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多媒体》PPT课件_第1页
《化工原理多媒体》PPT课件_第2页
《化工原理多媒体》PPT课件_第3页
《化工原理多媒体》PPT课件_第4页
《化工原理多媒体》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原理多媒体课件,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第5章干燥,概述5.1湿空气的性质及湿焓图5.2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5.3固体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5.4干燥设备,上一页,下一页,概述,1固体物料的除湿方法机械除湿:沉降、过滤、离心分离、吸附等干燥:利用热能使湿物料中的湿分汽化2干燥分类常压干燥、真空干燥连续干燥、间歇干燥传导干燥、对流干燥、辐射干燥、介电加热干燥3本章内容湿空气除去湿物料中的水分的对流干燥过程及设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湿空气的性质及湿焓图,511湿空气的性质512湿空气的H-I图,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1湿空气的性质,1湿度H饱和湿度,上一页,下一页,2相对湿度百分数3比体积(湿比容),上一页,下一页,4比热容,上一页,下一页,6焓,上一页,下一页,例51若常压下某湿空气的湿度为20C、湿度为0.014673kg/kg绝干气,试求:(1)相对湿度;(2)比容;(3)比热容;(4)焓。50C时上述各项。解:(1)(2),上一页,下一页,(3)(4),上一页,下一页,(1)(2)(3)不变(4),上一页,下一页,6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上一页,下一页,7绝热饱和冷却温度,上一页,下一页,8露点水蒸气空气系统不饱和空气饱和空气,上一页,下一页,例52常压下湿空气的温度为30C、湿度为0.02403kg/kg绝干气,试计算湿空气的各种性质,即:(1)分压;(2)露点;(3)绝热饱和温度;(4)湿球温度。解:(1)(2)附录十,td=27.5C,上一页,下一页,(3)(4),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1.2湿空气的H-I图,1湿焓图的结构横坐标:湿度纵坐标:温度,焓(斜线),水气分压(右)等湿线,等温线,等焓线,等相对湿度线1)等湿线平行于纵轴(垂直于横轴)2)等焓线平行于斜轴,上一页,下一页,3)等干球温度线群4)等相对湿度线5)蒸汽分压线,上一页,下一页,2湿焓图的应用,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例53在H-I图中确定例51中20C及50C时的(1)及(4)两项。解:(1)相对湿度(2)焓,上一页,下一页,例54在H-I图上确定例52的湿空气状态点以及有关参数。解:(1)分压;(2)露点;(3)绝热饱和温度,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5.2.1湿物料的性质5.2.2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5.2.3干燥系统的热量衡算5.2.4空气通过干燥器时的状态变化,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1湿物料中含水量的表示方法,1湿基含水量2干基含水量,上一页,下一页,3湿物料的比热容4湿物料的焓,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2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目的确定水分蒸发量,空气消耗量,干燥产品流量,上一页,下一页,1水分蒸发量2空气消耗量,上一页,下一页,3干燥产品流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3干燥系统的热量衡算,目的预热器消耗热量,干燥器补充热量,干燥过程消耗总热量,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1热量衡算的基本方程1)预热器消耗的热量2)干燥器补充的热量,上一页,下一页,3)干燥系统消耗的总热量分析加热空气加热并汽化水分,上一页,下一页,加热湿物料热损失忽略空气中水汽进出干燥系统的焓的变化忽略湿物料中水分带入干燥系统的焓,上一页,下一页,2干燥系统的热效率,上一页,下一页,例55常压下以温度为20C、相对湿度为60的新鲜空气为介质,干燥某种湿物料。空气在预热器中被加热到90C后送入干燥器,离开时的温度为45C、湿度为0.022kg/kg绝干气。每小时有1100kg温度为20C、湿基含水量为3的湿物料送入干燥器,物料离开干燥器时温度升到60C、湿基含水量降到0.2%。湿物料的平均比热容为3.28kJ/(kg绝干料.C)。忽略预热器的热损失,干燥器的热损失速率为1.2kW。试求:(1)水分蒸发量;(2)新鲜空气消耗量;(3)若风机装在预热器的新鲜空气入口处,求风机的风量;(4)预热器消耗的热量;(5)干燥系统消耗的热量;(6)向干燥器补充的热量;(7)干燥系统的热效率。,上一页,下一页,解:(1)水分蒸发量,上一页,下一页,(2)新鲜空气消耗量,上一页,下一页,(3)风机的风量(4)预热器中消耗的热量,上一页,下一页,(5)干燥系统消耗的总热量,上一页,下一页,(6)向干燥器补充的热量(7)干燥系统的热效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2.4空气通过干燥器时的状态变化,1等焓干燥过程不向干燥器中补充热量忽略热损失物料进出干燥器的焓相等,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2非等焓干燥过程1)焓值减小(BC1)2)焓值增加(BC2)3)等温过程(BC3),上一页,下一页,例56在常压连续逆流干燥器中将某种物料自湿基含水量50干燥至6。采用废气循环操作,即由干燥器出来的一部分废气和新鲜空气相混合,混合气经预热器加热到必要的温度后再送入干燥器。循环比(废气中绝干空气质量和混合气中绝干空气质量之比)为0.8。设空气在干燥器中经历等焓增湿过程。已知新鲜空气的状态为t0=25C、H0=0.005kg/kg绝干气,废气的状态为t2=38C、H2=0.034kg/kg绝干气。试求每小时干燥1000kg湿物料所需的新鲜空气量及预热器的传热量。设预热器的热损失可忽略。,上一页,下一页,解:,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例57采用常压气流干燥器干燥某种湿物料。在干燥器内,湿空气以一定的速度吹送物料同时并对物料进行干燥。已知的操作条件均标注于本例附图1中。试求:(1)新鲜空气消耗量(2)单位时间内预热器消耗的热量,忽略预热器的热损失(3)干燥器的热效率解:(1)新鲜空气消耗量,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解析法:H2,L,I2焓衡算,上一页,下一页,焓定义物料衡算,上一页,下一页,图解法:操作线(焓与湿度的关系)焓衡算和物料衡算,上一页,下一页,(2)预热器消耗的热量(3)干燥系统的热效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固体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5.3.1物料中的水分5.3.2干燥时间的计算,下一页,上一页,返回,5.3.1物料中的水分,1平衡水分及自由水分平衡水分:与一定状态的空气接触,达到平衡时湿物料的含水量,kg水分/kg绝干料;平衡水分与物料种类、空气状态有关;平衡水分是湿物料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干燥的极限;平衡水分与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曲线称为相平衡曲线自由水分:超过平衡水分的那部分水分,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2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结合水分:物料细胞壁内及毛细管中的水分,其蒸汽压低于纯水的饱和蒸汽压,在干燥中较难除去。其数值为与100的空气呈平衡的物料含水量,由相平衡曲线外推求出非结合水分:与物料呈机械结合的水分,其蒸汽压等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干燥中极易除去结合水与非结合水只与物料本身特性有关,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3.2干燥时间的计算,1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的计算恒定干燥条件空气的流速、温度、湿度、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都不变变动干燥条件空气的温度下降、湿度增高1)干燥实验和干燥曲线干燥实验间歇干燥,用大量湿空气干燥少量湿物料干燥曲线物料含水量与干燥时间关系物料温度与干燥时间关系,上一页,下一页,AB段:预热段;BC段:恒速段;CDE段:降速段,上一页,下一页,2)干燥速率曲线单位时间、单位干燥面积上汽化的水分量,上一页,下一页,(1)恒速干燥阶段(表面汽化控制阶段)物料表面润湿,汽化的是表面水,与纯水相同湿物料内部水分向表面传递速率大于表面水分汽化速率干燥速率取决于表面水分的气化速率,即取决于干燥条件,上一页,下一页,(2)降速干燥阶段(物料内部迁移控制阶段)CD段:物料表面出现干区,汽化的是表面水和内部水DE段:物料表面全部为干区,汽化的是内部水干燥速率取决于内部水分的扩散速率,即取决于物料的结构、形状与尺寸,与干燥条件关系不大干燥曲线形状与物料内部结构有关3)临界含水量由恒速段转入降速段的物料含水量大,较早进入降速段,干燥时间长影响因素:物料特性,干燥介质性质由实验确定,可查阅手册,上一页,下一页,4)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的计算(1)恒速阶段,上一页,下一页,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空气平行流过静止物料层的表面空气垂直流过静止物料层表面气体与运动着的颗粒间的传热,上一页,下一页,例58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测得某物料的干燥速率曲线如图513所示。若将该物料自初始含水量X1=0.38kg/kg绝干料干燥至X2=0.25kg/kg绝干料。已知单位干燥面积的绝干物料量G/S=21.5kg/kg绝干料。试估算干燥时间。解:,上一页,下一页,例59某种颗粒物料放在长宽各为0.5m的浅盘里进行干燥。平均温度为65C、湿度为0.02kg/kg绝干气的常压空气以4m/s的速度平行吹过湿物料表面,设盘的底部及四周绝热良好。试求恒速干燥阶段中每小时汽化的水分量。解:,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2)降速阶段U与X呈线性关系,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U与X呈非线性关系图解积分或数值积分例510在恒定条件下进行干燥实验,经整理后获得的X-U关系列于本例附表1中。若将物料由X1=0.38kg/kg绝干料干燥至X2=0.04kg/kg绝干料。试求所需的干燥时间。已知每kg绝干料提供0.0541m2干燥面积。,上一页,下一页,2变动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的计算,上一页,下一页,返回,5.4干燥设备,5.4.1干燥器的主要类型5.4.2干燥器的设计,下一页,上一页,返回,5.4.1干燥器的主要类型,要求保证质量,干燥速率快,时间短,操作控制方便等分类,上一页,下一页,1箱式干燥器(盘式干燥器),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2带式干燥器适用于干燥颗粒状、块状、纤维状物料对堆积厚度、密度有要求热效率较低,上一页,下一页,3气流干燥器,上一页,下一页,干燥速率快,停留时间短,适用于热敏性、易氧化物料不适宜干燥易粉碎的物料除尘要求高,流动阻力大干燥管长度高,对厂房有要求,上一页,下一页,4沸腾床干燥器,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传热传质速率高结构简单,造价低,活动部件少,操作维修方便适用于处理粒径为30m6mm的粉粒状物料停留时间可调,流动阻力小干燥要求高或干燥时间长,可采用多层沸腾床干燥器,上一页,下一页,5转筒干燥器,上一页,下一页,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能力大,流动阻力小,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均匀对物料的适应性强设备笨重,金属耗量多热效率低,上一页,下一页,6喷雾干燥器,上一页,下一页,干燥时间短,适用于热敏性物料可控制或调节产品指标流程短粘壁现象,体积传质系数小,对气体分离要求高,上一页,下一页,7滚筒干燥器热效率高动力消耗小干燥强度大停留时间短操作简单结构复杂,传热面小产品含水量高,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8干燥器的选型及发展方向1)干燥器的选型被干燥物料的性质对干燥产品的要求物料的干燥速率曲线与物料的临界含水量回收问题干燥热源干燥器的占地面积2)干燥器的发展方向大型化提高效率、节约能源,上一页,下一页,5.4.2干燥器的设计,设计方法目的:确定设备尺寸种类繁多,没有统一计算模式步骤:选定干燥器型式选择干燥条件,流动方式计算空气消耗量,干燥装置耗热量计算干燥器尺寸(直径、长度),上一页,下一页,1干燥操作条件的确定1)干燥介质的选择热源:饱和水蒸气,燃料,电能干燥介质:空气,惰性气体,烟道气,过热蒸汽2)流动方式的选择并流:物料含水量高,后期不耐高温逆流:物料含水量高,后期耐高温,产品含水量低错流:物料含水量高或低,快速干燥,耐高温3)干燥介质进入干燥器时的温度物料允许的最高温度以下,上一页,下一页,4)干燥介质离开干燥器时的相对湿度和温度由经济指标确定温度高于物料出口温度1030C,或高于入口气体绝热饱和温度2050C5)物料离开干燥器时的温度主要与临界含水量和降速段的传质系数有关,上一页,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2气流干燥器的简化设计1)干燥管的直径(1)XC不高,X2不低,ug=10-25m/s(2)最大u0的二倍,或比u0大3m/s(3)XC较高,X2很低,加速段20-40m/s,等速段比u0大3m/s,上一页,下一页,2)干燥管的高度(1),上一页,下一页,(2)(3),上一页,下一页,(4)空气水系统由549计算对流传热系数,上一页,下一页,例511试设计一气流干燥器以干燥某种颗粒状物料,基本数据为:(1)每小时干燥180kg初始湿物料(2)进干燥器的温度t1=90C湿度H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