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_第1页
2018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_第2页
2018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_第3页
2018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_第4页
2018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朗读这个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合理地、有重点地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的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感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可见,紧紧抓住“朗读”这一手段,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思想内容 :G633.3 :B :1672-1578(xx)10-0052-01 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1.加强朗读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有位教师执教鹤群翔空,文中有一段描写鹤群飞翔的优美舞姿、赞美鹤群的勇敢的文字:“这种景观多么壮丽啊!上百只鹤恰似飘摇于飓风的鸿毛,轻盈飞扬;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乍一看,鹤群排成圆形队飞旋,似在游戏;仔细看去,每一只鹤都一点一点冉冉高飞。” 对此,老师没有详作分析、点评,只是在播放的轻音乐的伴奏下,配之以彩色的几幅鹤群飞翔的画面,让大家轻轻吟诵,尽情玩味,反复体会文字所蕴含的意义,并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进入美的遐思中。课堂内充满了一种恬静而又明朗,激情而又和谐的气氛。很快,师生对鹤的敬佩感情进入高潮,并让学生们陶醉。这种朗读的效果显然是不容置疑的,我想我们的语文课缺少不了这种气氛。其实,朗读除了齐读有这样好的效果外,其他的如:分组读,分角色读,个人读,包括老师的范读,都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情绪高涨,领受语文学习的情趣。 2.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3.朗读一定要读出意境 所谓“读出来”,一是指把理解的成果通过朗读的形式展示出来,二是指读出课文以外的收获,即跨出课文看课文。这里须强调的是,出来的源地是课文,出来的途径是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联系全文说说泉水对于鼎湖山的作用,有感而发:“是啊,清泉使鼎湖山草丰林茂,清泉使鼎湖山成为风景名胜,清泉鼎湖山上的庆云寺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清泉滋润大山上的草本,清泉养育了大山上的人民。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读出弦外之音来要珍惜水源。愿它永远清澈明将,愿它永远音乐般美妙,愿它永流进我们的心田。” 造是许多作家刻意寻求的,优秀的文章往往创造出优美意境,读出意境是朗读的高品位境界。要读出文中意境必须借助想象的力量来完成。首先是借助图、文想象出文中意境。其次通过诗文描绘运用音乐将学生引入意境;第三是边想像意境边朗读。作者在教学鼎湖山听泉中,采用了“以图为先导,经音乐作铺垫,以语言描绘作引子”的方法,让学生于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想像,使文章中之境成为学生胸中之境,心中之情、口中之言。借助想象的力量达成读出意境的目标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往往事半功倍。 4.朗读是积累的需要 语文学习更是需要积累的,这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经验之一。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是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了。”可见,读可以让学生把书本上的语言储存到大脑中,变成自己的语言。 中学阶段是学生语言积累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不能把名家名篇肢解开来,失去了文章原有的美感。要学生多积累就是让学生吸收语言营养、丰富语言,对于一日难理解的,日后再来琢磨。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