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捞砂工具的研制QC新-米立和.doc_第1页
新型捞砂工具的研制QC新-米立和.doc_第2页
新型捞砂工具的研制QC新-米立和.doc_第3页
新型捞砂工具的研制QC新-米立和.doc_第4页
新型捞砂工具的研制QC新-米立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 年度华北油田 QC 小组活动成果 新型捞砂工具的研制新型捞砂工具的研制 小组名称:维修班小组名称:维修班 QCQC 小组小组 发发 表表 人:人: 米立和米立和 单位名称:第四采油厂测试大队单位名称:第四采油厂测试大队 20152015 年年 2 2 月月 1313 日日 精品文档 。 2欢迎下载 目目 录录 概述概述.3 3 一、小组简介一、小组简介.4 4 二、选择课题二、选择课题.5 5 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7 7 四、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四、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7 7 五、制定对策五、制定对策.8 8 六、按对策表实施六、按对策表实施.1010 七、效果确认七、效果确认.1515 八、取得的效益八、取得的效益.1717 九、标准化九、标准化.1717 十、总结与自我评价十、总结与自我评价.1818 精品文档 。 3欢迎下载 概概 述述 我们大队主要负责全厂所有油、气、水井的各项测试任务,包括流压、静压、 油井恢复压力、泡沫段测试、水井压降、井径、校深、通井、取样、探砂面等。油 田进入后期开发,由于有些井因为层间矛盾,临井干扰,井龄过长等各种原因,油 水井出砂比较严重,出现生产层段和注水层段砂埋各种问题,导致油井产量降低, 水井注不进水,直接影响到我厂产量。为了更好了解井下出砂状况,制定合理工作 制度及采取防砂措施,我们四厂从 2010 年开展了注水井砂面监测,对重点井要求 每个月进行通井捞取砂样,进行砂面跟踪,重点对泉 42 断块、泉 241 断块等所属 一百多口注水井进行探砂面捞取砂样工作,因此在每个月下达通井任务时要求我们 捞取井底砂样,以方便了解井底情况。 在我们实际通井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捞不到砂样或捞取的砂样很少而不满足要 求的现象发生,班组人员只有再次下捞砂筒进行二次砂样捞取工作,这样在无形中 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如何保证安全准确的捞取足够的砂样,成为我们此次课 题研究的方向。 制图人:米立和 时间:2014 年 02 月 (图 1) 砂样砂样 不易不易 捞出捞出 精品文档 。 4欢迎下载 新型捞砂工具的研制新型捞砂工具的研制 一、小组简介一、小组简介 小组简介(表 1) 小组名称 维修班 QC 小组 成立时间 2014.1 课题名称新型捞砂工具的研制 课题类型创新型组 长米立和 活动日期2014.1 至 2014.12注册时间 2014.4 小组成员10 人注册编号 QC04.2012 活动频次2 次/月,出勤率 100%TQC 教育课时24 小时以上 制表人:吴亚波 时间:2014 年 02 月 小组成员情况(表 2 ) 序号姓名职务年龄性别职称文化程度分工 1 吴亚波组长 57 男技师中技技术管理 2 米立和副组长 42 男技师中技现场实验 3 赵梅庆组员 53 男工程师大专方案策划 4 申振宏组员 41 男工程师大本全面协调 5 王承方组员 42 男 助理 工程师 大专信息管理 6 司 彬组员 46 男技师大专外协管理 7 张 勇组员 44 男高级工中技信息分析 8 郑德伦组员 41 男技师中技现场实验 9 刘光威组员 43 男技师大专现场维护 10 郭小丽组员 41 女高级工大本资料整理 制表人:吴亚波 时间:2014 年 02 月 精品文档 。 5欢迎下载 小组成员中既有专业技术人员又有技能专家,既有技师又有操作员工,是一个 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小组,主要成员经过了 QC 专 业知识培训(图 2、3)。 二、选择课题二、选择课题 1 1、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1 1)捞砂样工作现状调查:)捞砂样工作现状调查: 我们四厂从 2010 年开展了注水井砂面监测,对重点井要求每个月进行通井 捞取砂样,进行砂面跟踪,重点对泉 42 断块、泉 241 断块等所属一百多口注水井 进行探砂面捞取砂样工作,因此在每个月下达通井任务时要求我们捞取井底砂样, 以方便了解井底情况。在我们实际通井工作中,经常出现捞不到砂样或捞取的砂样 量少,而不满足要求的现象发生,班组人员只有再次下捞砂筒进行二次砂样捞取工 作,这样在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员工工作量明显增大。(见表 3) 20102012 年取砂样重复统计表 (表 3) 小组成员职称(技能等级)饼分图 ( 图 2) 制图人:吴亚波 时间:2014 年 02 月 工程师 20% 助理 工程师 10% 高级技师 30% 技师 20% 高级工 20% 制图人:吴亚波 时间:2014 年 02 月 小组成员学历饼分图 ( 图 3 ) 大本 20% 大专 40% 技校 40% 精品文档 。 6欢迎下载 次数序号井号时间次数序号井号时间 21 泉 42-10 2010.429 安 41-15 2011.6 22 泉 241-3 2010.4210 京 820 2011.6 33 州 16-12 2010.5211 泉 42-19 2011.7 24 州 16-40 2010.6312 泉 42-37 2012.3 25 泉 241-9 2010.6213 安 421-5 2012.3 26 泉 241-55 2011.5214 泉 369 2012.4 27 京 726 2011.5215 桐 21-6 2012.4 28 京 813 2011.6216 桐 21-15 2012.4 制表人:米立和 时间:2014 年 02 月 (2 2)老式捞砂筒存在的弊端)老式捞砂筒存在的弊端 1)进砂孔靠近底部,装砂口袋的空间很小。 2)通孔是平行贯通的,这样在水流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对流,将砂样带走。 3)捞取砂样少,重复作业多。 4)重点井需要通井取砂样,进行砂面跟踪。 5)需要研制不易遇卡,储砂空间大,砂样不易流失的新型捞砂筒。 活动进程表(表 4) 题目新型捞砂工具的研制 PDAC 活动步骤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11 月12 月 选择课题 P 设定目标 精品文档 。 7欢迎下载 提出方案 确定最佳 制定对策 D 实施对策 取得效果 C 标准化 A 总结及今后打算 制表人:吴亚波 时间:2014 年 02 月 从上述现状情况分析,必须解决既能保证捞取砂样储存空间大,又能保证砂样 不易流失,而且在捞砂工具在注水井静水柱压力下,既没有遇卡现象,又能取全取 准砂样等问题。 2 2、解决问题的依据、解决问题的依据 (1)有可借鉴的工具; (2)有研制不同工具的实例; (3)有测试工作成功的经验; (4)有一支善于攻坚啃难的员工队伍; (5)有对仪器、工具故障分析处理能力。 精品文档 。 8欢迎下载 3 3、确定课题:确定课题: 根据分析,寻求一种成本低、效果好、拆卸方便的新型捞砂工具成为本小组努 力的方向,经过多次研究,确定课题名称为新型捞砂工具的研制。 三、设定目标三、设定目标 1、岗位员工操作方便,取出的砂样满足地质要求。 2、全新设计捞砂工具结构,改变捞砂方式,增大储砂空间,避免砂样流失, 防止遇卡事故,减少重复作业,达到取全足量砂样,拆装方便快捷的目的。 四、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四、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为了寻找问题的突破点,我们利用“头脑风暴法”,充分调动小组成员主动性, 提出各种方案,并进行汇总确定出四种方案。 方案一、用缩小进砂孔直径并加密进砂孔的方法制作捞砂工具; 方案二、用加长储砂空间增大进砂孔直径的方法制作捞砂工具; 方案三、利用飞机整流罩进气孔的设计原理,加工捞砂筒的进砂孔的方法制作; 方案四、利用飞机整流罩进气孔和军用匕首血槽的设计原理制作防卡式捞砂筒。 为体现广泛的民主性, 小组成员对四个方案评估打分,进行可行性分析(表 5) 可行性分析及评估可行性分析及评估(表 5) 精品文档 。 9欢迎下载 评评 估估 序号序号对策对策 可行性可行性 分析分析 组员组员 项目项目 吴吴 亚亚 波波 赵赵 梅梅 庆庆 王王 承承 方方 米米 立立 和和 郑郑 德德 伦伦 郑郑 侠侠 宝宝 综合综合 得分得分 是否是否 采用采用 1 1 用缩小进砂孔直径并错位 加密进砂孔的方法制作捞 砂筒; 费用不高易加工,进砂量 稍大,储砂空间小砂样不 易流失。 难易度 经济性 预计效果 维修量 71不采用 2 2 用加长储砂空间,增大进 砂孔直径的方法制作捞砂 筒; 费用不高,易加工,进砂 量大,储砂空间大,水流 冲击砂样易流失。 难易度 经济性 预计效果 维修量 76不采用 3 3 利用飞机整流罩进气孔的 设计原理,加工捞砂筒的 进砂孔的方法制作; 费用较高,不易加工,进 砂量大,储砂空间小,砂 样不 易流失,但易遇卡。 难易度 经济性 预计效果 维修量 92采用 4 4 利用飞机整流罩进气孔和 军用匕首血槽的设计原理 制作新型捞砂工具。 费用较高,不易加工,进 砂量大,储砂空间大,砂 样不易流失,不易遇卡。 难易度 经济性 预计效果 维修量 96采用 备注备注 5 分 3 分 1 分 制表人:吴亚波 时间:2014 年 03 月 确定可行性方案的研制顺序确定可行性方案的研制顺序 通过评估,有两种方案可用,为使方案达到预期效果,实施前,我们运用 PDPC 方法,绘制了“过程决策程序图”用以指导这次活动,见下图: 图 4 评估结果:综合得分 90 分以上为可用方案,方案三、四号为可用方案,方案 一、二号为不用方案。 五、制定对策五、制定对策 B3B3 Z 试验 成功 室内 试验 利用飞机整流 罩进气孔和军 用匕首血槽的 设计原理制作 新型捞砂筒 室内 试验 A3A2A1AO 利用飞机整 流罩进气孔 的设计原理, 加工捞砂筒 的进砂孔的 方法制作; 方案方案 设计设计 利用飞机整流 罩进气孔和军 用匕首血槽的 设计原理制作 新型捞砂工具 实验 效果 不好 B2B2B1B1 制图人:吴亚波制图人:吴亚波 时间:时间:20142014 年年 3 3 月月 8 8 日日 PDPCPDPC 图图 精品文档 。 10欢迎下载 1、针对以上关键突破点,小组成员进行认真、细致地讨论分析,研究出解决 问题的方案措施,并分工落实各自的任务,制定了如下对策表。 根据 “过程决策程序图”的要求,同时制定了两种方案的对策计划表,那种 方案达到预定目标,就告成功! 方案方案对策对策目标目标措施措施地点地点负责人负责人完成日期完成日期 第三第三 方案方案 利用飞机 整流罩进 气孔的设 计原理, 加工捞砂 筒的进砂 孔的方法 制作; 1、按飞机整 流罩进气孔的原理, 斜形加工捞砂筒的 进砂孔,避免水流 直接冲击砂样;2、 增大进砂孔进砂量; 3、储砂筒保证有足 量的砂样 4、拆装方便快捷, 1、将捞砂筒制作成上部为 301.5mm 内螺 纹用以连接加重杆中部外径 38mm 内径为 28mm 的空筒下部为椭圆锥形台全长为 180mm 的捞砂筒本体;2、在筒体圆周面上 呈 120等分角度上钻制三个,孔径为 10MM 的进砂孔;3、每个进砂孔与捞砂筒本 体呈自下而上倾斜 45 度角向里打的通孔, 减少上起时水流对砂样的冲刷作用、4、将 进砂通孔靠近上部,存砂腔的内径为 28mm,,长度 100mm 5、室内及现场试验。 本大队 维修班 与廊坊 加工厂 本队维 修班及 现场 吴亚波 吴亚波 郑德伦 2014 年 4 月 15 日-5 月 20 日 2014 年 5 月 20 日-6 月 10 日 制表人:吴亚波制表人:吴亚波 时间:时间:20142014 年年 3 3 月月 1010 日日 方案方案对策对策目标目标措施措施地点地点负责人负责人 完成日期完成日期 第四第四 方案方案 利用飞 机整流 罩进气 孔和军 用匕首 血槽的 设计原 理制作 新型捞 砂工具 1、按飞机整流罩进 气孔的原理,斜形 加工捞砂筒的进砂 孔,避免水流直接 冲击砂样;2、增大 进砂孔进砂量;3、 加长储砂筒长度保 证储砂筒有足量的 砂样。4、保证储砂 筒本体在静水柱压 力下没有遇卡现象 5、拆装方便快捷 1、将捞砂筒制作成上部 301.5mm 内螺纹 用以连接加重杆中部外 38mm 内径为 28mm 的空筒下部为椭圆锥形台全长为 180mm 的 捞砂筒本体;2、在筒体圆周面上呈 120 等分角度上钻制三个孔径为 10MM 的进砂孔; 3、每个进砂孔与捞砂筒本体呈自下而上倾 斜 45 度角向里打的通孔,减少上起时水流 对砂样的冲刷作用、4、将进砂通孔靠近上 部,存砂腔的内径为 28mm,,长度 100mm;5、采用军用匕首血槽的原理,设 计 3 个夹角为 45 度,槽深 4mm 、槽宽 2.5mm 的.防卡槽避免产生静水柱压力。 6、室内及现场试验 本大队维 修班与廊 坊加工厂 本大队维 修班及廊 坊加工厂 吴亚波 米立和 张勇 2014 年 6 月 20 日-7 月 10 日 2014 年 7 月 10 日-8 月 10 日 制表人:吴亚波制表人:吴亚波 时间:时间:20142014 年年 3 3 月月 1010 日日 六、按对策表实施六、按对策表实施 实施一、斜孔式捞砂筒的制作实施一、斜孔式捞砂筒的制作 第三方案的对策计划表第三方案的对策计划表 表表6 第四方案的对策计划表第四方案的对策计划表 表表7 精品文档 。 11欢迎下载 图图 5 5 为保证研制质量,小组通过讨论, 决定用两周时间,按第三方案对策表实施。 1 1、研制思路、研制思路 在我们实际通井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捞不到砂样或捞取的砂样很少而不满足要 求的现象发生,班组人员只有再次下捞砂筒进行二次砂样捞取工作,这样在无形中 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再次发生,我们仔细分析、查找各 种原因,由于注水井本身管柱数据,人工井底,注水量,压力等没有任何问题,因 此我们对捞砂筒的结构进行认真的研究,最终确定为捞砂筒的设计不合理。我们发 现进捞砂筒的进砂口比较大,而且是相互对称的,底堵内部深度不够,在高压水流 和仪器高速上起的过程中将底堵中捞取到的砂样冲刷出去,而导致捞取不到或捞取 很少的砂样。 新型捞砂筒的设计思路是设计一种取放方便的捞砂筒,让其具备砂样容易进、 存的住、冲不走,改变砂样容易冲刷出去的弊端,于是我们在飞机整流罩进气孔的 启 示下,借助飞机整流罩进气孔进气原理,按照第三方案对策计划表进行斜孔式捞砂 工具的研制。 研制过程研制过程 精品文档 。 12欢迎下载 图 6 制图人:米立和 时间:2014 年 04 月 于是我们按照功能要求和设计思路先加工斜孔式捞砂工具。 2、选材研制过程 1)选用 45 号优质碳素结构钢制作捞砂筒主体; 2)采用飞机整流罩进气孔的设计原理,加工捞砂筒的进砂孔,这样的好处是 水流无法,直接冲击砂样。 3)将进砂通孔靠近上部,增加口袋空间。 4)进砂孔与捞砂筒本体呈自下而上倾斜 45 度角向内打,孔径为 10mm 的通孔。 这样有效的减少对流的水流对砂样的冲洗作用。 5)3 个进砂孔在捞砂筒主体圆周面上呈 120等分; 研制思路研制思路 (图 7) 飞机整流罩进气孔的启示:飞机整流罩进气孔的启示: 精品文档 。 13欢迎下载 6)捞砂筒内存砂腔的内径为 28mm,长度 100mm。 图图 8 8 3 3、试验与验证:、试验与验证:斜孔式捞砂工具研制成功后进行了室内试验 验证结果 1)选用 45 号优质碳素结构钢制作捞砂筒主体耐磨性好; 2)采用飞机整流罩进气孔的设计原理,将进砂孔加工斜形进砂孔砂筒的,避 免了水流直接冲击砂样。 3)将进砂通孔靠近上部,增加了储砂空间,保证了取砂量。 4)与捞砂筒本体呈自下而上倾斜 45 度角向内打的斜孔,孔径为 10mm 的通孔。 有效的减少对流水流对砂样的冲洗,避免了捞取的砂样流失。 京 22-36 取砂样(图 9) 第三方案研制中, 小组成员按照制定的对 策计划表,研制成了斜 孔式捞砂工具。这是研 制成功的实物图。 室内实验,结果很好, 还需现场考察,通过在京 22- 36 取砂样现场试验,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取砂样工作变得 轻松简单,节省了时间,降低 了员工的工作量,提高了部分 工作效率, 精品文档 。 14欢迎下载 但是在京 726 井捞砂样过程中,发生仪器遇卡拔断事故。(图 10) 图 11 验证结果:未达目标,小组决定放弃,立刻投入第四 方案的研制。 实施二实施二 制图人:米立和 时间:2014 年 06 月 5 5、原、原 因因 分分 析:析: 捞砂样捞砂样 注水层注水层 遇遇 卡卡 因为没有返砂,捞 砂筒与球座,形成 锥面密封,产生静 水柱压力,钢丝拔 断,发生掉卡事故。 注水层注水层 钢丝拔断钢丝拔断 精品文档 。 15欢迎下载 1 1、按第四方案的对策表实施 小组通过讨论,决定用 20 天时间,按第四方案的对策计划表研制新型捞砂工具, 为保证研制质量,达到预期目的,对工具各组件的设计、最佳元素的确定、主要技 术指标,工艺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 1 1、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图12 图图 1313 3)采用分段加工方法,加工捞砂筒主体与底堵,便于砂样的取出和捞砂工具 的清洗及保养 2、可行性分析 1)选用 45 号优质碳素结构钢制作捞砂筒主体、接头与底堵,耐磨性能好; 2)采用飞机整流罩进气孔的设计原理,加工捞砂筒的进砂孔,这样的好处是 军用匕首的启示: 制图人:米立和 时间:2014 年 06 月 1)采用飞机整 流罩进气孔设 计斜孔式捞砂 筒主体: 2)采用军用匕首血 槽的设计原理,避免产生 静水柱压力。 防卡槽:3 个;槽深 4mm ;槽宽 2.5mm ; 夹角为 45。 精品文档 。 16欢迎下载 水流无法直接冲击砂样。 3)将进砂通孔靠近上部,可增大储砂空间。 4)进砂孔与捞砂筒本体呈自下而上倾斜 45 度角向内打,孔径为 10mm 的通孔。 这样有效的减少对流的水流对砂样的冲洗作用。 5)采用军用匕首血槽的设计原理,设计分流槽,可避免产生静水柱压力。 6)采用分段加工方法,加工捞砂筒主体与底堵,便于砂样的取出和捞砂工具 的清洗及保养。 3、最佳元素的确定 1)选材: a、上接头、捞砂筒主体、底堵选择 45 号钢制作; 2)组件设计: a、上接头底部为外螺纹,与捞砂筒上部内螺纹连接; b、捞砂筒上端入口为内螺纹与上接头连接,下端为内螺纹与底堵连接; 滑套连接;内呈上大下小的圆台斜面,底端入口处呈斜圆台引斜面; c、将进砂孔靠近上部加工,增加了储砂空间,保证了取砂量。 D、将进砂孔加工呈自下而上 45 度斜角斜形进砂孔,避免了水流直接冲击砂样。 E、底堵上端为外螺纹与捞砂筒连接,下端为椭圆形锥体,在锥体表面按 120 等分,开出 3 个槽深为 4mm、槽宽为 2.5mm、夹角为 45的分流槽; 上述各组件均为机加工 3)选材与制作结果分析: (1)各元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 a)45 号优质碳素钢弹韧性、塑性好,强度高,抗磨损; b)在捞砂筒上不加工进砂孔,可增大储砂空间; c)将进砂孔加工成自上而下呈 45斜角,可减少对流水流对砂样的冲击,减少砂 样的流失; d)在底堵下端锥体表面开出 3 个分流槽对静水柱压力可起到分流作用。 (2)直观分析 a)用 45 号优质碳素钢制作上接头、捞砂筒主体、底堵效果好; b)在捞砂筒主体加工斜形进砂孔;在底堵锥体表面加工分流槽不影响整体效果; c)这套工具全部采用螺纹连接,拆装方便快捷。 精品文档 。 17欢迎下载 (3)综合评定 通过分析,按最佳元素进行研制,工具的整体效能会有很大提高 4、总体设计: 整套工具由接头、带斜形进砂孔的捞砂筒主体、带分流槽的底堵三部分组成分。 5、主要技术指标 主体外径 38mm;内径 28mm, 存砂腔长度为 100mm;进砂孔孔径为 10mm 进砂孔斜度为 45,呈 120等分;分流槽深 4mm、槽宽 2.5mm、夹角为 45接头 长 70mm 底堵长 80mm,捞砂筒主体长 150mm、工具总长 300mm。 6、工艺结构设计制作 针对确定的技术指标,设计相应的工艺结构 1)此工具必须是可拆装组合; 2)工具各组件为螺纹连接; 3)主体工作筒内加工成斜圆台状,底堵底端为椭圆形锥体 ; 7 7、工具安装使用方法、工具安装使用方法 上接头上接头捞砂筒主体捞砂筒主体 底堵底堵 工具整体图片工具整体图片 工具组件示意图工具组件示意图 图 15 防卡分流槽防卡分流槽 捞砂筒底堵捞砂筒底堵 储砂空间储砂空间 45斜形进砂孔斜形进砂孔 捞砂筒主体捞砂筒主体 加重杆杆及接头加重杆杆及接头 绳帽头绳帽头 工艺结构示意图工艺结构示意图 图 14 精品文档 。 18欢迎下载 图图 1616 8 8、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图图 1717 9、试验与验证 工具研制完毕后,室内进行验证, 1、 上接头上部接加重杆 与绳帽头,下部接捞砂筒 主体; 2、捞砂筒上部接上接头, 下部接底堵; 3、各组件紧固后即可下 井工作。 4、取砂样时,卸掉底堵 和上接头,即可取出砂样。 主主 要要 是是 利利 用用 飞飞 机机 整整 流流 罩罩 气气 流流 孔孔 与与 军军 用用 匕匕 首首 血血 槽槽 的的 设设 计计 原原 理理 制制 作作 而而 成成 新新 型型 捞捞 砂砂 工工 具:具: 当当 砂砂 样样 通通 过过 自自 下下 而而 上上 的的 4 5 斜斜 形形 进进 砂砂 孔孔 进进 入入 捞捞 砂砂 筒筒 后后 避避 免免 了了 上上 起起 水水 流流 对对 砂砂 样样 的的 冲冲 击击 作作 用;用; 而而 捞捞 砂砂 筒筒 下下 到到 球球 座,座, 形形 成成 锥锥 面面 密密 封封 时,时, 底底 部部 分分 流流 槽槽 对对 静静 水水 柱柱 压压 力力 产产 生生 分分 流流 作作 用,用, 是是 捞捞 砂砂 筒筒 轻轻 松松 上上 起,起, 避避 免免 遇遇 卡卡 拔拔 断断 事事 故故 发发 生生 精品文档 。 19欢迎下载 1、当砂样通过自下而上的 45斜形进砂孔进入捞砂筒后避免了上起水流对砂样的 冲击作用,效果很好; 2、当捞砂筒下到球座,形成锥面密封时,底部分流槽对静水柱压力产生分流作用, 是捞砂筒轻松上起,避免了遇卡拔断事故发生; 3、此捞砂筒储砂空间大,存砂量多,效果很好; 实验证明此捞砂筒储砂空间大、防卡和捞砂效果很好。 室内试验非常成功,现场使用还需考察,小组在泉 44-20、安 22-2 等井进行了 现场验证。 (图 18) 现场验证,此工具捞砂和防卡效果很好。(图 18) 根据室内和现场试验情况,绘制了新型捞砂工具的技术指标表: 新型捞砂工具技术指标表 (表 8 ) 七、效果确认七、效果确认 名称 选用 材料 表面调 质处理 热处理硬度 抗拉 强度 耐磨 性能 使用 方式 使用 次数 使用 时间 新型捞 砂工具 45优质 碳素钢 表面磷 化处理 蓝火、 油水介 质处理 HRC50 正常 25MPa 较好 螺纹 连接 多长 制表人:吴亚波时间: 2014年11月18日 制图人:米立和 时间:2014 年 10 月 精品文档 。 20欢迎下载 为检查此工具使用性能,小组召开专门会议,并将有关人员请到现场,对此工 具进行验证: 1 1、与目标值对比、与目标值对比 (图 19) 通过对工具预定目标对比确认,使用性能很好,并绘制了先后研制的两种工具 使用性能指标对比表。 两种捞砂工具使用性能指标对比表 (表 9) 使用效果确认 制图人:米立和 时间:2014 年 11 月 类型 捞砂 空间 可靠 性 可操 作性 安全 程度 防卡 性能 抗冲 击性 互换 性 斜孔式捞 砂工具 大较低 拆装不 便 较低差高差 新型捞砂 工具 大较高 拆装方 便 较高好高好 精品文档 。 21欢迎下载 确认确认, ,一:一:图 20 是此工具在牛东 2 井的应用,6 千多米的井深,原本 4 个多小 时的工作任务,使用该工具 2 个小时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 确认二:确认二:图 21 是此工具在务 28-3 的使用,准确取出井口堵塞物的样品(水 化物),使地质人员的理论判断得到证实,为该井顺利投产提供了依据。 图图 2222 确认三:确认三:通过在实际应用证明,储砂空间大,捞砂量是以前的 3-5 倍 减少了重复作业。 通过对工具预定目标的对比确认,使用效果很好,绘制了先后研制的两种工具使用 效果对比表(表 10)。 两种捞砂工具使用效果对比表 (表 10) 日期名称 单个使 用次数 重复作 业次数 捞砂 量 下放 速度 拆装 组合 维护 保养 操作 使用 效果 图图 2020 图图 2121 精品文档 。 22欢迎下载 2014 年 斜孔式 捞砂工 具 少多少块 可拆 装 方便方便较好 2014 年 新型捞 砂工具 多少多快 可拆 装 方便方便很好 制表人:吴亚波 时间:2014 年 11 月 8 日 根据工具使用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1、分段设计加工捞砂筒主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改变直孔进砂方式,设计斜形进砂孔,避免了砂样流失; 3、加长了捞砂筒主体,存砂腔内径为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