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分析,.,主题1认识化学科学主题2化学实验基础主题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1,.,.,重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突出实验的作用第一章安排实验注意与初中化学的合理衔接第一章基本实验操作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初中的物质、反应)重视化学基础知识元素化合物(无机)注重科学方法的培养物质的分类(方法、各章渗透),.,重视全书引言的作用,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高中化学课程简介,理论基础实验手段,模块的课程设置模块的内容方向,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为什么学习化学化学解决的问题,.,利用图片展示:教材中列举的实例等录像片:情景素材学生讨论交流参观有关的展览。,引言的教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2,1,2,内容结构,.,.,安全图标资料卡片思考与交流,能识别化学品安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分离、提纯物质的检验溶液配制,实验方法,第二节,.,蒸馏:初中简易装置实验室正规装置,蒸馏水海水淡化,过滤:初中基础复习方法、巩固内容、练习操作,萃取:新方法原理:溶解性方法和操作应用实例,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粗盐提纯,.,仪器的使用技能:分液漏斗、冷凝管托盘天平(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称量、溶解、过滤、蒸发(复习)、蒸馏、分液、萃取等,.,SO42-(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粗盐提纯引出滤液中SO42-的检验(化学方程式)Cl-:方法和现象(反应原理在后面介绍),物质的检验,.,初步学习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粗盐提纯(初中基础),.,从生活中的物理方法、引深到化学方法,了解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分离操作的利用,进一步了解分离的方法,栏目设计说明,.,初步了解设计实验的方法分离需要综合考虑一些问题检验的过程设计不必强化,实际中进一步除杂质的意义、方法,注重实验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2)加入你选择的试剂除掉杂质后,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想一想可用什么方法再把它们除去?,.,讨论杂质的含义,进一步了解分离除杂质的意义形成观念:辩证地看问题,(观念),选修化学与技术:海水淡化获取洁净淡水获取海水中的其他物质,.,从物质的量的有关概念在实验中应用(溶液配制)的角度呈现,注重计量单位的工具性: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课标要求: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简单的化学计算溶液配制,.,概念的呈现注意:,1.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物质的量:,直接呈现:,表示集合体,单位,摩尔,粒子数,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1mol,物质的量(物理量),6.021023,0.012kg12C,.,摩尔质量,直接给出事实:图文结合,实物图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粒子数物质的量,文,(文),1molH2O1molAl,(数据比较),.,气体摩尔体积,引出:学习气体摩尔概念的实际意义(13)从探究引出概念科学探究例:实验与计算结合,2.通过科学探究,引出概念,.,科学探究(14)1.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1)实验电解水:体积比(2)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摩尔质量计算:物质的量之比1molH2和O2体积相同2.物理计算1molH2和O2体积相同1mol固体或液体体积不同结果1mol气体体积相同,.,科学探究目的和作用亲自体验,加深认识,提高兴趣学习科学方法:实验和计算结合逻辑推理复习知识:水性质、实验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摩尔质量),.,在实验中的应用:配制溶液中应用对知识的应用:概念之间简单计算,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体检指标的表示方法)(15),物质的量浓度,3.突出概念的应用,.,溶液的配制实验方法和操作,概念作为基础,溶液配制的方法和操作:以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例,仪器及操作:容量瓶使用向容量瓶转移溶液,.,关于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围绕概念的简单计算将计算应用于实际,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三章,.,说明:课标中关于实验的下列要求,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能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并能主动进行交流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将在整个高中必修阶段逐步完成,本章关于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地位和功能第一章从化学科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科学第二章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1、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启始章2、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进入高中阶段时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重要物质的性质各种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把化学反应与物质分类编排在高中化学的第二章,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学习,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既有利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又有利于学生运用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进行化学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的离子反应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章引言的作用,呈现实事:人类发现和合成化学物质数量多引出问题:如何认识和研究物质提出方法:分类,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章图说明,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形成铜树(置换反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氧化还原反应)1869年,门捷列夫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将当时发现的63个化学元素进行分类编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时的手稿(分类方法)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产生的丁达尔效应(胶体),.,体系结构:,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化学反应,.,生活中的分类,化学物质,化学反应,分类方法,金属、非金属酸、碱、盐,图书馆等,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分散系,胶体,本章内容结构,.,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分类是本章的基本线索,.,物质的组成,纯净物,物质的聚集状态,分类标准,混合物,分类标准的确定多种分类标准(方法)的运用,物质,关于物质的分类,.,生活引入对已学知识的应用说明分类的重要,复习初中知识认识分类方法和意义,.,在初中基础上深化,分类的方法和应用,交叉分类法,物质的分类,在初中基础上深化,.,树状分类法,复习、总结、归纳,.,教学内容要求,学习:分类方法(交叉、树状)、分类标准的确定复习提高:常见物质的分类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类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实践活动25)认识:科学方法的掌握对于学习很有帮助,.,标准1: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溶液、浊液、胶体,胶体(课标要求),标准2:分散剂状态(液体)及分散质粒子大小,九种分散系,分散系的分类,胶体,.,关于胶体的说明:知道胶体(混合物)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胶体;胶体性质的重点是丁达尔效应(渗析、布朗运动和电泳现象作为“科学视野”拓展内容),了解应用,解释简单现象和问题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存在的状态有关从胶体粒子大小和纳米的尺寸相当,认识到化学基本原理与高新科技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观察丁达尔效应时,用到氯化铁溶液;不要涉及氯化铁的水解问题(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分类,从分类标准的不同来认识(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化合反应、分解反应)(2)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离子反应)(3)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标准2、3是高中化学新知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本章的重点内容),.,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已有知识,介绍,氯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电解质概念,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过程,分析,NaC1电离方程式,思考与交流,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离子反应,实验与分析,溶液中离子互换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本节概念原理性知识:电离、酸、碱、盐定义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中和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中注意:教学的阶段性、衔接关系,.,关于电离及酸、碱、盐教学的阶段性(与初中的衔接),初中化学,.,高中化学1,电解质-电离-酸碱盐,.,.,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解释),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沉淀水气体,强、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及书写:认识离子反应(工具性),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初中),化学反应原理,电解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角度对这些反应进行分类,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进行分类,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给氧化还原反应一个更为本质的定义,初中概念: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类标准的讨论),简介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也辩证地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防治方法等,.,思路:得氧失氧(一种分类标准)扩展化合价升降(新分类标准)电子转移(本质),.,强调结构与反应的关系-从微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化合价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认识简单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中学阶段常见反应)双线桥:直观说明、帮助判断化合价的变化单线桥:说明本质,认识氧化剂、还原剂,内容要求说明,.,分类线索贯穿:科学方法的运用,本章教材设计说明,.,无机化合物,第三章第四章,.,地位与功能,.,开始分类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构成了许许多多物质,形成丰富多彩的世界。要想了解物质世界,了解化学,就要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下册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这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中阶段的重点之一,.,.,课程标准有关金属内容的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大纲,.,原教材高一碱金属(族)高二镁、铝以及铁、铜等过渡元素典型元素性质共性(占据的课时比较多),体系的构建,新教材共性典型元素不强化整族元素(课时少)突出典型元素,突出元素化合物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相对集中横向,单质,化合物,应用,.,本章知识结构,.,金属单质,教学重点:钠的氧化、钠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两性)教学难点:钠与水的反应,铝与氧气化钠反应的现象观察;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钠:与氧气、与水铝:与氧气、与氢氧化钠铁:与水,.,突出金属与某一类物质的反应,反映出特性与非金属反应与水(酸)反应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与以往知识联系,与简单理论知识结合结构、氧化还原性、活动性通过比较认识金属的性质(规律)结合金属有关反应的计算-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本章教材设计,.,单质,与氧气反应,与水(酸)反应,与氢氧化钠,钠,铝,铁,铜,材料,共性到特性,物理性质,突出金属与某一类物质的反应,反映特性,.,与以往知识联系,与简单理论知识结合,结构分析,思考与交流(46),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少,容易失去,单质往往表现出还原性,当遇到氧化剂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释共性,画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教材归纳(49),.,金属与氧气反应:从金属的活泼性认识(P47)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认识(49),通过比较认识金属的性质(规律),.,结合金属有关反应的计算-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中明确:化学反应按粒子数目关系进行化学计量数可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粒子之间的关系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教学要求:把握教学难度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复习和应用例题结合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46),教材栏目设计及应用的说明,围绕初中的金属与氧气、与酸及与一些盐溶液的反应以及反应现象,结合原子结构初步知识展开讨论复习有关知识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引入,案例,.,开放性,实验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教学安排:学生分组实验(注意安全)教师演示(最好有投影)或放实验录像,.,加热铝箔,说明铝的活泼性,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联系生活:铝制品的使用)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有趣味性,.,.,科学探究:铁与水蒸气反应,通过探究学习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进一步学习实验方案设计的方法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一般实验装置的几部分:发生(反应物获取)、收集或检验性质设计实验方案需考虑的问题:反应条件、产物可能是什么、怎样检验,教学指导:对方案进行总结(开放性)教师提出方案,并说明,.,教学指导:从水蒸气的产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反应产物的检验等环节讨论反应装置的设计。,.,以同一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为线索突出了“氧化物氢氧化物盐”转化关系突出典型物质的特性(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分类方法的应用性质与用途,教材设计思路,.,分类,离子方程式,.,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教学重点:过氧化钠、氢氧化铝、铁的氢氧化物Fe2+和Fe3+的转化教学难点: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及反应,.,Na2CO3、NaHCO3显碱性的原因(水解),教材中没有解释,将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介绍三价铁离子的检验:利用现象,没有涉及反应原理3.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性质,注重三价铁和二价铁的转化,认识化合价的不同,化合物的性质会产生巨大的差异4.铜的化合物(铜盐)作为“科学视野”(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初中知识),关于教学要求的说明,.,金属材料合金,铜合金、钢,有色金属,稀土金属,.,本节教学价值1。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2。形成“合金的性能可以通过所添加的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生成合金的条件等来加以调节”这一基本观念,P65钢,.,3。通过开放性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站在不同角度考虑问题,考虑多角度的因素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需考虑的问题化学综合因素,.,本章教学中注意的问题,1。充分利用归纳与整理,适时总结,使学生对金属及其化合物有个比较总体的认识,学会运用分类方法学习化学。使学生:认识原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认识同种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认识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间可以转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同类物质有共同的性质,每种物质有其特性化合物中元素组成不同、价态不同都可以使性质产生差异;体会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多样性2。教学中突出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关系3。充分利用科学实验和探究,体会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化学反应:涉及了上一章所提及的各类反应(突出物质的特性反应),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章图说明:底图:集成电路板(单晶硅)雷电作用:氮气与氧气化合成一氧化氮陶器(硅酸盐材料)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非金属有关内容的要求,.,体系的构建,原教材,卤族元素碳族元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四章,.,新教材:突出典型元素,硅和氯:纵向写法硅及其化合物:存在和用途十分广泛,突出硅的材料特性氯及其化合物:典型的代表性的非金属元素,突出氯的典型非金属特征,.,硫、氮与当代环境问题相关(氧化物),突出环境问题,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用途广泛的两种酸硫酸和硝酸(氧化性),突出特点、重点,加强联系和比较氨碱性气体环境问题,硫和氮:横向写法,.,材料,资源,环境,化工原料,同时考虑知识的应用(切入点),氨硝酸硫酸,.,.,硅作为非金属元素知识的开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应用: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物质存在和组成的多样性:地壳基本元素,自然界中多种形式存在(SiO2、硅酸盐)学生认知规律:感性知识较丰富。+4价,性质稳定,化合物知识简单,降低学习负担,.,编排顺序的变化:以前:单质硅二氧化硅硅酸盐本节:二氧化硅(硅的亲氧性)硅酸硅酸盐硅单质(应用)。先学习比较熟悉的硅的化合物,再学习单质硅的顺序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接受。,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性质教学难点: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教学中注意的问题1.通过对比碳和硅的原子结构,结合其形成化合物的性质,介绍它们的相似性和不同。2。二氧化硅的性质,从与二氧化碳都是酸性氧化物来认识其与碱及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从性质的稳定性,认识不与大多数物质反应。3。SiO2的结构比较复杂,属于拓展性内容(科学视野),了解其网状结构决定了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用途。结构性质用途(思考与交流76)4。硅单质:了解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硅的制取:习题4,以信息的形式给出(81),.,主要内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离子检验,教学重点:氯气与水、碱的反应、氯离子的检验教学难点:氯气与水、碱的反应,.,1。从原子结构认识氯气的非金属特性:强氧化性、活泼性2。通过氯气在氢气中的燃烧现象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认识燃烧的广义定义(思考与交流83)3。利用科学史话、思考与交流、学与问,进行过程与方法及观念、意识上的教育.4。卤族元素、卤素单质间的氧化性强弱及置换反应在本章中作为”科学视野”拓展性内容,在化学2元素周期律一章再进行规律性介绍。节后以信息形式给出习题(88),为后续教学打基础,不必强化,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几点说明,认识科学研究方法过程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了解制氯气方法启示(学生认识例),.,学生讨论,.,关于饮用水消毒液氯(产生CHCl3等)新的自来水杀菌消毒剂,如二氧化氯(ClO2,成本高)、臭氧(O3)、高铁酸钠(Na2FeO4)等。,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事物两面性)科学是发展的,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具有局限性,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但可用于自来水消毒;使用氯气对选上来水消毒时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并试用一些新型自来水消毒剂。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氯离子的检验第一章从现象判断本章解释(离子方程式),.,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与水、漂白性)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教学难点: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可逆反应,.,科学探究:设计方案实践活动(88),教材设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与环境关系(引入创设情景:寻找联系)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认识性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对环境的污染(了解原因,解决问题)围绕主题环境问题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用水吸收二氧化氮”的科学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感受过程的变化,寻找变化的原因,感悟化学与生产的关系,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学会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因素增大(设计探究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几点说明,.,关于环境问题的活动,大气污染,水污染,通过两个活动中,使学生不仅学到一些环境知识,更重要的是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警示标识设置安全生产实操试题及答案
- 物理竞赛教学实践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5404∕T 0031-2024 《墨脱特色菜 门稼白椒炖腊肉》
- 2026年水果种植公司水果存储通风管理与控制制度
- 2026年水果种植公司机械设备日常维护制度
- (正式版)DB5404∕T 0019-2024 《波密羊肚菌大丰收》
- 河南省确山县高中数学 第三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3.2 抛物线(1)说课稿 北师大版选修2-1
- 2025年护理肝胆科知识题库及答案大全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说课稿第9课 对外开放
- 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遵守生活的约定 第11课 人字结构说课稿 首师大版
- Unit 1 Lets be your friends Get ready Start up教学设计三年级英语上册外研版
- 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教案 1-1 新能源汽车高压电路-高压电路与触电急救
- 12J11卫生、洗涤设施
- DB43-T 2995-2024 综合医院分级心理护理规范
- DL∕T 2541-2022 架空输电线路货运索道
- 压力容器每日检查记录表(日管控)
- 中医养生按摩手法养生的课件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 京东的用户分析报告
- (病理科)提高HE切片优良率PDCA
- (完整版)排球理论课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