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戏到编导:戏箱子提案企划资料_第1页
从说戏到编导:戏箱子提案企划资料_第2页
从说戏到编导:戏箱子提案企划资料_第3页
从说戏到编导:戏箱子提案企划资料_第4页
从说戏到编导:戏箱子提案企划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題目:從說戲到編導陳勝國製作單位:戲箱子 一、類別:人物紀錄片二、主旨及企畫精神:台灣的傳統戲曲多源自閩、廣兩省,唯一從台灣土生土長,並傳回福建,只有歌仔戲一種。歌仔戲原係宜蘭地方一種民謠曲調,以落地掃形式演出,這是歌仔戲的雛形,在吸收同期的其他戲種的養料後,使之在1920年代,就以大戲的風貌流行於台灣各地。歌仔戲早期演出的劇目很長,是由教戲師傅(講戲仙)從歌仔戲傳統曲目中的長篇故事拿來教唱,一個劇目往往很長,它是由若干故事片段組成,這些片段俗話稱段子戲,師傅是一折一折地單獨教唱,然後再將所學片段連接起來,師傅以口傳身授,學生靠死記硬背,一方面當時師傅和學生大都目不識丁,故事內容和唱詞只靠默記,才能一代一代傳下來,這樣不只內容會發生遺漏,也由於老師和學生受文化限制,無力進行新的更動。另外講戲仙要求演員一上場,就先把自己所演的角色與故事說一遍,這樣的演出方式,一齣戲都要拖到三個多小時才能演完,造成歹戲拖棚、觀眾不耐煩的現象。一個傳統的民間文化要能隨著時間的去蕪存菁,晉升為菁英(高等)文化之列,必須歷經以下三種程序:一、唱腔能形成流派:演員強烈個人風格影響後世的演員。二、有劇本的形成:讓演出可以有一定的規範。三、有表演理論形成:舞台演出動作有一定的規範,為所有演員遵循,也為觀眾所接受、熟悉。明華園看到這種沿襲百餘年的講戲仙的不好傳統,於是進行改革,將西方劇場的編、導機制引進傳統歌仔戲的製作,這才讓台灣的歌仔戲踏進精緻的方向,開啟再次被期待和探索的契機。明華園第二代排行第四的陳勝國就是站在這個浪頭上。本片就是希望透過陳導演的現身說法,為這股革新的力量留下歷史的紀錄。三、拍攝地點1.屏東縣潮州鎮,明華園戲館2.南部各縣市之公演場地四、紀錄對象記錄對象為台灣歌仔戲劇團明華園戲劇團總導演陳勝國先生,台灣屏東人,1953年在萬丹出生,父親陳明吉先生(明華園創辦人),母親許秀花女士,本身為明華園第二代,台南市崑山國中畢業,本身為歌仔戲演員、編劇、導演,堪稱歌仔戲界罕見的全能人才,曾於1973年以雙槍陸文龍獲地方戲劇比賽南區最佳武生和編導獎,1982年以父子情深、1984年以濟公活佛、1987年以劉全進瓜獲得地方戲劇比賽冠軍,1995年獲青商會十大傑出青年薪傳獎。擔任明華園編導20多年,創作不斷,且齣齣戲都有新意,近年更為子團編導民戲,以精湛定稿劇本戲取代過去民戲的演出方式,剔除流行歌與不合宜的低俗劇情,提高民戲演出水準,使子團演出機會大增,並獲好評。五、表現手法依照美國學者Bill Nicolas(2001)的觀點,紀錄片可以分為詩意型紀錄片(Poetic Documentary)、闡釋型紀錄片(Expository Documentary)、觀察型紀錄片(Observational Documentary)、參與型紀錄片(Participatory Documentary)、反射型紀錄片(Reflexive Documentary)、表述行為型紀錄片(Performative)等六種類型,本片屬於:(一)參與型紀錄片:拍片過程中,將不避諱導演與陳勝國之間的對話、互動,藉由導演的提問與被記錄者間的對話來製造話題,產生互動,以真實電影(cinma vrit)方式,讓觀眾猶如目擊者見證一切。(二)觀察型紀錄片:在蒐集被記錄者週邊的影像時,將以純粹客觀觀察式的直接電影(direct cinema),來記錄陳勝國在編寫劇本及對指導黃字團演出的實況。敘事結構將以過去與現在事件為主線,順敘為主,過去經歷為支線。陳勝國先生專訪內容為主要軸線,口述在明華園的成長過程,歷經傳統說戲到將編、導機制導入傳統歌仔戲,進而開創台灣歌仔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拍攝時,因為許多事件均已發生,故必須藉由歷史照片與影像來補足大堆頭講話的單調畫面,甚至利用動畫來呈現佚失的資料及想像的畫面。為避免影片流於新聞報導形式,拍攝上要多捕捉生活上畫面,以平實的方式呈現陳勝國導演在編導上的個人魅力。人物訪談部份,攝影機皆使用腳架拍攝,確保畫面穩定;其餘畫面則以手持拍攝,以求畫面活潑、方便隨時改變構圖與視角,以捕捉變化較大的畫面。六、拍攝大綱1.以戲台搭建的縮時畫面開場(縮時攝影)2.背景說明:介紹傳統歌仔戲講戲仙的角色及功能缺失,引入明華園對此部分的改革。3.請陳勝國導演就編導改革這部份,現身說法4.拍攝陳勝國導演劇本寫作的環境及過程畫面5.拍攝陳勝國導演導戲過程畫面6.請陳勝國導演比較編導外台戲、內台戲的異同點7.拍攝外台戲演出說戲先生的畫面,並與內台戲互相比較8.以陳勝國導演的豐富編導經驗,給後進一些建議,及如何訓練明華園編導的接班人才9.明華園家族成員及戲迷眼中的陳勝國導演10.請陳勝國導演談論編導生涯甘苦談,最滿意的作品?目前正在進行的工作11.拍攝並蒐集陳勝國導演談及的作品影像12.以演出結束,人群散戲,戲台拆解的畫面結尾(縮時攝影)七、影片規格、片長及攝製器材設備影片規格:NTSC,HD片長:三十分鐘攝製器材設備:HD攝影機(SONY_HDR_FX1)八、攝製進度規劃工作項目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資料蒐集前置作業影片拍攝後 製九、影片參與製作主要工作人員名單及簡歷組員姓名及專長列表:姓名(職稱)專長過去實務經驗工作內容張金玉(指導老師)藝術介入公共空間藝術、設計與知覺研究、成人藝術教育策展看向南方當代藝術熱思維徵候展 (2011)指導紀錄片之執行方向劉現成(技術指導)影視生態研究、華語媒體娛樂產業、台灣電影研究、影視編劇主持華文影視媒體經營發展策略之比較研究計畫指導紀錄片攝製技巧史文鴻(技術指導)批判社會理論、分析哲學、電影理論、文化研究香港電台及電視部(RTHK)顧問指導紀錄片攝製形式劉家泰(製片)攝影、影像處理、影片剪輯駐外技術團技師攝影企劃書製作文字紀錄田竣煥(導演)攝影、影像處理、影片剪輯、燈光設計從事劇場管理及幕後技術執行統籌所有工作之分配及執行,後製剪輯陳建昌(攝影)攝影、影像處理、影片剪輯慈惠護理專科學校數位媒體創意設計科攝影企劃書製作陳亮呈(配音、美術)攝影、影像處理設計衣服logo圖案攝影音樂剪輯黃勝楠(燈光、錄音)燈光、成音、音效製作廣告設計公司、汽修乙級、行銷後製剪輯音樂剪輯十、經費概算表項目金額備註籌備期策劃1,000公關、餐飲籌備費2,000聯絡、資料蒐集籌備期費用小計3,000拍攝期影帶2,00020捲外接硬碟4,000容量1T交通費2,000餐飲費2,000雜費5,000拍攝期費用小計15,000後製期桌上電腦升級10,000DVD空白片含空盒2,000100片計宣傳海報DM5,000雜費5,000拍攝期費用小計22,000總計50,000十一、參考文獻1.黃秀錦,祖師爺的女兒孫翠鳳的故事,時報出版,2000/11/132.陳耕、曾學文,百年坎坷歌仔戲,幼獅文化,1995/113.王亞維譯,Michael Rabiger著,製作紀錄片,遠流,2010/094.林鶴宜,台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