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良好家风的国旗下讲话 良好家风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孕育于时代和社会的摇篮,成型于家族的共同努力,受益于自己和社会。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一一直以来,我都想拿起笔,写一写记忆里的父亲,既是缅怀父亲,更是将父亲“敢闯敢拼”的精神写给子孙后代看,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父亲因突发疾病离世很久,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尤其是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娓娓讲述他成家立业故事的场景,现在想来依旧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夜。父亲出生在旧社会,成长在战乱年代。他有两位姐姐和一位妹妹,是家中唯一的男丁。在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因不堪忍受饥饿,独自外出闯荡,在离家十几里的一户上等人家里打工谋生。为了填饱肚子,父亲起午更,睡半夜,喂养牲畜,下地种田,终日劳作。凭着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劲头,作为外来户的父亲逐渐赢得东家的好感和信任,在村里站稳脚跟。好景不长,胶东地区燃起抗日烽火。时年不满20岁的父亲,不甘屈从于异族铁蹄,果断应征入伍,跟随直奔战场。在枪林弹药的抗战一线,父亲出生入死,冲锋陷阵,南征北战,由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班长、排长直至连长。新中国成立后,父亲按照组织安排转业到地方。此时的他已到而立之年,在我爷爷奶奶操办下,与老家一位姑娘(我的母亲)成了家。稳定的工作、幸福的生活似乎正向父亲“招手”。可是没多久,家乡闹起了灾荒。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用一封一封加急电报,催促父亲返回胶东老家。为了照顾年迈的“双亲”,孝字当头的父亲毅然辞去了公职,带着母亲、哥哥和我返回老家胶东半岛鹊垛山下一个不足百户的小山村。这是父亲人生经历中的一次大转折,由吃“公粮”转为下地种粮,由公家人变为庄稼汉。但一直坚守“以孝为先”传统美德的父亲没有丝毫遗憾和抱怨,而是迅速调整心态,积极适应新角色,以敢闯敢拼的满腔热情投入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生活中去。参加集体劳动,他不怕苦不喊累,没出几年便成为种庄稼的行家里手。乡亲们对他心服口服,推选他担任生产大队大队长,他一干就是十多年。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粮田实行“分田到户”后,父亲又带头叫响了“争当农业学大寨典型”的口号,和其他大队干部一起,组织和带领百姓整地改土,兴修水利,实现粮食连年丰收,不仅村里上交“公粮”多,而且百姓手中“口粮”富富有余,这在当时全公社里都颇有“名气”。“分田单干”鼓励百姓致富,自己首先要干在头干在先,而且还要干出效果,父亲那股“敢闯敢拼”的精气神又来了,在近10亩的自家田里摆起“擂台”。他根据土质情况,科学安排,因地制宜,因情施策,什么作物成活率高、产量高就栽种哪种作物,他要以实际行动向乡亲们证明自己的能力。在那个农机化水平尚停留在初始阶段的年代,向土地要产量,全靠拼体力。父亲带领全家老少,起早贪黑,汗一身土一身,手上老茧磨成了串。一年秋季,父亲因连续下田出汗多感染伤风,为了不影响秋收,他竟然在吃药时偷着加量,结果因用药过多险些中毒,被送进公社医院。医生劝他多休息几天,可父亲实在放心不下地里活,感觉稍好就返回农田。后来,父亲又从自己做起,以身示范,带领乡亲们发展家庭副业。无论养猪、养长毛兔,还是加工手工艺品,父亲样样都干在全村前列。父亲自己敢打拼,还用“敢闯敢拼”的精神教育和激励全家人。他要求我们兄弟姐妹4人在校学习要力争上游,在家劳动要积极主动,不要偷懒。敬爱的父亲,您敢打敢拼的作风,我们晚辈会铭记在心;您永不言退、永不言难、永不言弃、永不言败的精神,我们更会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二昨夜大雨如注。天刚蒙蒙亮,爷爷就起来了,收拾他的推子剪子刀子梳子镜子凳子、大小毛巾毛刷。太阳露出头儿的时候,爷爷香喷喷喝了一碗奶奶熬的小米粥,回头对奶奶说了声走了,便推出了电动车。雨后的朝阳清新红艳,霞光瑞彩里,爷爷轻快而行。要说我的爷爷可不简单,爷爷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在铁路上工作了一辈子,是名副其实的老铁路,还获得过火车头奖章。最让我佩服的不是这些,而是他坚持了50年义务理发。当年就是因为爷爷学雷锋义务理发,奶奶才看上他的。奶奶年轻时,可俊了,好多小伙子追她。只有爷爷对她视而不见,看见她就低着头走过去。率性的奶奶喊,理发。爷爷红着脸说,不理。奶奶揶揄他,你不是学雷锋吗?爷爷憨声憨气地说,理。别看爷爷嘴笨,手却灵巧,心也细,剪刀宛若蝴蝶翩跹,一会儿,奶奶的头型就变成了漂亮的花朵。后来,奶奶就嫁给了爷爷。爷爷对我特别慈爱,记忆中,只有一件事伤了我。那是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天下午,爷爷突然到我们学校去给学生理发。我告诉大家那个人是我的爷爷,大家都不信,说那个人也是他们的爷爷。我说我叫他答应,他们说他们叫他也答应。我冲爷爷大声喊,爷爷。爷爷抬头,皱眉道:“别捣乱。”大家哈哈大笑,他们冲爷爷喊,爷爷。爷爷抬头,笑眯眯道:“同学们好。”爷爷让我颜面扫地,为这,我回到家大哭,好几天没理爷爷。爷爷理发不仅在附近的学校、小区、公园、村庄,还跟着他的火车走一路理一路。京哈、京广、京沪凡是通火车的地方,都留下过爷爷的足迹;医院、养老院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过爷爷的身影。爷爷有一个大书包,里面装满了大大小小的笔记本,每一页上面都写满了或大或小或漂亮或笨拙的字体,都是这么多年到不同地方理发,人们给他的留言,有赞扬,有鼓励,有祝福。爷爷把书包藏在门后的柜子里,没事的时候,自己常拿出本子一页页翻看。爷爷理发是讲一定排场的,旁边的栏杆、门窗或树干上,一定要展挂两个红色条幅,一个上写:学雷锋义务理发;一个上写: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几十年了,条幅的字迹和颜色都有些模糊了。爷爷说他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党的本色,我们国家的本色,永远不会变。木凳子在空地中间放稳,毛巾掸一掸,爷爷左手梳右手剪,笑呵呵欢迎大家来理发。一边理发,爷爷嘴里还不闲着,讲党史,说时事,宣传国家政策,鼓舞大家努力工作和生活的信心。平头、分头、懒头,剪发梢、理毛茬、修鬓角,镜子里面,爷爷微笑着问,您满意吗?走好,慢走,祝您健康、快乐。爷爷的文明服务用语多着呢。现在的新潮发型越来越多,爷爷的服务对象只能限于老人和孩子了。可是爷爷一点儿不怕,他说还有爸爸。爸爸的剪刀更快更亮,像小李飞刀,一眨眼,时尚的发型就靓丽抢眼。干洗又吹风,爸爸的服务更给力;国策和党史,爸爸的宣讲更透彻;更红艳的,是爸爸的条幅:家风社风大家共建,共产党员率先垂范。熟悉的人和爷爷开玩笑,扔了你那把推剪吧。爷爷摇头,它们可是我的传家宝呢。初晴的路面,片片积水。怕溅湿鞋裤,电动车又没有踏板,爷爷把两只脚直直抬伸向前,眼睛紧盯前方,两手紧握车把,那严谨的架势,像是正在开着一列长长的火车【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三我从事教育工作34年,对教育子女探索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生活是部好教材女儿李红霞在小学期间,我就注重培养她,让她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我让她到集市上卖鸡蛋,学会识秤和算账。我让她把家里的家具、农具以及锅碗瓢勺的名称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写好后逐一贴起来。星期天,我带她一起下地锄草、松土、点黄豆、拾麦穗,到棉花田里打公枝,抹赘芽,还让她把所做的事情记上日记,写感受。她给大豆捉虫时写下毛毛虫的窝搭在泥土里棉花地傍晚打药效果好,这两篇作文还登上了少年智力开发报。这下子,她比吃了蜜糖还高兴。通过实践,让孩子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还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顺其自然自成才在子女的教育上我坚持做到“三不”,即:不压、不陪、不放纵。不压对子女不施加压力,对孩子人格尊重。女儿在初二的一次期中考试中成绩一度滑落到班级的中下游,我却不紧不慢地对女儿说:“失败不灰心,回头找原因,就是我们大人,哪里有不失误的,只要接受教训就行了”。既是安慰,又是鞭策。从那以后,女儿又奋起直追,初三期末考试考了全班第二名。不陪不陪读,不陪考,磨炼孩子的意志,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女儿上了高中,我除了偶尔点拨女儿解难题外,从来没有过像保姆一样陪着读书。高考前几天,女儿身体不适,流鼻血,母亲舍不得,想去镇上陪考,我没同意,因为陪考根本没有意义,反而会分散女儿的注意力。不放纵约法三章,不看低级趣味的电视,不与不三不四的交朋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在交朋友上,我特别强调不与贪吃贪玩的孩子一起玩,不许从小比吃穿、比打扮。读书读出好品德读书学习是我家祖传家风,“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可化愚,读书可养德。我引导女儿把读书学习当着一种享受,一种修养。1990年底,辽宁小学生报奖励我一本蒙学全书,成了我女儿爱不释手的宠物,蒙学全书近2000页,140万字,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家训、弟子规、小儿语、增广贤文等等,女儿特别喜欢读朱子家训。她说,朱子家训只524个字,却能流传千古,主要是因为朱柏庐先生把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相提并论,把齐家提到治国的高度。朱子家训从饮食起居,用度服饰到家财家政,持家规诫直至日常生活中的区区小事都有所涉及,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载体。女儿对朱子家训虽不句句背熟,但她按照朱子家训的五个章节做得非常实在,成为勤俭持家的好主妇,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友善四邻的热心人,严守法纪的规矩人,好学苦干的上进者。【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四祖父是一名老党员,他特爱管闲事,东家闹矛盾了,西家发生纠纷了,他都要管一管。我们村大多数人都很喜欢祖父,我却一点儿也不喜欢他。小时候的我觉得祖父有点傻。那年县里分指标去工厂,我祖父却把名额全部给了别人。为此事,大姐、二姐没少和祖父闹,但闹没用,祖父决定的事谁也改变不了。还有一次,县里让推荐有学问的人上大学,我祖父推荐了别人,却把有学问的叔叔晾到了一边。因这事叔叔好长时间不和祖父说话。祖父还得罪了姑姑,他不让姑姑把队里的小磨香油带回婆家,气得姑姑大哭一场。在我们家,祖父可谓“众叛亲离”,但祖父似乎并不在意。他常对我们说:“你们急什么?我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你们了,在枕头里放着呢,等我死后,你们再打开。”既然祖父把最好的都留给我们了,我们也都原谅了祖父,毕竟,在他的心里,还是家人最大。但不久,祖父又得罪了我母亲,他把我父亲捎来的一块棉布、一顶蚊帐送给了村里的孤寡老人。要知道,那时候的蚊帐是稀罕物,祖父如此自作主张,让母亲大为恼火,说祖父眼里只有别人,没有这个家。祖父不恼,仍笑眯眯地说:“我眼里有你们啊,我把最好的留给你们了,在枕头里呢。”祖父枕头里到底藏着什么,我们都想打开看一看,但我们都害怕祖父,不敢打开看。祖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姑姑孝敬他,有次给他买了只鸡。姑姑前脚刚走,祖父就把鸡给了村里的孤寡老人。本想尝口鸡肉的我连鸡骨头都没啃上。我们家人如此“讨厌”祖父,但在村民眼里,祖父就是村里的包公,正义善良。每每过年的时候,村里老的少的都会给祖父拜年。用村民的话说,谁没受过祖父的帮助呢?祖父这辈子,为村里付出太多。祖父死后,全村男女老少都来祭奠祖父,他活在村民心里。埋葬完祖父,父亲按照祖父的遗嘱打开了枕头,发现祖父的枕头里有一张泛黄的纸,只见上面写着:“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好好对待别人,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不愧党员的称号,希冀我的家人能牢记这句话。”同样是党员的父亲惭愧地低下了头,母亲也低下了头。祖父离开了,但父亲记住了祖父遗留的那些话。他开始不遗余力地为村民办事,成了村民口中的好干部、好党员。人生有爱不荒凉,我会永远记住枕头里的秘密。【关于家风的国旗下讲话】五外公有一件珍贵的宝贝,那是一根红军留下的扁担。他经常拿出这根扁担给我们讲有关红军的故事。外公与红军有着特殊的感情。外公一生行医,曾救过红军战士的命,在战火硝烟中与红军结下了深厚情谊。这根扁担是红军长征经过广西湘江渡口,战士们为感谢外公熬药治伤治病之恩而留下的。1934年11月,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与国民党苦战五昼夜,那时候岁暮天寒,很多战士得了寒病。外公白天上山采草药,晚上整夜熬药,悄悄地帮红军医治。那些日子,外公共救治过100多位红军战士。战斗结束后,红军转移,他们没钱给外公支付医药费,但一心想感谢外公的救治之情,就把一根挑行李的扁担,交在了外公的手上以作留念。在长征的历史上,过广西的这一段虽然短暂,但却是非常关键的一段。英勇的红军将士在突破国民党30万大军的堵截后,以损失4万多人的代价,彻底粉碎了敌人妄图全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阴谋,胜利突破湘江,走上北上抗日之路。外公的这根扁担长约130厘米,宽约6厘米,选用上等的竹子制作而成。这根扁担中间厚,两端薄,修长而匀称,上面铭刻着两行字,一行是“红军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卫星网络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树脂美牙协议合同范本
- 木地板安装合同范本
- 防洪堤维修合同协议书
- 没离婚协议办抵押合同
- 2025年自动化控制知识问答试题及答案
- 2026-2031年中国杀虫畏市场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预测可行性报告
- 银行保险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幼儿教育教学专项培训试题
- 考试医院专业题库及答案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参赛作品
- 《水浒传》中的角色形象塑造与人物形象分析
- 外用工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 可用性控制程序
- 同首古诗涉及高考古典诗歌阅读核心考点核心题型展示课件
- 幼儿园小班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 汽车传动系统维修(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初二物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草甘膦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手术室器械传递
- 剑桥儿童英语启蒙上册UnitPPT通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