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胰岛素治疗ppt课件_第1页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ppt课件_第2页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ppt课件_第3页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ppt课件_第4页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沈飞霞,.,2,目录,.,3,胰岛素的问世,胰岛素发现的先驱1889年德国医学家OskarMinkowski和JosefvonMering发现切除胰腺的狗出现糖尿病,从而最早提出胰腺和糖尿病发病有关,胰岛素的发现班廷、贝斯特和史上首次接受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狗,商业化胰岛素问世带给糖尿病人尤其是1型糖尿病希望的曙光,诺贝尔奖授予胰岛素的发现者,.,4,胰岛素大事记药用胰岛素的发展史,.,5,胰岛素来源,胰岛是分散在胰腺腺泡之间的细胞团人体胰腺中约有数十万到一百多万个胰岛A细胞(细胞)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5%,分泌胰岛素;D细胞数量较少3%,分泌生长抑素,少量胃泌素;F细胞只占不到2%,分泌胰多肽。,.,6,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细胞最初生成胰岛素原,后经分泌小泡运送到细胞膜,由胞吐作用经细胞膜释放入血,释放过程中脱去一段C肽,形成A、B链结构的胰岛素A链:21个氨基酸组成B链:30个氨基酸组成血液中内生胰岛素和C肽的比例是对等的,.,7,胰岛素的作用,.,8,胰岛素在靶组织能量代谢中的作用,.,9,降低血糖,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来源增加去路促进肝、肌肉等的糖原合成;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加速心肌、骨骼肌和脂肪细胞膜上载体转运葡萄糖入细胞内;促进肝脏等的氧化和酵解;促进转化为脂肪和氨基酸;抑制糖异生:通过拮抗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抑制糖异生。,糖代谢,.,10,分解减少,合成增多胰岛素激活脂蛋白脂酶促进乳糜微粒及循环甘油三酯的水解,释放出游离脂肪酸为脂肪组织利用。胰岛素抑制细胞内的脂酶的活性,使脂肪分解受到抑制。在脂肪细胞中,胰岛素主要促进吸收的葡萄糖用于形成游离脂肪酸酯化的甘油三酯。胰岛素抑制脂肪酶、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分解脂肪的作用;同时促进脂肪酸进入细胞,增加脂肪的合成和储存。,脂肪代谢,.,11,胰岛素促进大多数氨基酸转运进入肌肉、刺激蛋白质合成及抑制蛋白质分解代谢胰岛素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机制增加体内蛋白质的贮存:增加组织氨基酸的摄取增加蛋白质的合成降低蛋白质分解代谢降低氨基酸的氧化,蛋白质代谢,.,12,胰岛素在体内被迅速分解,主要的降解位置是肝,其次是肾脏、胰腺、睾丸及胎盘也有分解胰岛素的酶。内源胰岛素经门静脉进入肝脏,40%-50%在肝脏被分解,其余的进入体循环分布于全身。门脉血胰岛素浓度是外周动脉的4-8倍半衰期:内源胰岛素56min;静脉注射外源胰岛素20min;,胰岛素的代谢,.,13,内源性胰岛素的作用,抑制肝糖产生促进周围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脂解脂肪合成,.,14,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生下列情况时,必须接受胰岛素治疗: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或反复出现酮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至增生期,血糖水平较高糖尿病性肾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严重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急性心肌梗塞及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肝功能及肾功能不全妊娠期及哺乳期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病人同时患有需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垂体前叶激素治疗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及垂体前叶功能低减等显著消瘦的病人妊娠糖尿病,胰岛素的适应症,.,15,胰岛素治疗涉及更多的环节,.,16,目录,.,17,胰岛素制剂的分类,.,18,动物胰岛素(从牛、猪的胰腺中提取)与人类的胰岛素相比,牛胰岛素有3个氨基酸不同,猪胰岛素有1个氨基酸不同,容易产生抗体人胰岛素(半合成胰岛素与基因重组胰岛素)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高纯度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生物活性与人体本身的胰岛素完全相同。胰岛素类似物改变胰岛素的局部氨基酸结构,使其作用时间发生变化,模拟正常胰岛素的分泌结构和人胰岛素相似,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分类,.,19,.,20,动物胰岛素还可根据纯度分类,单组分胰岛素的纯度达99、胰岛素原1:10万可降低血循环中胰岛素抗体产生的机率,减少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使注射处皮下脂肪萎缩的机会明显减少,.,21,动物胰岛素在反应方面的局限性动物胰岛素更多杂质,更容易产生抗体人胰岛素较动物胰岛素纯净,抗原性弱不良反应人胰岛素较动物胰岛素局部过敏反应低人胰岛素较动物胰岛素脂肪萎缩或脂肪肥大发生率低,动物胰岛素的局限性p=0.0012)要高。,患者缓解比例,缓解天数,.,63,目录,.,64,患者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经济状况选择胰岛素注射装置胰岛素注射笔胰岛素笔特充装置胰岛素注射器胰岛素泵,胰岛素注射装置,.,65,胰岛素注射装置的合理选择和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技术是保证胰岛素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接受与胰岛素注射技术相关的教育以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技术,胰岛素注射装置的重要性,.,66,抛弃型胰岛素笔的优势,在临床运用中,与试验室测试结果一样注射剂量具有高度的准确性,.,67,包括胰岛素治疗的方案注射装置的选择及管理注射部位的选择、护理及自我检查正确的注射技术(包括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角度及捏皮的合理运用)注射相关并发症及其预防选择长度合适的针头针头使用后的安全处置,胰岛素注射技术相关的教育,.,68,胰岛素注射技术对治疗的影响,.,69,规范操作保证胰岛素注射剂量的准确,.,70,注射部位,背面,正面,.,71,不同注射部位的轮换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每天不同时间注射不同部位每周左右轮换注射部位同一部位内的区域轮换从上次的注射点移开1指宽的距离进行下一次注射避免1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使用胰岛素注射定位卡,有助于对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进行准确定位,注射部位的定期轮换,.,72,注射部位影响胰岛素的吸收,不同部位,胰岛素的吸收不同,.,73,重复注射同一部位影响血糖控制,实验组脂肪瘤总面积明显减少,实验组A1C值明显下降,.,74,注射过深达肌肉层将加快胰岛素的吸收,皮下脂肪组织是胰岛素吸收的最佳部位,测量11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皮下和肌肉注射NPH胰岛素的消失率,每位患者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各测4次,.,75,注射手法影响注射深度影响胰岛素作用,BMI较大的24名糖尿病受试者用对照注射法显示:与此对照7名糖尿9名大腿注射、2名腹部注射的患者,使用8mm针头伴非夹捏垂直进针会发生注射至肌肉肌肉层若夹捏皮肤并倾斜面注射时,可避免注射至肌肉层病患者产生部分或完全皮内注射,.,76,针头重复使用可影响注射精确性并导致血糖控制不佳,使用过的针头内有胰岛素的结晶,反复使用可导致针头堵塞,阻碍下一次注射注射后的针头留在胰岛素笔上,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可引起胰岛素剂量错误,导致血糖控制异常“一针一换”确保胰岛素作用有效发挥,.,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