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手法),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E。,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对学生语言表达应用能力的要求,属E级。它包含了三点:(1)“选用句式”,即要据特定的语言环境的要求选用恰当的句式;(2)“仿用句式”,即能根据提供的语句句式的特点,仿写一个或几个内容相关、句式相同的句子,它常常与修辞手法结合起来进行考查;,(3)“变换句式”,即根据一定的要求将所提供的句子改写成适应特定语境要求的句子。总之,这三点体现了高考对考生在句式的运用能力方面的要求。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仿用句式考查的几率最大,其次是变换句式,选用句式出现得较小。,值得提醒的是,仿写和改写很多时候要联系修辞。作为一个独立考点,修辞单独命题的可能性不大。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目,诗歌鉴赏和个别现代文阅读题目中经常会出现与修辞有关的题目,而仿写中则更常见。因而对于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的几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要弄清特点,准确运用。,1题型较为固定。从近几年考查情况看,本考点基本上是“简答”这一主观题型。无论是选用句式,还是仿用句式和变换句式,都是在设置的语境中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2考查角度多变。就高考考查较多的仿句、变换句式来说,题目形式多样。仿用句式常常结合其他考点多侧面、多角度考查,如:对联仿写,诗词仿写,运用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的仿写等都是近年考查的常见形式,如2009年山东卷第17题就是诗词仿写与修辞(比喻)的结合。变换句式通常设置一定语境,或从强调内容,或从增强文采,或从表达连贯等角度考查,有时也与选用句式配合命题。,3选材贴近实际。本考点的语言材料一般选自考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或社会生活。如:2008年江苏卷第5题选择“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由家长接送”的语言材料,2007年江苏卷第20题、广东卷第22题都以北京奥运会这种重大事件为素材,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本考点的从日常生活或重大事件选材特点。,4考查综合性强。本考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常常和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或其他考点联合考查,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诸多方面。例如:2008年辽宁卷、琼宁卷等在考查仿用句式的同时,也考查了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2009年安徽卷20题、全国20题就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5考查重点突出。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仿用句式是考查重点,其次是变换句式,选用句式很少单独命题。运用规定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是近年在高考中出现得比较多的一种仿用题型。一般涉及比喻、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格,其中涉及较多的是比喻、排比、比拟等。如:2008年高考中要求运用比喻仿写的有天津卷、辽宁卷、浙江卷等,要求运用排比仿写的有全国;2009年琼宁卷要求仿写的句子必须使用夸张、拟人、比喻修辞手法。“句式变换”重点涉及长句与短句、常式句与变式句、一般句与修辞句的变换或重组句子等。,一、选用句式选用句式,反映的是根据表意的需要(如强调重点的不同、语意深浅的不同等)或题目规定,选择恰当的句式。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句式的基本知识,以便恰当地选择句式。,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和生动,因此,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语义环境,并尽力使选用的句式与原句保持一致。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内容的准确性、文章的感染力、表达的清晰性等。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针对这些细微区别的。高考句式的选用题,通常是与句子的衔接、连贯结合在一起考查的。做选用句式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和句意理解结合起来如“用于制造供不应求的零件生产的原材料的生产可以改为优先完成的任务,军事工业总是占着优先的地位”一句十分费解,只有把全句的意思重新划分,再分别组成句,意思才能明白:有些零部件的生产供不应求。制造这种零部件的原材料生产可以改为优先完成的任务。在这些任务中,军事生产总是占着最优先的地位。,2要与具体语境结合起来句式的选用总是为了使表达规范、语意明确,这就必须考虑语意和表达的需求,因而要特别注意试题所提供的语境。3要和调整语序结合起来倘若一个句子附加成分太长,就容易遮蔽句子的主干,影响语言表达的清晰。例:我们班的外语经学校研究决定从9月6日开始分快慢两个班上课。,句中介词结构穿插在句内,影响表达的清晰。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语序的方法,把介词结构移到句外,作句首状语即可。上句可调整为:经学校研究决定,从9月6日开始,我们班的外语分快慢两个班上课。,选用句式的基本方法:审清题目要求,要弄清题目要求的是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以便思考时更有针对性。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供材料,如要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分析话题、句式;如要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选择适合要求的选项。(这种题一般为选择题),二、仿用句式句子仿写已经成为一个热点,是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形式;从句式角度看,主要有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形式,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以下五种。,1嵌入式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的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想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例:在下文标号的横线处续写句子。要求:a.续写的句子要符合文意,与下文衔接自然,文意贯通。b.处的句子要与它前面划横线的句式相同。c.句要从正反两方面对整段文字作总结。,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_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_综上所述,不难看出:_。此题从内容上看要与“纳谏”有关,句式上要求是假设句,而且是反例正设,是正例反设。又是一个对比句,可谓综合性强。,答案: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桓,兵败官渡呢?如果当初唐太宗不能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善纳人言者,昌(纳谏者,昌);拒纳人言者,亡(止谤者,亡)。,2重组式考查试题要求重组句子,重组题要正确把握句间关系,能够用一定话语使彼此衔接,尽量保留原意。例: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这是一道考查考生变换句式能力的试题。做这种题特别要注意分析原句的意义层次关系,从而理出合理的表达思路。,研读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句子的三个分句的关系,是从结果到原因。考题要求考生能够以“儒、道、佛”开头来表达原句的意思,就限定了三分句之间的排序关系:要从原因说到结果,即儒、道、佛对他的影响使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创作都充满了矛盾。由于考题要求以“儒、道、佛”开头,比起原句来,陈述对象发生了变化,因此,除了要正确把握三个分句之间的关系以外,还要能够用一定的话语使彼此衔接起来。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牢记保留原意这一点,譬如说将“思想比较复杂”,改,成“思想非常复杂”,将“儒、道、佛”开头改为“由于儒、道、佛”开头,就都是不对的。示例: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3命题式假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按照例句句式仿写。例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式,以“北京”开头,写两句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此题仿写的句子内容上与例句无关,只是句式要求一样。要求认真看清例句的句式特点:两个并列的比喻句。做题时要善于联想,做到比喻得当。示例:北京好比一颗心脏,它连接着亿万中华儿女跳动的血脉。北京如同一扇窗子,它能让世界了解改革开放的祖国。,4续写式根据例句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5开放式一是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所写句子的内容和形式隐含在答题者过去的阅读视野中。二是只提供例句的形式,不限定仿写的内容。总之,句子的仿写是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类型多样。仿写的整体思路应是:先看题干要求,再看语言材料即例句的内容,然后看句式或表现手法,最后下笔成文。,三、变换句式变换句式就是对仿写语句按要求换一种句式表达,目的在于增强语句的表达效果。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句式变换的方法。,1长句(单句)和短句(复句)的特点及变换长句和短句是相对而言的,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词语较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就是短句。长句和短句各有特点,表达效果也各有不同: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使条理贯通,气势畅达,适宜于政论性的文章和文学作品中描写自然景色和心理活动的内容;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适宜于叙述性的文章,尤其适宜于表现紧张的气氛、激越的情绪、坚定的语气等。,(1)长句变短句长句变短句,要认清长句的特点。长句的特点一般有三:一是修饰语(定语、状语)多,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2)短句变长句短句变长句的方法与长句变短句的方法相反,可先找出几个短句陈述的主要内容,找出其共有的部分作为句子的主干,然后把几个短语中的其他成分变为长句里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修饰成分;或把短句分别与中心语搭配的修饰成分合并在一起与中心词搭配。例如:,他们都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怀有远大的理想而又德才兼备,他们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伟大祖国。改为:他们都是怀有远大理想而又德才兼备,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伟大祖国的应届毕业的大学生。长句变短句或短句变长句时,应注意内容不能省略,不能改变,可以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不能有语病。,长句和短句的变换方法也适宜于单句和复句的变换。因为长句变短句就是让原来单句中的修饰成分变成一个或几个句子,这些句子与原来句子的主干部分组合在一起,也就成了一种复句的形式;反过来,短句变长句,也主要是把复句形式的几个句子组成结构复杂的单句。,2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选用在主谓句中,主语是施动者,即动作的发出者,这种句子是主动句;主语是受动者,即动作的接受者,这种句子是被动句。一个主谓句,既有施动者,又有受动者,可以按照表达的需要,或者选用主动句,或者选用被动句。下面情况常用被动句:为了强调被动者,而主动者不需要或不愿意或无从说出;为了使句式整齐;表示特定的感情。,3整句和散句的特点及变换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整句多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反复句,顶真句、回环句,也使用具有同一关系的复句。其修辞效果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句式长短不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其修辞效果是能使语句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避免单调呆板。,恰当地交错地使用整句和散句,可以收到生动活泼、挥洒自如而又节奏鲜明、气势磅礴的效果。要使散句变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做题时可对句子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其相似点,从而归类划一,使其变成对偶句、排比句或其他结构一致的句子。整句变散句的要求则与散句变整句的要求相反。,4语气不同的各种句式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不同语气的句子可以表达大致相同的意思,但表达效果不同。根据表达的需要,不同语气的句式可以变换。最常见的是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反问句比陈述句更肯定有力,往往既能强调,又能表达强烈的感情。例如下面的陈述句:一盏灯的微光也会给寒夜里的一些不眠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陈述句),其反问句:一盏灯的微光难道不会给寒夜里的一些失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吗?(反问句)陈述句变换为感叹句,语气较原先强烈。例如:他的心情十分激动。(陈述句)他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感叹句)祈使句变换为疑问句,一般来说,语气委婉、客气。例如:你把这本书送给我吧。(祈使句)你把这本书送给我好吗?(疑问句),5常式句和变式句的特点及变换常式句是指语序正常的句子。汉语中单句正常的语序一般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变式句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倒装或复句中的某些分句倒装的句子。(1)单句常见的变式句有主谓倒装句、状语提前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变式句强调的是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单句的常式句和变式句可以转换,例如:,你怎么了?(常式句)怎么了,你?(主谓倒装)我们昨天下午在礼堂举行了庆澳门回归文艺会演。(常式句)昨天下午,我们在礼堂举行了庆澳门回归文艺会演。(状语提前)他急匆匆地走进来了。(常式句)他走进来了,急匆匆地。(状语后置),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常式句)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定语后置),(2)复句的常式句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复句的变式句则是正句在前,偏句在后。例如:我因临时有点急事,不能和您一起去北京了。(常式句)我不能和您一起去北京了。因为我临时有点急事。(变式句),6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选用同一个意思,可以从正面去表达,也可以从反面去表达。从正面表达意思的,是肯定句;从反面去表达意思的,是否定句。正因为肯定句与否定句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所以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变换句式。双重否定是肯定语气,三重否定是否定语气。,7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的特点及变换经常出现在口语中的句式叫口语句式。它的特点是: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少用关联词语。它的修辞作用是通俗易懂,活泼自然。经常出现在书面语中的句式,叫书面语句式。它的特点是:多用长句,结构比较复杂,关联词用得较多,它的修辞作用是庄重典雅,严谨周密。,例试把下面这段书面语体的文字改为口头语体。三株名松都在这里。“卧龙松”与“抱塔松”同是偃仆的姿势,身躯奇伟,鳞甲苍然,有飞动之意。“九龙松”老干杈丫,如张牙舞爪一般。若在月光底下,森森然松影当更有可看。(朱自清潭柘寺戒坛寺),口头语体:这里有三棵松树,都很有名。这一棵叫“卧龙松”,那一棵叫“抱塔松”。它们的样子就像要倒下来,树身长得挺雄伟的,树皮是青色的。那棵叫“九龙松”的,老树干上有许多丫杈,张牙舞爪的,要是在月光下看的话,树影阴沉沉的,就更好看了。,四、修辞方法1比喻构成比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个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如“这栋房子就像是楼房”就不是比喻;二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看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应看它是否具备这两个条件,不能只看有没有比喻词。下面的几种情况,句中虽有比喻词,但却不是比喻:,同类事物相比较。例如:他长得很像他的母亲。表示猜度。例如:远远地看见一座椭圆形的建筑,像是体育馆。表示想象。例如: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仿佛一下子成了一位威武的戍关武士。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三者之间的区别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的是明喻和暗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的是借喻。明喻和暗喻的区别是:明喻的比喻词是“像”“仿佛”等,暗喻的比喻词是“是”“成了”“变成”等。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明喻)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的山水画。(暗喻)废除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需要一场暴风雨。(借喻。“暴风雨”比喻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三者中,暗喻又有如下变体:本体和喻体属并列关系。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例如:这里是花的海洋。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书籍人类的朋友。北京祖国的心脏。,“一部高高的挖土机,伸长着脖子,张大嘴巴,只要四五下就能吐满一车河沙。”这里把挖土机当做动物描写,赋予它动物的特征,而不是让它具有人的感情、动作,所以,我们不能将它和拟人混淆了。正确运用比拟,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3)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如:他酒没沾唇,脸就红了。夸张的作用:表明感情态度,引起读者共鸣;揭示事物本质,给人以启示;创造气氛,引人联想。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下面运用的夸张就不合理:,同志们,你们看,我们的力量大如天。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运用夸张要明确、显豁,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运用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5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法。对偶就上下联(出句、对句)在意义上的联系可分以下三种:(1)正对:上下联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内容上相互补充。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泰山不辞抔土故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可成其大。,(2)反对: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来说,意思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敌人害怕你静若悬剑,人民信赖你稳如磐石。(3)串对:上下联内容从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与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宽式对偶只具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即可。对偶的上下联,一般是两个句子,如以上各例;也有的是句子成分。如:,8反问(即反诘)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的修辞方法,叫反问。常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如: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这也不足为奇。那时候的水井差不多全是这样的,那些窝儿是为了掏井工人上下方便,这又说得上什么秘密呢?(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反问的作用: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1依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两个对象,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和比拟来表现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_,解析:仿写题,首先要分析例句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主旨及句间逻辑关系,例句以“我”与“我的祖国”为对象,运用比喻和比拟的手法表明了“我”与“我的祖国”相互依存的关系,表达了“我”对“我的祖国”的赞美和热爱。答案:我和我的学校,像小鸟和森林一座;森林是小鸟的家,小鸟是森林的歌唱者;每当森林在合唱时,小鸟是声音最嘹亮的一个。,2将下面3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抑扬美。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抑扬美和回环美。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回环美。,解析:句可以当做主干句,句中的“旧体诗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和句“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分别化为抑扬美和回环美的定语即可。答案: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的抑扬美和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的回环美。,一、选用句式1选用句式的原则(1)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注意排序照应,使语意连贯。(2)体现语意重点,使之适合语境中语意重点的需要。(3)保持感情、语气的一致,使之与语境的感情、语气协调一致。,2选用句式的方法(1)审清题目要求,要弄清题目要求的是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信息,以便思考时更有针对性。(2)认真阅读分析所给材料,体味语意,把握材料主旨,明确表述角度。(3)根据语境的需要选用适当的句式。语意表达的需要。如果要使表述角度一致,就要选用陈述主体一致的句子;如果要用对偶或排比的修辞手法,就要选用结构一致的句子。,情感表达的需要。如要抒发强烈的感情,就要选用感叹句、排比句等;如果要委婉地表达情感,可用双重否定句。语意连贯的需要。为使语意连贯,常选用话题一致、句式一致、前后呼应的句子。,二、仿用句式仿用句式题主要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具体来说,考查的知识主要包括修辞知识、语法知识等,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对语体和语境的体味、把握能力,遣词造句能力等。,1仿用句式的原则(1)修辞“依葫芦画瓢”仿写题基本上要求运用适当的修辞或句式。这正体现了2009年新课标考试大纲中“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要求,着重在“运用”上考查修辞,对促进考生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有很好的导向作用。,(2)结构“循规蹈矩”在仿造句子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修辞手法的高度统一,而且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仿造出来的句子一定要与提供的例句结构相同。(3)内容“前后兼顾”仿写时不仅要注意修辞,照应句式,还得注意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2仿用句式的方法(1)明确要求,把握中心明确要求,就是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目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示例。如果所给例句是一段话、一节诗,就要找出它的中心;如果是一组虽有联系但相互独立的句子,就要把握它们各自的主旨或整体所围绕的话题。,(2)对应已知,把握结构仿用句式的结构要求往往寓于已知条件即例句或上下文之中,考生必须明确所仿用的是复句还是单句。如果是复句,要弄清所属类型;如果是单句,要弄清语法结构。如果是对联,还应弄清句子中的短语类别、词性等。还要明确是整体仿写还是仿写某个分句或某个句子成分,所仿写的句子或短语在段落中、句子中处于什么位置,等等。,(3)着眼特征,把握修辞考纲指出了考生应掌握的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九种修辞格,仿用句式题常常要考到修辞。考生要抓住例句特征,认真辨析,弄清其修辞格。(4)品味语言,把握风格不同的语境往往体现出语言风格的差异性。考生只有认真品味已知语句,分析其风格特征,才能仿写出与例句语言风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浙江缙云县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招聘国有企业项目用工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一冶集团建安公司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危险因素安全培训课件
- 地质灾害滑坡课件
- 地球的内部构造
- 回忆我的母亲课件介绍
- 地球与地球仪课件
- 地板厂安全培训课件
- 危化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嘉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主播岗位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 老年综合评估各种表格
- 2025至2030中国牙科手机消耗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NBT 11551-2024 煤矿巷道TBM法施工及验收标准
- 口腔瓷贴面诊疗沟通指南
- 山东安全管理人员大考试题库
- 2025-2030冲牙器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70华诞主题班会课件
-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下)DB62T3055-2020
- 商品赠品协议书范本
- 工伤事故赔偿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