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钳操作工第一部分_第1页
电钳操作工第一部分_第2页
电钳操作工第一部分_第3页
电钳操作工第一部分_第4页
电钳操作工第一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向战斗在煤炭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培训中心-,矿井供电系统及采区供电安全,一.矿井供电系统:1.矿井供电的要求:1)供电可靠:例如:年产六万吨以上的必须设双回路电源。2)供电安全性好:例如:井下必须坚持使用五项保护和两相闭锁。3)供电质量好:例如:电压波动范围5Ue,频率0.5HZ。,矿井供电系统及采区供电安全,本章主要内容:一、矿井供电系统。二、采区供电安全。三、杂散电流的产生和防治。四、“三专”、“两闭锁”的使用。,一.矿井供电系统:,2.矿井供电压的等级:(规程)1)高压不超过10000V.例如:6000V3300V.2)低压不超过1200V.例如:1140V660V380V3)直流架线电压不超过600V例如:550V250V4)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设备不超过127V。5)远距离控制线路不超过36V。,一.矿井供电系统:,3.用电负荷得分类:1)一级用户:凡停电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及重大损失的。必须采用双回路。供电。例如:主通风机.提升机.排水泵.中央变电所.矿医院等。.2)二级用户:凡停电造成产量下降及较大经济损失的。应采用双回路及专用线路供电。例如空气压缩机、采区变电所、矿机厂等。3)三级用户:凡停电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重大损失,只会给人们带来不便。一般只设一路供电线路。例如:学校、宿舍区照明等。.,4.供电系统分类,.1)系统:地方变电所(双35KV)矿井地面变电所(双6KV)井下中央变电所(6KV)采区变电所(1140V660V)工作面配电采掘设备.(移动变电站可有采区变电站6KV直接供给).2)向井下供电的方式:(1)三级供电方式:大型,深井.(2)二级供电方式:小型,浅井.,4.供电系统分类,4.供电系统分类,二.变压器的供电方式,1.变压器中性点直接地供电方式:例如:地面上使用的三相四线制.井下使用的危害有:1)人体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大:660V时380mA2)一相接地时,形成单相短路。,二.变压器的供电方式,2.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方式:.1)如图设电网电压为660V,人电阻为1000欧.其它二相对地电阻为35千欧,(对地电容电缆1000米以内忽略)则通过人体的电流为:.Ir3U相/3Rr+r=3380/31000+35000=30mA.有接地保护时IrIaRRr+R.3321000+20.065mA,二.变压器的供电方式,2.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方式.应注意:(1)电缆长时,容性电流不能忽略,可以用感性元件进行补偿。(2)规程规定: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和井下.运行中变压器中性点禁止接地。3.中性点采用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可以补偿容性电流,减少漏电电流。,三.采区供电系统,.1综采工作面的供电系统:P59图36.2.掘进工作面的供电系统:P60图37,三.采区供电系统,.3.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供电的要求:.1)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2)对井下各水平中央变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线路,不得少于两路。3).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严禁由地面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4)经由地面架空线路引入井下供电线路,必须在入井处装设避雷装置,架空管路在井口附近必须不少于两处接地,通讯线路在入井处应装设熔断器和避雷器。5)井下低压配电系统同时存在两种电压以上电压时,应明显的标出其电压额定值。6)矿井必须配有井上井下配电系统图,平面辐射示意图等。7)电器设备不应超过额定值运行。8)防爆设备入井前,应检查两证一标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后,方可入井。,四.安全用电制度,.1.用电安全作业制度:.1)工作票制度:其内容包括:工作地点、内容、起止时间、负责人(监护人)、许可人、工作人员的名单、注意事项、安全措施等。并切用钢笔或油笔签发一式两份。.2)高压操作工作许可制度:例如:地面变所进线及电器设备.必须有系统主管部门批准。地面及井下高压设备,必须有矿生产主管部门批准等。.3)高压倒闸、实验操作票制度: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坚持填写.操作票制度和倒闸顺序制度。4)工作监护制度:倒闸操作和检修时,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四.安全用电制度,1.用电安全作业制度.5)停送电制度:必须严格遵守停电、验电、放电、装设接地线、设置栅拦和悬挂警示牌等,严禁带电作业,坚持谁停电谁送电制度。6)严禁约时停、送电或发信号停、送电等。7)严禁带电搬迁电气设备。.8)井下检查瓦斯在1以下时,才允许对电气设备实验、放电或移动电气设备。,2、井下用电十不准制度:1)不准带电检修电气设备。2)不准甩掉无压释放器、过流保护装置。3)不准甩掉漏电继电器,煤保、信保装置和局部通风机风电、瓦斯电闭锁。4)不准明火操作,明火打点、明火放炮。5)不准用铜、铝、铁等代替保险丝。6)停风停电的采掘工作面,未检查瓦斯,不准送电。7)有故障的线路不准强行送电。8)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失灵后,不准送电。9)失爆电器、失爆设备,不准使用。10)不准再井下拆卸矿灯。,3、井下供电应坚持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的具体内容:1)三无: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线接头。2)四有:有过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丝和弹簧垫圈,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3)两齐: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4)三全: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5)三坚持: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装置,坚持使用风电和瓦斯电闭锁。,4、绝缘材料的等级及允许温度:,五.触电及防止措施,.1.触电对人体的伤害:1)电击:触电后通过人体内部器官,最危的是左手到右脚的脚新的路径。2)电伤:强电流瞬间通过人体某一局部或电弧烧伤人体等。2.触电对人体的危害与哪些因素有关:1)流经人体的电流的大小或电压的高低。2)人体自身的电阻的大小。3)触电时间的长短和本身的体能有关。4)与电流通过的路经有关。5)与电流的种类和频率有关(5060HZ最危险),五.触电及防止措施,3.触电的防止触电防止措施:1)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2)操作井下电气设备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P68例如:操作高压时,人员必须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3)防止人员触及带电体或接近带电体。例如设栅栏、警示牌、规定高度等。4.)对人员经常接触的电气设备采用降压措施。例如:手持不高于127V,控制回路不高于36V等。4.井下防止触电注意事项:P69705.规程规定:安全电压:36V以下,安全电流:30mAS,人体电阻:1000欧,六.杂散电流及防治,.1.杂散电流:即:不按指定路线回流的电流。.2.杂散电流得分类:1)直流杂散电流2)交流杂散电流.3.杂散电流的危害:1)易引起电雷管提前引爆。2)易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3)易腐蚀金属管路、铠装电缆,发生电气事故。.4)易使漏电保护发误动作。,六.杂散电流及防治,.4.直流杂散电流的防治:(直流电机车线路)1)增大轨道与大地的接触电阻。2)减少轨道接头的电阻。.3)缩短供电半径,增设变流所。4)增设两道轨道绝缘点。.5)两轨道每隔50米焊接一次。6)架空线悬挂点处至少设置两处绝缘。.5.交流杂散电流的防治:.1)提高交流电网的绝缘水平。.2)采用屏蔽电缆。,七.三专两闭锁,1.三专内容: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2.三专的作用:保证供电的连续和可靠性。,七.三专两闭锁,七.三专两闭锁,.3风电闭锁:用两台开关进行连锁控制,其中一台接通风机,另一台接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实现先送风后送电,风机停转时,工作面电源也同时被切断。.4风电闭锁的作用:保证先吹风当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再开动掘进电气设备,局扇停转时动力停电,防止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事故。,七.三专两闭锁,5.瓦斯电闭锁:由瓦斯探头、监控系统、断电仪和高压开关组成闭锁装置。.当探头测得瓦斯含量达到1.5时,分站工作K1闭合接通断电仪K2闭合接通高压开关内的TQ线圈,切断工作面电源闭锁。1时只报警。.6.瓦斯断电仪的作用:喷瓦斯出量大时,由监控系统对工作面电源进行闭锁,1报警,1.5时立即切断动力电源,防止电火花和机械火花引起瓦斯煤尘.爆炸。,八.KSGJY型综掘专用移动变电站,1.局部通风机的开通条件(1C回路通).1)工作面、回风流的瓦斯不超限(1、1.5)2)JJKB30检漏和综保ABD正常运行,开点闭合。3)进风瓦斯不超限0.5断电仪带动SJ1延时闭合。4)按下QA1按钮1C线圈有电1C开点自保。5)只有T1超限、JJKB30检漏、ABD综保其保护作用和按下TA1停止按钮时,局扇才断电。,八.KSGJY型综掘专用移动变电站,八.KSGJY型综掘专用移动变电站,2.掘进工作面电源开通条件(2C回路通)1)1C通风机正常工作带动SJ2延时闭合。2)工作面、回风巷的瓦斯不超高(1、1.5)3)JJKB30检漏和综保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