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的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的调查报告 (2011级教育硕士研究生班 何志静)摘要: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财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心理 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复杂又美伦美奂的社会,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方面,他们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又未能完全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能力的不足使他们的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他们受社会的影响很大,难免在消费上存在一些非理性的,不切实际的行为。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了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财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一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1 基本生活学习消费基本生活费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经济支出,大致上包括餐饮支出和日常生活用品支出等。此项费用是在校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支出,用以维持和保证正常生活。学习费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学习方面的费用支出,比如购买书籍、音像物品等费用的支出。此项费用的支出主要用于在校大学生课余之外知识的补充,同时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支出。了解学生的基本生活学习费在每月总费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有助于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生活消费心里特征以及探讨其消费结构是否合理,进而能反映在校大学生世界观的发展状况。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是重中之重,按照石家庄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本市人张力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位。在我市高校就读的张力,买衣物的钱都由父母出,每个月还有600元的生活费用,这在同寝室的同学中算是多的了。张力自我总结, “以前吃住在家里,每顿都能吃到可口的爱吃的菜。但现在,食堂的菜不合口味,我经常外面吃。”事实上,她考虑过花费的问题,尽量挑既合口味又便宜的吃了。“一顿盖浇饭得五六块钱,我每天早上吃豆浆包子、中午晚上吃盖浇饭,一天也要十几元钱。一个月下来,就要将近500元了。再买些水果、牛奶、零食, 600元钱刚够我吃的。”相对于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而言,张力属于生活比较富裕的。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生活费基本在500元左右。这其中涵盖了饮食费用、衣物费用和正常的学习资料费用。2休闲娱乐时尚消费休闲娱乐费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于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费用支出,包括上网、购买时尚用品、通讯旅游等费用的支出。20岁左右的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他们最突出的时尚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8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随着大学生课程安排较松,闲暇时间较多的实际情况,外出的旅游费用也成了他们消费的一部分。很多学生选择在双休日到附近的景点参观游玩,虽然花费数目不是很多,大部分集中在50元以下,但是总体算来,也提升了他们生活消费的数额。3 额外交际消费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大学生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人情交际费大致包括班级聚餐、购买生日礼物、同学聚会、恋爱消费等方面的支出。此项费用的支出主要是在校大学生课余生活中的额外支出,在大学生的生活开支中占了一定的比重。根据调查,92%的人每个月在同学聚餐以及赠送礼物上有花费,费用约占月生活费的10%左右。从具体花费额度的分布上看,75%花费在30元50元,16%花费在30元以下,仅9%花费在50元以上。这说明,人际交往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碍于资金限制,这方面的支出额度仍然比较少。此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二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中存在趋同心理和攀比心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于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往往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消费行为,多数同学在消费过程中“从众”性较强,这就是大学生消费时的“趋同心理”。趋同心理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哪怕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会随大流购买,以保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趋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发展成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许多大学生就是以拥有各类名牌作为炫耀的资本。在中国,一向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孩子考上大学了,要钱给钱,要物买物,这很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还有一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也无法正确的指导自己的孩子。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但是,高校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尚未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也不够。三 大学生培养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1强化储蓄观念,培养和加强财商 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根据调查,37%的在校大学生对消费支出有计划,其中只有11%“略有剩余”;5%对消费支出没有计划;剩下的38%对消费支出有计划,但很少坚持下来,原因是需要支出的地方太多,难以完成。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缺乏理财能力。对此,有专家指出,这是因为成长环境的不一样,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需求、行动方式较之十几年前,已经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下,学习上受到强化训练,其他方面的生存能力则少之又少。父母的溺爱造成了在校大学生高消费和超前消费的观念,这对于他们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无疑极其不利。”2倡导节约型消费理念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先进理念。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几年,大学生需求不断扩张。他们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展示青春的活力,显现自我的能力与价值,以便在注重经济价值的现代化社会中引起公众的刮目相看,获得更多脱颖而出的发展机会。这使我们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一些偏差,如靠借贷维持而不计偿还能力的超前消费,高于家庭或负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费,偏信广告的盲目消费,追求虚荣的炫耀消费,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只求和别人一样的攀比消费,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费等。 因此,高校工作者必须要做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3家长学校都应引导学生理性消费根据调查,90%的学生日常消费靠父母提供资金,仅有5%的在校大学生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每月消费。在石家庄上学的小贾马上就要升大三了,她的父母都是农民,每个月的收入不稳定。家里给不了她太多的生活费,但是 “在食堂吃饭,一天就要十几元钱,每天的伙食费平均要12元。家里给的生活费根本不够用。”小贾对此很无奈,但是她又不想给家里增添太多的负担,就利用假期做家教,自己赚生活费。去年暑假,她靠打工赚了2000多元,再加上奖学金,基本解决了一学年的生活费问题。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就得学会独立。针对以上结果,专家给出了这样的建议。他们认为,在校大学生们首先应该懂得节约,即便家庭不困难,也不应该理直气壮地向父母要钱。他们更要懂得理财,学会安排支出,避免盲目消费。作为家长,同样要正确引导孩子的消费观念,给钱有度,不能放任孩子大手大脚地花钱,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作为学校,更应该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引导在校大学生在消费上的理性行为。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短短几年,中国大学生总数激增。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使其愈加成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们既具有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