡线路所共计 39 个站(车站、线路所、动车所)、76 个中继 站、CTC 调度中心、RBC 室均按要求配置智能电源屏设备。北京南站、窑 场站、徐州客站、亭子山线路所对既有电源屏进行扩容。 新设的电源屏(不含提速屏)配置双套大容量 UPS,UPS 的容量负荷 按除转辙机以外的所有用电量考虑。有人值守车站 UPS 供电时间按不少于 30 分钟考虑,无人值守车站按 UPS 供电时间不少于 2 小时考虑。智能电 源屏为联锁、列控、CTC 车站设备、信号集中监测等设备统一供电,并具 . . 备自诊断及监测报警功能,能与信号设备微机监测系统交换信息。 (6)信号计算机监测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相关技术参数满足铁道部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 技术条件等技术规范的要求。 本工程范围内,北京南站、窑场站、徐州客站、亭子山线路所的信号 集中监测系统利旧改造,其他站(含中继站、线路所、车站、动车所)均 新设信号集中监测设备。车站保养点配置信号集中监测显示终端。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通过监测维护专用网,对列控设备、联锁设备、信 号基础设备(如转辙机、轨道电路、电缆绝缘、电源屏、主副熔丝转换装 置等)进行实时监控。 沿线各车站、动车所、线路所、中继站、维修工区、及电务段间提供 信号集中监测网络,采用通信专业提供的通信数据网。 在北京电务段、天津电务段、济南电务段、徐州电务段、南京电务段、 上海电务段新设微机监测总机系统。利用既有通道分别接入北京局、济南 局、上海局监测网络。 3.43.4 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数量数量 序号序号工程项目工程项目单位单位 北京北京南南至德州至德州东东 一通信工程 1光、电缆公里962 2无线铁塔座112 3长途传输(SDH)套12 . . 4无线基站处112 5接入网设备端74 6自动电话台2772 7室内摄像机套389 8室外摄像机套167 9视频编码器套1176 二信号工程 1闭塞设备正线公里347 2联锁道岔组165 3行车指挥设备站5 4转辙机台554 5轨道电路区段924 6应答器个1848 7标志牌个1845 8扼流变个1109 9补偿电容个11420 10中继站站20 11车站站6 3.53.5 相关单位相关单位 建设单位: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管理单位: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天津指挥部;北京 铁路局天津西站代建指挥部。 监理单位:铁科院工程咨询公司与中铁二院咨询监理公司联合体。 设计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四电咨询单位:铁二院、铁一院联合体。 . . 4 4 施工总体方案施工总体方案 4.14.1 项目管理目标项目管理目标 4.1.14.1.1总工期目标总工期目标 总工期目标:2010 年 7 月 1 日开工,2011 年 7 月 31 日竣工; 总工期 396 天,其中联调联试 92 天。 4.1.24.1.2质量目标质量目标 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 100%,单位(子单位) 工程施工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 100%。 4.1.34.1.3安全目标安全目标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严密的安全保证体系和措施,确保实 现“四杜绝,一确保”: 杜绝铁路交通特别重大、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C 类)及以上 责任事故; 杜绝工程建设四级及以上重大事故; 杜绝重大及以上路外伤亡事故、责任职工死亡事故和责任从业人员死 亡及以上事故,无人身重伤事故; 杜绝责任火灾、重大爆炸及以上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 确保施工生产及铁路交通安全。 4.1.44.1.4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 . 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全体项目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 防止职业伤害轻伤事故的发生,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杜绝重伤 及重伤以上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4.1.54.1.5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目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目标 加强施工机械仪表管理,改进施工工艺,杜绝扰民事件发生; 不随意丢弃废弃物,保护植被,绿化、建设绿色工程; 创造一个清洁、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 展; 道路运输及施工现场无散落废弃物; 控制生产、生活用水排放,节约用水,防止水土流失,尽量保持当地 水土资源的原貌; 废弃包装物分类回收,充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4.1.64.1.6文明施工目标文明施工目标 现场人员持证、挂牌;现场道路整洁、畅通; 现场环境干净、卫生;现场布置整齐、合理; 现场着装整齐、统一;现场标牌明显、明确; 现场言行文明、得体;现场施工安全、规范。 4.24.2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 本项目点多、线长,施工接口多及各专业工程量差异较大,且站后工 程不同程度受线下工程施工制约,故在施工安排上要始终坚持“突出重点, . . 兼顾一般”的指导思想。凡具备进场施工条件的工点,抓紧做好前期施工 准备,争取早日开工。 根据环境条件、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结合项目各种前期条件和工程 数量,以及业主对工程质量、工期要求,合理组织施工;我公司将组织一 流的技术和施工力量配备先进的工机装备投入施工,以确保工程形象进度 和节点工期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地进行各项目施工安排,做到井然有 序,张弛结合。 4.2.14.2.1施工组织机构图施工组织机构图 4.2.1.14.2.1.1工区项目部组织机构工区项目部组织机构 . . 项目副经理 总工程师 综合管理部工程管理部财务管理部安全质量部 物资管理部 项目经理 经理 综 合 管 理 室 工 程 管 理 室 安 全 质 量 室 物 资 管 理 室 副经理总工 班 组 综 合 管 理 室 工 程 管 理 室 安 全 质 量 室 物 资 管 理 室 副经理总工 综 合 管 理 室 工 程 管 理 室 安 全 质 量 室 物 资 管 理 室 副经理总工 综 合 管 理 室 工 程 管 理 室 安 全 质 量 室 物 资 管 理 室 副经理总工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京沪高铁四电系统集成 通信信号项目分部第五工区项目部 第五工区施工作业层 经理经理经理 材 料 场 班 组 材 料 场 班 组 材 料 场 班 组 材 料 场 信号第一作业队 北京南-天津南 信号第二作业队 天津南-德州东 通信第一作业队 北京南-天津南 通信第二作业队 天津南-德州东 4.2.1.24.2.1.2工区管理人员配置工区管理人员配置 序号序号职务职务姓名姓名职业资格职业资格职职 称称备备 注注 1 项目经理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天津分公司总经理 2 项目常务副经理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 3 项目副经理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天津分公司副总工程师 4 项目副经理(信号)二级建造师工程师北京南天津南 5 项目副经理(通信)工程师北京南天津南 6 项目副经理(信号)二级建造师工程师天津南德州东 7 项目副经理(通信)工程师天津南德州东 8 项目总工(信号)高级工程师天津分公司副总工程师 9 项目总工(通信)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天津分公司副总工程师 10 工程部副部长工程师 11 专业工程师(信号)工程师 . . 序号序号职务职务姓名姓名职业资格职业资格职职 称称备备 注注 12 专业工程师(通信)工程师 13 安全质量部部长注册安全工程师工程师 14 物资管理部部长工程师 15 财务管理部部长会计师 16 综合管理部部长政工师 17 综合管理部副部长管理咨询顾问高级政工师 18 调度员工程师 19 汽车司机 4.2.1.34.2.1.3项目管理职责项目管理职责 4.2.1.3.14.2.1.3.1 部门职责部门职责 1) 1)综合管理部综合管理部 (1)负责项目部日常行政工作及工地建设、办公设施维护、办公环境建 设工作。 (2)负责各部门之间综合协调,了解并反映工作计划的运行情况,领导 批示、领导交办等事项的督办、催办工作,并整理信息及时向上级部门反 馈,提出建议或方案,供领导决策作参考。 (3)负责组织有关文件、党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其会议材料的起草、 修改、收发、传阅、签批及机要通讯工作。 (4)负责组织收集和整理各种信息,及时下发重要会议的会议纪要,编 辑制作简报及对外宣传工作。 (5)负责项目部会议和集体活动的组织安排,做好通知、准备、记录等 会务工作。 (6)负责党建、廉政建设、保密工作。 (7)负责车辆管理、调配、费用核算及工勤人员的管理。 . . (8)负责项目部后勤事务(食堂、体检、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