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基础知识_第1页
焦炉基础知识_第2页
焦炉基础知识_第3页
焦炉基础知识_第4页
焦炉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焦炉基础知识,讲师邢台旭阳高立拴,1.炼焦炉的发展阶段,1.炼焦炉是生产焦炭的工业窑炉,是主要设备;2.中国最早的生产焦炭的工艺产生于明代(土焦炉);3.自1881年德国建成了第一座带化产回收的焦炉;1884年建成第一座蓄热式焦炉以来,焦炉在总体上变化不大;4.近年来,焦炉向大型化,高效化发展(2.5米、3.8米、4.3米、5.5米、6.25米等),2.现在焦炉的基本要求,1.生产优质产品。焦炉应加热均匀,加热水平适当,减少化学产品的裂解损失;2.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高;3.热工效率高,能耗低(加热系统阻力小);4.炉体坚固,严密,衰老慢,寿命长;5.操作环境好,便于调节,废弃排放少。,3.现在焦炉的主要部位,1.炭化室:接受煤料,并对煤料进行隔绝空气,干馏变成焦炭的炉室。一般宽度在400550mm之间,长度在1316m,高度在46m(国外可达8M),有效容积在2140立方米。,2.燃烧室:位于炭化室两侧,是煤气燃烧的地方,同时给炭化室传递热量对煤料进行高温干馏。,3.蓄热室:位于燃烧室和炭化室下部,收集废气热量和预热空气、煤气的地方。,砌炉照片,4.斜道区:连接蓄热式和燃烧室的通道。位于蓄热式顶部和燃烧室底部之间。,5.炉顶区:炭化室盖顶砖以上部位为炉顶区。炉顶区砌有装煤孔、上升管孔、看火孔、烘炉孔、拉条沟等。,4.焦炉用筑炉材料,现代焦炉主要采用耐火材料砌筑,一般一座4.3米60孔焦炉需要9000t。一般要求耐火材料耐火度在1580度以上。常用的几种耐火材料:1.硅砖耐火度在16901710度,用于砌筑炭化室和燃烧室等;2.黏土砖耐火度低且加热后期(1200度)有残余收缩,故适用于小烟道衬砖、蓄热室封墙、炉门等(热稳定性好、耐酸性)。3.高铝砖抗渣性好、耐酸性好、耐激冷激热性优于黏土砖和硅砖,用于炉头。4.一般还有耐火混凝土、耐火泥等。,5.焦炉护炉设备,焦炉砌体外部安装有:炉柱、保护板、纵拉条、横拉条、弹簧、炉门框、抵抗强、机焦侧平台。护炉设备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可调节的弹簧的势能,连续不断的向砌体施加足够的、均匀合理的保护性压力,使砌体在自身膨胀和外力作用下能保持完整性和严密性,并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焦炉的正常生产。,6.焦炉煤气设备,1.荒煤气导出设备:上升管、桥管、水封槽、集气管、吸气管、焦油盒等。2.加热煤气供入设备:现在大型焦炉一般为复热式,可分两套加热管道(贫煤气和焦炉煤气)一般有煤气总管、煤气支管、加减、交换、煤气横管、等进入立火道。3.焦炉交换设备:煤气交换设备、废气交换设备。,7.焦炉主要机械,1.装煤车(捣固车):向焦炉炭化室装入炼焦用煤料;2.推焦车:负责开关机侧炉门、推出焦炭、平煤的操作;3.拦焦车:负责启闭焦侧炉门、导出焦炭(通过导焦槽把焦炭导入熄焦车);4.熄焦车:接受红焦,送到熄焦塔熄焦(要求车厢耐腐蚀、耐温度剧变,至少留有28度倾斜角以便于放焦)5.炉顶除尘车:消除装煤过程的烟尘。,8.焦炉主要操作,1.装煤操作:要求装入的煤料一定要平实,注意控制过称中产生的烟尘;2.出焦操作:准时、平稳、尽量减少推焦杆在炭化室的停留时间;推焦串序:一般有92、52、21等,一般采用92。推焦计划:结焦时间、操作时间、周转时间、检修时间等,K1、K2、K3系数;3.除尘过程:除尘罩、除尘车、地面除尘站等;4.熄焦:干法熄焦、湿法熄焦;,推焦操作示例图,9.炼焦炉的维护与维修,1.焦炉损坏主要表现:墙面剥蚀;炉墙和炉顶裂缝;炉长增长、炉墙变形;炉底砖磨损产生裂纹;燃烧室墙烧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