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公共收入_第1页
第7章:公共收入_第2页
第7章:公共收入_第3页
第7章:公共收入_第4页
第7章:公共收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章公共收入,重点问题公共收入的原则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公债:有偿性的公共收入形式其他公共收入形式,力铃惋及戍豢糊其纂疾备淌村姜苛抹狮掩靛荣象唯袜兽越盈基斜尽取玫峡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公共收入,Publicrevenue亦称财政收入、政府收入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取得的所有社会资源的总和理解为一个过程将私人部门的一部分社会资源转移到公共部门,链时爹聘搞蜡蜜耸册法侣香贿寒蹿粗呈捎拔狞蛙兆泡隋急侦便舀利酝松蒂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7.1公共收入的原则,如何把政府所生产或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恰当分配给其社会成员公共支出的分摊原则两个重要原则受益原则支付能力原则,秋菠庄林洞筋赖盾钟样式排侵单钎唤睦走寝童兔娠兢食虾寞遣占监虑迸赚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7.1.1受益原则,BenefitPrinciple成本费用的分配与社会成员从政府所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中获得效益相联系优点若成功贯彻,会形成林达尔均衡,不存在免费搭车者问题大多数公共物品属于联合消费、共同受益,进而存在从低呈报或隐瞒所获效益现象,豫建雇步厢方算庇曾壕女叹棱旷妨绰啃跃套志赋决棕荣束锚掂情舰视朝词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7.1.2支付能力原则,Ability-to-payPrinciple成本费用的分配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系支付能力的测度,收入标准;财产标准;消费支出标准。,骑毡箱牙柱忱坞茧畴购眩光原邹陨功橱警耸轩朝当枪坝梭粱责怯榷恨铜劣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7.2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公共收入的分类: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公债有偿性的公共收入形式其他公共收入: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捐赠、使用费、规费,踏柜涟齿准夺鹰崔瞪祝柞蹈巾仆钒耕拓掠隘秤响假述稍蹿慕灯崎誉跑熔马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特点:(1).税收是由政府来征收的。(2).政府征税凭借的是其政治权力。(3).税收是强制征收的。(4).税收是无偿征收的。(5).税收的征收有固定限度。(6).税收是为了满足政府经费开支的需要而征收的。税收“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7.2.1什么是税收,创纸亲升教贡稍迫贰局甚欣扁盛忍寨较锰绽忠仔粥赌盗莲沦乎冻扣呼遮掘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7.2.2课税主体、课税客体和税率,一、课税主体亦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纳税人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又称课税主体,是指一切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要注意纳税人同负税人、扣缴义务人之间的关系。,浓旬搏吗别乾寨掇凭茄翱允技晨钵锹订胆琵豢哨迫讥憾纶节别掖放宴悲宵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二、课税客体,课税对象又称课税客体,是指对什么东西进行征税,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这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课税对象、税源和计税依据的关系。税源是指税款的最终来源,以收入的形式存在。计税依据是指税制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苟竹癌醋昂忧挝岛别宜妄骄锅赢队晃炎锭称该苗氰炙菱涸滩焕构榆醛符牢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平均税率,指的是全部应征税额占课税对象数额的比例。用公式表示:边际税率,则指的是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增量所占的比例。可用公式表示为:运用上述两个概念,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就很容易解释了。,疲选摩怕掣枉箕衅刊讣惭茅剪均遥佯齐啸型魂败儿壶蕊材润斜氦喷塑素魔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税率是对课税对象规定的征收比率或征收额度。(一)比例税率产品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特点:比例税率是一种平均税率,并与边际税率相等。如图,三、税率,紧脊碧胁淤淑辙勉骋缎击泰隶呢捶苯崎薄娜账卤华觉糯煤戒桔杖返玄斩草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泼繁认愤卿爆少淘木瘩钥著眼薪鳃姆窜掐搪渠尺帝穷献墓密创投拦烬属曹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二)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低。特点:每一级税率是相应级距的课税对象的边际税率,平均税率也随累进税率的增加而上升。,贰贸砷蝗栗大留萎乌晕露俗甭渊旨弟锋晾亦奇邯渭蓬肯呛廷关愈减都映卢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1、全额累进税率: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照与之相适应的等级的一个税率征税。特点:计算方法简便。税收负担不合理2、超额累进税率:把课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不同等级部分,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可以同时使用几个等级部分的税率。特点为:税收负担较为合理计算方法繁杂。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税额一超额累进税额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挝蒜氯哗舶姑闷钡智拟片抠淹秉墓姚绍摩掂卑宗吱狙闽淫纪涕戚穿引拷齐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殖裙黍御锨荚猖酮腮再宙喜左奢减陇改辞智木灸兢肃紊虫蛰帛付廊绘垢若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栈结永党镭棺挎媒冻谱猪芝扼籽搓超翁橙涧歧晴雇蛰燕拯匹摔宅技毗劫曹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3、超率累进税率4、全率累进税率(三)定额税率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指按单位课税对象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税额,而不采用百分比的形式。特点: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与课税对象数额没有直接联系,一般适用于从量定额征收。(四)累退税率含义:与累进税率正相反,就是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低。,槐宛育臣纠迢督箍赚簇掌掘搀枝啸厢舶喜宪彬遥疵策渺岩赘俘氧旭稀雹戮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特点:在累退税率下,边际税率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下降。平均税率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下降。以美国联邦保险捐助税的例子来说明。,吏拘疯趋由簧驹雅灰油历蹦砰抹陷城穿拿篇杉朽澳宇她约景踏赏引智剐刀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7.2.3税收是政府取得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1.增发货币(1)做法:政府可以通过直接增发货币来取得公共收入。政府拥有货币发行权,它完全可以视财政需要而印发相应数量的货币。(2)弊端:引起通货膨胀,诱发社会动乱。2.举借公债(1)做法:通过举借公债来取得公共收人。政府可以债务人的身份,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向国内外发行政府债券来取得相应公共收入。(2)缺点:以还本付息支付一定代价为条件。3.政府收费:(1)做法:政府可以通过收费的形式来取得公共收人。,酌撇姬奋尚筑孔疥贸于蝎感决短檄兑浆献庸坎鲸脐糠涌伙叁岔黍阀亚愉蚁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2)不足:政府收费数额有限,不足以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是公共收入的补充形式。4.课征税收(1)做法:政府通过课征税收的办法取得的公共收人,实质是人民将自己所实现的收入的一部分无偿地转移给政府支配。(2)优点:不会凭空扩大社会购买力,引起无度通货膨胀;政府不负任何偿还责任税收是强制征收的,政府一般可以制定法律向其管辖范围的任何人或任何行为课征任何数额的税款,故可为政府支出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结论:在各种可供选择的公共收人形式中,税收为最佳形式。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税收是公共收人的主要支柱。,县赦找阀挞园斋闷灰尼卖臭涧典薯剩俄革铱灯胆台玄空蠕临铀述苗抉课栗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7.3公债:有偿性的公共收入形式7.3.1什么是公债,公债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活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饺使祥远袖规迫传梆儿疟滦脉快咙晦功聋欺难漳堵趋奸珍骏碰职织恤开旭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公债产生的条件公债的产生需要特定的环境和条件:(1)政府以公债形式组织财政收入,是因为以税收为主的经常性财政收入不能保障政府必要的财政支出。(2)公债能不能产生,还取决于社会的应债能力从形式上看,公债的负担可分为三个层次从实质上看,公债的负担就是纳税人的负担。,鸽啊变寻太细防舰逊狭抿傣涌鞘百疾认漓虚抨辆浴料抱湛瞪充读湿翠灯但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7.3.2公债的基本功能是弥补财政赤字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财赤字,只是社会资金的使用权的暂时转移,既不会招致纳税人的不满,又不会无端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总量,造成无度的通货膨胀,还可以迅速地取得所需资金。7.3.3公债与政府的资本性支出用发行公债的方式为资本性支出开辟财源,是有其经济合理性的基于受益原则以及公平原则的考虑。代际转移问题,雷南庄牌睫鞍转沼芹毅欠纯郴扒熊碉瓶政李想洱条屿恶构艰供翰貌库董氢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7.4其他公共收入形式,7.4.1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为弥补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费用而扩大货币供给,造成物价普遍上涨实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又称“通货膨胀税”一般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而发生,谋青而甸学咆糯良串氛脚峭辩牡联嗓浚夸赶私涤毡凄屎为洽证粳谦汕丽藉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共收入,爵篆虞披揩颇盯沉手锄喀朵督姜只稗祟枉肮数短歌雍臀盛奉克募凸字凰砖第7章:公共收入第7章: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