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五版课件第四章_第1页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五版课件第四章_第2页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五版课件第四章_第3页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五版课件第四章_第4页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五版课件第四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掌握偏摩尔量及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基本公式;了解理想液态混合物及理想稀溶液概念;掌握理想液态混合物及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等温式;掌握理想液态混合物混合过程热力学函数变规律;掌握几个常见的稀溶液性质。,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均相混合物及溶液:含两种及两种以上物质的均相系统,系统内性质一致。均相混合物特点:组分间性质相似,对其中的各组分采用相同的研究方法、选择相同的参考态。可分为:气态、液态及固态混合物;溶液特点:分为溶剂组分和溶质组分,溶质溶于溶剂形成溶液。溶剂、溶质性质差别悬殊,分别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选择不同的参考态。亦分为:气态、液态及固态溶液;二者无明确界限,实际使用中常出现交叉。,本章研究对象:非电解质的、均相液态混合物及液态溶液;但研究方法对固态混合物及其溶液同样适用。,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4-1液态混合物及溶液组成的标度4-2偏摩尔量4-3化学势及化学势判据4-4理想气体化学势4-5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4-6理想液态混合物4-7理想稀溶液,1.混合物及溶液中组分B的组成标度,(1)B的质量摩尔浓度:,单位:molkg-1,(2)B的体积摩尔浓度:,单位:molm-3,4-1液态混合物及溶液组成的标度,(3)B的摩尔分数:,(4)B的质量分数:,(4)B的质量分数:,(3)B的摩尔分数:,MG,BB的摩尔质量(kgmol-1);溶液的密度(kgm-3),2、几种浓度间的换算,4-1液态混合物及溶液组成的标度,4-2偏摩尔量,6,说明,不同于,同是1mol物质:在混合物中对体积贡献不同于单独存在时对体积贡献,摩尔体积,偏摩尔体积,7,2.偏摩尔体积,含B,C,D等的多组分系统,其总体积:VV(T、p、nB、nC、nD),全微分:,混合物总体积随B组分物质量的变化率m3/mol偏导,8,定义:,其它广延量X(U、H、S、A、G),定义:,推广,9,液体中发生的混合过程多为定温定压过程,则,XnBX*m,B,注意几点:,研究混合物时提出纯组分系统只有2)只有广度性质才有偏摩尔量,但偏摩尔量本身为强度量3)必须强调恒T、p条件偏摩尔量;,10,4)偏摩尔量与组成有关*,测量偏摩尔体积的方法之一,11,恒T、p及其它组分都不变下:有限量系统中加入dnBdV折合成加入1mol增加体积或无限大量系统中加入1mol组分B增加的体积,物理意义,12,5)偏摩尔量可正、可负还可为0,13,(1)分子大小(结构)(2)分子间相互作用力,(1)分子大小(结构)相同(2)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相等,理想液态混合物,14,3、关于偏摩尔量的几个重要公式,1)、集合公式,定T定p定组成条件下:,VB可理解为:定温定压及定组成下,均相混合系统中,单位量的物质B对系统总体积的贡献。且当:xB1时,VB,混合后:,混合前:,例:水与乙醇的混合物体积,Vm或V均小于理想情况。主要是偶极分子强烈吸引及本身缔合度发生变化形成氢键。,图4-1混合摩尔体积随xB的变化,Vm/mlmol-1,20,60,60,Vm0,Vm,H2O,C2H5OH,xB,二、关于偏摩尔量的几个重要公式,各取其1mol混合,混合前体积为:Vm0=x水+x乙醇=38.2mL,=18.09mL/mol,=58.35mL/mol,混合后体积为:,例4-1、25时有x(甲醇)=0.400的甲醇水溶液。若向大量的该溶液中加入1mol水(A),则溶液的体积增加17.35cm3;加入1mol甲醇(B),则溶液体积增加39.01cm3。试求将0.600mol水与0.400mol甲醇混合,计算混合过程体积变化了多少?已知:25下A=0.997gcm-3,B=0.791gcm-3。,解:,3、于偏摩尔量的几个重要公式,2)吉布斯-杜亥姆(Gibbs-Duhem)方程,XB随浓度变化,XB随浓度变化,系统中不同组分XB变化有无规律?Gibbs-Duhem方程,恒T、p下二组分系统,分析:若dVA0dVB0;由VA变化求VB变化VA、VB变化非独立,相互制约,推导,20,对集合公式X=nBXB微分得:dX=XBdnBnBdXB,表明:dXA与dXB方向相反,此消彼长的相互制约关系。,与定温定压下dX=XBdnB比较:得到:nBdXB=0或xBdXB=0其物理意义以二元系为例:xAdXAxBdXB=0,扩展:多组分、其它性质(恒T、p),Gibbs-Duhem方程,通式:,G-D方程给出各组分XB变化间必须服从的制约关系,应用,判断所测不同组成x下各组分XB数据质量:符合Gibbs-Duhem方程数据可靠不符合Gibbs-Duhem方程数据不可靠热力学一致性的校验溶液热力学基础,22,3)偏摩尔量之间的关系,适用于多组分系统,纯组分系统热力学函数式,全部广延量,用偏摩尔量代替,23,(吉-亥),3、于偏摩尔量的几个重要公式,证明举例1:,证:,24,4.3化学势,所有偏摩尔量中,以GB最重要,应用最广特殊对待新名字:化学势,以表示,1.定义:,25,G=G(T,p,nB,nC,nD,),2.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1)单相:,26,结合函数定义式:dU=d(GpV+TS)dH=d(G+TS)dA=d(GpV),27,可看出:,28,(2)多相:,同理,多组分多相系统热力学基本方程,29,3.化学势判据,自发平衡,自发平衡,文字叙述,30,组分B组分C组分D.,每一项:某相中某个组分物质量的变化引起的总G变化总和:所有相中所有组分因物质量的变化引起的G变化,化学反应相变化,不引起G变化,各组分物质量变化,物质平衡,(平衡判据),0,平衡判据,31,4)化学势判据的应用,自发平衡,封闭系中相变化组分B总是向着B化学势降低的方向自发进行。组分B在,两相中,达平衡的条件是该组分在两相中的化学势相等。,(1)两相平衡,自发相平衡自发,(2)化学反应,自发向右平衡自发向左,33,4)化学势判据的应用,4.4气体组分的化学势,1.理想气体的化学势:,化学势表达基准气体标准态:理想气体,温度为T压力为标准压力,气体标准化学势,34,1.纯理想气体化学势,4-4气体化学势,是温度为T,压力为标准压力时理想气体的化学势,仅是温度的函数。这个状态就是气体的标准态。,2.混合理想气体化学势,3.纯真实气体的化学势,纯理想气体,4.真实混合气体的化学势,4-5拉乌尔定律及亨利定律,拉乌尔定律及亨利定律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液、气平衡时,气相分压与液相组成的关系。,一、拉乌尔定律大量实验表明,一定温度下,对于稀溶液中溶剂A的饱和蒸气压pA,与溶液中A的摩尔分数xA成正比,即:,p*A:T温度下纯A的饱和蒸汽压;且pAcB(水)。,利用萃取法分离金属离子例:乙酰丙酮(AA)萃取体系,从各种合金、天然沉积物及裂变产物中分离铍;从稀土元素中分离钍和钪;从裂变产物中分离铀和钍等。乙酰丙酮金属离子六元环状结构配合物加溶剂萃取(或以自身为溶剂萃取)。,1、蒸气压下降,对溶有非(难)挥发性、非电解质溶质的稀溶液,在T温度下,气、液平衡时,由Raoult定律得,结论:非(难)挥发性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仅与溶质的数量有关,而与溶质的种类无关稀溶液的依数性。,(二)稀溶液的依数性,2、沸点升高,实验表明:溶有非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沸点较纯溶剂有所升高,且其升高值与溶质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种类无关。即:,Kb沸点升高常数,这是稀溶液蒸气压下降的必然结果。如图:,3、凝固点降低,只析出纯溶剂时实验表明:溶液凝固只析出纯溶剂时,稀溶液的凝固点较纯溶剂有所降低,其降低值与溶质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种类无关。即:,Kf凝固点降低常数,这也是稀溶液蒸气压下降的必然结果。如图:,将均相的红色染料水溶液降温,溶剂(水)沿管壁凝固成冰,染料仍留在溶液中,使溶液的颜色越来越深,即浓度越来越高,凝固点随之越来越低.在一定压力下,纯液体有恒定的凝固温度;而溶液由于在凝固过程中不断发生组成变化,其凝固温度就不断降低,直到另一组分(溶质)也从溶液中饱和析出.,一些溶剂在常压下的Tb、Kb及Tf、Kf,沸点升高及凝固点降低的应用意义:,,bB一定时,Kb(Kf)愈大,Tb(Tf)愈大;,沸点升高及凝固点降低的应用意义:,考查液体纯度,测量杂质含量;测定溶质分子量:bBnB/mA=mB/MG,BmA;利用凝固点降低,制造冰盐浴(氯化钙冰的混合物,凝固点可达55)、防冻液、低熔点合金等;利用沸点升高,可制造热盐浴(NaOH、NaNO2的水溶液的加热温度可达140以上);,4、渗透压与反渗透技术,溶液的渗透现象:纯溶剂通过半透膜自动扩散到溶液中,使其稀释的现象。,渗透压。对于稀溶液,渗透压仅与溶液浓度有关,与溶质种类无关。即:,渗透,渗透原理被用来处理尿毒症.在人工肾里,病人的血液在玻璃软管(用作半透膜)循环,血液里的小分子废物向管外渗透,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4、渗透压与反渗透技术,值得注意的是,稀溶液的渗透压相当可观,如25时,0.1moldm-3溶液的渗透压为:,这相对于25m高水柱所产生的静压力。而一般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大约可达2000kPa。利用渗透压测量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其独特的优点。,4、渗透压与反渗透技术,例4-3、将1.00g血红素溶于适量水中,配成100cm3溶液,此溶液的渗透压为0.366kPa(20)。求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估算此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值。解:,Tb=KbbBKbcB=0.521.5010-4=7.8010-5Tf=KfbBKfcB=1.861.5010-4=2.7910-4,可见,测量具有较大分子量的物质时,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值很小,测量困难,常采用渗透压法。,反渗透技术的利用膜分离技术之一膜分离技术:微滤、超滤、反渗透、透析等;优点:常温、低能耗、装置简单、易操作;主要问题是,需要一种高强度的耐高压半透膜。,p=p(溶液)-p(溶剂),反渗透如图所示,当在溶液一侧加一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溶剂将从溶液方向溶剂方扩散反渗透现象。,4、渗透压与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的利用海水淡化(所需能量仅为蒸馏法的30左右)、污水净化、高纯水制备等。例:国家海洋二所制,CAB(醋酸丁酯纤维)膜的平板式反渗透装置,10MPa压力下,对3-3.5%NaCl溶液处理,脱盐率达99-99.5%。,4、渗透压与反渗透技术,3,污水处理,4.8活度(aB)和活度因子(fB),1.真实液态混合物,aB活度(有效摩尔分数),fB活度系数(真实液态混合物中偏离理想情况的程度),.真实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